第31章 刘俊康身上的谜团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部矛盾是根据,外部矛盾是条件。也就是说,在事物发展的问题上,内部矛盾起决定作用,外部矛盾只是诱因,起推动作用。

赵长风起身端着茶杯到饮水机前接满水,坐在皮转椅上,继续他刚才思路。

在邙北市,蔡国洪的势力过于强大,以至于刘光辉和付罡庭两个人的势力加起来也不是蔡国洪的对手。可是赵长风相信,这不过只是表面现象,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铁板一块儿的。邙北市如此,邙北市中蔡国洪的势力也同样如此。赵长风坚信,在蔡国洪势力内部,必然也有纷争,也有矛盾,只是当没有外部压力时,这些纷争和矛盾就像是水泥桥上非常细微的裂纹,人们是看不见的,甚至会以为这座水泥桥根本没有任何裂纹,是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可是一旦面临着外部压力,水泥桥的上这些细微裂纹就会显示出来,并且随着压力的增加而逐步扩大,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这些裂纹就会对桥本身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最终导致一座看起来非常坚固,甚至到了坚不可摧地步的水泥桥的轰然倒塌。

现在,随着大龙溪污染被捅上《中原日报》,第一道压力就会马上降临邙北市,蔡国洪的势力在这道压力下会出现怎样的变数,对赵长风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但是单单想借助这一道外部压力就想一举突破蔡国洪的势力,赵长风知道是不可能的。他所希望的就是,蔡国洪地势力能够在这即将到来地外部压力下出现一丝裂纹,赵长风就可以针对这道裂纹下手,从内部分化蔡国洪的势力。从而最终达到彻底瓦解蔡国洪在邙北市苦心经营的政治格局。至少要改变目前这种态势。刘光辉和付罡庭两大势力加起来也不是蔡国洪地对手,这如何能成?

赵长风思绪又回到邙北市政局本身,作为一个空降的外来户。他不能重蹈刘光辉的覆辙,在邙北市当孤家寡人。要想在邙北市站稳脚跟,乃至做出一番失业,赵长风没有自己的嫡系,没有自已的班底是不行的。但是嫡系却不是说来就来的,这需要发掘,需要培养。更需要拉拢。

让赵长风高兴地是。审计局局长高胜强竟然也是华北财大毕业,而且历程生曾经当过他们系地党总支副书记。这就意味着。高胜强从政治属性上来讲。是赵长风的天然盟友,在目下官场形态中。同学和校友地关系无疑是官场中最牢固地纽带之一。

想到高胜强,赵长风忽然间又想起昨天秘书刘俊康地表现。在当时,刘俊康的多嘴给赵长风心底带来一丝不快,可是最后却没有想到会出现一个皆大欢喜地结局,说起来刘俊康的莽撞还是误打误撞立下了大功呢!

此时想起这个细节,赵长风不由得又深想了一层。按照刘俊康平日里的表现,并不是多嘴多舌的人,基本上是“领导前面走,后面紧紧跟。领导不发问,他不先开口”,可是昨天刘俊康怎么忽然间冒冒失失来了一句呢?难道说刘俊康已经知道审计局局长高胜强也是华北财大毕业的,所以故意暴露出赵长风的身份,给高胜强一个梯子,让高胜强快速向赵长风靠拢吗?如果真的是这样,刘俊康的处理就真的可圈可点了。秘书是领导的跟班,是领导的助手,是领导的保姆,凡是领导想到的,秘书一定要想到,凡是领导暂时没有想到的,秘书也要替领导想到,为领导弥补漏洞,为领导拾遗补缺,只有这样,才是一位称职的,乃至优秀的秘书。

邙北市是一个小地方,小地方的干部眼界通常非常有限。赵长风从省城下来,并没有期望能遇到一位非常优秀的秘书,只要能遇到一个基本上称职的秘书,赵长风就非常满意了。

刘俊康今年二十七岁,毕业于天阳市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到邙北市政府办已经六年了,在这六年内刘俊康一直在政府办下属经济研究室负责一份叫《邙北快讯》内部刊物的组稿编发工作。

赵长风到了邙北市之后,刘光辉特意把刘俊康从经济研究室调到秘书科,担任赵长风的专职秘书。对于刘光辉这样安排,赵长风还是满意的。因为秘书科其他秘书都跟过其他领导,再到赵长风身边当秘书不怎么合适,这其中最紧要的就是秘书的忠诚度的问题。像刘俊康这样一直在经济研究室搞内刊组稿编发的闲职,至少可以保证在忠诚度上没有什么问题。赵长风本身对刘俊康期望值也不是很高,只是希望刘俊康能够尽到秘书的本职工作就满意了,可是看到刘俊康昨天在审计局那一句看似冒失的话,赵长风就不得不重新在心里掂量一下刘俊康。

若是刘俊康昨天那句冒失的话是无意间说出来的,为的就是单纯讨好赵长风,拍赵长风的马屁,那么刘俊康最多就是一个基本合格,甚至不怎么合格的秘书,没有什么可以继续推敲的;如果昨天那句冒失的话是刘俊康有意说出来的,那么刘俊康这个举动就很值得玩味了。

赵长风到审计局做调研的日程是一个月前就安排好的,刘俊康作为秘书,自然对此清清楚楚。若是刘俊康是一个有心人,肯定会对审计局的工作进行一番调查,甚至会包括调查审计局几个局长的身份背景。赵长风相信,这些对于秘书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作为领导的秘书,无论是官方信息渠道还是非官方信息渠道都非常畅通,所以刘俊康很可能会知道,审计局局长高胜强是华北财经大学毕业的。

当然,作为赵长风的秘书,刘俊康自然也会知道,赵长风也毕业于华北财经大学。这就意味着,高胜强有成为赵长风班底的天然属性。审计局在邙北市各个局当中,也属于一个要害部门,其他市直机关和直属部门,哪一个部门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经济问题?这就意味着,其他部门在面对审计部门的时候,总会心虚气短。如果审计局一把手高胜强能投到赵长风门下,对赵长风来说,在邙北市的政局角逐中,无疑是获得了一项非常有力的武器。所以,刘俊康也许为处于替赵长风考虑,选了一个机会趁机点出赵长风是华北财大毕业的高材生。高胜强骤然间获得这个信息,岂能不喜出望外?假如他有意向赵长风靠拢,这个毕业于同一所学校的关系岂不是最好的敲门砖吗?

而且从昨天的表现来看,赵长风可以判断出,高胜强确实是有意向他靠拢,否则他不会一直跟在身边,找了个没人的机会才向赵长风透露出他也是华北财大毕业的,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细节,就是高胜强提到了财金系的党总支书记历程生。假如高胜强无心向赵长风靠拢,最多说一句他也是华北财大毕业的,绝对不会去找一个可以同时引起他和赵长风之间共鸣的人或者事物。

赵长风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水,继续他刚才的思路:假如刘俊康是有意为之,那么刘俊康为什么不提前向赵长风透露,审计局长高胜强也是华北财大毕业的呢?把这个消息透露给赵长风,那么究竟拉拢不拉拢高胜强,由赵长风自己决定,岂不是更好?

赵长风又揣测了一下刘俊康的心理活动,也许刘俊康跟他的时间太短,还没有跟他这个领导建立默契,所以很多事情缩手缩脚,并不敢放开去做,以免赵长风多想。家住刘俊康主动告诉他这个消息,赵长风会不会认为刘俊康收了高胜强的好处,来替高胜强做说客呢?刘俊康这中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也许只有刘俊康自己清楚,但是赵长风知道,单就这一件事情就说明,他和刘俊康之间还没有建立互信的关系,老板和助手之间还没有默契。在这局势复杂的邙北市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赵长风决定,尽快展开对刘俊康的考验,考验刘俊康是否忠心、是否称职、用起来是否顺手,一旦刘俊康通过了考验,那么赵长风就要和向刘俊康表明自己的态度,让刘俊康知道,赵长风真正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第49章 负荆请罪第108章 事态紧急第56章 铺路第9章 终于想起我了第54章 来电第189章 煤层气第114章 蔡灾星第196章 压倒性意见第55章 方天雷驾到第146章 政绩(一)第109章 精心筹划第76章 火车皮市长第133章 初到方家第185章 赵强造访方家第167章 三赢第134章 南江吃紧第242章 死党第68章 小赵发飙了(一)第24章 田磊小两口第41章 江文静第64章 人大主任第7章 交接第64章 人大主任第54章 讨价还价,你没有资格第32章 生意经第129章 走一个程序第241章 久闻大名第250章 韩检妙计第143章 告状第180章 行动的时间到了第122章 养兵千日第22章 初战小胜第269章 军民共建第40章 明路第51章 奇峰突起第198章 金矿地质公园开业第21章 柿子园第60章 各方反应第72章 新起点第115章 心机第117章 省电网集团第135章 皇帝不差饿兵第31章 撞上枪口第141章 专业眼光第3章 初来乍到(二)第86章 当断则断第96章 讨价还价第99章 张处长,请签字!第99章 张处长,请签字!第24章 孙老第72章 新起点第75章 成熟第75章 调整干部第52章 神奇地掉包第160章 笔试第一名第123章 算盘第39章 时光倒流第49章 农业厅的威风第40章 明路第52章 致命一击第238章 进退失据第64章 人大主任第233章 对策第43章 氰化池第169章 猎物与猎人第110章 蛇蝎美女第61章 奇耻大辱第58章 刑庭庭长第232章 厂房与设备第139章 出彩第50章 先礼后兵第277章 岳父出马第34章 关乎成败第30章 强硬亮相(二)第47章 特种兵出手第35章 胆子第33章 马蜂窝第85章 不能让英雄流汗又流泪第164章 面试(四)第12章 承诺第41章 暂时保管第161章 酒宴第二百〇五章 赵灵儿要回国了第16章 最是校园得意时第60章 轩然大波第102章 大换血第95章 异动第67章 又一个好消息第251章 钓鱼第13章 团结也是要看条件的第145章 打黑除恶第34章 作秀要做足第26章 各有各的算盘第123章 风水第78章 俄国富豪第180章 送上门来第67章 俄罗斯,我来了!第59章 不长眼的东西第181章 电视台的潜规则第161章 酒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