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过年

回到家里,赵长风把林东风的建议告诉了父母。两人简单的商量了一下,觉得这件事情可干,就答应了下来。尤其是母亲,风风火火地就要去七四四七市场找管理处租赁摊位。父亲连忙笑着阻拦,眼看就要过年了,管理处就几个留守人员,哪里有什么心思和你商谈什么出租摊位啊?等过罢年再去也不晚。

虽然不能立即去租摊位,母亲的兴致却不减,坐在哪里盘算起来开过年该如何做生意:既然是长期干,就不能目光短浅,光盯着眼前的一点利益。东西的价格要稍微便宜一点,这样才能吸引老顾客回头购买。也不能光盯着来市场的这些顾客,要有战略眼光,把目标放在全山阳市的范围主动出击。她可以在市场内守着摊位,父亲呢则要在全市范围内都跑一些饭店酒店,这些地方对干货的需求量大。尤其是那些高档饭店,做饭烧菜都是用高级原料,我们的干货只要质量好,绝对不愁销路的。

赵长风听到母亲说道“战略”两个词不由得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明明只是开一个干货店,听母亲用上这个词,好像是要做什么了不起的大生意一般……

对未来生活有了规划,父亲和母亲身上再也看不到厂子刚倒闭时的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他们现在精神昂扬,浑身都似有使不完的劲头,家庭洋溢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

买足了过年的年货,把煤球炉子挪到院子里,父亲支起油锅,开始炸丸子、炸小苏、炸鸡块、炸带鱼、炸豆腐,母亲在厨房内煮肉、蒸馒头,两个人干得热火朝天。

赵长风对这些一窍不通,自然不帮上什么忙。可是他却没有象往年一样利用这时间去找同学疯跑疯玩,而是躲在家里思考问题。

赵长风发现他在大学里学的东西有点偏了。赵长风虽然学的是金融专业,平日里除了本专业课外,最爱研究的就是政治领域,相比起枯燥无谓经济数据分析,赵长风觉得如何把握机关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变化更有挑战性。但是经过这一番家庭变故,赵长风忽然间发现他在商业领域欠缺很多。当父母失去工作的时候,赵长风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去通过勤工俭学的方式来养活自己,而没有想到向父母提个建议做点什么生意来改变家庭的窘况。若不是遇到林东风,恐怕赵长风现在还在想如何去找份业余兼职的工作去赚取少得可怜的生活费呢!

刚开始的时候,赵长风首先想到的是条件的问题。因为家里条件不宽裕,没有本钱,自然不可能去想怎么做生意。后来赵长风发现,这纯粹是一个观念的问题。假如他有这个经商的观念,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没有本钱,可以找亲戚朋友借一点啊,不说很多,三两千块钱总借得来吧?即使借不来,家里还是有一点点积蓄,能拿出千儿八百块钱吧?买卖嘛,钱多有钱多的做法,钱少有钱少的做法。林东风既然在中州市有仓库,说明他从俄罗斯换回来的货物一定也在中州批发。那么只要赵长风去市场上找,即使他不认识林东风,也能找到林东风或者别的人批发的俄罗斯黑木耳。当然黑木耳的价格可能不会象现在林东风给他的那么便宜,但是总会给他留点利润空间的吧?一斤五块赚不到,两三块利润总是能赚到的吧?本钱少,无非是多跑两趟路,多搭进一些运费罢了。那么只要父母能吃得了辛苦,一个月在市场上卖干货也能赚个七八百块钱吧?这样他们还会为未来的生活发愁吗?

赵长风知道,父母两个人都是普通工人出神,别的本事没有,就是能吃苦。之所以那段时间茫然无措,不就是寻不来生活的门路吗?父母两个人当了一辈子工人,没有什么见识,即使想做生意也不知道干什么赚钱。可是赵长风是个大学生,在大学里读了两年半书,怎么连这一点见识都没有?就没有想到过一个让父母赚钱的门路吗?

赵长风深深的反思,觉得他的知识结构确实很有问题,看来他除了研究政治外还要研究商业,只有这样双管齐下,将来遇到问题的时候他才会多一条解决的思路。

想明白这些,赵长风立即去新华书店买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书籍开始恶补,现在距离他大学毕业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只要现在努力,赵长风相信他还是把商业领域的一些基本领域吃透的。

年就这样在赵长风的疯狂读书中悄然而过。

正月初八,春节七天假期过完,人们开始正式上班。赵长风的父亲提了一些点心到七四四七市场管理处去,商量租赁摊位的事情。刚过完年,人们的心情都很好,加之赵长风父亲又提了礼品过来,所以和市场管理处的商谈颇为顺利。几乎没有废什么口舌,赵长风的父亲就以一月八十块钱的价格租赁下东北角一个摊位。

回到家属院,当红星机械厂的工人听说赵长风的父亲以每月八十块钱的价格在七四四七市场租赁了一块两米长的摊位时不由得大感为惊讶,他们都说赵长风的父亲疯了呢!要知道,当时八十块钱可是个大数字,可以在山阳市区中心地段租赁一套不错的房屋。可是赵长风的父亲现在却去租了一段两米长的光秃秃的水泥台,这不是疯子才能干出的事情吗?

当然也有人在过年前的几天内见过赵长风的父母在市场中卖黑木耳,知道他们赚了些钱。可是那不是正赶上过年了吗?噢,难道说天天都是过年,天天都有钱从天上掉下来让你们捡啊?

对于人们的冷嘲热讽赵长风的父母只当是听不见,他们也懒得解释什么。水深不深,只有下过河的人才知道。那些站在岸边的人有什么资格说水深水浅啊?租赁摊位赚不赚钱,赵长风的父母心中自然有数。虽然他们只是卖了三天黑木耳,但是已经有足够的资格去评说河水深浅了。

摊位谈好之后,赵长风立即用公用电话打电话给林东风。林东风的仓库还有一些库存的货物,他挑选了几样给赵长风发了过来,让赵长风的父亲先摆在摊位上卖。至于大批量货物,过几天他们就要回黑龙间绥芬河了,到时候会直接从绥芬河给他们发过来。

赵长风又是一通感谢。

当天下午,林东风的货物就通过长途汽车捎带过来了。赵长风的父亲借了一辆三轮车去汽车站提了货物,一路上笑得都合不拢嘴——这都是钱啊。

正月十五,母亲早早起来为赵长风煮了一大碗元宵,赵长风美美的吃过之后,笑着和父母告别,乘火车回学校报到。

此时此刻,赵长风的心情非常愉快,他还不知道,一场危机正悄然向他袭来。

第58章 无赖第97章 为老板分忧第55章 事情有变第159章 准考证下来了第3章 海东新线第80章 老苗终于怒了第55章 串供(一)第137章 首长风采第70章 王刻舟的失算第19章 专业人士第140章 与时间赛跑第45章 急中风遇到慢郎中第30章 强硬亮相(二)第76章 火车皮市长第79章 发财春梦第14章 星期六刚见过第42章 叔尽其用第96章 神秘人物第226章 韩加森出动第85章 不能让英雄流汗又流泪第180章 行动的时间到了第31章 撞上枪口第47章 字痴第254章 站在时代前沿的老农第37章 便装拜访第二百〇四章 李局长来电第18章 河鲜第30章 借势第55章 串供(一)第116章 小老弟第61章 心地善良之外第二百〇一章 盟友第249章 传言第61章 奇耻大辱第131章 省秘书长的神秘礼物第29章 终于来了第8章 印鉴与责任第177章 欲使其灭亡,先使其疯狂第79章 肚量第27章 公安局长第141章 牛逼之极的办法第135章 什么来头第137章 记者团第123章 交接大会(二)第93章 南江第61章 釜底抽薪第136章 精心准备第56章 串供(二)第152章 常委会(四)第65章 引君入毂第一百〇九章 圈子与规矩第59章 蔡三蛋第21章 领导的意第45章 急中风遇到慢郎中第67章 举报信第84章 超级产品第56章 铺路第77章 交锋第58章 刑庭庭长第265章 首席第1章 机关事务管理局第152章 似曾相识第222章 都在盯着这块肥肉第70章 小赵发飙了(三)第219章 刘光辉-谣言第221章 一条大鱼第60章 轩然大波第135章 省委一号来视察第70章 返程第166章 放炮第245章 心腹第18章 有客来访第97章 为老板分忧第61章 釜底抽薪第56章 跟踪第43章 第三位美女第236章 平起平坐第50章 正事第85章 不能让英雄流汗又流泪第134章 秘书长想挖墙根第227章 检察院第180章 行动的时间到了第94章 蔡达明会报复吗?第164章 面试(四)第33章 交锋第105章 领导督阵第132章 好事来了第243章 迎刃而解第254章 站在时代前沿的老农第12章 田磊的新单位第138章 培养重用第2章 初来乍到(一)第119章 棘手难题第43章 氰化池第44章 问一个问题第144章 铁腕第70章 省长批示第37章 不合惯例第119章 韩国新第122章 方天雷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