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攻与守(二)

曾思涛主动上门,艾静华心里也有些犯难,他不想得罪曾思涛,更不想得罪葛玉书。

虽然按照分工,她要协助曾思涛工作,但是她来这里快一年,区政府这边的情形她已经了然于胸,从分工上她就看出来葛玉书对曾思涛防范着,最近两人虽然看着比以前要亲热不少,但是实际上是已经开始不和了,虽然曾思涛后面有市委书记撑腰,但是他太年轻了,年轻是一种本钱,但是在体制内太年轻就是一种过错,她也听过不少关于曾思涛的传闻,总之是不大好,她不看好他能斗过葛玉书这样在官场浸淫多年的老狐狸,所以她一直和曾思涛保持着距离,她上曾思涛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次数寥寥可数,曾思涛不找她,她也一般不会主动到曾思涛的办公室。

她在这里不过是一个过客,挂职满两年就要回省里,犯不着为了曾思涛去得罪葛玉书等政府这边的大多数人,她就在中间求点平衡。今天曾思涛主动上门,不知道有多少人暗地里看着。她再要跟着曾思涛去劳动局,恐怕不知道其他人又有什么联想。她有些遗憾的摊摊手说,刚好科委有一个会,她得参加,只有下次了,婉拒了曾思涛。

曾思涛微微有点意外,显然她要开会不过是个托辞罢了,又不是有领导下来要她陪同,到下级单位开会,什么时间还不是领导说了算?照说他主动登门,艾静华怎么也得给点面子,曾思涛原想她原来只分管一个科委,虽然伟人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科教兴国,但是在这样的区县科委绝对不是产生第一生产力的地方,区科委的地位也远不如教委,甚至还不如市农业局下属的农科所,农科所属于双从领导,农业局主管,市科委也能管管,农科所研究种子改良和生猪优育,下属的种猪场就是每年给养殖户配点种,每年干部职工的奖金都不少。同在市区里的龙江科委看着也有些眼热,有次龙江科委的人和农科所的人一起开会,看着农科所的人得奖心里更不舒服,科委的人都是知识分子,有点清高,龙江科委的人看见获奖的农科所的人得意洋洋的样子不屑的说,农科所不就是有几头种猪嘛,有什么好得意的,到后面就传成龙江科委的管农科所的叫种猪,弄得农科所的人大为光火,奚落龙江科委的,有本事龙江科委的就搞掂成果出来,没那本事就不要像疯狗一样乱叫,农科所的人把龙江科委的人糟蹋得一文不值,骂得龙江科委的人都抬不起头来,弄得市区各个单位都知道了,一时成为笑谈,可是龙江科委没钱没项目,没拿得出手的成果,也只有忍着,龙江科委的人也是憋着一口气,原本以为艾静华这个副区长主管后,经费呀,项目呀,能搞一点来,能给科委带来些变化,可是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艾静华没给他们带来任何的变化,科委在政府大院最角落的平房里,还是五六十年的老古董,外面是一火锅店,成天还要遭受外面火锅店的烟熏火燎,科委的人也是满腹牢骚,自我调侃的形容科委的是:领导都是路过,办公不如狗窝,工资不如猪多,最多闻闻火锅。

这话里领导明显是包括艾静华,至于工资不如猪多,一是他们的工资确实没有种猪配种的高,更可能的是骂农科所的,反正知识分子当中不乏这样尖酸刻薄的人。

曾思涛想她在科委没有做出成绩,好不容易多分管了一点,可能她也想做点成绩出来,不想让她觉得他把手又伸到她的地盘上,看她这样子看来是他自做多情了。曾思涛知道艾静华不愿意得罪葛玉书等人,但是作为协助者,他都登门了还拒绝了他,艾静华这有点看不起他的意思了,打人还不打脸呢,这么扫他的面子,艾静华的婉拒让曾思涛心里微微有点不快,照说艾静华学历很高,听说是市里唯一一个在职的硕士毕业的干部,他以为艾静华在眼界上总会有些过人之处,可惜艾静华自视过高或者是为了明哲保身,没有把他这个年轻人放在眼里,既然艾静华没有眼光,曾思涛其他的事情也不想说了,本来乌海梅当主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的秘书,他只要一句话完全能给艾静华帮上一把,让她和乌海梅搭上线,对于这样没有眼光的人,曾思涛觉得庆幸没有把她介绍给乌海梅,不然会丢他的人。

曾思涛的表情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依然很淡然的笑着告辞,回到办公室心里还是有些受伤,艾静华一个挂职的人都不理他,这有些刺激他了。不但她,体改办给他提供的股份制改造的东西纯粹就是在敷衍他,工业局困难企业的职工转移安置的工作也进展缓慢,这都是因为他还没有树立起权威,没有权威性,就不会有人重视,很多东西都贯彻不下去,这种举步维艰的局面要尽快打破。

劳动局就在院内,也就是几步路的距离,刘锡华陪同着他,曾思涛过去的时候,劳动局的局长张大斌和主管安全的副局长邓建平以及其他几个副局长和安全股的人员都在小会议室里等着了,思涛先听汇报,龙江区没有多少容易出事情的高危行业,并且安全生产一直抓得很紧,安全生产的形势还是不错,张大斌也汇报了整个局里的工作情况,曾思涛了解到张大斌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他在劳动局这几年的小日子过得很不错,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市前列,但是他是原来的区长的人,葛玉书不是太喜欢他,所以一直都在这个位置上呆着,对于张大斌汇报的情况,他认真的听着,但是那不是他管的,他要汇报他就听,意见肯定是不会发表的。听完汇报后,张大斌就让他指导指导劳动局的工作,曾思涛肯定了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成绩,不过也强调安全生产的弦绝不能松,绝不能大意,要进一步深入打非治违,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要安排安全生产大检查。非法违法行为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根源,“三违行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大多是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应引起包括安全生产线管人员和部门在内的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进一步加大对高危重点行业企业“三非”(非法建设、非法生产、非法经营)和“三违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区要进一步落实“打非治违”责任,深入开展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打击和治理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把预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当前要切实抓好路桥建设、建筑工地等重点工程和在建重点项目,落实道路和水上交通、码头渡口、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企业和纳入重大危险源的重要部位、把矿山、锅炉等压力容器、消防安全等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把预防和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监管工作的首位及时组织各类重点督查和专项督查,同时要求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和完善自查自纠制度。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五月的时候区里要召开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曾思涛一是给管安全生产的人员打打气,也给会议先定个调子。

张大斌对曾思涛的了解不像艾静华那么片面,艾静华比较消息封闭,听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曾思涛的消息,张大斌不一样,毕竟都是在市里,他了解的曾思涛的情况比艾静华全面的多,曾思涛这么年轻能坐上常务副区长的位置,绝不是光靠市委书记的宠爱,这样的年轻人有能力有后台,前途无量,他对曾思涛的到来心里还是很期待的,艾静华分管劳动局,他也有些黯然,艾静华属于挂职干部,对于他的晋升说不上什么话,他才四十出头,原来的老领导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锻炼,结果他还没调出去,老领导就下了,葛玉书上台后,对他这样的人也不是很待见,他也一直想挪挪位置,却没有机会,劳动局的位置比起其他行局来,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没有任何优势,再呆在劳动局几年,年纪一上去就废了,张大斌希望能进小小的一步,调到综合口的纪委经委等部门,那样说不定还有机会升个副区长什么的。

曾思涛能体会到张大斌特别的热情,对于这样的人靠近,他也不会拒绝,他现在也很需要有人支持。

PS:1.推荐好友“少年掌权”倾情打造的《官商诀》,见证宦海与商场深处。异样的官商战争,智慧的权力博弈。尽显算计感情欲望、反腐力量、官场文化、人脉沟通、政治手腕——

2.有花花草草的大大们给老言支持点花花草草吧。

第51章 新地委书记第5章 强悍讨债第39章 喜事连连(二)第52章 契机(二)第44章 故地重游第22章 师傅第88章 安抚与谋第86章 肿了也还要第72章 抱错人了第120章 组织部考察第15章 调查组(四)第37章 名声鹊起第76章 突如其来(二)第55章 说项第83章 把控大局第52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22章 策反第43章 欲为渔翁第74章 倒春寒第19章 相思成伤第70章 撕开口子第63章 出刀第18章 绯闻乱飞第24章 挥泪斩马谡第30章 被人惦记第85章 退一步就是悬崖第29章 黑云压顶第5章 摘桃子第104章 处心积虑第53章 两连胜第9章 出手二第112章 酒壮美女胆第52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70章 “丐帮大会”第36章 首长召见第75章 意外之喜第21章 堡垒从内部更容易攻破第6章 优抚金第20章 策略奏效第32章 筹划第82章 睡在陌生的地方第12章 “大力丸”第五卷镇一方第四十六章第101章 英雄所见略同第74章 倒春寒第28章 红梅花儿开第20章 聚聚第62章 权色交易第93章 人生有的便有失第99章 被人惦记第40章 突破第9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13章 深意第95章 新的工作第83章 把控大局第32章 破阵第87章 翘尾巴就打下去第77章 啼笑皆非第107章 省委书记的但是第35章 —三十六章第57章 第一次会议第11章 “世界马术联合会”第15章 调查组(四)第51章 新地委书记第49章 临行前第12章 调查组第22章 策反第17章 山呼海啸送战友第37章 回乡的感觉真好第31 要斗那就斗吧第28章 归心(二)第38章 喜事连连第111章 退一步进两步第18章 开班仪式第24章 挖坑自跳第38章 喜事连连第81章 打仗亲兄弟,上阵姐妹花第10章 分管工作第110章 周欣敏的包子馒头和稀饭第23章 我一般不阴人第82章 翁婿论道第五卷镇一方第四十六章第16章 立足第108章 老处女的春天第71章 都是钱多惹的祸第79章 看重,很看重第41章 “拜码头”第61章 意外的礼物第15章 强力反击第13章 深意第82章 偶遇吴依霞第7章 “枪手”?第14章 色诱的代价第6章 江东之行第7章 启动和小插曲第50章 竟然是他第5章 冲突第50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69章 出人意料的反击第69章 谁是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