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立足

姚日明也清楚,曾思涛今天搞这么大个阵仗,主要的目蜘几凡女给他看的这个态是要表的,姚日明心里也有些沉重,刘子奇态度暧昧。而在省里找的关系,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姚日明清楚也清楚,有些人即使是相熟也不一定能帮上忙,就像这一回,在省里他不是没有做工作,他也看明白了,那人不要说影响曾思涛。就是能帮上他一点点忙也就不

了。

而关于曾思涛后台的传闻也很多。姚日明对很多说法多少有点不信。但是曾思涛肯定是有背景的。不然曾思涛就是再优秀,也不至于这么年轻就提拔到这个位置上,姚日明觉得曾思涛在军队系统有很深厚的背景,他觉得这事最靠谱的,因为荣成军区不只是给随北的困难军人而是整个随周市的困难退伍军人的慰问,这可不是白说的,那是整个随北,也算是大手笔了。

“曾书记是看到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我这管的事情太多了,太杂乱了。到处忙忙,忙得不行,这到头是什么都没有管好,曾书记在经济上那是专家啊,在其他地方做出的成就那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随周的经济一直落后了,现在好了,曾书记来了,一切都有办法了,经济建设还是我们随周的头等大事,我看曾书记就亲自操劳一下,经济上这一块还是曾书记亲自抓比较好。”

曾思涛心里微微一叹,这个姚日明是不到黄河不死心,还在这里耍手段,曾思涛淡淡的摇摇头,说道:“日明同志这太过奖了,随周的经济要搞上去,不是一个人就能搞上去的。这需要我们整个领导班子的共同团结奋斗,日明同志谦虚啊,经济上的工作日明同志做了不少的工作。但是日明同志还有更重要的工作,党群关系比经济工作更重要,只有党群工作做好了,干部的素质提上去了,经济工作才更有保障。我看经济这一块暂时就钢模市长和文斌市长暂时先直接管一段时间,市委专管经济的人选等大家再好好想想,慎重的酝酿一下再研究。”

姚日明这用心曾思涛清楚得很。所以曾思涛没有接过姚日明的招,反而是顺势就同意了姚日明把经济交出来的意见,顺势就把姚日明原来分管的经济这一块的权力交给市政府,把经济上的权力集中到市政府,曾思涛也不害怕柳钢模搞独立王国,他要插手经济上的事情好插手得很。他现在的位置不一样,要管的是大方向,何必为这样的事情和下面的人争权,只要柳钢模能在他制定的大的经济决策去执行,他何必去和下面的人争夺则一点点小小的权力。下面的人工作做好了,总有他这个,一把手的份。他只需要管好大方向。管好全市总的即可。姚日明以己度人,总是把他放在一个不懂得取舍的,实在是太小看他了,强势的喜欢专权的位置上,殊不知喜欢专权和强势其实是两码事。强势只是要讲话算数,而专下面人的权他有那个必要吗。

“曾书记,我看这个不大妥当吧,发展经济是我们随周的头等大事。更要加强领导,我看这个还是你挂帅比较好。”

姚日明还最后坚持了一下,柳钢模等人也笑着说这事还是曾思涛挂帅最好,曾思涛心里暗暗一笑,柳钢模等人不过是一个姿态,实际他们对姚日明对市政府的经济事务插手太多早就心里不满了这一回曾思涛大方的把权交回来,自然是不希望曾思涛也来插手太深,姚日明这样徒劳的坚持,不但达不到离间的目的,反而是又得罪了柳钢模等人。曾思涛笑着坚决的推辞掉了由他来分管经济的建议。这一次曾思涛牢牢的掌握住了会议的主动权,会议决定整顿干部的作风由余家山负责,这个决定实际上又是对姚日明极大的一个打击,大家都清楚,姚日明这一回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大家都还看着,看看姚日明会又是一个什么反应,因为虽然姚日明一向是比较阴柔的个性,但是绝对不是一个轻易低头的人,很少有服软的时候。

姚日明心里清楚,曾思涛这是准备充分,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曾思涛举着大义的旗子而来,他现在手上已经没有什么牌好打,这一回他输得很彻底,无谓的反击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让事情向更糟糕的方向滑去,所以姚日明觉得现在最明智的选择还是继续退让,等待时机。

众人的心里都以为会四两拔千斤的把曾思涛发起的反击化解掉。但是姚日明也清楚,曾思涛这一回突然的反击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他就是想反对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眼看着曾思涛不但从他手中把他分管的经济给拿了出来,也把他一直紧紧把持在手里的党群这一块给撕开了一个口子。

没想到姚日明这么就服软了。也不能说是服软,直接被曾思涛给反击得没有多的选择余地了。

曾思涛也很清楚,姚日明这只是暂时的退一。达一次并没有对他实质性有多大影响。只要有机会姚日眨门儿就会卷土重来,曾思涛也清楚,他要在随周真正有所作为,姚日明是他要跨越的第一道关口,不把姚日明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不去掉这今后顾之忧,他根本就没有能力去和刘子奇进行抗衡,但是如果一下就把姚日明完全给打趴下,刘子奇心里肯定会非常警惧,曾思涛觉得对付姚日明的第一步到了这个,程度已经差不多了,过犹不及,拗巳日明搞得太狠。说不定刘子奇心里也会不安了,那就得不偿失,虽然由于顾忌太多。曾思涛不能对姚日明再做什么。但是不管怎么说,姚日明这一次服软,也是极大的扩大了他在随周的影响力,预示着他真正开始走向随周权力中心的舞台。

常委扩大会议之后,曾思涛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在随周的影响力是随之剧增,曾思涛心里也感到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在随周终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已经不是刚到随周的时候,什么都不能做,什么也不能说的人了。

站住了脚。曾思涛就开始开始真正的根据在了解到的随周的情况思考着随周的发展大计了,争也好。斗也好,最后还得要看成绩说话,所以一边和姚日明等人角力的时候,他还要谋求和谋划随周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和取得进步,这是他作为主持市委工作的市委副书记不可推卸的责任,而这些工作之中,毫无疑问。经济理所当然的是目前随周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关于如何发展随周的经济,作为长期分管经济工作的曾思涛,这方面的很多东西都在他脑袋里,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难度,但是曾思涛很清楚的认识到要真正能推动这项工作能够真正有所突破,关键不是在经济本身,而是在于体制和观念的转变,关键在于各个位置上的领导干部,曾思涛觉的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开拓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改变广大干部群众的观念,发展团结协作,才能真正推动随周的各项事业有序有力的向前发展。其实说到底关键还是在于他的这些思想能够充分有效的贯彻落实下去,自古以来就有一朝夭子一朝臣之说,这是有道理的,你就是由再好的东西,没有一些忠实的把领导者的意志贯彻执行下去,那也就只是想法而已。曾思涛也要开始组建自己的班底了,虽然现在还不能从外的调一些自己比较了解的人进来,但是在随周本地他也要开始着手准备了。曾思涛还是秉承一贯风格,并没有把眼光放在一些很敏感或者权力较重的部门,因为这些部门的人多是刘子奇的亲信,曾思涛的目光放在了一些有才华有能力有思想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和重用的人身上,这些人即使提拔一下,也暂时不会对刘子奇的亲信造成什么直接威胁。不会引起刘子奇的较大反弹。

作为曾思涛秘书的吴新林对于曾思涛在常委扩大会议之后的影响力加强的体会就更加深刻了,吴新林虽然在市委里面原来是远观市委的这些领导,但是这不等于他对于市委的这些领导就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有时候吴新林也难免不会吧曾思涛和这些人进行比较,结果他发现曾思涛虽然年轻,但是在政治手法上比起其他人来一点都不逊色,曾思涛已经真正显示出一把手的风范。而且他也清楚曾思涛实际上对随周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这些在他平常的一些谈话中他已经感受得到了,这次常委会之后,曾思涛肯定要逐渐的提拔一些他所赏识的人。这一点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虽然他心里非常相信曾思涛在这一点上肯定是有所筹划的,但是分管党群的依然是姚日明,这次扩大会议虽然削弱了姚日明,但是姚日明手里最重要的人事权还是牢牢的捏在手里,加上组织部长周天翔虽然是听命于刘子奇,但是和姚日明也走的很近,曾思涛属意的人选想要在组织部门和姚日明手里得到通过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吴新林暗暗揣测,曾思涛会不会又有什么强有力的手段对付姚日明,让姚日明彻底的靠边站。这恐怕又是一场很艰难的角逐。

但是事情和吴新林的猜测实际上相去甚远,曾思涛实际上在这个。问题上是早有考虑了,姚日明他不想一下吧他给彻底靠边,他的目光早已经在会议之前就放到了组织部长周天翔的身上,周天翔被滞留在荣成。曾思涛不但是为了在常委会上使自己的意志能更有把握通过,而且也是有把周天翔和姚日明给分离开来的打算。

远在荣成的周天翔很快也得到了曾思涛在随周大展神威的消息,在省委组织部他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曾思涛的影响,省委组织部的的会议期间,他也旁敲侧击的问了问与会的庆东的组织部长和吴嘉的组织部长,也想多了解一下曾思涛的一些情况,结果让他心里有些吃惊,这两全部长虽然没有多…日芯涛什么,但是提起曾思涛时两个人语气都是恭敬的,小对曾思涛是敬佩有加。

周天翔听到这些,心里还是有些微微诧异,都说人走茶凉,曾思涛都离开这两个地方了,两个人的语气还是这样,这说明曾思涛很不简单。周天翔也悄悄向省里组织部相熟的人也打听了一番曾思涛的情况,省委组织部的人其实嘴巴都很严的,这样的消息一般人肯定是不会随便说的,但是在他旁敲侧击之下,周天翔还走了解到一些东西,这才知道曾思涛是省委组织部里的大红人。这消息对周天翔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二十多岁的市委副书记,实际就是准市委书记,除了能力卓越之外。没有后台那是不可能的,既然是省委组织部的大红人,那肯定就是罗明拍的人了,曾思涛是罗部长的红人,周天翔也开始想,自己要是和姚日明一起反对曾思涛过多,那不但是和曾思涛作对,也会得罪罗明拍。这对自己是绝对没好处的。他这个组织部长要想有点作为。那总还是要听一把手的,一把手搞不好关系,自己的这个组织部长要不了多久估计也就到头了。

周天翔心里庆幸这一回来开会了解到这么多重要的讯息,在曾思涛的事情上他悬崖勒马还来得及,曾思涛在随周没有人,曾思涛总是需要人在随周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的,而他有这个优势和条件,他得在这个,时候重新慎重考虑一下自己该如何定位在姚日明和曾思涛的关系。

周天翔回到随周之后,了解到常委扩大会议的详实的情况之后,加上在荣成了解到的一些讯息,周天翔也是前思后想思虑良久,觉得曾思涛的后劲要比姚日明强很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表露出来了,周天翔觉的背后有刘子奇,这已经让他有所依仗了,他实在没有必要跟着姚日明去趟这趟浑水,周天翔最终决定要缓和和修复曾思涛的关系。

周天翔趁着一个机会到曾思涛的办公室里要给曾思涛汇报一下组织系统的一些工作,曾思涛一直期待着周天翔能有所转变,周天翔破天荒的来他办公室来汇报工作,曾思涛知道周天翔这走向他表示一种姿态。周天翔虽然还有些顾忌,没有一下就靠过来,但是能有这个态度。曾思涛已经是感到很欣慰了。

周天翔有这样一个姿态,曾思涛心里很满意,笑着招呼着周天翔坐下。肯定了组织部门的工作,当然对组织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一个重要的建议就是希望组织部门能提供一些有些的后备人才的人员到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考察和学习。周天翔在省里开会的时候也提前知道了一些新一届党代会关于经济方面的一些消息,曾思涛说是建议,其实在他看来曾思涛的建议不是建议,而是指示了,曾思涛这是在为新一届党代会、为曾思涛正式出任市委书记之后随周的人事布局开始谋篇布局了。

两个人又谈了一些事情,周天翔出去后,曾思涛站了兴奋的在办公室转着圈,周天翔和刘子奇关系匪浅,他靠过来,曾思涛在刘子奇那里也好交差,曾思涛愿意重用和接纳刘子奇原来的人马,刘子奇也是乐意看到的。

曾思涛清楚周天翔能够靠过来,让他做事情更方便,特别是在人事安排上他会更少受到别人在这方面的杯葛,他安排一些人事上的事情会方便得多,当然这只是让他高兴的原因之一,更让曾思涛高兴,也更让曾思涛更看重的是作为姚日明原来比较坚定的支持者,周天翔的改弦易辙,无疑对于姚日明一系的打击是非常之大的,如果方法得到,完全可以瓦解姚日明一系的人马,这样就很有可能断绝了姚日明的市委书记可能性了。

姚日明对于周天翔这样的行为自然是心里非常不满的,他没有想到就是常委扩大会被曾思涛一反击。他就这么一退让,周天翔就离场不稳了。姚日明也清楚,周天翔不比其他人,周天翔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他这样一态度暧昧,那对下面的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搞不好下面的其他人都人心不稳,自己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培养力量就会树倒糊称散,但是面对着一切,他也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姚日明也不是没有争取取得刘子奇的支持,但是刘子奇是始终不表态。这样不表态,实际就是对曾思涛的一种无言的支持,姚日明也清楚刘子奇不支持,现在又是这样一个局面,他也清楚要想争取市委书记已经是没有什么希望了,而和曾思涛出现了这样的矛盾,他也很清楚,如果自己失败了,今后在曾思涛手下的日子之难过,也是可以想见的,他必须得考虑自己未来的出路。

第59章 上不挨天,下不着地第8章 不是铁做的第56章 我都没还手啊第82章 偶遇吴依霞第42章 大规模治理第37章 名声鹊起第68章 曾书记成第26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14章 决定第108章 接待室副主任第18章 别拿代理市长不当市长(四)第75章 好大一份第7章 放一炮第34章 放大炮第87章 来自背后的图谋第54章 解析曾思涛第88章 声色犬马第6章 优抚金第36章 进逼第4章 自己吓自己第108章 忍气吞声我做不到第68章 面面相觑第95章 权力大局感第104章 处心积虑第65章 有便宜不占非君子第63章 隐而不晦第4章 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第7章 结交(二)第67章 曾市长,我们动手?第83章 即将离去第66章 机构改革的波澜第96章 一龙双凤第28章 “ 超越股神”第94章 分界线(三)第23章 绝地反击第19章 喜讯(二)第64章 尘埃未定第57章 第一次会议第10章 章 终出手第47章 御下之道第54章 不堪入目第75章 突如其来第25章 婚姻大事(二)第96章 一龙双凤第35章 原来如此第七十六章第10章 分管工作第84章 命悬一线第26章 选秘书第86章 棋如其人第49章 乌海梅的激情第33章 收网第14章 决定第30章 如意算盘第40章 撕裂口子第75章 吓了一跳第27章 归心第四十二章第58章 准备阻击(二)第34章 姜是老的辣第26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34章 姜是老的辣第8章 喜悦第15章 强力反击第10章 提留款(二)第87章 让柏拉见鬼去吧第七十八章第43章 欲为渔翁第78章 安晓蓓的邀请第79章 看重,很看重第33章 纵论第69章 出手(三)第6章 搞定电力局第8章 蹊跷第88章 不要浪费粮食第86章 出事了第44章 欲为渔翁(二)第48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20章 策略奏效第8章 喜悦第53章 不翘尾巴第72章 给书记检讨第96章 分槽养马第73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113章 蒙混过关第26章 权力游戏入场券第61章 齐上阵第86章 瘫软如泥第12章 云波桥事件第23章 高难度第25章 以退为进第83章 车上韵事第55章 周市长的麻烦第54章 秘书伊始第16章 花花绿绿第11章 出巡第56章 初交心第78章 害苦了一位第88章 不要浪费粮食第39章 阳台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