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积极应对

叶玉晓对于这件事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之后,也要开始行动,这件事还是要分两头进行处理,一对是应对对方的责难,一头是通过这个记者和曾思涛来了解这件事情的真相……叶玉晓心里有了计较,但是还是不动声色,装着非常心烦意乱的挥手:“这件事我大体知道了,你这段时间就留在报社,有什么问题,陆社长和我会随时找你了解情况的。”

记者如释重负的出去之后,?陆小薇有些歉然的叹了一口气说道:“晓玉,这件事还是我没把好关……”

叶玉晓摇摇头说道:“这件事迟早会发生,其实我早已经有一定的心里准备了,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应对对方?”

叶玉晓喝了一口咖啡,没有感觉到咖啡的香气,原本淡淡的苦味在平常觉得回味无穷,现在却像她的心情一般,她对于事情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判断,这件事肯定不是什么偶然,既然知道报社的背景还敢这么做有人还处心积虑的想给报社找麻烦,那绝对是有备而来的,也是防不胜防的。叶玉晓觉得这事有人想迫使她的报社关门大吉,但是叶玉晓也是一个越挫越勇的人,别人越是想逼迫她关门,反倒是激起了她心里的傲气,但是傲气归傲气,现实的处境也容不得她有丝毫的懈怠,这件事要是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她不得不慎重。叶玉晓看了看报社的常年法律顾问——浦江著名的女律师欧罗嘉。这样的事情还是专业人士处理起来比较有经验。

陆小薇想了一会,也没有好的办法,也看了看报社的常年法律顾问欧罗嘉,欧罗嘉也是浦江很出名的女律师了,一脸干练的欧罗嘉直视着叶玉晓,问道:“晓玉,这件事情不管是什么原因,报社报道了不实的报道都脱不了干系,只是……如何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首先要做出一个道歉和和解的姿态,表达我们队解决这件事情的诚意,但是这个度要有所保留,这是从法律程序上讲,但是我刚才也听了这个记者所讲的,这里面……请恕我直言,里面总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你比我清楚,司法一旦掺杂政治上的东西,原本简单的事情就会变得比较麻烦,那么仅仅是依靠司法上面来应对是不够的,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的判断……你对这件事情是这么一个判断?”

叶玉晓还是比较赞同欧罗嘉的分析,想了好一会才回答道:“我的判断基本和欧姐差不多吧,该做对方的工作我也会做的……但是还是要做好一些准备……从法律方面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做出一些应对?”

叶玉晓明白欧罗嘉的言外之意,意思是希望她能动用她身后的人脉在背后进行操作,将这事情进行淡化处理,显然对于这件事还多少抱着一点相对比较乐观的心里,叶玉晓却是不这么看,对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逼迫她,也是逼迫身后的人出手支持,这么做实在太危险,如果对方紧咬不放,不但对报社没好处,身后之人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样事情会更复杂,背后的操作肯定要做,但是做到什么程度,这必须得有所讲究。

所以叶玉晓没有没有正面回答欧罗嘉的问题,但是实际也默认了欧罗嘉所问的涉及到政治斗争上的问题,

欧罗嘉也明了叶玉晓的意思:私底下该着的要做,作为明面上的法律方面的东西也必须要面对,所以欧罗嘉没有再继续追问,看着手中记录的东西,好一会才抬起头说道:“从法律方面可以做的事情还是有的,一是要对这件事发表一个公开信,表明我们的一个态度,至于这封公开信的定位以及如何措词,我们需要仔细推敲,二是要尽快掌握这件事更多的细节性的东西,对情况掌握得越多,对情况越熟悉,应对起来就更为从容一些,这事千万不能如盲人摸象一般,那样会很被动……”

陆小薇也点点头:“恩,欧姐,需要报社这边做那些配合?”

欧罗嘉想了一下说道:“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我需要进一步的询问一些情况,他所说的东西很重要,这也是目前我们能找到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是报社的记者所说的属实的话,对方起诉我们,我们也可以起诉提供这些情况的人,或者让对方把他列为第二被告,不过听刚才记者所讲的,这件事恐怕很有难度,因为记者没有录音,文字采访也没有对方的签字,取证非常困难,而且对方的身份也很特殊,但是不管怎么样解铃还须系铃人,接触一下这个被采访的对象是有必要的,对方虽然身份特殊,是官员,但是我也会想办法接触一下,只听一面之词,所做的决定有时候难免会有失偏颇……”

叶玉晓点点头犹豫了一下说道:“其实,被采访的对象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我可以先接触一下,摸摸情况,如果……”

叶玉晓迟疑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接触的效果不理想的话,那就只有另外想办法了。”

陆小薇和欧罗嘉听叶玉晓这么讲都有些吃惊的抬起头看着她,眼里充满了疑问,叶玉晓微微苦笑了一下,没有理会陆小薇和欧罗嘉疑惑的目光,如果真是曾思涛所策划的这一切,她也只有认栽了——面对两个庞然大物,两面受敌,她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抵抗,真是那样,她只好举白旗投降了。

三个人商议了一番之后,又召开报社的所有高层开会商议,按照轻重缓急展开危机公关等等,整个报社开始有条不紊的围绕这件事行动起来,叶玉晓忙完这些之后,叶玉晓把自己的身子重重地靠在了椅子背上,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她实在是太累了!

但是她还不能休息,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后面的,就要看自己在京城、浦江的活动能力了,这肯定是一次艰苦的战斗,或许这次能够平安过关,一切一切,都要看自己的应变能力。

叶玉晓躺在椅子上,脑子还是继续在高速运转,曾思涛的影子在她脑海里总是挥之不去,这件事不管怎么说都和曾思涛有关,叶玉晓很想打个电话,但是拿起电话又放下,反复了好几次,心里还是有些犹豫。要是曾思涛真是……

叶玉晓知道这是最坏的想法,她的这个电话一打,那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叶玉晓坐在那里拿起电话又放下,反复了很多次,在一次次权衡利弊之后,叶玉晓终于还是拨通了曾思涛的电话,只是电话里传来移动小姐机械而毫无感情的声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候再拨……”

叶玉晓颓然的放下电话,曾思涛就在浦江新区考察调研,可电话居然无法接通,曾思涛是不是真的……

叶玉晓有些不敢再想下去……

曾思涛对此是一无所知,今天中青班调研组一行要考察浦江新区的集装箱码头和金融区,还要考察一些社区,就浦江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调研,并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叶玉晓打电话的时候,他们一行人正在参观在建中的浦江新区大型集装箱码头,手机的信号不太好,所以才没有接到叶玉晓的电话。

调研组一行深深被这个共和国未来的第一大集装箱码头的宏伟气势所震撼,不过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到浦江新区的金融规划区进行考察调研。

浦江新区在浦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这是一个楼宇集聚、金融集聚、企业及金融机构总部集聚、要素市场集聚、人才乃至资本集聚的地方。陪同调研组考察的浦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廖志华介绍,浦江新区拥有四百余家金融机构,较上年增加五十家,其中外资法人银行十家,基金管理公司十一家。浦东金融业增加值达三百余亿元,占浦江市金融增加值的百分之四十,对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达近一半……

调研组的人忍不住艳羡的说道:“我们所在的城市和浦江新区一比,简直什么都不是,就是蚂蚁和大象之间的差距。浦江就是大资本家,我们不要说是小地主,恐怕连贫农都算不上,呵呵,看了真想杀富济贫,把这金融区扳倒我们哪里去。”

一行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廖志华笑着摇头道:“张市长这太夸张了,我们还做得很不够,每个地方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对浦江新区而言,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浦东二次创业、实现二次跨越。我们总结了十六个字,即经济发展、产业促进、规划建设及环境优化。经济发展和产业促进对应的是金融和航运两个产业,规划建设就是发挥相关部门在行政管理权方面的积极作用,环境优化意味着致力于建设符合金融人才优秀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同时,廖志华还谈到了浦江新区不但要在金融、航运、会议会展、商业贸易和旅游,还将在产业招商和优化管理上下功夫。

这些天考察调研下来,曾思涛也不得不感叹,浦江新区确实是拥有令人嫉妒的优势,特别是这些官员显得更加专业,调研组所接触的很多人都是有专长有眼光的技术性官僚,这些人是支撑起浦江新区做出正确决策和执行这些决策的基础,也是促进浦江新区高速快捷发展的重要原因,浦江新区除了区位的优势,人才优势也是非常明显。

听到廖志华的介绍,曾思涛也忍不住笑着点点头说道:“这既可以扩大税源,也可以加强政府的服务功能,能进一步提升浦江新区的竞争力。廖区长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介绍这方面的思路?”

廖志华呵呵一笑:“思涛书记真是慧眼如炬,我们也是这样考虑的……在这方面,我们浦江新区提出了“五个十大”项目,涉及重点项目建设、环境优化、金融创新、招商引资和政府服务。项目细则甚至将白领的早餐问题和出行问题都考虑在内。”

曾思涛笑了笑,金融业的发展,除了政府的规划之外,其实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他不能扫了主人家的兴,没有说什么了。

一行人一边兴致勃勃的探讨着金融上的一些事情,一边走进了一家世界著名的外资金融业企业——曼斯投资银行进行考察,迎接他们的是在该公司在浦江的总经理罗曼斯。

谈到目前浦江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时候,总经理罗曼斯笑着说道:“浦江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行政规划只是力量之一,金融实力与产品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陪同考察的浦江市银监局副局长点点头说道:“罗曼斯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成绩背后,更要认清我们的差距。概括起来说,就是市场仍然缺位,流动性也尚有不足。具体而言,想成为金融中心就意味着,在主要金融领域(股票、外汇、债券市场等)成交额在全球交易量中不应该低于前三名,但就现状而言,在这方面不仅跟一些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这就需要金融创新。创新理念、机制和产品。但这不是纸面上的创新,最终的结果是要落实到金融产品上,因为产品创新是金融机构盈利、落到实处的真正工具。而终极目标则是提高整个金融业的竞争能力。”

曾思涛本来对于罗曼斯开始谈到的还是赞同的,但是当罗曼斯大谈特谈公司的背景以及公司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一行人都听得如痴如醉的时候,曾思涛脸上的表情却有些古怪,众人都有些不解的看了他一眼。

曾思涛笑了笑,他有些失态,是因为这家金融企业虽然在浦江的名字叫曼斯投资银行,是一家合资的投资银行,但是其最大的股东就是大名鼎鼎的雷曼公司控股的公司,罗曼斯这厮吹得天花乱坠的,但是这厮肯定想不到,十年后,他所在的这家金融业中的巨无霸就会灰飞烟灭,破产倒闭。

投资银行,也就是券商,现在是非常神气,大有主宰金融界的势头,投资银行的人收入也是金融界中最高的,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传统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是主要从事证券发行、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近年来,投资银行成为了金融创新的一个重要发源地。从最初为贸易融资、为基础设施融资,到后来强力介入企业重组、证券期货市场等。实际上,当金融创新愈演愈烈后,投资银行的性质就开始越来越像一个高级赌场了。投资银行们设计出了一个个美妙的金融奇思并将其实施,催生出一个个市场奇迹。也许正因为此,投资银行是一个“一本万利”的行业,促成一个十亿元的兼并,估计它得拿走一个亿,但它付出的就是几个所谓高智力的策划和评估,最多拿点钱买点股份撬动撬动。在创新的招牌下,在巨额高利的引诱下,投资银行当然满怀激情,不遗余力,甚至铤而走险了。大家只顾追求最大的利益,而丧失了价值评判的标准,都迷失了方向和目的,当一切的一切都以利益、享乐为标准的时候,灭亡和灾难就很难完全避免了……

以雷曼公司的倒闭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全世界都深受其害,共和国也是深受其害,特别是直接持有雷曼公司债券等产品的共和国的金融企业更是损失惨重,曾思涛想着,自己是不是能在这上面做点什么……

第44章 风满楼第105章 莫须有什么时候都有第92章 分界线第82章 睡在陌生的地方第49章 试探第6章 江东之行第61章 向上的欲望第43章 暗流涌动第81章 打仗亲兄弟,上阵姐妹花第2章 困难局面第104章 多晶硅的事情是真多第23章 我一般不阴人第93章 蓝俊明的鸿门宴第83章 暗度陈仓第11章 艰难的决定第68章 施压第17章 谁是谁的猎物第40章 车震第45章 地头蛇的绝地反击第39章 曙光第29章 黑云压顶第40章 股票认购证第28章 “ 超越股神”第90章 剥茧抽丝第119章 雷人的王梓霞第61章 意外的礼物第30章 吴海军的家宴第7章 搞定酒厂六十三章 贫困县第58章 靠近第66章 陪酒第4章 起手第84章 东窗事发第1章 履新第8章 偶然发现第47章 格局大小第47章 酒会上的怪异第54章 秘书伊始第15章 山重水复第48章 小别胜新婚第64章 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第92章 水中花,镜中月第52章 契机(二)第14章 云波桥事件(三)第35章 —三十六章第2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29章 没有白吃的午餐第56章 慎初慎终第47章 御下之道第21章 削弱老不死的第90章 君不用镌顽石第45章 批评第43章 暗流涌动第60章 于志木第29章 人事变动第2章 传奇老师第20章 家庭式的见面第91章 同学会(二)第85章 命悬一线(二)第4章 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第7章 结交(二)第39章 见面会第13章 小花小草第20章 策略奏效第34章 反扑(二)第85章 艰巨的任务第93章 调查第13章 打也是技术活第7章 结交(二)第7章 搞定酒厂第72章 听其言,观其行第59章 波澜起第18章 联手断金第59章 波澜起第35章 原来如此第72张 章 豪情天纵第64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第27章 人大会前的最后冲刺第21章 乌海梅很受伤第13章 调查组(二)第12章 “大力丸”第18章 “老儿子”第68章 受气市长第16章 立足第11章 艰难的决定第7章 创造机会第90章 资金翻番第88章 安抚与谋第19章 京城之行第19章 阳谋对阴谋第1章 初到庆东第50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68章 受气市长第89章 漫长的一天第75章 突如其来第13章 视察工厂第46章 欲有所进第27章 “娃娃”区长第29章 想看就看第45章 风满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