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稳定盟友

思涛当然不会说。这重拖的事情是他主动找上云家…

郑家铭沉吟了一下说道:“不过还是可以征询他们的意见,要是万一成功了呢,那肯定会大幅增加对我们市里的投资,何况,就是投资重拖。那也是我们市今年来最大的一笔外资投资了,那就尽力试上一试,云家既然有投资汽车行业的意愿。我相信他们肯定也是有所准备的”常委会方面,你不用担心,不会拖了你的后腿的。”

显然,郑家铭对于云家能到楚汉来投资也是心里充满期待的。在楚汉投资的港商不是没有,但是大家都清楚,那其中的很多人都是假港商假外商,实际就是本地人,拿个护照。摇身一变就成”港商”“外商“了,或者就是在香港根本排不上号的人。

云家能来楚汉,那意义不一样。那样说不定会带动香港的富豪到楚汉来,这对于郑家铭来说也是有莫大的好处,成绩上去了,功劳自然也有他这个市长的,至于云家亏不亏,那和他没有关系。

郑家铭的表现正和曾思涛的意思,吃独食往往会被噎着的,这功劳嘛。大家都有才是好的。

郑家铭摇摇头。笑着说道:在“这事还是辛苦思涛市长一趟,我就不用去了。”

曾思涛知道郑家铭推拒得不太坚决,知道郑家铭是心动了的,眼下郑家铭的压力也不曾思涛笑着劝道:“书记不去,我一个人也挺难弄的,到时候咱们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才好对付那些企业家,特别是云家,那可不是一般的企业家,我们虽然是有求于人,但是也不能让楚汉吃亏太多,再说,书记出面,也更能表明我们的重视

郑家铭见曾思涛极力邀请,显然对于这件事是有一定的把握的。想了一下,微微点点头,两个人有敲定了这事一些细节上的东西。

“今天来书记这里,还有些关于楚汉经济展上的事情,想和书记舟通沟通,交流一下看法,听听书记的意见。”

在这代理市长的代理二字没有去掉之前,曾思涛知道自己的态度得更端正一些,特别是在郑家铭这里。这尤为重要,虽然在政府事务上,他这个代理市长还是有较大的言权。但是和郑家铭沟通一下,在现在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所以他不惜屈尊到郑家铭的办公室来谈事情,而不是在电话里。

曾思涛知道郑家铭在就任楚汉市市委书记前,恐怕也是踌躇满志,想在这里做出一番成绩的,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楚汉的实际情况与他之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完全就是个烂摊子,简直就等于是受命于楚汉危难之际,他非常清楚,在楚汉干好了很可能会在政治台阶上继续攀登,但是干不好楚汉也可能成为自己政治生涯上的滑铁卢。但是既然来了,他也就只有抱着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把楚汉展起来,但是有时候总是事与愿违。

和他搭班子的刘唯一,和他的思路根本就踩不到一个点上,刘唯一一上任就将前任的做法全盘否定。凡是前任沾过边儿的事,一律不闻不问,很多原来有利的也一并闲置了。市长如此了,副市长自然效仿。

新上任的刘唯一提出了一个颇有新意的“经营城市,的新理念,在大会小会上讲,国企是国有资产。城市本身也是国有资产。政府挣钱。不仅可以通过征收企业的税收。也可以通过经营城市使财政增收。企业可以由董事长和总经理来管。而城市只能由市长来管,如果市长的兴趣不在城市而只在企业,这个城市就会因疏于管理而荒废。脏乱差的城市,以经济眼光来看,就意味着悄悄地贬值,也就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市长不管企业,还有董事长和总经理;市长如果不管城市,城市就无人去管。

刘唯一的这一套理论在很多商人中很有市场,于是这方面的人开始为刘唯一鼓吹,这些不是专家的专家。风靡于世,其背后实质以及归根结底,一切皆是趋利所致。这样的吹捧也让刘唯一更加的踌躇满志了。

郑家铭沉吟着,没有接过曾思涛的话头郑家铭也在想着刘唯一的事情。刘唯一在摘取代理市长之后,刘唯一就雄心勃勃的把他的设想付诸实施,要把楚汉市的一环以内建成牵动楚汉经济展的大功率动机。这所谓的大功率动机的项目包括几十个,无非是购物中心、写字楼、商务公寓、五星级酒店等,投资数百亿元。刘唯一的讲话很具煽动性,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被他给说服,在一次楚汉市经济妹讨会上,当时刘唯一本意是想通过这次会议让他的这个经营城市的理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但是却遭到省内外与会的少专家学者的批评。

这样的批评声没有触动刘唯一,但是却是触动了身为一把手的郑家铭。

也就是在那次会议之后,他善意的提醒刘唯一,步子要适当 不能太操之过急,不过这恐怕被刘唯一认为这是市委是他这个书记在给他设置障碍,是认为他这个市委书记是市长干出成绩后取而代之,因此在工作上处处掣肘。

至此之后,刘唯一就在市政府我行我素了,几乎很少给他打招呼了。即使有少什么重大事情都是绕过市委,他这个市委书记即使在涉及全市展的总体上也根本插不上话。根本就对市政府和刘唯一这个市长有任何制约。两个人也就此产生了嫌隙。

刘唯一想通过招商引资,以城市建设为突破口,尽快树立自己的形象。可是这么大的规模的城市建设是需要大笔资金的,光靠是财政不行。但是刘唯一原本给予厚望的外来资金,结果根本就和刘唯一之前的设想相去甚远。在他宏大的计划中,刘唯一觉得楚汉他修的这颗梧桐树应该会吸引不少金凤凰,但是大外商不来,光是市里解决的资金,没有多久就难以为继了,于是,没有了钱。那只能干点小事,在财政投资方面,他集中资金做了两件事:一是种树,二是修路。

刘唯一下决心在任期内把缺林少绿的楚汉市建成绿树成荫的花园城。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届任期也不过五年,五年是无论如何也树不了木的,于是便将成木移植进了城里。移植进城的大树全是便宜的经济树种。由于要达到一定的覆盖率,各区为了完成指标,在城市的犄角旮旯儿种满了树,树挨树、树连树,也不讲究个间距,而且这样大规模的移植树木,一时弄得楚汉以及周边的树木价格节节攀升,到后面,资金出现缺口,没有办法。就拿最便宜最容易存活的树充数,剩最后林江最常见的拍树成为楚汉的“市树“老百姓讥讽道:承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拍森森,今有楚汉刘公墓满街松拍欲深深。松拍长青,那是死人墓地,戏称楚汉市快成刘唯一的陵园了。

市民们对刘唯的众样的搞法意毋很大,但是刘唯还万孔个一“经营城市“的理念,在全球城市化大会上大大的露了一把脸,只是这终究可是政绩工程,因为涉及拆迁居民十几万户,动迁居民之众是楚汉历史之最。时值初冬。这些动迁居民要从寸土寸金的市中心购买政府投建的廉屋,而且大都在城郊,很多老百姓有意见。

至于修路,从去年开始,楚汉市区就已经在进行硬改油工程,就是将水泥硬化路面改成高公路用的优质沥青来铺设路面,这东西改了是好得多,车载上面行驶很平坦,噪音也小了不少,但是这些主干道是刘唯一上任不久才刚刚修过,等于是把刚刚才修不久的主干道又重修一遍。这多少有些浪费的嫌疑,特别是在楚汉财政吃紧的情况下。

不但如此,刘唯一的经营城市。到最后由于摊子太大,资金跟不上。完全是后继乏力,城市现在是个大工地,但是财政上却拿不出钱来了,谁都知道这马上又是一个烂摊子。

领导看在眼里,楚汉的人更是看在眼里,连跟刘唯一上面的人也看出刘唯一是搞得天怒人怨,再在楚汉待下去,迟早要搞出大事来。最后只好让他去省政协休息了,,

虽然郑家铭和刘唯一之间的关系不大融洽,但是郑家铭也不希望曾思涛把刘唯一也什么都完全推翻,那会让楚汉蒙受损失,曾思涛固然是要挨板子,他这个市委书记也肯定逃脱不掉。郑家铭清楚,曾思涛所要谈的想法,虽然肯定不是刘唯一搞的那一套,但是他也怕曾思涛年轻气盛。好大喜功,再搞一个宏大的计划,这让他心里有些疑虑。

郑家铭沉吟了好一会才说道:“思涛同志,你也清楚,楚汉现在是表面光,实际肚子疼,只有我们身在局里的人知道,困难,我们楚汉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老百姓现在的牢骚不少。一个不注意,,我看还是要征询循序渐进的规律。”

郑家铭在这个冉题上没有藏着掖着,讲得很坦率。

曾思涛点点头,专注的听着。曾思涛知道,刘唯一去省政协是被配了,而他没有动,不是上面就对他有多满意了,不是何明国对他看得顺眼,他能留下来,恐怕也是出于维持楚汉的相对稳定曾思涛多少能摸的到这么现在的一种心态,希望出成绩,但是更希望不要出乱子,不摆乱摊子,不然郑家铭的政治生命恐怕也就是这一届干完后和刘唯一样去政协或者人大去喝茶了。

郑家铭语重心长地说,“说道:“越是在因难的时候,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曾思涛见郑家铭这样说,知道郑家铭在没有完全了解自己之前希望自己要求稳,曾思涛心里到是一块石头落了地,笑了笑,点点头说道:“看来我和书记是想到一块去了。楚汉市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不解决楚汉的产业结构调整,泥鳅让楚汉的产业能够一个。合理均衡的展,不解决楚汉下岗职工的就业问题、养老问题、看病问题,无论盖多少高楼。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也树不起来。”

“是啊,楚汉是林江省的省会。是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副省级城市。是林江省经济腾飞的动机。中央和省里把你调来,目的就是为了振兴楚汉的展。你能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看来是我多虑了

“家铭书记,要适当调整城市建设指导思想。我看城市建设这方面的大方向可不可以由原来重视大广场、大马路改造,逐渐转为重视中小马路改造,当前应当集中力量抓好市委市政府在两年前提出的三“民心工程”即棚户区改造小区庭院美化,低洼地区雨后积水整治和中低档楼房翻新。那些大一些的工程已经开工了的尽量继续,至于资金方面,我再想想办法。没有开工的暂缓建设,等时机成熟后再进行建设。”

曾思涛的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说白了就是收缩、整顿,改进,展。市政府一定要在楚汉老百姓面前树立“创新、亲民、务实、廉洁”的形象

曾思涛见郑家铭点头,笑着说道:“总之,楚汉的展不能折腾来折腾去了,楚汉折腾不起啊。”

曾思涛有些感慨的说道。

郑家铭也感慨的说道:“不折腾。思涛市长,这话说得太精辟了,不折腾,好,思涛。你有这样的心态,那就好啊。”

曾思涛觉得这一次和郑家铭的交流算是非常的顺畅,这次沟通应该是很有效果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一是姿态放得比较低,更重要的。曾思涛对于接下来的工作打算。这基本上能和郑家铭心里的想法对

从市委出来,曾思涛也在思考,如何搞好城市建设。刘唯一的经营城市的这个想法,如果经营就是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展,这经营城市也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但是城市不是企业,不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根本目的,城市展要充分反映普通居民的利益追求,特别是贫困阶层的需求。每个城市都需要招商引资。但也不是外资越多越好,要切合实际,避免贪大求洋,在城市展中脱离了城市最基本的基础,那,不是建设,是自我毁灭。

中央三令五申,严禁各地大拆大建,其实也是担忧出现这样的问题。可是刘唯一,置众多被拆迁居民的利益于不顾,纵容或变相纵容开商乱拆乱建、强迁强建,野蛮拆迁让开商降低了成本,缩短了工明。赚了大钱,却成为部分被拆迁居民的噩梦,这就不是经营城市了,现在这个“宏伟的工程”即将成为他手中的一个棘手的烂摊子。

官场惯例,那是谁也不愿意给谁擦屁股的,但是曾思涛却是不得不给刘唯一擦屁股,这马路要是老翻着。市民出行不畅要骂他,要是在建的工程停下来,人大代表又要骂他败家子。曾思涛有时候也只有苦笑。还有在楚汉的很多官员中还是很有市场的,这种理论的延伸自然就是市里完成的那些工程,已经在建的那些工程,曾思涛要是全盘否定,那这些人也会反弹,要消除这样的影响。也只有一步一步的来,这代理二字,有时候就像悬在头上的一把刀。让人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晚饭后,曾思涛让王玉林陪他到中心广场散散步,中心广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跳舞的,有扭大秧歌的。有踢毡子的,有悠闲散步的老人,有谈情说爱的恋人,还有许多在人群中穿来跑去的孩子,每天晚上在这数万平方米的大广场上休闲散步的人,组成了五花八门的大千世界。

曾思涛和王玉林穿过三五成群的人群现在不远处有百八十人围成了一个大圆圈,不时出哄堂大笑。

曾思涛走过去,现大圆圈的正中央站着一个精神星钦的老人,看样子正在那里讲着什么

七头,再来群中有人喊 “※

“好,既然大家爱听,大家别笑”老头接着说,“听我说说咱楚汉的怪事。这中心广场好不好?”老头精神十足地说。

“好。”

众人齐声说。

“好啊,是好啊,但是,就在这旁边又要盖什么高级休闲会所,广场又要被占去一大截。”老头气愤地说。

“什么会所,那是费所,没有大把的钞票,莫想进去,那玩意都是当官的和那些有钱人花天酒地的的方,咱老百姓也享受不着

这时人群中有人喊。

“但是当官的却有了政绩”老叉摇头晃脑地说,“这就叫项目市长天天忙,下岗就业跑断肠。现在的有些干部是干的干,看的看,看的给干的提意见,提了意见还不算,藏在暗处搞诬陷。打麻将三天五天不累,喝茅台三瓶五瓶不醉,下舞池三天五天不睡,干正事三年五年不会

众人大笑之余,曾思涛看了一下人群,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民工模样的。有知识分子,有家庭妇女,有学生。有下岗的,也有退休的。曾思涛心想,民谣是一面镜子,是一种带有泥土芳香的黑色幽默。它能体现老百姓的情绪、心态、想法。

王玉林看了曾思涛一眼说道:“这老,同志叫杨汉,没当过干部。但是却是市里的离休干部,在抗美援朝战数。第一代领导人几乎都接见过他。八十年代,朝鲜元来我们国家访问的时候,还专门点名要见他

曾思涛点点头,看着这老头在那里骂干部,想当初在庆东的时候。他住在老干部宿舍的时候,有些资格老的干部看不惯县长书记的时候。那就会跑到县长书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的。

曾思涛忍不住问道:“这位老同志是不是经常到市委市政府“指导。工作?”

“那倒没,我是上学的时候就认得他了,上学的时候时候没少听他作爱国教育报告。”

王玉林笑着说道,这个杨汉虽然功劳很大,但是转业后却在市粮食局下属的一个粮站当过磅员,从来都没有找过组织上的麻烦,要不是八十年代朝鲜的元点名要见他,一下让他出名,楚汉市里很多人都不知道楚汉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曾思涛点点头,没有说话。老头似乎是个人来疯,见在场的人兴致盎然,老头情绪高涨,也兴致勃勃的说道:

“你们爱听,我就再来一段吧众人齐呼“爱听”。

“好,那我就再来一段。我们有少数干部呀,汇报工作浮夸风,检查工作吃喝风,荐才用才裙带风。群众意见耳旁风。报告成绩用加法。接受任务用减法,计算报酬用乘法。检查错误用除法”城管用大棒法,拆迁用推机法,”

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人笑着叫道:“好在现在梅老坎那龟孙子下台了。听说去那里去喝沱茶去了

“梅老坎被双规了?”

“没吧,去省政协了。”

“老头再,梅老坎币长都给你唱下台了,现在是新来的市长了呢

围在周围的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梅老坎,这名字曾思涛太熟悉了,是西南某市拍摄的一部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一部电视剧里面一个棒棒的名字,一个普普通通的。靠贱卖自己劳动来换取报酬的一个棒棒,在西南一带,梅老坎这个名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个头不高。身穿一件郜巴巴褪了色的绿色军装,脚登一双墨绿色的胶鞋。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他总是手握一根顶端系着挽成八字形绿色,绳子的光滑木棒伫立在街头。他的眼睛却不时地盯着过往的行人手中的“货物。”梅老坎一贝现了新鲜“猎物”。他会满脸笑容地迎上前去他。从不讨价还价、斤斤计较。剧中的梅老坎是一个善良幽默勤劳的劳动老百姓。但是在楚汉老百姓心目中,刘唯一被冠以梅老坎的绰号。却不是这个意思吧,曾思涛猜测。除了刘唯一外貌有些肖似梅老坎之外,在楚汉人的习惯方言里,“梅。就是“霉。”是倒霉蛋,霉星。灾星的意思。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而对于一个官员来说,千肯定万肯定,不如老百姓的肯定。民声即官声。刘唯一在老百姓嘴里如此不堪。做官做成这个个样子,有什么意思呢?

“新来的那市长我看啊,他还是太嫩了,虽然听说那天在拆迁户的事情还是挺公道的,看着还算不错。但是我看啊,他也悬,很快就会被市里的其他人给带下水的。”

曾思涛一愣,没想到他也有份,

这时有人喊:“不讲新市长了,那可是现在当权的,再讲政府,封了你老头的嘴,我们都没有听的了。算了算来,还是来点带色儿的

“封我的嘴,他们敢?!楚汉都是老子解放的,这江山都是老子们打下来的,老子一没贪污,二没诬陷。行事光明磊落,我说的都是事实。凭什么封我的嘴?”

这老头,看样子这离休以后改不了军人的性格,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并且很有些口无遮拦,有啥说啥,要不是他是老革命,曾思涛真是替他捏了一把汗。搞不好他就会“被精神病被扰乱治安“啊之类的,弄到精神病医院或者局子里去关起来了。

虽然杨汉这老头面上不怕,不过也没有再在他这个市长身上议论下去了,转而说道。

“不说这个了,刚才你们说要讲什么,带色的?带色儿的有啊。家里有个做饭的,办公室里有个好看的,身边有个贱的,远方有个思念的。”老爷子提高了嗓门说。

众人听后哄堂大笑。

这时,一位满头白的老太太挤进人群不安地说:“老头子 一眼没看好你,你就到这儿疯来了,满嘴胡说什么?你是不是真想被”你这”,这么大个人,还不让人省心,走,跟我回家。”

老爷子一看老伴儿来了,向众人笑着说:“我家余老太君来了。我这杨家好汉惹得起那些当官的,可惹不起我家这老婆子好了,散了,散了,改天再聊。”

众人嘻嘻哈哈地散去了,老爷子和老伴儿消失在夜幕中,

曾思涛和香港方面进行了联系。云家欢迎楚汉市委市府的领导到香港。云家不但对楚汉市的重拖很干兴趣,而且对楚汉的地产业和酒店业也非常感兴趣,云家还联系了几个商业伙伴,准备一起进军楚汉。

第10章 分管工作第97章 突发事件第77章 “团结的会议”第61章 意外的礼物第32章 筹划第56章 初交心第44章 万里长征第一步第25章 亡命惊魂第117章 “ 假货”第89章 交锋第104章 多晶硅的事情是真多第6章 搞定电力局第44章 故地重游第4章 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第40章 突破第41章 春的讯息第14章 决定第46章 风满楼(三)第70章 孪生姐妹第111章 忽悠不如摸一摸第五章第2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45章 地头蛇的绝地反击第55章 天生不足第4章 收水费的第35章 省委书记着急第7章 创造机会第43章 欲为渔翁第79章 看重,很看重第60章 人事安排就是一场战争第118章 乱第87章 人心惶惶第44章 欲为渔翁(二)第15章 霸王餐第23章 高难度第94章 火坑第112章 酒壮美女胆第14章 云波桥事件(三)第115章 意外喜讯第20章 终日打鹰第81章 门没关第50章 被踹下床的新郎第117章 “ 假货”第82章 睡在陌生的地方第55章 传言第58章 事情真多第29章 直捣黄龙第69章 突破口第97章 绝对意外第66章 欲动第18章 绯闻乱飞第25章 笔和笔套第3章 春节第59 受益匪浅第74章 企业考察第96章 强行通过第84章 命悬一线第50章 竟然是他第2章 经济书记第37章 丈二和尚第111章 忽悠不如摸一摸第27章 涂江雪的要求第9章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第69章 出人意料的反击第24章 决定第47章 脑袋大了第117章 水落石出第95章 漫天要价第7章 搞定酒厂第84章 我是你的宣宣第32章 荒唐事第85章 海梅远调第48章 众人的失落第32章 破阵第1章 当靶子第69章 谁是幕后黑手第26章 无间道第38章 黔南驴子装马叫第62章 权色交易第61章 向上的欲望第80章 “一对鸵鸟”第88章 安抚与谋第95章 漫天要价第56章 初交心第80章 “一对鸵鸟”第24章 决定第39章 枪声再起第109章 人就把脸蒙着第六十四章第82章 偶遇吴依霞第43章 老虎要发威第80章 书记夫人到第44章 机场偶遇第22章 师傅第97章 相邀第16章 挨揍第3章 春节第118章 乱第94章 效应初现第6章 江东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