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突如其来

口思涛回到办妃室网坐下不久,秘书王玉林就把电话接斥丁不,瑰是市委秘书长姜新海的电话,要和曾思涛通报一些事情,姜新海和市委书记郑家铭在京城开会,才刚回来。

曾思涛有些纳闷,郑家铭既然已经回到市里,有什么事情不能和他在电话里说,非要通过秘书长姜新海?曾思涛在纳闷中拿起了电话,姜新海在电话里向他转达郑家铭对窃听的一些指示精神,但是似乎还有什么话想说而说不出口,末了有些犹犹豫豫的说,郑家铭生病了。

曾思涛微微愣了一下,脑子里快速的想着是真病,还是假病?

官场中人生病是很讲究的,真有病一般都是想尽办法隐瞒着。因为真有病,说不定就会“因为健康原因”靠边站了,而大张旗鼓的病,要么是小病消灾,要么就是心病。

“家铭书记已经处于昏迷状态,正在医院进行急救。我不知道这事该不该向省里汇报

昏迷、急救?

那病情是非常严重了,曾思涛沉吟了一下问道:“你在那里要求医院一定尽全力进行抢救,至于像省里汇报的事情,还是要稳妥一些的好,等我过来看看情况再说。”

曾思涛到医院的时候,姜新海已经在高干荐房的外面等着他了。

“?。

“医院的专家正在检杳。还没有结果出来

“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

曾思涛一边走进电梯,一边问道。

“家铭书记可能在京城受了点风寒,嚣,有些不舒服,但是一直都不愿意进医院,回到市里,家铭书记要我去他那里整理文件,我看家铭书记的脸色不对,要他去医院,他不同意,我和弗大姐看情况不对,没有再征求家铭书记的意见,不容分说,硬是把他带到了市人民医院。在来医院的路上,家铭书记浑身一点力气都没有,也不说话,已经进入昏迷状态了。”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走进病房外的会客室。郑家铭的爱人弗大姐显然也有些不知所措。曾思涛安慰了她一番之后,让人陪着去隔壁休息。

曾思涛和医院的领导简单的沟通了一番之后,了解到郑家铭的病情不寻常,是一种罕见的感冒引起的并发症,至于引起的什么并发症,专家们也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为普通的感冒一般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动能降温,但是郑家铭却是两样都不奏效。温度一直降不下来,专家们也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正在紧急商量对策。

曾思涛想了一下,然后回头对姜新海说道:”还是通知在家的其他常委和四大家的领导吧

姜新海点点头,他也知道作为一把手的病情到了这样的地步,是需要通知这些人了。

不一会,人们医院高干门诊静谧的院落里,停满了小牌号车辆。整个院落都被封锁了起来。门卫处以及楼梯口、走廊等重要位置”得知郑家铭书记病情危重的消息,其他的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等领导都匆匆赶来。现场的氛围既紧张,又有些沉重。

病房内,专家们仍在研究着抢救方案,医护人员也在紧张地执行着专家们的医嘱,采取各种措施控制郑家铭书记病情的继续发展。

病房外,宽大的会客厅内,各位领导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曾思涛表现出的是一种标准式的冷静,此刻的他,正陷入沉思之中。 曾思涛此刻心里矛盾是正常的。郑家铭书记突遭意外,其实是把机会和挑战同时推到了曾思涛的面前。依一般人的判断,郑家铭突患重病,如果久治不愈,很有可能就此黯然退出楚汉政界。原因自然是健康状况不佳,难以胜任市委书记岗位的繁重工作。这样一来,由曾思涛接任市委书记职务,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了。估计中央不好再派人来担任市委书记了,那样做于情于理,这不能不说是天赐良机。

但是,对楚汉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权力斗争的复杂性,曾思涛是心知肚明的。全市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因经济发展困难重重而产生的矛盾很多,有的矛盾一时间还很难解决。

在这一危难之际,郑家铭如果退出,哪怕是因病暂时退出阵地,曾思涛都别无选择地被推上了一线,不可避免地处于风口浪尖的个置。如果真把市委书记的担子压在他的肩上,他自然要在其个谋其政。老实说,这种临危授命,需要有敢于上刀山下火海的勇气。

根据惯例,郑家铭养病期间,曾思涛极有可能以主持市委市政府工作的身份,来驾驻全局,开展工作。这一角色无需上级宣布和强调,是自然形成的,多少带有点无可奈何的意味。

但是曾思涛清楚这样的的色其实是如临绝地。

因为,在官场,有的时候,临危受命主持工作的角色是很难当的。顾名思义,主持工作是临时性质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就楚汉目前情况而言,市委书记郑家铭毕竟还没有卸下职务,因此,不管他病情多重,大的事情还是需要由他来拍板定夺的。这是工作程序,也是组织原则。所以,实际权力还是掌握在他的手中。而在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却是主持工作的曾思涛。一句话,出师无名,进退两难。这一角色,多少有点替人打工的味道。也就是说,干好了,成绩依旧是市委书记郑家铭的;出了问题,责任要由曾思涛来承担。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工作如何开展,干部队伍如何带,一些函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处置?困难太多太多。

其实,在静候者中,每个人的心情都不可能平静。可以说,是各怀心事,因为,一市主帅安危,事关全局,影响及帐中诸将领的兴衰。

楚汉这艘危重巨轮,正漂泊行驶在惊涛骇浪之中。曾思涛还没有做好当船长的准备,所以他是想方设法的想把郑家铭留在楚汉,等他羽翼丰满之后,再徐徐图之。

当然,这一突然发故。使得市里领导不可避克的面临新的决择一,一

在紧张的等待了近两个小时之后,病房的门终于开了,几个常委进了病房,看着现在的郑家铭就像换了个人似的,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皮肤没有一丝光泽,就连嘴唇也是干瘪瘪的,明显衰老了许多。曾思涛以前觉得郑家铭虽然偏瘦,但是从没觉得他有这么瘦过,那时虽说瘦,却很有精神。现在不仅瘦,而且还很冰冷,就像外面的天气一样。病来如山倒,这话一点都不假。

郑家铭虽然已经清醒,但是由于致病的原因没有找到,情况不容乐观,专家们一边在紧张抢救,一边还在在研究治疗方案。

但是医生们没找到病因,就无法对症下药,郑家铭书记究竟有没有生命危险很难说。

曾思涛建议召开市委紧急常委会,研究市委书记郑家铭的治疗问题,这其实也没有好商量,既然市人面医院的找不到原因只有向省里汇报,请求省里的支援了,实在不行,只有去京城了,常委们这一次难得一致的通过了这个动议,会上曾思涛还强调了,这件事暂时还是要保密等等注意事项……

郑家铭的病情得到基本的控制之后,曾思涛就在医院里睡了个母囵觉,第二天上午才回到办公室。

“市长,你看看这个。

严新宁把一份京城知名的杂志递给曾思涛,题目就叫《韩德功:八年酣战金文县》,文章介绍韩德功任县长之前,文县的国内生产总值为五亿,上任后很短时间发生巨大变化,第三年一下子凹猛然从十亿窜到十六亿元,比上年增加了近六个亿!此后,更是连年翻筋斗,其后一年凹达到了近四十亿元,财政收入两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巫2名、沁4名,金文县也宣布全面脱贫,此后金文县的统计数字继续年年上升在曾思涛入主楚汉之前,金文的年报凹八十亿,正在往一百亿奋斗。金文县获林江省“十强”县市称号。

“市长,这事情没办法着了,今年的年报还没有出来,但是上报市和省里的应该是过一百亿了,但是实际情况是金文县财政根本就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了。不要说投入公共事业建设,连保证财政吃饭都很困难。”

这股浮夸风的始作俑者是罗之中,这是典型的数字政绩,罗之中任书记的时候,金文的发展和差不多的阳江县差不多,都是楚汉比较贫困和发展相对滞后的县,但是在罗之中主政的后期,金文就全面“超越”阳江了。金文县属于市里欠发达的地方,相对来说,也容易出成绩,这对罗之中来说,这也许正是一种机遇。后来的事实证明罗之中果然很好地利用了这个机遇。从“数字政绩”中获益最大的罗之中,成功的从县委书记任上升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德功恐怕也是想走罗之中的老路。或者说是迫不得已,因为罗之中已经把标杆树立在那里了,他也只有继续吹牛,只是他的这个牛吹得大了一些,把牛皮都吹破了。

曾思涛不是不知道下面虚报,虚报有一些制度上的原因,如果上面不搞一些不必要的评比,下面也就没有必要弄虚作假。这显然不是个别干部的看法。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弄虚作假的各地都有,自己不造假那不是傻吗?

何况上面的领导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这下面有了成绩,上面的成绩也才会更好看。

这样的事情,一般来说也不会有人去戳穿,因为这将大大的影响一大批人,如果戳穿一个县,这一个县的干部甚至政府的工作人员的奖金全都会泡汤,那可以说是得罪绝大多数的人。除非是到了金文这样山穷水尽的时候,没有办法。

“两年啊,我记得我网到楚汉的时候,金文刚刚获得全省十强县,并且还排名比较靠前,这两年后,金文照你所说恐怕就要与贫困县为伍了,十二年一个轮回,金文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这是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要不是难以为继,恐怕你这个县委书记也还只有硬着头皮顶着。” “浮夸风害死人啊。我记得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有次坐火车回家,在火车上有一搭无一搭地听邻座闲谈一个是政府退休的干部,一个是在家务农的老者,干部在老农生活的地方当副县长,老农到区上参加农业技术改新小组。

干部说:“那时上级要求放卫星,报纸上报道有地方种的稻子成熟时小孩可以坐在上面,亩产一万多斤。我们先是密密地种,不通风,根本要不得,后来就把几块田的稻子移在一块田里报亩产。”

老农说:“只好按亩产交粮,后来春荒,饿死了好多人。最厉害的是县,有的全家死光,开门关门的都没有,惨的很!”

干部说:“后来那介。县长被枪毙。”话题很沉重,但老人们脸上看不出情绪有什么异常,只是脸上有些松弛的肌肉随着火车有节奏的行进而抖动。

政绩,字面上当然就是执政的业绩,既然是业绩,当然就是一个“好”字,但现实是,政绩是好、或坏却不好判断。历来,人们都是把“政治清明安居乐业经济繁荣国家强大稳定”作为执政者的政绩。如果把“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也叫做政绩,那一定是疯狂了。但是在眼下,就有这样的“政绩”部分官僚政绩欲望异常强烈,这并不表明他们特别热衷于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在他们眼中,“政绩”就是满足上级的要求,是升官的保证,而不是其它。大跃进时期之所以发生灾难,浮夸风”大爆发的结果。有部分人为了个人升官发财,是可以不顾一切的、没有底线的。说“政绩”猛于虎、“政绩”吃人,一点也不过。改开以来,官僚特权的升级,至政绩欲空前强化。政绩出头,人才能升官,才能享受更多特权。

第20章 大猎物(二)第19章 召见第87章 人心惶惶第3章 破冰第73章 纵情宣泄第90章 想抽身没那么容易第73章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第47章 风起第4章 主动请缨第77章 啼笑皆非第46章 风满楼(三)第7章 厂家代理第70章 撕开口子第10章 不按常理出牌第29章 直捣黄龙第58章 事情真多第38章 不见硝烟的战争(二)第26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105章 改制(二)第109章 人就把脸蒙着第97章 绝对意外第81章 怎一个忙字了得第22章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第117章 “ 假货”第74章 主持工作第32章 筹划第95章 漫天要价第122章 准备外放第21章 乌海梅很受伤第35章 省委书记着急第73章 窃听门事件(二)第38章 黔南驴子装马叫第44章 机场偶遇第55章 周市长的麻烦第56章 我都没还手啊第四十二章第58章 葛玉书的算盘第51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34章 那就彻底的征服吧第114章 易江莫的两难选择第10章 章 终出手第28章 妥协立足第56章 麻烦第25章 绝地反击(三)第28章 妥协立足第48章 众人的失落第23章 好事第62章 惴惴不安第53章 契机(三)第12章 调查组第97章 绝对意外第85章 命悬一线(二)第100章 “宅女”第69章 女警察邻居第106章 离间、嫁祸第82章 偶遇吴依霞第1章 履新第7章 狐狸的尾巴第40章 股票认购证第18章 别拿代理市长不当市长(四)第2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3章 山乡上任第6章 狗肉上不了正席第94章 我花开时百花杀第8章 高校结盟第61章 第一刀砍谁第94章 我花开时百花杀第60章 让人胆颤的微笑第四十二章第56章 初交心第83章 车上韵事第93章 人生有的便有失第74章 企业考察第33章 收网第85章 海梅远调第2章 运筹第51章 谁给谁点颜色第38章 省委书记的小姨子第56章 麻烦第67章 摸了两把第85章 命悬一线(二)第19章 大猎物第13章 深意第49章 麻绳提鸡蛋第87章 让柏拉见鬼去吧第24章 婚姻大事第91章 同学会(二)第45章 风满楼(二)第62章 惴惴不安第49章 试探第35章 三声枪响第47章 酒会上的怪异第20章 大猎物(二)第27章 异峰突起第12章 云波桥事件(二)第18章 喜讯第16章 色诱的代价(三)第14章 云波桥事件(三)第70章 “丐帮大会”第13章 调查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