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紧张的乡试

“奶,您在家等着不就好了,咋还特意过来了,这几日您本来身子就不舒坦,若是累着可怎么好。”蒋世彦听到荷花说老太太来了,忙不迭地迎了出去。

“这么大的喜事儿,奶奶都盼了这么久,听到了喜信儿还能坐得住?有啥不舒坦的也都变得舒坦了。”蒋老太太精气神儿果然是很好,说话都底气十足地,一点儿都不像是不舒坦的样子。

“蒋家奶奶,大老远的一路累了吧,赶紧进屋里歇歇。”祝大姐跟林氏听到消息也忙迎出去扶着。

博宁和栓子下学回来,被荷花打发去招呼杨氏过来陪着说话儿。

茉莉也没想到老太太会亲自来,神色都有些诚惶诚恐了,手撑着炕上也不知是该起来还是该躺着,结果刚一动弹就又一口酸水反上来,呕地一声就趴在炕沿儿上吐了起来。

蒋老太太赶紧上前,自个儿坐到茉莉身边儿,一手扶着她的胳膊一手帮她拍背顺气,

方氏要过去接手也被她挡开了,只能端了水给茉莉漱口。

“茉莉啊,有了身子你就好生地养着,家里啥事儿就指使丫头婆子去做,想吃啥用啥的就只管张嘴说,可不许委屈了自个儿,更不许委屈了我的重孙儿”蒋老太太拉着茉莉的手,“我一直都说,你这孩子太瘦了,可是怎么补都胖不起来,这么瘦生孩子的时候要吃苦头的,我来的路上寻思着,既然已经抬了轿子来,咱明个儿就直接进城去,找个好大夫给看看,要开啥安胎药,补身子的药,咱都买些好的回家,好好给你补一补,瞧着小脸儿白惨惨看着就让人心疼的慌。”

蒋老太太一顿安排,自然谁都不会有什么异议,跟茉莉说了几句话嘱咐好了,见杨氏进屋,这才起身儿道:“亲家奶奶,咱们去别的屋里说话,别扰了孩子歇着。这回的喜事儿是意料之外的,谁也没成想回个娘家竟还诊出喜脉了,你家真是个宝地。不过也是太仓促了,报喜的礼我接了信儿才交代下去,怕是得明天才能置办齐备了送来,我这老婆子心里惦记着就先跑了来,您可别见怪。”

“瞧您说得是哪里的话,怎么能见怪,您这么疼我家茉莉,欢喜都来不及呢”杨氏陪着蒋老太太到东屋坐着说话儿。

祝大姐和林氏赶紧帮着方氏准备晚饭,女儿女婿在家跟亲家奶奶来了,那准备的规格可是得大大的提高,方氏又出去买了一趟菜,荷花见茉莉吐得厉害,就又照着当初给小秀准备的吃食,买了个大冬瓜准备做冬瓜盅,把冬瓜洗干净切了顶盖儿掏了瓤子之后,瞧着绿油油的瓜皮很是单调,便心血来潮用刀尖勾勒出两个穿着肚兜的胖小子,小心翼翼地削去一部分瓜皮,肚兜的部分还特意切了一片儿红辣椒贴上去,自己左右瞧着很是喜欢,笑眯眯地招呼方氏来看,“娘,你瞧,我弄得这样好看不?”

方氏瞧着也是喜欢,连连说好,“也就你这小脑袋瓜能想出这样的点子,真好看,也应景喜庆。”

荷花便对着冬瓜痴住了,又在两个小人儿旁边加了些装饰的花草,另一面描了一小片荷叶田田的景象,绿油油的瓜皮正好作为叶片,周围的部分小心地削去,不过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做荷花,就干脆刻了几个莲蓬出来,莲子连子,也是很好的兆头。

晚上这个菜一上桌,果然引得众人交口称赞,蒋老太太看着上头的图案,高兴地连连夸赞:“呦,你家荷花手可真巧,心思也巧,可难为孩子咋想出来的了,茉莉你可得多吃点儿,这么好的东西,还有这么好的寓意,真好,真好”

一顿晚饭因为南瓜盅吃得大家都很是满意,茉莉也觉得味道清淡爽口又添了一碗,蒋老太太赶紧找荷花要了这道菜的做法,说是回家让厨子照着给茉莉做了吃。

屋里吃完已经是挺晚了,方氏又赶紧去给蒋家来的那些车夫轿夫准备吃食,把剩下的菜回锅扒拉一下,再新炒了个肉丝瓜片和韭菜鸡蛋,整了一大锅蜀黍饭,端到西厢房给那些人吃,万幸现在是夏天里,晚上也不怎么用得着盖被,不然这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安置才好。

蒋老太太被方氏安置在东屋休息,她又非要把自己带来的那个贴身丫头打发去伺候茉莉,方氏最后只好说自个儿陪着茉莉睡,让老太太跟蒋世彦在东屋,丫头给他们值夜,这才算是安置妥当。两个小子只能去跟荷花一起住西屋,祝永鑫被撵回老院子自个儿对付了一宿。

第二天一早,蒋老太太让丫头扶着茉莉上了轿子,刚好方氏也要回城里,便正好一道跟着车走了。下晌儿托人捎信儿回来,说是茉莉去瞧大夫一切都妥当,只开了些滋补的药,让家里放心。

因着方氏在城里忙得暂时还脱不开身,祝大姐跟枝儿闲来无事就开始着手做小孩子的衣物鞋帽,还每每都特意到荷花家炕头上做活儿。荷花一次装看不见,两次当作不理会,但是熬不过她们天天来,着实不好意思看着人家替自家干活,自己却坐在一旁看书,只得也上去搭手帮忙,一来二去的倒是丢下许久的针线活计又熟练了不少,让她不得不怀疑,这似乎根本就是方氏跟祝大姐串通合谋地来算计自己的。

没了城里那么多的烦心事,荷花的日子过得逍遥自在,每天除了在家做饭扫撒,就是帮着做做针线,看看菜谱,等买的那几本菜谱都被她看了个遍,荷花才开始自个儿的新尝试。

各种药粥天天早晨换着花样儿地做,除了自家吃之外,还天天给老院子的三个老人儿送去,谁家来串门子她也好客地盛一碗给人家尝尝。而且不管是给谁吃,她都扒着桌子看着人家吃完,耐心地询问和记录意见。

大半个月过去,栓子都快受不了天天喝这些味道奇怪的粥了,大早晨起来一见锅里熬得还是粥,顿时小脸儿就变成了菜青色,苦着脸瘪着嘴去祝永鑫身边告状道:“爹,你也不说说二姐,咱又没有毛病,为啥天天粥里还要加药材,天天的味道都怪怪的……”

祝永鑫从来都是个有口吃的就满足的,听了儿子这么说,拍拍他开始忆苦思甜道:“咱家如今的日子过得多好了,你还挑吃拣穿的,爹小时候那可都吃不饱饭,我看就是从小没饿着你,饿你几天就觉得什么都好吃了。再说那些米啊什么的可都是城里买的,比蜀黍和苞谷都贵呢,你姐说了,都是补身子的好东西,你这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小子。”

栓子得不到支持,也只能无奈地坐回桌边等着开饭。

荷花端了早饭上来,看着栓子苦着脸,博宁虽说没表现出明显的不喜,却也只吃了一碗粥就说饱了。

“咋,就真这么不好吃?”荷花自己端起来尝了一口,放下碗筷叹了口气问。

祝永鑫完全没有任何感觉地端着碗大口地吃,听荷花这么问,茫然地抬起头说:“啥好吃不好吃的,能吃饱就行呗。”

荷花僵硬地转了转脖子,看向栓子和博宁,栓子早就吃够了,最是诚实地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博宁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似乎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挠挠头起身说:“时辰不早了,走吧”

荷花却是直接看懂了,点头表示是的,摇头表示不好吃,唉,她很有挫败感地看着桌上的粥和小菜,愁眉苦脸地想,想要做吃食,首先就得是有色香味,东西不好吃自然就难招来客人。

栓子见荷花情绪低落,又觉得自己刚才表达的太直白了,挠挠头说:“其实别的倒是没什么,只是粥里菜里干嘛非要放药材,吃在嘴里总觉得自己是在喝药,就怎么都不想吃……”

“行,姐知道了,跟你二哥走吧”荷花点点头,打起精神收拾了桌上的东西,这条路走不通就再换别的试试,没必要这么快就泄了气。

荷花这头还没研究出满意的成品,方氏已经托人捎信儿回来说城里的铺子已经结束掉了,孙建羽也没有为难,很爽快地就终止了契约。博荣和巧然帮着方氏把许多东西运回了齐家村,怀孕快五个月的小秀也被接了回来,方氏还要再回城里去照顾博荣,毕竟很快就要秋闱了,让她回村里她也放心不下。荷花每日陪着小秀,日子倒是也一下子忙碌了不少。

七月半全家人都回来祭祖,祝老爷子跪在祖宗牌位面前念叨:“祝家列祖列宗在上,保佑博荣此番得以高中,光宗耀祖。”

事后荷花问博荣,当时是个啥心情,博荣有些无奈地苦笑道:“就觉得老大一块石头压在了心头上,生怕自个儿……”

“还没考就说丧气话。”荷花嗔了他一句,“退一万步说,考不上又能咋地,你又不奔着做官使劲儿,担心个啥?”

“若是能中了举,咱家的地就都不用叫地租赋税,就能光宗耀祖,爹娘出门都有人给行礼,谁见了不得恭恭敬敬的……”博荣一口气说道。

荷花伸手递上来一碗莲心茶:“嗓子都哑了还说呢,心里堆着这么多事儿,能不跟大石头似的压着吗?要我说你就是想得太多,牙一咬心一横,有啥可担心的。大嫂这回有身子跟上次怀着宝儿不一样,郑大夫说估摸着许是个男孩儿呢,你马上就要儿女双全了,得做个好榜样才行。不然我以后就得抱着我的大侄子说,侄儿啊,你长大以后可得好好读书,可不能学你爹那怂样子……”

“还怂样子,我看你是三天不打就要上房揭瓦了吧”博荣反手搂住荷花的腰,一用力把她整个人横着夹在了自己腋下,甩了几圈才放下来,看着头晕眼花的荷花坏笑着说,“现在看看咱俩谁是个怂样子?”

小秀站在门口,看着兄妹俩在院子里笑闹,手抚在已经圆滚起来的肚子上,脸上挂着温柔的笑意。

乡试是在八月里,全家人对这个日子又爱又怕的,也不知到底是盼着快些到来好结束这种煎熬的好,还是盼着晚些到来让博荣再多背几页书的好。不过不管是喜欢还是讨厌,也终究有要到来的一天。

乡试要到省会的贡院去考试,共考三场,每隔三天举行一场,每场考三天,时间是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书院八月初就给应试的学子放了大假回家,方氏在家里敲定了,祝永鑫和自己领着荷花一起去陪着博荣考试,也豁出去住客栈花钱了,至少得去有个照应。

荷花却十分担心地说:“即便咱们现在就去,那客栈怕是都订不到房间了吧?整个道府的学子都去贡院考试,家里有钱有权的多了去了,哪儿还等到咱们去找地方住?”

“这你们就不用担心了,建羽家在那边城里有房子,月初就已经派人去打扫清理,锦棠也跟我们一道,足够住得下了。”博荣的话打消了方氏的顾虑,她便收拾了许多东西,套了家里的车,说是等初五就得赶紧去,去了还要适应水土、准备吃食什么的,去晚了是要来不及的。

初六这日晚上荷花就称了大米泡在水里,直泡到第二天晚上,又煮了一锅白米饭,掺在一起细细地磨成浆状,给博荣,齐锦棠和孙建羽每人烙了二斤白米面儿煎饼,这什物比那些饼子饽饽来的实惠,好吃又抗饿,而且最重要的是本来就是凉着吃的东西,还好存易放的,最是适合带去考试。头一天晚上,又炒了几个不怕凉的菜,煮了咸鸭蛋,切了咸菜,给他们带着可以用煎饼卷着吃。

考试这一日都要半夜就聚在贡院门口,等着主考官点名进场,祝永鑫、方氏跟荷花一起博荣到门口,中间被衙役圈出来的部分还算宽松,但是也已经站了许多书生模样的人,但也并不都是年轻的,也有三四十岁模样的,甚至还有两个头发花白的。圈子之外就都是来送考生的家人,里三层外三层地把贡院门口围了个严严实实。

贡院门口摆着一张方桌,时辰快到了的时候,主考官领着其他官员上前坐好,面前摊开名册,正时的鼓敲响之后,主考官就拿起红笔一边点名一边圈,考生应声之后到桌前由廪保检查户籍和书院出具的凭证,大概念了四五十人之后,便点到了祝博荣的名字。

博荣回身对爹娘和荷花笑了笑,“我进去了,你们回吧,回去还能睡个回笼觉。”说罢提着考篮上前,将户籍凭据和书院的凭证递给廪保,核对无误之后领了一份密封的考卷,回头朝家人挥了挥手,进去还要被吏人把手里的考篮、铺盖、笔墨纸砚、所有的吃食,乃至身上穿的衣服,鞋子,头发里全都检查得清清楚楚,见没有夹带违禁的物品,这才有人上前引着博荣,按照他试卷上的座号找到了号房,让他进屋落锁。

博荣环顾屋里四周,角落处放着一只加盖的恭桶,除此之外还有个南北朝向的简陋木板床,把行李放在床上伸手铺好,考篮里的笔墨纸砚拿出来,按照自己的习惯在桌上放好,坐在椅子上缓慢地做着深呼吸,以此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号房外面每隔不远就站着一名差役,还不时有其他考生被领过来,博荣看了几个都没有自己书院的,想来是特意安排如此,免得让熟人离得太近,生出其他事端。

太阳露了大半个脸出来之后,终于所有的考生都进了号房落座,上头有人宣读了一些东西,博荣这边离得有些远听得不是很真切,心里默想着这几日要考试的科目,第一场试四书,第二场试论,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先生都已经细细地讲过了,只要自己静下心来好好解题便是。

时辰一到鼓声大作,四下的差役也都提醒考生要拆封答题了。

手摸到试卷的一瞬间,博荣觉得先前的紧张和压力骤然消失了一般,他把自己完全地投入到了解题和答题中去。

方氏站在外头眼看着人家都关了贡院的大门,还是久久不肯离开,门口围着的人大多都散了,祝永鑫和荷花便劝她先回客栈补补觉休息一下,别博荣还没考完出来,方氏自个儿再病倒了。两个人好说歹说了半天,方氏这才心神不宁地跟着回了住处。

祝永鑫从来都是个闲不住的,呆在这里几天没事做,居然白天就跑到街上去寻了个当日结钱的工作来做,大的城市果然就是跟小地方不同,他干一天的活儿能赚个一百多铜板,除去三个人的吃喝居然还有得多出来,这下祝永鑫的干劲儿就更是足了,方氏见状就忍不住要嗔他心大,儿子参加乡试这么大的事儿都不见他惦记。

“我也不是个有能耐的爹,就有本事供他口吃喝,别的还不都得靠他自个儿,我在外头急得火烧眉毛的,对他又有啥好处?”祝永鑫蔫不愣登地冒出来几句话倒是还说的挺有那么点儿意思的。

方氏把这话咂摸了咂摸,还真是说得有道理,便也打起了精神,跟荷花一起出去逛逛街,给家人添置些村里那边见不到的紧俏货,这般想开了心情倒是转好许多,没先前那么揪心地惦记。

两个人在城里走动的多了,免不得就要听到一些关于乡试的传言,今个儿是哪儿的考生紧张过度晕在里头给抬出来了,明个儿又是那儿的考生因为夹带东西被打了出来之类的,城里的人似乎对每三年一次的乡试十分热衷,开口闭口无不谈及此事,一些考官学子的小道消息也是传得沸沸扬扬,不过两三日的功夫,荷花便已经听到了四五个版本,随着时间逐渐升级的“可靠消息”,倒是让人真是哭笑不得。

好不容易等到了考试结束的这日,方氏头一天晚上盯着帐子顶儿毫无睡意,愣是翻来覆去地一夜无眠,整个白天更是魂不守舍地,做什么错什么,拿什么掉什么,连着摔了三个大瓷碗,就被荷花连哄带劝地给弄回了屋里。时辰还早许多,她便赶去守在贡院门口,等了也不知多久,听见里头有鞭炮声响,贡院的大门轰然打开,考生们都鱼贯而出,外头等着的家人也都迎上前去,场面顿时吵嚷嘈杂起来。

祝永鑫架着胳膊护着方氏和荷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出来的有些晚的博荣,方氏冲上去接过篮子,嘴唇嗫嚅了几下却不敢问考得如何,只拉着博荣的手说:“在里头是不是吃不好也睡不好的?这才几天人就瘦了一大圈,吃煎饼都吃腻了吧?赶紧回去,娘给你做好吃的。”

荷花看着博荣的神色不错,便壮着胆子问:“大哥,考得咋样?”

方氏听了这话,心提溜一下就提到了嗓子眼儿,伸手死死地抓住祝永鑫的衣裳才能站稳当,满眼紧张和期盼地看着博荣。

博荣摸摸鼻子道:“我自个儿觉得答得还行,不过还是得看考官们怎么评了,三天后就放榜,到时候就知道了。”

“自己觉得行那就是行。”方氏见博荣没说考砸了,这才稍稍放松了一点,“都赶紧回去吧,别站在外头晒着说话了,唉,也不知道齐公子和孙公子都考得如何。他们俩家都只有下人跟着来,也没个家人陪着关心着,看着也招人可怜的。”

“他俩的成绩本就都比我好,我觉得考得还行,他俩就更没有问题了,若是等放榜的时候,我们三个人都榜上有名,那可就真是老天庇佑眷顾了。”博荣朝左右张望了一会儿还是没瞧见那两个人,“想来应该是被家里接去了吧,咱们也回吧”

最新章节 第三百零二章 过了年就提亲

第一百七十二章 缝得不好也能唬得住人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香草认干亲第七十六章 火上心头 求粉红!!【粉红140加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半谈心第三百二十五章 护短的荷花第三百五十九章 走月亮第三百三十七章 孙建羽借故送嫁礼第二百一十九章 向城里发展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外的惊喜第三百八十七章 渐入正轨第一百三十八章 家和万事兴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七章 荷花被“迷”第一百九十七章 谈蘑菇生意第一百一十九章 心里开心得紧第三百零一章 紧张的乡试第二百零九章 热热闹闹地过个好年第一百六十八章 傅先生提亲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门调戏第二百七十四章 三舅娘耍疯第二百三十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百三十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四百二十六章 惊闻噩耗第六十二章 恶人须得用狠第二百一十四章 夜半谈心第三百三十八章 采买丫头第二百七十五章 博凯的新房第五十六章 活下去才能再见第三百九十章 顾先生的后顾之忧第四百三十章 荷花转醒第五十七章 百名童男童女祭神第二百零八章 咱们自家过三十儿第一百四十二章 浴佛节拜送子观音第二百二十章 锦棠离别何时归第三百三十一章 枝儿好事将近【补18、19日更新】第一百五十二章 栓子挨打第一百零三章 迁坟后老爷子病倒第一百二十三章 七夕的心事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二十六章 分家第四百零三章 单飞的打算第三百二十九章 贵人相助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三章 三婶撒泼,方氏难产第三百二十七章 茉莉再次有喜第一百二十四章 方氏训儿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二十七章 二月二龙抬头第三百一十六章 芍药说亲第三百七十八章 齐锦棠的办法第二百四十二章 博凯主动回家第九十二章 荷花的梦魇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氏为良子谋划第一百零八章 开春种苞谷第一百一十四章 栓子多了玩伴第三百九十七章 诡异的事端第三百九十八章 如何熄火第一百八十七章 你比我可有福多了第一百五十六章祝大姐的心事第七十八章 倒不如休回家去 加更求粉红!!第七十五章 入赘风波 求粉红!!【粉红120加更】第二百八十四章 上门找茬第三百八十一章 提点白芷八第六十三章 自个儿种的最好吃求粉红!!【PK四千二加更】第六十一章 下霜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荷花的杨梅计划第一百九十四章 香草告白第二百九十九章 小俩口吵架第一百四十章 想岔了心思第二百一十章 孩子们都长大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茉莉再次有喜第一百四十一章 蛮不讲理第一百四十章 想岔了心思第一百七十三章 孙建羽请客第三百三十六章 茉莉生子,荷花备嫁第四百二十一章 孙建羽心焦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二十章 谁不识抬举第一百九十三章 博凯的态度【第二更】第五十九章 贴秋膘【月票40加更】第二百九十章 跟孙夫人的第一次见面第一百五十六章祝大姐的心事第三百四十五章 待晓堂前拜舅姑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十七章 老祝头受伤第二百一十二章 烟花下暗生情愫第二百五十九章 明事理的老爷子第一卷 瑞雪兆丰年 第十七章 老祝头受伤第二百四十八章 脱不开身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年后忙碌第三百七十六章 齐锦棠的秘密第四十二章 端阳角黍香 求粉红求订阅!!!第九十七章 姐妹吵架 【上月粉红240加更】第一百零六章 枝儿落入算计第四百三十二章 洗儿宴生变第二百七十五章 博凯的新房第四百二十章 苗儿姑娘第三百八十章 没安好心第六十二章 恶人须得用狠第三百零八章 心里有了疙瘩第二百九十五章 把小翠买回家做小第一百九十三章 博凯的态度【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七章 高门大户的闹心事儿第二百五十六章 洗三也多口角第一百六十五章 郑大姑第四十五章 激怒方氏 求粉红求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