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1)

太后端坐在椅上,看着一旁默默无语的辉宗,半晌,太后慢慢的说道:“皇帝莫不是在怪罪哀家吧?”

辉宗道:“儿臣不敢,儿臣只是心中烦闷。”

太后一边摆弄侍卫从坤宁宫里拾回来的五龙镯簪,一边叹气道:“哀家心里难道就好受吗?皇后是哀家为你选的,事到如今,哀家也是不得已为之。”

辉宗道:“当初母后为儿臣选皇后,儿臣只有惟命是从;如今母后又替儿臣将皇后打入冷宫,儿臣也只有惟命是从了吗?”

太后看了看辉宗,说道:“皇帝是怪哀家独断专行?”

辉宗也不说话,只是低着头。

太后将五龙镯簪放到一旁站起身道:“哀家知道皇帝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但皇后所犯的罪行实在是天理难容。施毒加害裕妃,严刑拷打婉妃,锤杀后廷总管,哪一个不是丧心病狂之人所为?倘若不闻不问,任其一意孤行,只怕下一个遭殃的就是皇帝你了。哀家将其打入冷宫,完全是为了皇上。只有后宫风平浪静,皇帝才能安心国事,这君临天下的位子,皇帝才能坐得稳啊。”

辉宗无奈的干笑了两声,说道:“母后也太高估皇后的能力了,能不能坐稳天下,皇后只怕无从干涉吧?儿臣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已经看清后宫乃是一片血雨腥风之地,当初父皇在世的时候,后宫之中的嫔妃们尔虞我诈,互施手段,有多少人枉死高墙之内,又有多少人独居深宫之中,难道母后都不记得了?”

太后道:“那些人都是咎由自取,自掘坟墓。”

辉宗道:“也不尽然。在这世上,谁不想活的平稳安逸,舒心畅快?尤其是宫中的女人们,她们的要求不高,不过就是想得到一个男人的宠爱而已。但争来争去,到头来也是白费,终究还是敌不过仇人的手段,白白浪费了大好的青春年华。”

太后走到辉宗面前,说道:“皇帝的意思哀家不明白,你这是替谁说话?是此时身处寿安宫

的许皇后,还是先帝身边的那些嫔妃?不过哀家听得出来,皇帝说来说去,无非是在指责我这个母后罢了。想必皇帝是怪哀家心狠吧?那哀家倒要问一问皇帝,难道您的皇后至今所做的那些恶事竟是哀家指使的吗?皇帝为什么不去怪罪皇后,反而话里话外指责哀家呢?”

辉宗也慢慢站起身,眼中含泪道:“皇后的为人儿臣清楚得很,如无有人*她,她怎么会走上绝路?”

太后厉声道:“皇帝什么意思?难道是哀家*她这么做的吗?”

辉宗道:“若不是母后处处为难皇后,一心想把她推下凤椅,她又何必去毒害裕妃呢?难道这后宫之中的嫔妃注定要争个你死我活吗?朕虽然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数年之前,后宫之中的那一幕幕惨剧,而今依然历历在目。本以为到了朕这里便可以风平浪静,想不到还是难以逃脱这一魔咒。”

太后道:“后宫之争由来已久,只要有人在前朝为帝,就必定有人在后宫争宠,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皇帝身为九五之尊,应该每日关心国家大事,这后宫之中的争夺,说来说去也不会威胁到皇上的江山社稷,况且哀家自会为皇帝处理。”

辉宗道:“废除皇后于公乃是国事,于私乃是朕的家事,母后不可擅自做主。”

太后道:“哀家并没有说要废除皇后,现在废后确实言之过早,要废的话,也要等裕妃生产之后方可。”

辉宗道:“母后,难道就真的要皇后在寿安宫聊此余生吗?”

太后道:“皇帝,皇后现在之所以在寿安宫,是因为她毒害了他人,并且置人于死。无论是不是哀家所*,她确实已经这么做了。皇帝要将她无罪释放,只怕天下人也不答应。现而今让她待在寿安宫,已经是仁至义尽,否则应判其死罪。”

辉宗道:“可是许家当初有恩于皇室,您这样做,是不是太••••••”

太后打断道:“皇帝难道不明白,当初许大人之

所以出手相助,完全是因为想要自己的女儿当上皇后。皇帝也看到了,自从他许家得了势,真可谓是权倾朝野,文武百官哪一个不是对他百般奉承?他竟然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了!要不是许大人突然得急病而死,真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辉宗道:“就算许家飞扬跋扈,那皇后也没有错啊!她也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太后道:“皇帝,你不要再替皇后求情了,哀家是不会改变主意的。当务之急只有两件事情,一个是准备迎接宁王进京,重塑手足之情;二是去延禧宫看望清妃,她肚子里可是皇帝的骨肉。再加上新年将至,可谓是三喜临门,咱们皇室现而今可真是顺风顺水,新年新气象了。”

辉宗知道自己就算说破了天去,也无法改变太后的主意,不如等事情过去一段时间再议不迟,于是向太后施礼告辞,无精打采的往延禧宫去了。

清风此时已经不是奴婢,而是当今圣上的妃子,太后怕别人伺候不好清妃,于是便让小玲去了延禧宫侍奉,直到皇子降生。

清风当了妃子之后,还真有些不习惯,觉得礼数多了,杂事少了,衣服首饰也变重了,就连每月的例钱也多了。不但如此,太后和辉宗还特地叫人包了二百两银子给清妃,以补助其吃穿用度。清妃收了银子,便将其中一半拿了出来,然后唤来小玲道:“这银子你收着,帮我办件事。”

小玲道:“娘娘您说。”

清妃道:“听说皇后去了寿安宫,那里荒凉的很,只怕吃的也不好,你拿了这银子去尚食局,让他们不要亏待了皇后。”

小玲皱眉道:“皇后害死了婉妃娘娘,您干吗还要关照她呢?”

清妃道:“都是女人,本宫有些不忍,你就照本宫说的去做吧,别叫太后知道了。”

小玲道:“娘娘太会轻信别人了,奴婢而今虽然是在服侍您,但奴婢毕竟还是太后的人,太后问起来,奴婢哪里敢不说呢?”

(本章完)

三十四回 巧手结长缕 再次会旧人(2)第十八回:朝堂终有乱 暖阁会贤良(2)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2)第十八回:朝堂终有乱 暖阁会贤良(1)第三十回: 宫娥身已去 金凤徒哀鸣(1)第二十九回:城府深时机已到 胆量小人证才来(1)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2)三十五回: 旧未逢手足欢愉 再相见兄妹悬心(1)第二回:真龙盛赞观音像 金凤懊恼百鸟图第三十回 宫娥身已去 金凤徒哀鸣(3)第三回:圣主游宝刹 颖出进东华三十三回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1)三十三回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1)第二十二回 无心却插柳 有意而施谋(1)三十五回: 旧未逢手足欢愉 再相见兄妹悬心(1)第十五回:丹青透玄机 金簪伤巧手第一回:何颖出才有出头日 众画师便生嫉妒...二十七回 : 慈宁宫外巧遇皇后 永寿宫中又见清风(2)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1)第十九回:危难自有忠臣救 尸骨终究现世间第六回:何颖出中秋品蟹黄 众宾客大殿观珍...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2)第十三回:牢狱为归宿 终究是凡人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1)第四回:执笔作恶易 丹青画人难第二十九回:城府深时机已到 胆量小人证才来(1)第十三回:牢狱为归宿 终究是凡人三十五回 旧未逢手足欢愉 再相见兄妹悬心(2)第二十六回 举剑斩恶奴 脱罪绑忠仆(2)第一回:何颖出才有出头日 众画师便生嫉妒...第二十六回 : 举剑斩恶奴 脱罪绑忠仆(1)第四回:执笔作恶易 丹青画人难第二十六回 : 举剑斩恶奴 脱罪绑忠仆(1)三十五回 旧未逢手足欢愉 再相见兄妹悬心(2)第十五回:丹青透玄机 金簪伤巧手故人重相逢 兄妹复相见(1)第三十回: 宫娥身已去 金凤徒哀鸣(1)第三十七回: 金凤为玉碎 凡鸟蹬高枝第二十二回 无心却插柳 有意而施谋(2)第二十回 明察暗访终有据 守口如瓶未开言第十六回:得恩惠菩萨心肠 论画作大家风范...第六回:何颖出中秋品蟹黄 众宾客大殿观珍...第九回:忠仆施妙计 美人食药汤第三十回: 宫娥身已去 金凤徒哀鸣(1)第二十三回 密谋图大计 巧遇会至亲(2)三十三回二十七回 慈宁宫外巧遇皇后 永寿宫中又见清风(1)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1)第二十二回 无心却插柳 有意而施谋(1)第二十九回:城府深时机已到 胆量小人证才来(2)三十五回 旧未逢手足欢愉 再相见兄妹悬心(2)第十二回:得清闲一家团聚 却难料猛毒入喉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1)第七回:姑侄话房事 主仆采鲜菊第二十六回 举剑斩恶奴 脱罪绑忠仆(2)第十一回:裕妃始见他人面 太后携众欲登高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1)第三十六回: 投炉内芬芳四起 进殿中仇人未见第二十一回:相逼与利用 针尖对麦芒三十四回 巧手结长缕 再次会旧人(2)第二十三回 密谋图大计 巧遇会至亲(2)第十回:冤家路必窄 宫奴心也深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2)第十八回:朝堂终有乱 暖阁会贤良(2)第七回:姑侄话房事 主仆采鲜菊第十四回:托梦相告情与愿 拜祭脚踩星与月第二十回 明察暗访终有据 守口如瓶未开言二十七回 : 慈宁宫外巧遇皇后 永寿宫中又见清风(2)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1)第一回:何颖出才有出头日 众画师便生嫉妒...三十二回第二十回 明察暗访终有据 守口如瓶未开言三十三回第十九回:危难自有忠臣救 尸骨终究现世间二十七回 : 慈宁宫外巧遇皇后 永寿宫中又见清风(2)第三十七回: 金凤为玉碎 凡鸟蹬高枝第十九回:危难自有忠臣救 尸骨终究现世间第十七回:寒冬有春意 笑面亦藏刀(1)三十三回第二十九回:城府深时机已到 胆量小人证才来(2)第十五回:丹青透玄机 金簪伤巧手三十三回第十五回:丹青透玄机 金簪伤巧手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1)第一回:何颖出才有出头日 众画师便生嫉妒...三十四回 巧手结长缕 再次会旧人(3)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1)故人重相逢 兄妹复相见(1)第二十三回 密谋图大计 巧遇会至亲(2)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2)三十一回 婢女为佳丽 心事终落空(1)第二十五回 何侍诏重返旧地 文侍卫搬弄是非 (1)第十九回:危难自有忠臣救 尸骨终究现世间第二十六回 举剑斩恶奴 脱罪绑忠仆(2)三十三回二十七回 慈宁宫外巧遇皇后 永寿宫中又见清风(1)三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