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准备撤离

如果单纯的牡丹台高地失守,或者是大同江防线全线吃紧,还不足以让聂士成立即准备撤退,因为即使牡丹台高地失手了,大同江防线吃紧了。日军依然只是相当敲开了平壤防线的外壳。牡丹台高地没了,日军诚然可以将火炮推到高地上,但是清军的重炮依然可以和日军在山上的75mm火炮对射。整个防线不至于立即崩溃,而日军引以为豪的榴弹炮,除非重新设置,否则根本炸不到平壤城。而大同江防线虽然告急,但是战线还算基本稳定,撑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而最终让聂士成决定快速撤退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一直没有存在感的野津道贯!这位可怜的配角因为月峰山战役作战不利而被轻视,重炮、物资和补给都是先供元山集团再供给野津道贯,而实力不足的野津道贯也只能打酱油!

不过随着山地元治在平壤攻防战中被聂士成打得头破血流。强大的元山集团困于坚城之下,补给军备士兵损失巨大而没有进展。(好吧,其实准确的说是双方都被打得头破血流。不过在日军大本营看来,只要聂士成还占据这平壤城,那么战斗考评那就只能用次来评价,给你了足够的士兵装备和补给,结果还是打不下来,这绝对已经快要挑战大本营大佬们的底线了!!)

俗话说,不能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所以在最近的补给配额中,除了答应山地元治为其提供攻坚用的重炮外,也增加了野津道贯的补给配额,并且应对方要求增加了轻炮和臼炮的数量和弹药。

这次野津道贯也学精了,他知道自己如果配合山地元治去围攻平壤的话,固然可以进一步分散聂士成的兵力,为山地元治进攻提供助力。但是这样一来,从野津道贯的角度来看自己的部队就等于为他人做嫁衣裳了,拥有更多重炮和兵力的第一师团都很难撕开对方的乌龟壳。自己这些以行营炮和轻炮武装起来的部队又能如何?即使元山集团用重炮将牡丹台高地甚至平壤城炸成飞灰,那也是第一师团的功劳,与自己何干?

于是权衡利弊后,野津道贯终于找到一个既不用损失太多部队又可以歼灭大量敌人的办法!那就是包抄聂士成的后路!其实聂士成的布局一点也不难看破,数万清军在困守孤城那绝对是死路一条,走陆路向北撤退根本不可能。先不说在野战情况下北洋剩余部队根本不是山地元治第一师团的队手。就单纯说机动能力,如果想把大量的火炮装备和补给通过陆路长距离运输回清国,那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

所以聂士成唯一的退路就是走海路,所以,野津道贯只需要在平壤城到大同江口这段距离上设伏就可以了!这个任务多简单?在野外。没有坚固的工事。清军的榴弹炮也无法随时展开随时支援。至于那些烦人的迫击炮和轻机枪吗?哥专门要的轻炮和臼炮就是为了对付这些东西的!虽说质量上不如北洋的吧。但是我们的数量还是很多的。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被山地元治用280重炮逼出平壤的聂士成部,将被自己歼灭在平壤到海边的路上!

所以除了调动一部分重炮和步兵用于从南边对平壤城的清军施压,野津道贯的绝大部分步兵和几乎全部的骑兵。加上几乎全部的轻炮,臼炮和行营炮都被用来堵北洋陆师的后路。而这正是让聂士成担心的,正面挡不住了,可以换换后撤,层层阻击。毕竟山地元治重炮虽多但是代价就是机动性过低。所以聂士成一旦决定后撤,那第一师团的重炮兵就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但是后路被堵了,明显就不好玩了,自己离开坚固的城防去攻击对方的预设阵地?那攻守之势可就全变了!

所以在后路被彻底封堵前,聂士成就将相关情报送了回去。而自己也开始着手准备突围。突围讲究什么?轻装快速,除了必要的补给和武器外其他的锅碗瓢盆都要丢了,更何况,从平壤城到西部海岸也就30km的距离。所以,在补给方面。聂士成尽量压缩口粮,而增加武器和弹药的比例,为啥呢?野津道贯还有数道防线等着你呢,至于帐篷啥的能带走就带走,带不走就直接烧了。

另外就是火炮问题。说实话,现在北洋陆军前线的75mm级别的行营炮那是基本上没剩多少了,长时间高强度的火炮对射,双方都有掩体,那就是看谁的炮多谁的炮大。毫无花巧可言。迫击炮和掷弹筒因为转移方便损失较小,而且可以随军携带不成问题。但是北洋陆军剩下的那些重榴弹炮可是个问题,这个数吨重的大玩意可不是好移动的,对于缺乏马匹的北洋来说,当年可以慢慢往平壤运,但是现在撤退,可就不好办了。

“把全部炮弹打光,然后炸了吧。”看着眼前的重炮,马玉昆觉得自己的心都在流血。北洋野战部队何时有过这么好的火炮?威力大不说,射程还特别远,要不是这些火炮,平壤驻军也坚持不到今天。

“军门,我们把它拆了运走不行吗?绝对不拖后腿的。”一个班长乞求道。

“炸了,这是命令。”马玉昆虎着脸。随即走到火炮旁边指着里面的膛线说道。“这么长时间,这门炮的炮管也快废了,回去,有更好的装备和火炮等着大家,我马玉昆保证。说完马玉昆指了指旁边的从总部派来的工兵说道,“打完最后一发炮弹,就炸炮!”

就在马玉昆处理炮兵后事的时候,聂士成也终于收到了徐杰的回信。里面一封信一张图。一看图,聂士成立马乐了!这是一张野津道贯最后的防线草图。上面没有标注出火力点和兵力部署,只是在地图上将野津道贯的几条主要防线的位置标了出来。野津道贯想法很好,布置的也极其正确,就连着防线选定的位置也不错,防线与防线之间保持了足够的纵深,即使第一道被攻破,自己的溃兵依然有机会重整。但是,野津道贯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他的防线离海边实在太近了!!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野津道贯的后面几道防线根本就不用聂士成动手,徐杰的舰队只要一到,一顿乱炮下去,那几道在野外修筑的防线就彻底完蛋了!陆军炮是什么炮?能和舰炮比吗?就拿山地元治的攻城炮来说吧,不到8km的射程,2g的炮弹看似很威武,但实际上呢?和加里波第型战舰的10寸主炮可就差远了,人家20度仰角可以打出18km的射程!(当然了,那么远的距离能不能打准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当年日本用这种炮对旅顺口实施过超远程射击),炮弹是227kg的炮弹。射速更是没法比。

即使归元级的8寸40l主炮投射量在陆军看来也是相当恐怖的。至于上面众多的6寸或者4.7寸速射炮。这些在战舰上相当常见只能作为副炮的火炮放到陆军里那就是师团甚至军级才能有的武器!而且还是速射般的。这要是在对方火炮射程范围内不知野战工事的话,那不是找死吗?莫非野津道贯脑袋烧掉了?

这可是有点冤枉了野津道贯。不管咋说,人家作为一个师团长,最基本的军事素养还是有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战术安排无非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地理问题,从平壤到海边直线距离也就30km?这要是没事的话,一天就到海边了。而且这30km还有一部分被平壤驻军控制。这样一来给野津道贯布置的距离也就是20来km了。人家北洋陆军虽说损失惨重,但是在重炮的支援下,几万人冲过这20多公里那是一点难度不是太大。其次,如果北洋在滩头建立锚地的话,北洋增援部队一旦上来接应,那局面就成了两支北洋军去夹击第五师团了。这没有重炮还被两面夹击。那还咋打?

第二嘛?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野津道贯根本就没把北洋舰队组团围观的因素做太多的考虑。为啥呢?这要从日军大本营说起。日本舰队被彻底击败后,关于是否把大同江外海海战通报给前线这件事进行了讨论。你不说肯定是不行的,这么大的事情必须要让前线的将士有所准备,但是你怎么说呢?就是日本海军几乎全军覆没就跑回来3艘船,北洋舰队一艘没沉?自己补给线危险。大家省着点用吧。这通报要是发下去。那前线不乱了才怪!

所以,经过大本营一干大佬的斟酌。战报写成了:“大同江海战过后,敌我双方损失惨重,我联合舰队剩余半数战舰,而北洋舰队也损失巨大,数月之内无能力再战。”这种战报明显属于那种撒谎不打草稿的啊,这可比将屡战屡败说成屡败屡战要高明的多了!(其实吧,日本2战时都能把中途岛说成大胜,其战时的扯谎能力可见一斑啊。)大本营认为陆军不会和海军扯上嘛关系,最多也就是补给的事情,但是出乎意料的是,野津道贯的计划正好等于往北洋舰队炮口上撞!这不是找死吗?

总之因为主观或者客观等诸多方面的原因,野津道贯这个看似完美的布局从开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而等待第五师团的将是血与火的地狱!

首先感谢书友韩江蛟的月票支持。另外侧位一觉醒来发现新章节订阅比平时少了100多~~,昨天新增订阅少了200+!!!难道侧位只能写海战吗--!话说为了完整的描述一个历史时期,陆战还是必须的。不过作者以后会偏重海战的--!还希望大家多多包涵。

第846章 躺枪的英国人第389章 只是棋子而已第676章 四打六第1521章 僵持第25章 信任危机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586章 全新的舰队第1013章 结束和新的开始第1070章 交锋第641章 运动战第736章 特遣舰队第1535章 黑豹出笼第111章 意外冲突(二)第209章 这算摊牌吗?第190章 元山登陆第1113章 血火地狱第190章 元山登陆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674章 突围第529章 美国人的算盘第1147章 泥潭第1459章 大西洋风暴第67章 伊藤博文的计划第570章 加密机的改进第1321章 放弃第285章 变数第53章 意大利人的首秀第1372章 同盟国最终战略1第1361章 我们需要更大的航母第796章 大家一起疯吧!第3章 崛起中的日本海军第1234章 戴高乐的担忧第1210章 装甲部队升级计划第814章 遇上BOSS了!第937章 箭在弦上第295章 国家民族高于一切第349章 俄国人的远东舰队第1160章 质询第868章 拼命第239章 碾盘武士第445章 变局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817章 逃亡之旅第302章 新式鱼雷第1316章 打还是不打第1181章 风暴来袭第344章 外洋舰队的建立第596章 完美轻巡洋舰第841章 吓唬一下第1458章 相持阶段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309章 孤独的巨人第68章 困境依旧第852章 爆发第61章 各方的准备第1364章 更新换代第370章 饮鸩止渴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378章 巨兽的黄昏(二)第801章 战争倒计时低二百八十章应对裁撤第226章 失误第1252章 来日方长2第726章 钢铁狂潮第1179章 攻击目标的选择第173章 激战成欢(三)第666章 双杀第665章 胶着的战局第500章 摊牌第1366章 华夏海军的挑战2第1008章 星条旗之殇第1098章 备战第4章 热那亚级穹甲巡洋舰家族第1336章 比斯开湾上空的鹰4第333章 崩溃的前兆第918章 战争准备第1447章 抉择第894章 猛攻第351章 伏击战第118章 巴达维亚条约(一)第657章 扫荡第163章 丰岛海战(三)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811章 等待中的意大利第753章 第二轮扩充的开始第357章 决战前夕第1280章 空中花园行动第346章 北洋和外洋第290章 海军是一个体系第758章 培养俄国军官第263章 决战!第905章 最后的厮杀第1518章 救援计划第931章 谁先上?第561章 竞相赶超第537章 俄国海军第二次扩军计划第59章 战舰挖潜计划第507章 蒸汽轮机和重油第613章 快速舰队之间的较量!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