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徐杰的回国规划(一)

徐杰辞别彭氏父子后,回到了暂住的旅馆。而维托里奥等人则把意大利军方暂时不打算装备X级装甲巡洋舰的情况告诉了徐杰,并且暗示,布林部长在徐杰回国的问题上已经有所松动。这对徐杰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强压着兴奋,徐杰吃过晚饭后便一头扎进了卧室中,开始了他的回国做准备。

同意他回去只是为他改变历史提供了一种可能。徐杰距离自己的目标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说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一点也不过分。按照当年他在军队中考虑问题所养成的习惯,他取出一张纸,用铅笔在纸上写下他可能面对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问题一,自己的到来,是否会受到北洋上下的重视。他们将如何对待自己这个外来户呢?先说北洋方面的首脑李鸿章,自己又薛福成的推荐李鸿章自然会重视,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作为北洋的首席幕僚和智囊。(个人感觉薛福成在北洋中智囊中的地位要高于张佩纶,虽然张佩纶是李鸿章的女婿,但是无论从资历还是水平上来说薛福成要高于张佩纶,张佩纶原本是清流。虽说后来去南洋干过,不过在中法战争时,福州船政局和福建水师的情况证明了,这位老兄水平欠佳。而薛福成早年无论是兵事,吏事还是治政都干过,更有极其灵活的外交手腕。)但是老李绝对不会因为薛福成的一纸推荐就委以重任。要是这样的话,他就不是李鸿章了。试探,敲打甚至在某些方面可以刁难都是很常见的。因为老李必须保证他任用的人不会威胁自己的地位,确实有才能,并且不会跳槽(话说当年老李成立淮军的时候,就曾从老师曾国藩哪里挖走了不少人)李鸿章以下,在他身边,并对他能起重大影响的就是张佩纶,这位从清流而入淮系的幕僚在老李心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李鸿章相当欣赏此人的风骨和才干,即使是张佩纶因为马江之战而永不叙用后,老李依然接纳了他,并把大女儿许配给他。要知道,张佩纶可是有过前妻的。这在当时可是颇招人非议的。而自己去北洋后,老李肯定不可能直接召见自己,而用别人去试探的话,张佩纶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北洋海军方面。闽党!!徐杰把两个字重重的写在纸上,如其说刘步蟾是北洋的右总兵,到不如说是北洋实际之提督!!北洋舰队从各舰管带到大副管轮枪炮长,几乎所有位置都是闽党控制。丁汝昌出身于淮军陆师,本身对海军的了解远不及这些从科班毕业的专业海军军官,所以在实际事物的处理上丁汝昌必须倚重这些专业海军军官,而如果这些专业海军军官都出自一省的话,那把持北洋舰队,那就易如反掌了!!而随着1890年的到来,如果撤旗事件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而发生的话,那失去琅威理帮助的丁汝昌,对闽党的一家独大将没有任何办法。而一旦自己真的进入了北洋水师体系。自己会不会像邓世昌那样被闽党上下视为异类呢?自己如何与之相处?对抗肯定是不行,连淮系出身的丁汝昌和英国背景的琅威理都不行,老李本人都无可奈何,自己一个外人加新人更是想都别想。所以徐杰对自己的定位是不轻易得罪,不过分靠近,求同存异,除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徐杰可做必要的让步。

问题二,清廷对北洋海军军费的挪用。那个老佛爷为了自己享乐,按照历史的轨迹,醇王眼看就不行了,而代替他上任海军衙门的庆王,则是一个无论才能还是品德都是一个烂的没法的人,在他眼里,除了上下钻营后为自己捞取好处外,就没有别的本事。而那个老佛爷则在趁这个时间,由于李鸿章有仇的翁同龢出面,军机大臣和庆王支持。上了一个《请停购船械裁剪勇营折》。彻底堵死了北洋购买新舰的可能。要说这个折子可是厉害啊,区区500字不到,就让北洋这一大清第一强藩束手无策!!折子中先说北洋海陆二师声势已足!!短时间内用不着再添购军械了,然后顺利成章的说现在户部缺钱,要把银子用在更重要的地方,最后说,这只是暂时停购,3年为限,3年后可以再行购买新船。好个冠冕堂皇忧国忧民的折子!!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这个翁师傅是个好人!!

先说北洋海陆军已经完备,直接堵死了老李等人反驳的理由,如果你承认,那就只能顺着老翁的意思走下去。如果你不承认,那老翁又该问你,你北洋水陆二师不算购舰款,每年都要花几百万两的银子,银子都到哪去了?至于一条战舰是否需要保修,是否要更新,以及当今世界上战舰发展的速度,这些老翁为代表的统治者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他们也只是为了找个借口。仅此而已!!然后就是户部缺钱,需要挪用一部分北洋的钱去干别的。听起来多么大公无私??但是去干什么呢?自然是老佛爷的园子!!但是这话谁敢说出来?把慈禧太后搬出来,就连老李想不扯破脸皮也没辙吧?得,北洋再吃一个哑巴亏吧!!至于最后一段更是绝妙。停购3年,第四年就可以买了,Y的第四年就是老佛爷60大寿了,老李还能拿到钱?况且熟知历史的徐杰非常清楚,倒时候,你就算有钱都没地方买啊!!就这样,一道折子,在各方面势力的运作下,成为了压垮北洋这一大清最强的势力的最后一根稻草!!(根据《皇太后六旬庆典》档案资料记载,慈禧六十大寿的费用主要来自二个方面:一是“部库提拨”:从“筹备饷需、边防经费两款”中提用一百万两,从铁路经费中挪用二百万两;二是“京外统筹”:即向京内外臣工摊派的银两。据档案记载,宗室王公、京内各衙门、各省督抚将军等文武官员共计报效银两二百九十八万余两。至于贡品和账面下的隐形费用,那就真不知道有多少了!!仅仅就这近600万两银子,就足够买3条吉野的了!!)

至于应对方法,徐杰现在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办法。至少在北洋和中枢扯破脸之前,想通过正常渠道拿到这些钱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中枢没人,其它的要么是没权利的,要么是和老李有仇或者和慈禧一伙的,你说这钱咋搞??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看这道折子下来之前,钱能搞到多少。

除了自己可能要面对的清国两大势力外?至于南洋的张之洞和刘坤一,徐杰暂时还和他们打不上交道。即使以后联系上了,徐杰也打算本着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的看法,能结交就结交吧。

第174章 战力之源第709章 迟到的马卡诺夫第890章 突围第1409章 南大西洋之战第14章 新型战舰的建造和影响第1037章 推演前的准备第415章 交战的艺术第134章 日本人也缺钱啊第1100章 八方云动第651章 新一轮攻势第640章 装甲长龙第198章 老兵的离去(一)第522章 英国人不要德国人要第299章 表面与本质第503章 南洋水师的未来第1523章 决战拉开序幕!第1018章 会议前夕第1123章 新的阶段第215章 日本联合舰队集结!第839章 拿还是不拿?第1177章 空军的野望第1204章 超重装甲航母?第116章 英国人来了第141章 同时行动!第21章 暴怒的布林第1354章 意料之外的落幕第44章 大生意(一)第284章 谈判第74章 自动武器的搭配第242章 突围第1158章 钢铁坟场第1309章 反击准备第1210章 装甲部队升级计划第697章 检讨第971章 相持第1490章 神功大成的华夏舰队第474章 风起云涌第616章 计划的完善第1352章 总攻第1147章 泥潭第60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509章 工人问题第119章 巴达维亚条约(二)第1496章 锡兰海战第144章 尘埃落定第1313章 持续恶化第527章 不甘寂寞的罗斯福第806章 打的就是你!第789章 平静的日子?第1109章 亚丁湾上空的鹰第370章 饮鸩止渴第513章 无畏之海第1075章 钢铁风暴第866章 重创第164章 丰岛海战(四)第1307章 宿敌2第940章 见个真章吧!第630章 血路第572章 进攻还是防御第410章 谋划第441章 自投罗网第292章 处理旧货第511章 潜艇战和反潜体系第779章 德国人的反应第1263章 辽阔大西洋第307章 大战略第1401章 虎啸法兰西1第1180章 风暴前夜第1236章 蛟龙入海第450章 危局的开端第703章 华德密谋第1107章 目标东非第340章 谢利舰队第468章 逃跑第433章 大洋彼岸第1200章 华夏鹰群2第715章 赔偿问题第1342章 我们好像在他们身后2第801章 战争倒计时第1244章 奥匈帝国的本钱第1062章 德国未来攻击机第7章 日本海军实力分析第1521章 僵持第1223章 拉美国入坑第41章 改变历史的谈话(二)第1216章 快速机群2第742章 地震了?!第776章 前来摸底的杰里科第437章 俄国人的计划第600章 闭门会谈第603章 如果英国倒了......第1268章 战场控制力第578章 不能明说的事情第909章 惊变第247章 左右逢源第420章 马卡诺夫的应对第159章 战列舰计划第241章 兵分两路第919章 西线症结第991章 诸神的黄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