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打穿那面墙

众人不知缘由,还以为新军怯场了,左右议论起来。

他说:“无妨,报告曹尚书。”

那小子转身面向曹友闻立正敬礼后说道:“报告曹尚书:子弹会打穿那面墙,恐伤及无辜,请求后退五十步。”

那些将领们听了脸色都变很难看了。

玛德,乖乖不得了,这啥子武器,居然要在一百五十步以外射击,欺负我们荆州军没人说?

曹友闻点头同意,看着孟珙说让大家都往后边退。

赵晓兵不用看,他相信自己的兵,将身上的双筒望远镜取下来调好焦距后递给了孟珙。

很快便听到那班长整队,举枪,射击的口令声和枪弹一轮,又一轮的爆响声。

片刻过去,五发子弹就打光了,士兵检验枪膛后收枪,捡起地下黄灿灿的弹壳收进口袋,列队站到一侧。

墙边上孟珙的人已经验完箭靶,都是中间一个大孔,最差的也在红星上。

而箭靶后面的墙上还被射穿的子弹打出了一个个深深的弹孔,验靶的军校个个张大了嘴巴,惊叹不已。

乖乖不得了,玛德。

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开玩笑哦,这是他的特战旅战士,百万大军里面也就选出那么两三千人,配备的都是新型步枪,随便拉一个班出来打都是这个成绩,这个部队的整体实力谁敢小视了?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人家是举枪瞄准就打,轻松打完五发子弹,命中率还那么的高,在战场上面对这样的军队该如何抵抗?

赵晓兵见没人吱声,忙说表演结束,回去吃酒。

大厅里面渐渐热闹起来了,老孟问他新军都是配备这样的武器,老曹说还没有,正在加快做呢。

赵晓兵告诉他们,以后的新宋军将全部使用新式武器,成为天下无敌新军,众人心中都是一震。

饭后,老孟带他们去城里校阅军队,随意走走看看。

还是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斑驳的城墙,破旧的军营,让他感受到了这里因为常年战火得不到休整的浓浓破败气息。

赵晓兵说这地方本来是大江上东西交汇的中转站,商业繁华之地,现在应当让他归位了。

荆湖路还是在长沙和襄阳处理政事的好。

三年来,荆湖路失去朝廷的统一调度,在遭受蒙军连续打击之后,本来就残破的荆湖路变的饥民遍地,更加民不聊生。

而南方屡屡出现百姓叛乱,老孟也是心力憔悴了。

回到军帐后三人坐下吃茶,孟巩先说感谢他卖了五百架罗城弓给他,使用起来效果的确不错。

还派出炮兵援助,都是了不起的军人。

这些,赵晓兵都记不清楚了,这罗城弓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敌人都会仿制了。

新军主力已经全部换装了第一代步枪,特战旅这样的尖端部队已经开始使用第二代金属弹壳的步枪。

罗城弓成为作战部队的标配,不再是新军的尖端武器,渐渐到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而老孟的队伍还捏着那五百架罗城弓在战斗呢。

不是他的士兵体质好,不畏生死的勇猛,他真不敢相信是如何对阵杀敌的?

他听闻孟家儿郎少时习武,一直随军征战沙场形成了传统。

再看着还不到五十岁的老孟已经尽显疲态,他感到非常惋惜。此人常年征战,奋勇当先,身上伤痕累累,再加上近年的流年不顺,身心俱损了。

老曹说上半年蒙古吃了亏,估计现在马牛羊肥了,要下来报复。

老孟点点头,说道这里面,他算是江湖老司机了,定然是知道蒙古人的习惯。

赵晓兵说我等不妨来个内紧外松,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去南方视察。

他看到这位为帝国鞠躬尽瘁的忠勇之人落得如此境地,心里是满满的惋惜,若不加以保护,恐阳寿不多了。

于是,他邀请孟珙一路去考察穆家川,灵渠,广南西路,不希望他再为战事奔波劳累了。

然而,话刚说完,就见他一脸的不高兴。

这就是赵晓兵的直爽和孟珙的误会了,他是什么都没考虑,只是在想为他减压。

老孟肯定是认为他来削权了。

曹友闻赶紧在边上做起了解释。

等老曹说完,他说孟将军连年征战,受伤不轻,何不让年轻人挑起担子,我等一起送他们一程,自己也可以好生歇歇,调理身体。

“赵尚书欲让某交出兵权?”老孟重重地问道。

“非也,只是建议孟将军调度妥当之后授意临机处置。我等放手让属下施为而已。”赵晓兵说。

曹友闻接着又解释北边几个路都是这样的安排的,是该让年轻人担起担子了。

听了两人你来我往的解释,他的气才消下来。

仙人板板,这是在为他好啊,没想到会有如此反应,看来这人与人之间还要多做沟通才行。

老曹说他俩明日启程,取道长沙南下,孟公可自行选择去留,两人告辞回房休息。

次日起床和曹友闻见面后,赵晓兵说不按孟将军身体如此之差。老曹说他每次出征都冲锋在前,受了不少的伤,留下了老疾,加之一直不顺手,自然差了。

他说本想再劝他去罗城治疗的都打消了这个念头。人心难测,不知道他会怎么想。

老曹也说是,缓缓再说。

荆湖路刚刚回归,万一他在治疗中出了变故还不好收场了。

早饭时,孟巩说已经安排妥当,要和他们同行,赵晓兵自然高兴,边走边谈嘛。

三人一路沿江而下,这些地方常年战乱,整个社会都在为战争输血。到处是饥民,和成都相比差十万八千里了。

三人来到长沙,孟巩看到城门口瘦骨嶙峋的饥民扎堆,奄奄一息等待施粥,提出抓紧送粮下来赈济灾民。

赵晓兵说粮食肯定要运来,夔州已经出来十万石了,马上还要运来二十万石,但不是这个赈济法。

孟珙听着心里有些不爽,质问赵尚书该当如何,难道不闻不问,放任自流?

第一三六章 马上冲过去第三二一章 犍牛当坐骑第一八五章 骑兵跑得快第五十章 如小儿担担子(01)第四八六章 都会被照亮第四十三章 就是不还手(02)第三十五章 岷水疏浚队(02)第四八零章 将来的国主第五十八章 扛不住了吗(01)第三八二章 开始瞎比比第四一二章 发黑的信封第四五一章 我们的明天第三十一章 吾辈之楷模(02)第四二一章 出击长城外第九十八章 先去洗个澡第十七章 因酒得新诗(01)第三九四章 看住这帮人第一零二章 上辈子欠她第三零一章 老百姓欢喜第二八六章 直接下任命第二章 北铁山寻宝(01)第九十二章 意外的收获第一三一章 偷袭平凉了第四零一章 农夫泥瓦匠第三三六章 大兵团作战第一三七章 抓住了有奖第四二五章 对朝廷有用第五十一章 就埋在这里(02)第二二五章 重量不轻了第一四九章 县令太贪婪第九十八章 先去洗个澡第一六六章 追击中歼敌第一九二章 管他个铲子第二十五章 岷江忠烈园(02)第四十八章 绝对是骗人(01)第十一章 水泥的概念(03)第二九九章 赶快搜解药第四二二章 建立北庭路第二四六章 捡不到便宜第七十六章 锅儿是铁的(01)第四五五章 大胆往前走第四四一章 温水煮青蛙第二五零章 蒸蒸日上啊第三七五章 传染性疾病第八十二章 走西蕃买马第七十三章 先狙击大仙(01)第四八一章 千里大营救第三九七章 请驸马解围第三九九章 敌人要报复第三七零章 卖的啥子药第四十章 软脚计划得手(02)第二二六章 何为咖喱人第四四零章 越来越清明第七十二章 胜算有几成(02)第四七四章 可怕的一面第二六二章 漕运使上吊第三二二章 拿下雁门关第一七四章 还听我的吗第三四五章 发光的金币第六十三章 激战铁炉坝(02)第一八五章 骑兵跑得快第三七九章 应该有底线第三一八章 围得死死的第七十七章 生死一吻间(02)第二一五章 快速崩塌也第一五四章 打了七八年第十二章 罗城建设忙(02)第三二零章 要吃两脚羊第一七三章 他却不知情第一三二章 哭喊着要兵第一五零章 易山叫顶住第七十五章 要分化瓦解(01)第一一六章 有无不舒服第二八四章 这叫均贫富第五十二章 又不是神仙(01)第三四零章 必须要稳住第三六九章 谁来接替他第四二五章 对朝廷有用第二六七章 堆成了小山第四八二章 铁皮引水管第四六一章 进军哈密里第八章 屯田与募兵(02)第十二章 罗城建设忙(01)第五十四章 天水收复战(02)第一五二章 坚持要设县第十七章 因酒得新诗(01)第三二二章 拿下雁门关第二十章 自古谁无死(02)第二九七章 琴台路吃耍第二三零章 骨头都不吐第二章 北铁山寻宝(01)第四六七章 再咔嚓一声第三六七章 修造部福星第一九零章 日子照样过第三七三章 万一有炸|药第一零一章 脸红害羞了第三八八章 不忘收东北第四三六章 后果很严重第四六一章 进军哈密里第四一五章 地府大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