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要稳定粮价

这女人年龄不小了,还学着小女子撒娇卖萌起来。

范婶过来找他,说酒厂的销售吃回扣严重,她把人给告官府了。

这酒厂是他家的,肯定得告诉他。

赵晓兵看着就三位女人,问他们如何办。

范婶说销售和库管吃回扣,是因为酒好卖,商人挤破了头的来进货,造成走关系可以多拿货,早拿货。

莹莹说那只有再修作坊,多产酒,满足他们。

红菱说这样一来,要做很多事咯,建作坊,修仓库,买粮食。

赵晓兵觉得贪图小便宜这种情况永远也杜绝不了,得有个制度。

他让范婶根据商人常年进货的量,先给他们一个额度,保证每个人都有货。

再结合酒厂的生产情况,按照时段供应给他们,把这些都在销售商面前公开。

凡是遵守法度,惠及百姓的商号,第二年根据产能增加的情况优先供应。

这样做下来后徇私舞弊的情况应该会有好转。

然后再说扩建酒厂。

赵晓兵认为可行,不过子文正在宜宾建厂呢,让她和厂长商议,按照增加五成的产量扩建酒厂。

再寻找山洞和废弃的矿洞买下来,做成酒窖陈酒,以后除了直接卖烤出来的酒,要陈酒了。

就像苗妹的四方井那样做出五年陈,十年陈,十五年陈来卖,这样就不怕卖不了,掉价了。

范婶听了,说是个大事了,她得去着人商议。

赵晓兵说还要告诉四方井那边买进粮食,官家也在买,大家都买的话,粮食价格很快要上涨。

我们要稳定粮食价格,但是不做粮价剧烈波动的推手。

范婶很开心的告诉他,今年是老天爷可怜百姓,收成一定大好,粮价涨不了。

他想着这天气好,又是个丰收年,粮食丰收了,价格反而要走低,要谷贱伤农了。

考虑到这里些,他说待新粮出来后收购吧,不能让百姓太吃亏,伤心种粮了。

粮价跌了不是更好,酿酒的成本摊薄后赚钱更多啦。

范婶疑惑的嘟哝着走开了。

赵晓兵来罗城是为掩人耳目,协助督办今年军需的。看着事情已了,便问红菱去贵州不?

他想去那里看看。

女人说不去,就在罗城住下了。

次日,他带着莹莹出发,甄嬛叫他带上丹阳,叫她父女俩亲近,亲近。

他和莹莹一左一右地牵着丹阳的小手走上了街道。

赵晓兵俯下身子抱起丹阳送到车里,让莹莹伴着,自己骑马跟在边上往平安渡口去。

两日后见到了苗妹,小女子越发光彩照人了。

晨曦见到他立刻上前爸爸,爸爸地喊个不停,嘴里连珠炮似地给他讲她学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子文叫她带上妹妹出去玩,莹莹马上掏出一贯钱来给丹阳,让姐姐领着妹妹去买好吃的。

两个小丫头立刻黏成了好姐妹,像小鸟出笼一样跑了。

苗妹笑着打趣,说子文就是太急了,人才刚到呐,就把孩子赶走了。

子文说她还不是一样的,闲下来就念叨那个死人哦,咋个不来看看呢?

苗妹的脸一下子红了,瞪着眼睛问子文,她啥时候说过了?

莹莹咯咯咯的笑开了,说她去门口放风,妹子些随便。

赵晓兵一脸无辜地看着他们。

子文说不至于吧,是我们难受,不是你难受哈。

他上去抱住苗妹,女人佯装挣扎的回了屋里。

激情过后,他问今年收成如何?

女人说上半年干旱预防的早,影响不大,下半年风调雨顺的,看着要大丰收呢。

老百姓都担心粮价要跌咯,真是东边欢喜西边愁呢。

他说那我们就收购,稳定粮价。

苗妹问他收来干啥,酿酒?

他点点头,说出了他的计划,扩大酒厂产能,增加陈粮储备,帮助百姓解难。

赵晓兵让他卖一部分低价的新酒,也是在增加收入,扩大四方井的影响力了。

苗妹说还真没有想到给她的酒厂那么能赚钱,州里银行的钱三成都是酒厂的了。

他说钱多了无用,还给国家的银行增加利息负担,叫她拿出来做事,比如修桥,修路,建诸葛庙,夫子庙都行。

联想到寺庙,他给苗妹敲警钟,督促下面看紧了,不允许百姓随便的四处修庙子,就在原有的寺庙基础上完善即可。

若是不加以控制,他日寺庙怕要遍地都是,百姓手里的那点钱全都变成香火钱了。

苗妹嗯嗯的点着头,笑眯眯地说那一得和夫君商议来着。

他把嘴巴伸过去盖住苗妹嘴唇,两人又开始活动起来。

晚上陪了子文,一家人都和谐了。

早上起来,他和莹莹带孩子出去玩。

莹莹说他本来是下来休息的,却忙的不亦乐乎。

两个女儿左一个,右一个说他太偏心,来就和妈妈们在一起玩,一点也不爱她们。

他乐呵呵地说今天咱就耍好,想吃啥吃啥,想买啥买啥。

第二天,他和苗妹一起逆流而上,查看沿途村庄,堡子,子文说干脆再建几个酒厂,现在四方井供不应求的,需求量很大。

赵晓兵白了她一眼,说宜宾也在建了,罗城也要扩,产量一下子剧增后没有市场,酒厂会垮下去的。

到时候用啥子钱给工匠,要扩最多再扩建一个同等大小的厂子就行了。

苗妹说这大山里耕地太少,多为旱地,老百姓就是看到他们收购酿酒作物在下种。

赵晓兵说那扩吧,酒要是卖不掉就先陈着。

再过两年罗城的花生培育出来,又多一种作物了,可以吃,也可以榨油,农民可以有更多挣钱的方式了。

莹莹在边上说他们建酒厂起劲了,罗城和四方井都要扩建。宜宾还在建新厂,如此一来,全国至少有了三家大型酒厂,还不包括一些师傅辞别回家乡开作坊。

她开始担心今后白酒的销路了。

赵晓兵说这是白酒革命了。

几个女人瞪大眼睛好奇的问他啥革命?

赵晓兵傻笑了,说蒸馏酒的酿酒方式取代传统的发酵取酒方式,就叫革命。

由于他带来了新型的蒸馏酒酿酒法,这么些年过去,再怎么保密还是传播开来。

各地的小烧房逐渐兴起,已经有取代传统酿酒的趋势了。

第四五六章 安宁被训哭第七十一章 岷江军轮训(01)第二十八章 都头再扩军(01)第二五三章 标杆扛起来第三零八章 断他一条腿第二九零章 铁索链上桥第一四五章 他想要封地第一五八章 变法九个死第二三二章 罚掌嘴十个第一二二章 打是必然的第一三五章 只是赶起走第二一七章 立国委员会第一一一章 摸索着回房第二二零章 个人的私兵第二四零章 都还不清了第二九三章 又害心病了第三十六章 让马儿拉稀(02)第三零二章 下了决心的第四十六章 船形街开街(02)第六十章 须得有仪式感(02)第二七三章 激战荆湖路第三零八章 断他一条腿第二七五章 浴血襄阳城第四五五章 大胆往前走第三六二章 惩罚肇事者第七十二章 胜算有几成(01)第五十六章 根本打不响(02)第一八七章 处境很艰难第二零七章 是喜上加喜第一六三章 土地归国有第二七三章 激战荆湖路第三四六章 全军扑上去第四一二章 发黑的信封第六十五章 饮马鸳鸯湖(01)第十七章 因酒得新诗(01)第四零九章 新型防风镜第一二二章 打是必然的第八十八章 脸色很难看第六章 是人还是鬼(01)第二十一章 赵都头中毒(02)第七十七章 生死一吻间(01)第三十六章 让马儿拉稀(01)第五十九章 得好生经营(02)第一百章 继续扩大战果第三四九章 都是大功劳第四六三章 胜勇追穷寇第十七章 因酒得新诗(01)第四六三章 胜勇追穷寇第二零八章 舍不得好酒第四十六章 船形街开街(02)第三一八章 围得死死的第二二五章 重量不轻了第四二五章 对朝廷有用第三十八章 新军进汉中(02)第二五三章 标杆扛起来第三十八章 新军进汉中(02)第四十九章 调一个班来(02)第一五六章 满意的很呐第三三九章 大江如野马第二二一章 像个泪人儿第三五八章 在想天然气第一五九章 七戒加一戒第十章 以水为动力(01)第三四九章 都是大功劳第四十六章 船形街开街(02)第一五三章 封住射击孔第一零五章 临安不公平第四六五章 物价要上涨第五十六章 根本打不响(01)第一五零章 易山叫顶住第八十一章 编钟(02)第三八五章 九人制名单第二八六章 直接下任命第三四零章 必须要稳住第五十七章 再战嘉陵江(02)第八十一章 编钟(01)第三七五章 传染性疾病第三五六章 承载着历史第一三七章 抓住了有奖第六十七章 得了俩老婆(01)第二三七章 七个洗脚盆第四章 尾巴不能留(02)第四十八章 绝对是骗人(02)第一四九章 县令太贪婪第四六二章 倭寇的暴行第五十三章 实击大散关(02)第三四二章 精细化治理第三四零章 必须要稳住第七十六章 锅儿是铁的(01)第一八零章 两个孙娃子第一四零章 人治味太浓第二十四章 中间有因果(02)第一九三章 都是宝贝呢第一四六章 积极性高涨第一八四章 闪击保宁府第三九三章 有群众基础第三九三章 有群众基础第三九九章 敌人要报复第二十九章 暴风雨过后(01)第一零六章 和敌人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