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首先改国号

玉娇说她最想干的第一个就是改国号,这新宋继承宋国残余,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的。

当下社会稳定,变革已经顺利铺开,正在稳步推进,国家形式与前朝宋国已经是完全不同。

改个国号,可以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去除前朝的影子。

他觉得玉娇的想法很新。

原来,他是怕宋人不接受,政权缺乏基础。

现在看来,普通老百姓大多数无所谓什么国,只要能吃饱饭,睡好觉就行。

真正敢竖起大旗造反,不要命的还是少数,完全可以建立个全新的国家。

玉娇给他讲,一旦改了国号,建立起新的国家,便可以不承认过去蒙宋邦交的惯例和条条框框,正在赶来成都的月里麻石自然就失去了谈判基础。

我们还要强烈斥责他们的强盗行为,要求他们释放同胞。

赵晓兵心里乐呵了,说自己心里有数就行,可一步步来,首先发动礼部制造舆论。

三日后玉娇主持召开国事会议。

吴谦将联合财税总局成立金银局的议题抛了出来,立即得到李彩霞的支持。

她早就想卖黄金了,这东西放在国库内越多,心理压力越大,她说自己睡觉都不安稳,那么多金子啊。

众人听她说来都笑呵呵的了。

玉娇最后拍板说做,但是要仔细谋划,如何入股?

如何管理?章程必须拟细致了。

接下来玉娇直接抛出议题,讨论改国号为华夏的事宜,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意义却大不相同。

李忠棉首先就提出反对,认为新宋国继承前朝正统,干得好好的嘛。

这是要另起炉灶了?

玉娇开始耐心解释……

等玉娇停下来,赵晓兵见大家还在议论,但总的来看还是赞同的了。

便说他认为无妨,当下我等行的是周召共和,改了国号更名正言顺,可以先在报纸上宣传一下,看看老百姓的意见如何。

随即,第二天的《新宋旬报》上就发表了改国号为华夏,废除过往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建立华夏共和国的头版文章,号召华夏儿女发奋拼搏,重振汉唐雄风。

十日之后再开国事会议,讨论建立金银局事项,收集到的民间股本并不多,只有不到一成。

彩霞建议将民间股本的投入定在两成,这就给了国内其他路的经营者入股的空间,如此便定了下来。

接着讨论决定改国号,居然得到了全体委员的通过,新宋国顺利更名为华夏共和国,军队更名为华夏人民军,新宋国民叫华夏国民了。

成都的《新宋旬报》第二天就更名为《华夏报》,巨幅红色大字向老百姓宣传华夏共和国的核心价值观。重申废除过往一切不平等条约,重振汉唐雄风的宏图大志。

当月里麻石来到成都的时候,他出使新宋的任务已经不复存在。

因为,此时已经没有新宋国了。

礼部的李忠棉尚书这次理由十足,告诉麻石现在已经没有宋国了,我国名曰华夏国。

明确不谈前朝旧事,谴责蒙古汗国的强盗逻辑,强烈要求蒙古汗国放人。

这一招还真把月里麻石整瓜了。

老曹十分开森,说他没想到玉娇还真有一套,只用一招就化解了他心里的烦恼。

用改国号来清除掉前朝的影响。

赵晓兵说那是因为新宋前面打下的基础好,不然才不敢盲目的喊出建立华夏共和国呢。

三日后,蒙古使团见谈无可谈,只得打道回国。

赵晓兵让李忠棉拦住麻石,设宴践行。

酒过三巡之后,宴会厅里还是死气沉沉。

赵晓兵对着麻石说回去告诉猛哥大汗,想打,华夏国奉陪,估计还是输多赢少。

想和,回到华夏这个大家庭,我们欢迎,华夏一家,我们都是一家人嘛……

现在的华夏国民心里已有安全感,自豪感了,

朝廷在一连串的战争中积极胜利,攻守之势已经易手。

人民生活越来越好,再也不像宋国时代那样的忍饥挨饿,卑躬屈膝。

反观蒙古汗国,实际上自从失去对汪思贤的招抚后就一步步失去优势。

先是丢掉河西走廊,

再失去关中,

跟着是河套失手,

慢慢的丢掉了中原立足的根基。

现在猛哥大汗只能在漠北帐篷里烧牛粪烤火过冬了。

连想吃大米的王公大臣们都只有私下里和华夏国的商人开展物物交换才能闻到大米饭的香味呢。

赵晓兵估计,要让猛哥大汉甘心诚服有点难。

但愿月里麻石回去后,他或许能听从赵晓兵的主意去伏尔加河泮享受生活。

那就有一段好日子过了。

快过年了,又是改国号的第一个新年,按照惯例,华夏国礼部举办了隆重的国宴话新年活动。

贵州路的苗妹做了主持人,活动不再是简单的仪式,唱堂会了。里面融合了戏剧片段,艺人的节目表演,茶艺展示,战斗英雄讲故事等等大量的现代元素出现,

还请老曹和丁公上台为战斗英雄和大国工匠们颁发了证书和奖金。

看得出来,是玉娇亲自精心设计的一台新版的春节联欢晚会。

汪玉娇拿着精致的铜皮喇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详细阐述了华夏共和国的建设目标和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些新东西让到会的老人欢心鼓舞。

她要大修学校,大建公路,修建第一条成都到嘉州的标准化铁路,支持西蕃路改善道路、桥梁基础设施。

全面提高孤寡老人保障年限等等。

大家已经学会了在玉娇讲话时稍作停顿便热烈鼓掌的互动方式。

赵晓兵看到汪玉娇在台上兴高采烈的模样乐呵呵的,老曹满脸堆笑的说看到玉娇干得这么好,他觉得自己该退休了。

赵晓兵说他春秋正盛呢,想那些干啥。

初一天,玉娇领着国事委员们亲自在内城门外升起了华夏国第一面崭新的旗帜,虽然样式没有变,但竖写的新宋共和国已经变成了华夏共和国。

报社的采编激动的向玉娇连连发问,丫头饶有兴致的一个个解答。

看得出来,她也是十分重视宣传工作的。

第二十九章 暴风雨过后(01)第三六三章 竹筒装火气第一七一章 寻找新税源第二十五章 岷江忠烈园(02)第二九四章 粉丝为何物第三十章 你都是我的呢(01)第六十七章 得了俩老婆(03)第二四五章 拿下九原城第一二四章 比试很重要第九十四章 马上就去哄第三三七章 今晚有行动第四一五章 地府大国师第三八零章 云朵牺牲了第一零二章 上辈子欠她第九十四章 马上就去哄第五十章 如小儿担担子(02)第三一零章 青天大老爷第四五九章 陈龙之摆酒第九十七章 心里在发狠第二一一章 一大堆儿子第二六五章 有缘和尚呢第四零一章 农夫泥瓦匠第四五八章 为了老百姓第六十四章 火器的主场(02)第一三六章 马上冲过去第四三二章 就叫藏布港第四七六章 稳定畏兀尔第三十章 你都是我的呢(01)第四二三章 他准备退休第三十四章 穆欣说话了(02)第三九八章 就是个问题第四零一章 农夫泥瓦匠第二五三章 标杆扛起来第二八七章 肯定不一般第四八二章 铁皮引水管第六十六章 不是不可能(02)第六十一章 宁远决策难(01)第三一九章 钉死在原地第二四七章 已退无可退第十一章 水泥的概念(03)第四十九章 调一个班来(01)第四三三章 立个衣冠冢第三一九章 钉死在原地第三十二章 我的祖宗呢(02)第七十四章 被逼进山洞(02)第三二七章 交流与合作第九章 这怎么可以(01)第三二七章 交流与合作第一一四章 儿子是我命第九十五章 再走巩昌府第二十四章 中间有因果(02)第三二五章 先稳住阵脚第一一三章 都是一家人第九十二章 意外的收获第三五四章 简称交邮局第二十八章 都头再扩军(01)第四三一章 猛哥很遗憾第四六八章 饿死在里面第三八八章 不忘收东北第二五四章 他是刀子嘴第二八六章 直接下任命第一三七章 抓住了有奖第八十九章 得提前行动第一一五章 不做一刀切第九十八章 先去洗个澡第一零三章 要为她报仇第二六一章 堵住他嘴巴第三六零章 他叫上刑噻第二二一章 像个泪人儿第二十章 自古谁无死(02)第二九八章 来一伙杀手第四十九章 调一个班来(01)第二八零章 是百年大计第六十一章 宁远决策难(01)第二五三章 标杆扛起来第二十一章 赵都头中毒(02)第一四六章 积极性高涨第四六四章 有辱斯文呐第一五七章 嫂子被欺负第七十三章 先狙击大仙(02)第二二二章 新币就是钱第四零七章 钢筋配置图第二三九章 做个旁观者第一一九章 有什么困难第三九零章 官办盐业局第三九六章 新修的廊桥第四五八章 为了老百姓第十一章 水泥的概念(02)第二十一章 赵都头中毒(01)第三十一章 吾辈之楷模(02)第十六章 初建根据地(02)第四三五章 稳赚不亏额第二九六章 系统的调整第一九三章 都是宝贝呢第七十章 要做玉石生意(02)第四七五章 自尊心很强第二三二章 罚掌嘴十个第一零二章 上辈子欠她第四七八章 向英雄致敬第六十二章 先引蛇出洞(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