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零章 越来越清明

老曹问赵晓兵了,北蛮还会耍啥阴谋,放人本就是最大的阴谋了。他笑着反问老曹既然都看出来了,当初如何还猴急猴急的开战救人呢?

老曹呵呵,他也呵呵地笑了,端起酒杯叫吃酒。

绍兴女儿酒的味儿不错,他很喜欢,饱满,柔和,酒劲不大。

老曹说魏忠也到点了,要退休呢。

赵晓兵晓得,老魏已经两次提出要下来,他不同意,老曹也在劝他留下。

老曹问他,大量运回天竺的木材,划算不?

赵晓兵说大自然的东西都是稀缺的,用了就没了,不存在划算不划算的。

还提醒他说那是雅鲁藏布江特产的红木,是我们华夏国的。

老曹开心大笑,说树木砍了又会长起来的嘛。

他说参天大树要多少年才长起来呀。

再说了,当前那边也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砍树腾地筑城、修路搞建设,树木我们收了正好换钱造城呢。

放在那里不用,天长日久还不成了柴火。

这是要把资源流动起来,伐木用工,我们得给钱,树木运过来后按照进口算钱结账,还产生效益了,朝廷还可以赚钱呢。

老曹乐呵了,说成都的老学究些在说朝廷奢侈呢,用上好的木材为他们这些老朽建房。

赵晓兵说怕啥,将来他也要住进去的。

是啊,大量的海船带过去物资,不可能放空着回来,太浪费嘛,总要带着东西回来噻。

于是,华夏的海贸局带着国内丝绸,茶叶,瓷器出去卖卖卖,将船腾空后又一路买买买的装满运回国来,原来东亚,南亚少见的东西在沿海,大江两岸甚至成都都有了,价格轰隆隆就掉下来了。

那些走私的商人可就别想赚钱了,哭得眼泪汪汪的。

现在,沿海的很多年轻人热衷于出去闯海了。

一个是看到了强大的人民海军驰骋海上,另外也是耳濡目染海外的故事太多了。

沿海的广州和福州的造船业很快兴旺起来,国家和私人的订单雪花般的飞去,远的都排到三年以后了。

赵晓兵说等王飞回来他要出海一趟,老曹问他又要出去冒险啊,算了,还是叫他们年轻人去得了。

赵晓兵说难道他不算是年轻人了,还是得跑起来哈。

老曹有些担心的说他就是不放心了,每一次他出去,老曹在家里都提心吊胆的,比女人还女人了。

赵晓兵哈哈大笑,端起茶碗敬他。

正月十五闹元宵,吃过汤圆之后,他们离开马湖返回成都。

玉娇组织召开新年第一次会议,按照后世的惯例商讨农业问题,她提出了组建农业部,专门做农业,农村和农民事情的想法。

理由是国家现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粮食稳产,争产关系老百姓温饱和国家的稳定。

大家自然同意,赵晓兵建议农业部暂时建到州一级,各州选二至三个县抓试点,找准农业部该干哪些事情,摸索一条怎么干好的路子出来再铺开。

他觉得现在提农业部和后世提的农业部不一样,后世的社会分工已经很细致了。

而现在的国家机器本来就是围着农业在转,国家机器就是一个大的农业部。

玉娇这个农业部究竟怎么搞?

他还想像不到。

总之,他是觉得该重视工业了。

那是不是该搞一个工业部呢,工业是第二产业嘛,我们的祖祖辈辈首先做的是第一产业,现在他已经搞出蒸汽机了,是不是该再立一个工业部呢?

王翎报告关于成雅铁路的资金募集情况,犍为商会,嘉州商会和成都商会表态的金额顶多达到修造部预算的七成。英英说她联系了银行,可以提供三层的贷款。

她问这个贷款算是国家投入吗?

玉娇说那么大笔资金,当然只能算是国家投入了,不然算到哪家头上呢?

众人都笑起来。

英英是生意人出身,肯定要弄个明白的。

赵晓兵说他赵家认购一成的股把这个脚筹齐,干了。

玉娇见他下了决心,当然不甘落后,她展望铁路的前景,又讲了一通鼓舞人心的话后当即拍板开干。

礼部发言了,礼部改造了钦天监,具备了气象预报的职能。

安宁报告:气象预报判断今年不会出现极端恶劣天气,还是建议要做好河道巡查和堤岸的修缮事务。

赵晓兵很满意,安宁考虑事情有前瞻性,进步多了,像个尚书的样子。

玉娇马上点头,要月桥在一号文件里加入这一条。

月桥立即在边上答应着。

现在朝廷实行分税制,各个州县的府库都有了自有资金,不用担心他们拿不出钱来办事了。

在这样宽松的制度下还有人敢敷衍塞责的话,玉娇会六亲不认,两眼一瞪就要问责杀人。

呵呵,这女人够狠的。

赵晓兵建议礼部还要寻找民间异人,据闻杭州的王志远就精通天文,星象,绘制了天象图,可请来钦天监研究气象。

安宁不晓得他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惊讶的点头记下。

组工部提出今年出巡路的名单要大家审议,其中就有两浙东路,原因是他老丈人退休了,应该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查。

这是玉娇同学搞的一套制度了。

赵晓兵两年不在的时间里,她做了不少制度设计,第一件令人称道的就是出巡制度。

过去是每年春天各位尚书选一条线路自己出去视察,现在变成组工部统一安排的出巡,变得系统,全面,不重复了。

而且每个组各个部门都有人,做什么,怎么做都有交代,有的放矢,更具实效性。

监察院报告了去年查办官吏的案件数,较上年有所减少,但是犯案的金额却在增加。

分析原因,是贪官隐藏的时间久,案情重大,再加上朝廷经济的快速发展又给他们开了方便之门。

监察院提议加强官吏的选拔考察,加重落马官吏的处罚力度。

赵晓兵认为官吏的贪腐要完全制止住怕是还不可能的,主要还是从制度上逐步加以完善。

只有坚持不懈的狠抓问题官吏的处罚,教育,警示后来者才能使社会越来越清明。

第二五六章 凤凰说没呢第十一章 水泥的概念(03)第三九八章 就是个问题第一六三章 土地归国有第三九六章 新修的廊桥第二五二章 占城和蒲甘第四三三章 立个衣冠冢第二九六章 系统的调整第四七三章 有泪不轻弹第二七七章 高质量募兵第二四四章 害了兄弟们第四一六章 绍兴女儿酒第四四九章 可能要暴露第六章 是人还是鬼(01)第二四八章 真的冻住了第二七六章 崭新的军装第二七四章 马上就光盘第三七五章 传染性疾病第十一章 水泥的概念(01)第一六一章 踢了他一脚第四十四章 得好生经营(01)第一五四章 打了七八年第四四二章 建房的初衷第四六六章 水码头繁华第一八九章 公主给弄的第一七三章 他却不知情第四十五章 真是个吃货(01)第一一零章 更衣进宫了第四六八章 饿死在里面第二三四章 美好愿景图第四七六章 稳定畏兀尔第二八七章 肯定不一般第四六三章 胜勇追穷寇第十九章 她想从了你(02)第一一七章 为了去崔家第一五二章 坚持要设县第七十一章 岷江军轮训(01)第三二四章 谁还有话说第九十章 真是意想不到第二六六章 有缘V无缘第三三九章 大江如野马第四一九章 金银制造局第九十一章 毒药伺候了第二八四章 这叫均贫富第六十五章 饮马鸳鸯湖(02)第四零三章 完了给解药第二三八章 脸上红霞飞第三十五章 岷水疏浚队(02)第三三三章 让风筝回家第二一七章 立国委员会第四一五章 地府大国师第二一零章 进驻逻西城第三十八章 新军进汉中(01)第一六五章 想轻松获胜第二八五章 做就要做好第二七九章 总额的三成第三零零章 暗杀和叛乱第三三零章 年轻了三岁第七十四章 被逼进山洞(01)第九章 这怎么可以(02)第五十二章 又不是神仙(02)第三八八章 不忘收东北第三六一章 画廊式廊桥第十六章 初建根据地(01)第二六四章 还赌咒发誓第三二一章 犍牛当坐骑第二五二章 占城和蒲甘第二零零章 西蕃的基础第四三二章 就叫藏布港第三三一章 是梦想复辟第一零二章 上辈子欠她第七十二章 胜算有几成(01)第七十八章 从孩子抓起(02)第四四六章 御用龙井茶第六十四章 火器的主场(03)第一零二章 上辈子欠她第三九八章 就是个问题第七十六章 锅儿是铁的(01)第三十三章 石斛的功效(01)第四九二章 俩公主老婆第六十二章 先引蛇出洞(01)第二十三章 先收下一个(02)第五十八章 扛不住了吗(02)第一二二章 打是必然的第二八四章 这叫均贫富第四八九章 明天去提亲第四七五章 自尊心很强第三九三章 有群众基础第二八九章 他炒作兰花第三零一章 老百姓欢喜第三六五章 造纸业发达第四十七章 还是不买账(01)第二十八章 都头再扩军(01)第三二三章 时钟不简单第三四六章 全军扑上去第二三四章 美好愿景图第四六零章 不怕鬼敲门第三零四章 寻找橡胶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