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铿锵三人行

听到两人的邀请,虽然是客套话,沈临依然笑着表示接受。

然后问蔡康勇:“康勇哥,爱奇异最新制作的综艺节目《奇葩说》,您决定参加吗?”

“当然,我对纯讲话类的节目还是很有兴趣的。”

“那我就代表马栋多谢你了!”

“你也知道马栋?”

废话,《奇葩说》这档节目就是我投资的!

爱奇异现在越来越像电视台了,这次的《奇葩说》就是典型的制播分离。

赵莉颖工作室跟马栋合伙各自出资百分之五十,然后赚取的利润,爱奇异抽走百分之二十!

网络综艺除了广告效益,目前还没有太多赚钱渠道,所以,这档节目能不能赚钱,还得看影响力。

导师的选择很重要,蔡康勇能演善辩名闻整个华人区,矮大紧自从主持了《晓说》以后,以其博闻强识也渐渐名声鹊起,邀请他两担当《奇葩说》的导师,绝对相得益彰。

……

离开台弯,剧组并没有直接飞回京城,还有hk的宣传计划。

之前录制的《康熙来了》已经完成了后期的剪辑还有配音,截取的一些画面在电视台火热播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沈临从没在台弯的综艺节目中露过面,这次参加《康熙来了》可以称得上是强强联手。

就公布的片花来看,观众的反响很热烈,估计播出那天收视率会很高,至于能够高到什么水平就不知道了。

沈临也不是很关心,说到hk的宣传也没啥特殊的,除了召开了几场媒体见面会,然后被记者各种提问。

对了,他还参加了《铿锵三人行》的录制。

……

凤凰卫视中文台跟光线也算是战略合作关系,沈临导演的三部电影都曾在这个卫视投放过预告片。

布置简单的演播厅里,摄影录音等器材对准的场中摆放着一张铺着白色餐布的圆桌。

刚刚来到录制现场的沈临,和主持人窦文涛、嘉宾主持人梁文道握手,戴着无框眼镜的窦文涛笑道:“沈先生,久仰大名了!”

“沈先生,久仰久仰。”

梁文道戴着黑框眼镜,穿一件黑色衬衫,显得很有书生之气,边握手边说道:“你的电影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今天真是幸会了。”

我去,我的电影还能让你学到东西?不是在说反话吧?

沈临暗中揣测哥们的真实意图,然后笑道:“梁先生,久仰久仰。”

对于这两位主持人,沈临没啥太大印象,但是《锵锵三人行》他还是知道的。

毕竟上辈子做编剧,很多节目都要了解。

简单来说,《铿锵三人行》就是个不拘一格的谈话类节目!

三人互相认识便往桌边坐下,今天节目的探讨主题是“为什么走进电影院!”。

延伸的话题包括个人的原因、电影院对个人的意义,对观众的意义,针对中国票房的成长等等方面。

“我现在很少去电影院了,倒不是说好看的电影少了,就是不想去!最多在家看碟,但是我少年时代,那可是个疯狂的影迷!”

梁文道坐在镜头正面的桌子左边,看了看对面的沈临和窦文涛,继续说道:“我现在很怀念那段日子!当时我几乎把所有钱都拿去电影院排队看电影,最多的时候一天连赶五场戏,中间出来就用口袋里剩下的一些硬币买面包啃,啃完再看!听起来辛苦,现在回忆起来觉得不可思议哦!”

他露出一个微笑,说道:“但当时真有一种全身充满幸福的感觉,很舒畅很开心。为什么?因为自由。”

“电影学者游静写过一段非常美妙的话,大意是进电影院看戏是要有勇气的。”

“请想想看,我们和一群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坐在同一个漆黑的房子里,目睹银幕上种种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场面或许叫我们汗流浃背,或许令我们不住泪下,甚至让我们的脸从耳根开始一片赤红。虽然看不见,但邻居渐趋沉重的呼吸,身体上散发出的异样氛围,难道我们会感觉不到吗?”

所以说梁文道真的很适合活在豆瓣,天生的装逼犯!

窦文涛和沈临都默默点了点头,梁文道似乎来了兴致,继续说道:“人间最残酷的景观,人心最深沉的秘密,我竟然就在公众之中看见了,就那样被动地坐在一群陌生人中间,然后被银幕挑动摆布,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或者痛哭,回忆、暇想…走进戏院能不需要勇气吗?”

“对。”

终于有人看不过眼了!

窦文涛向后靠了靠椅子,接茬说道:“包括我很多人第一次进影院,都非常紧张,坐立不安的,手心都会出汗。”

我可能理解不了你们这些文青的心理。

沈临笑了笑道:“可能我的年龄有点小吧,我记得第一次进入电影院看电影是9岁时候看的《泰坦尼克号》,我就是觉得很热闹很好玩。”

1967年的窦文涛是河北石家庄长大;1970年的梁文道生于香港,在台湾长大后又返港读大学;1988年的沈临在京城长大,人生经历、观念观点等自然都大有不同。

“我说自由,是因为真实。”梁文道继续说着刚才未完的话:“有一些电影,它是把那些流失掩盖在日常锁事中的真实拍出来,把命运无常,人性挣扎这些全部大胆地拍了出来。看电影,尤其是好电影,就是一种在众人中认出自己本来面目的英勇行动。”

他最后说道:“你会感受到自己心底的真实情感,重新曝露在众人之中。所以到电影院看电影,是我少年时代追求自由的手段。”

“我少年时代…”

实在受不了了,感觉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

沈临接着说:“我很喜欢在家里看电影,当时父母给我租了很多hk电影,包括美国大片!现在想想,真的很幸福!”

“当然,一个人在家看电影跟进入影院观影还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很多情景剧会增加一些画外笑声一样,你需要羊群效应!放映厅里很多人一起看,一起笑一起哭,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下意识觉得这部电影特别好看。”

“当然,如果是一部烂片,一群人骂它,你也会特别解气!”

“观影之后,你想找朋友谈论它、或者上网给它打分写评论,也许你还会因为看别人的评论而跟他讨论起来…为什么社交平台会流行,就是有一种分享、表达的欲望!”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把看电影定为一种日常,这也是我们国家电影市场日渐火爆的最主要原因!”

窦、梁两人都一脸安静的专注,听他说完这段停了下来。

梁文道点头道:“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尤其是最后一句,现在的电影市场确实很火爆!”

窦文涛笑道:“完全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要知道十年前全年度的票房总额才十几亿,现在沈临一部电影的票房就有那么高了!”

沈临笑道:“我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三人哈哈地笑了几声,各自拿起杯子喝了口茶,沈临继续说道:“我特别感谢前辈们培养出了观众的观影习惯,电影想要发展,先不说别的,至少得有人喜欢,愿意为它买单,然后才能谈到发展!”

“现在全世界的电影人都在谈论应该如何应对好莱坞大片的侵袭,我觉得很简单,多拍点接地气的片子,或许我们在电影工业上赶不上好莱坞,可我们有好莱坞永远赶不上优势,我们远比外国人更了解自己人!我们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就连笑点也不一样!”

“所以,你的电影总会有笑料?”

“没错,好莱坞大导演永远不可能了解中国人的笑点!可我们可以!”

接下来的话题,被两位带到了追忆似水年华,也就是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沈临还只是个蝌蚪,哪里有他说话的余地?

沈临便安静地做听众。

不过这一期《锵锵三人行》是60分钟,分上下两集播出,所以接下来沈临还是得到了充分的满足,畅谈了很多很多话题,愉快地录制完了这个节目,他的hk宣传之旅全部结束!

第八十八章 神通广大的粉丝队伍第八章 马栋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个勺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后期剪辑第十一章 导演和剧组第五十章 套路第四十四章 继续拍戏第四十七章 大导演第八十章 杀青第十九章 趁着光电还没察觉,赶紧撸一把!第十二章 过年第三十五章 虾米的反击第九章 包子的‘心机’第十一章 未来会怎么样?第一百零四章 发火第一百一十章 《卡罗尔》在北美第十六章 风波起第九十七章 熟人?第十二章 笑场第四十三章 论战第四十一章 访谈(中)第五十六章 论战第九十八章 继续拍摄第五十八章 新项目第一百二十八章 惊喜第十三章 《临行》首期录制(上)第四十九章 日常(鲜花和掌声)第一百零八章 郭小四的自救第三十八章 人缘第十五章 营销对决第四章 萌新演员第一百三十六章 日常(倒数第二波)第二十五章 前期宣传第五十五章 困难中前行第三章 《花千骨》火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结束拍摄第五十章 哎!第五十八章 新项目第二十五章 还是没能瞒得过记者第五十三章 琐事第一百三十二章 终见第三十章 乱象第六十九章 全新人模式第三十六章 我希望世界因我变得有点不一样第五章 妥了第七十九章 全世界都惊呆了第七十五章 大导演也来了第五十五章 《捉妖记》上映(第五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串出镜第二十七章 硬凑CP第十二章 开机发布会第四十四章 再入宝岛第三十四章 《捉妖记》的幺蛾子第一百二十章 宣传期第一百一十一章 去特么的男闺蜜!第九十二章 演员确定第五十五章 《捉妖记》上映(第五更)第五十一章 《小幸运》第五十六章 无关背叛第三十四章 晚宴以及其他第一百一十四章 继续拍摄第二十八章 嗯,你们要的第二十八章 预告片公布第八十二章 继续日常第六十五章 白莲婊和‘真爱’第一百零八章 郭小四的自救第四十章 很突然的电话第九十七章 熟人?完本感言第八十一章 水一波百花奖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常第一百二十四章 小花第七十四章 抹黑第五十五章 《捉妖记》上映(第五更)第六十五章 调教演员!第一百二十二章 安排第三十三章 影响第七十七章 9分?第三十一章 完全是出自‘良心’第五十五章 《捉妖记》上映(第五更)第八十四章 有人的地方第七十九章 全世界都惊呆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陈老师第一百三十八章 贺岁档第四十六章 追忆第五十八章 咱又不惧他!第十章 别逼我出手第四十六章 绣春刀第六十八章 碰面第十六章 交涉封推感言第二章 超级碗以及其他第六十章 毕竟是四旦第一百零五章 鲈鱼有约第八十七章 被黑的人第二十章 意外走红第九十四章 事了第四十二章 精诚合作第七十七章 钱第一章 春风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