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章 聚会3

“何事?”陈斌问道,这么神秘,肯定是有新的消息了,代老将军家他是常来常往,比较熟悉。

“王将军···唉!”代老将军长叹一声,欲言又止。

“何事?说啊!”马闯急道。

“莫非是,王大将军担忧国事,给皇上上了奏折?”陈斌猜道。

“然,王将军和皇上房相的谈话不欢而散,他的建议多不被采纳。但他心忧国事,回家后就给皇上上了两封奏折,他坚信自己的猜测没错,他坚持认为燕云十六州必须得尽快收复,要不然,没有太行山脉和长城防线的天险,上一次的事情就还会无数次重演。唉!他坚持说,上一次那些州县的丢失,非是老夫和程将军指挥不力,实是军制对我等限制的太多,换谁都无能为力。”

“唉!王大将军,实为英明睿智之人也!”程霸感慨道。

“还有呢?”

“还有就是西夏,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说西夏不动则已,动辄就会毁掉我大郑的半壁江山,更严重的话,甚至会,···算了,不能说出口,太严重了。”

“他还是仅凭那一首蝶恋花就这么猜测?有没有别的理由?”

“没有,这次什么理由都没有,但他就是这么猜测。”

陈斌、程霸和马闯,闻言俱皆陷入沉思。

良久,马闯沉声说道:“他屡次这么强调西夏的危害,看来必有所持,但他只是猜测,没有充分的理由,却实难让人信服。但老夫身为辅国大将军,也不能拿皇上的社稷江山和百姓,用来和他赌气。这样,假如是他亲自领兵对付西夏,老夫虽然还是稍有不服,却甘愿让贤。”

“他担心皇上提防他,不通过他提议的军事行动,提出可由曹显和韩庚领兵。”

“曹显和韩庚?”马闯一听顿时大怒,伸手就想拍桌子站起身。

“你别急,这么大的年纪了,暴脾气还是改不掉,坐下。”代老将军曾经是马闯的上司,对他的提携不少,也唯有他敢斥责马闯了。

马闯乖乖坐下,脸上却依然是气愤难平。

“老夫觉得,王大将军屡次提及西夏不可轻视,为了引起皇上的重视,也怕皇上对他怀有猜忌,竟然如此屈辱地自甘隐于幕后,由曹显和韩庚领兵拒敌。嘿嘿!老夫虽不知王大将军的道理,却也坚信王大将军的所为,全是为了我大郑。”

陈斌捋着胡须沉吟着说道。

“老夫也认为,王大将军的所思所想,非是常人能所及,他坚持这么做,必有道理。”

程霸也赞成道。

他刚到松江卫赴任时,立功心切,不顾属下的劝阻贸然出击,一战即大败,他假如不是化妆逃出了险境,必会被蒙辽军生擒活捉。

可后来,王铮担心松江卫一败涂地,会军心不稳士气低落,会导致松江卫全境被蒙辽军突破,就通过兵部,迅速把申四调到了璧县任璧县守备。

结果,申四带着两千老弱病残,骑着骡子瘦马,却四战四捷。

松江卫境内的哒突军和蒙辽军,还以为王铮到了松江卫,连忙各自退兵罢战,这才保住了松江卫的战火不至于继续燃烧,同时也保住了程霸的提督位置。

后来,管贤也调任松江卫,接任中军司马一职,他和申四联手,数次和蒙辽军的小规模激战,屡战屡捷,使程霸这个提督的声威大震,也使松江卫的将士们士气高昂。

所以,从那时起,程霸就打心眼里,对王铮甚是佩服。

申四此前仅仅是王铮的亲兵队长,就已经那么能打,曹显和韩庚是被他亲自教出来的,岂不是更厉害?

“老夫不服,王铮那厮,忒也看不起人,想那曹显韩庚,两年前尚且均是个五六品的小将,不过是时运好,才一跃而成了名将,现今却要老夫···”马闯瞪着眼珠怒吼道。

“服不服的都无所谓,只是,马督,假如王将军所言一语成戬,你可担得起丢失大郑半壁江山的责任?”代老将军提醒道。

“这个···老夫担不起,谁都担不起,只是···”马闯胆怯了,谁丢了大郑的半壁江山,谁就是千古罪人,会受到大郑的亿万百姓唾骂,他真的担不起。

“没有只是,没有也许,一切皆有可能,你既然担不起那个责任,何不让敢担责任的去挑重担?”

陈斌也劝道。

“老夫···老夫,一切听朝廷的安排,”马闯退缩了。

他在松江卫时,就没占过蒙辽的便宜。换防到了陇西卫,偶尔和西夏野战,基本上都是败多胜少,这还是西夏王以练兵为主,没有真的和他死拼。

后来他只凭坚城固守,再不和西夏军野战,这才让旨在练兵,没想过攻城的西夏王退兵。

他虽一直不服王铮,认为王铮的运气太好,却没太大的本事,可是,运气不是一直都会有的。

从上次王铮紧急时刻,率兵把蒙辽大军赶出了大郑的过境,他开始不得不服王铮的领兵能力。

换了他,他一是没有能力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击毙蒙辽军近十万人,更不可能那么快地把蒙辽军赶出国境。

他甚至都不敢亲率五万步卒和两万五千轻骑,硬抗蒙辽的近二十万彪悍勇士。

并且王铮还打胜了,毙敌数万,还夺了蒙辽的大营,缴获无数。蒙辽的肖太后和圣宗耶律隆旭,假如晚走一步,他甚至有可能生擒他们母子。

那一战,所有看到王铮战法的文武都坚信,王铮所率的兵力太少,如果他的兵力足够的话,蒙辽的肖太后和圣宗耶律隆旭,绝对跑不了。

王铮的那些战绩,他虽不是亲眼所见,但是那天在澶州城头,拿着望远镜亲眼所见的大郑官员多了,一个人对他说谎,不可能所有人都对他说谎。

也是因此,现在大郑的那些越来越嚣张的文官,却谁都不敢对王铮龇牙,王铮的本事,确是非他马闯能及,不论是哪一个方面。

·············

四位武将在代老将军家里聚会的时候,房相家的书房,右相吕进和兵部尚书陈琦,也在和房相谈话。

不仅如此,今日夜晚,很多朝中的重臣,都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朝政。

大郑已逢多事之秋,蒙辽近年来越来越密集的屡次越境烧杀抢掠。

西夏国内巨大的变化,数年前就已建成的夏宫,不输于大郑皇宫的巍峨高大,西夏王在两年前和大郑悍然决裂自立为帝。

这些都预示着,西夏的崛起已不可避免,王铮的担忧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但从皇上到房相,包括所有的文武大臣,都知道西夏王两年前就已自立为帝,但他这两年来,却没有对大郑有什么太大的动作。

所以,软弱厌战的皇上和所有文官们,均不相信王铮仅凭一首蝶恋花,就猜测出西夏一旦筹备好以后,就会危及大郑政权的可能性。

西夏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物资匮乏,全国的兵力加起来,也不过才区区的五六十万人马,只是大郑兵力的零头。

因此,所有人都认为,西夏攻克几个州县,抢掠一些人口财货有可能。但绝不可能危及到大郑的政权。

房相和皇上等一样,也是这么认为的。

“房相,王将军所言,绝不可轻视,房相试想,自从认识王铮的那一天起,他可曾说过一句虚言?”

右相吕进一直都对王铮有着盲目的信任,他坚信王铮所说必有原因,虽然他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和别人一样,他也不相信王铮能看透后世的事情。

“嗯!吕相所言极是,虽说,老夫也觉得王将军是危言耸听,但提早防备的话,虽说费了些许钱粮,却总不会有大错。”

房相斟酌后说道。

他也害怕王铮的所说万一成真,那么,他和皇上和所有文武众臣,这些年所做的努力,就尽皆付诸东流了。

“房相,既然王将军所说的那些话,不敢全信却又不敢不信,咱们不如做两手准备,···”

陈琦沉吟着说道。

“陈相无需顾忌什么,请讲。”

“房相,就如王将军所说,燕云十六州必须收复,否则我大郑的京师,就始终处于蒙辽的威胁之中。属下觉得,给王将军一年时间,就让王将军带兵打打试试看。而西夏这边,再调集几万兵马过去,加强防卫,如何。”

“不妥,···”吕进插话道。“松江卫已有十万兵马驻守,再加上这三十万的援军,就是四十万人马,把四十万大军交给王将军,估计···嘿嘿!”

“嗯!吕相所言有理。要不这样吧!从松江卫的援军里,挑出十万步卒,赴陇西卫协助守城,只需凭坚城固守,不需和西夏王野战。而松江卫另派提督人选,留十万人马驻守,让王将军带二十万人马征伐蒙辽。他有权让松江卫协助,却无权调动和指挥松江卫的兵马,这样做可好?”

“不妥不妥,这么做,王将军就太委屈了,让他做最艰难的事,却对他没有丝毫的信任,不妥。”

“以老夫看,让王将军坐镇上京,统筹安排指挥全局,任命曹显为松江卫提督,雁山卫的那些骄兵悍将,现在每日却无甚战事可打,委实可惜了。另调数万将士赴雁山卫,让卫晃尽快教导,把雁山卫那些虎贲一分为二,充实松江卫和陇西卫的边境。如何?”

“善,大善,房相所言极是。若果如王将军所想的那样,陇西卫甚危,而燕云十六州的却均是攻城硬仗,没有大郑虎贲的强攻,确实不太好打。”

“那就这样定了,吕相,这些日子你多辛苦些,标准件的全大郑实施。防范结党和禁止利用结党之理由诬陷同僚的事情,以及训诫昭告各地官府,责令户部、吏部、工部和刑部的主官,在他们所辖的范围内,下属各级官吏务必严守职责,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

“还有武举以及提倡民众练武强身之事,今后文武不得互相轻视,不得内斗之事等等。这些事,你多操心。老夫这几天就把主要精力,放到军改和太子的丧事上,防备蒙辽和西夏,是国之大事,万不可掉以轻心。另外,兵马的调动,老夫明日和皇上商议之后才能定。”

“属下明白。”

就这样,三个文官在房相的家里一番密议,大郑的许多大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要不王铮说大郑太重文轻武,所以才会导致国家极其富裕,但军事极其羸弱。

房相和吕进一辈子都是文官,陈琦虽说是兵部尚书,但他其实也是个文官,六部尚书都是文官出身。

在朝堂上,武将几乎没有发言权,武将只有在文官做出重大决策后,领兵出战打仗的权利。

提督认命,兵马调动,这么重要的大郑军事的问题,竟然在没有一个武将参与的情况下,就这么定了下来。

不得不说,这就是大郑体制的悲哀。

若没有王铮的坚持,大郑的未来,真不知道会走向何方?也许,那一个和大郑像极了的北宋的结局,的确就是大郑以后的结局。

210章 决战开始295章 传教士430章 严防死守096章 被坑惨了的周通192章 莫州城下468章 趋炎附势的李朗131章 赴宴251章 不靠谱的翁婿206章 两军对峙352章 胖子丢了178章 官复原职372章 浴血冲阵030章 微臣末酱451章 多好的将士啊015章 御驾亲征465章 为了王铮的病050章 住址的问题311章 道长出马083章 凉亭轶事385章 长子王思铮522章 最后一辞004章 误会325章 魔鬼训练358新君主任选252章 王媒婆293章 王铮的家规348章 迷糊的小柔姑娘176章 探监432章 山娃和狄青287章 筹办成衣铺072章 突发事件275章 戴忠和胡三403章 没藏黑云的想法261章 母老虎的不满006章 可怜的庄稼地476章 被讹上了260章 不着调,太不着调334章 好水川之战008章 高尚的人格330章 胖子的女先生111章 乌兰山口之战115章 死法不赖290章 滴水观音520章 刘武和宋化038章 闲谈013章 哒突人犯境451章 多好的将士啊099章 钻进钱眼的王铮345章 黄河天堑的无奈336章 狄青和杨广094章 雁山卫的提督120章 蒙辽退兵的争论325章 魔鬼训练343章 安庆泽阻击战360章 被霸王的王铮238章 这个混账367章 两个穿越者的谈话416章 王铮的怨气128章 公主又来了395章李昊之死506章 朝野震动041章 密信307章 失魂的王铮395章李昊之死167章 柴公公来访355章 怀州失守209章 蒙辽军的破绽274章 富可敌国的小富婆515章 家庭会议050章 住址的问题035章 好说话的副总管167章 柴公公来访296章 西夏副使410章 王铮也有诡谋257章 三个财迷064章 王铮的知音056章 卫晃的蜕变311章 道长出马054章 出兵草原362章 封赏之议104章 再去雁山卫157章 那厮太好战076章 逗你玩儿500章 王铮的私心017章 逃命342章 血战兔毛川069章 转变观念027章 李家洼之战 中509章 父子争嘴378章 兵发怀州409章 心理阴影100章 管贤和木风270章 白日宣355章 怀州失守060章 捷报145章 回城508章 二子王念铮196章 死不了了442章 罗卜在手264章 仙丹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