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章 柴公公来访

太子的葬礼过后,就该封赏将士了,把蒙辽大军驱逐出境的功劳,任何人都无需多说,首功当然是王铮。

看过战报的那些大臣都知道,其实,蒙辽军的上一次入境,一点也没占到大郑的便宜。

王铮出奇兵,让韩庚率七万雁山卫的虎贲,攻破了蒙辽的西都白城,把白城周围的近千里方圆,搅得是乌烟瘴气民不聊生。杀死杀伤蒙辽军近十万。

而曹显坐船出海直扑蒙辽的东都辽阳,也是大杀四方毫不手软。把东都附近的区域弄得鸡飞狗跳人心不安,毙敌数万。

而王铮在澶州、冀州等地,也击毙了十万有余的敌军。射杀了主帅萧达凛,还差点生擒蒙辽的肖太后和圣宗耶律隆旭。

如此辉煌的战果,导致这一次王铮的封赏问题,没有受到任何阻挠,数天后圣旨下达。

封王铮为开国侯,实封五百户,虚封两百户,阴一子,珍珠宝石金银器皿钱粮杂物若干。

和大家预想的一样,给王铮的封赏依旧是很小气,不过大家也都觉得理所当然,已经没有人再为王铮鸣不平。

他太厉害,每战必胜,照这势头下去,用不了三五年就会封公,到了他被封为开国公的时候,就真没办法再封赏他了。

大郑还没有异姓王的先例。跟随太祖打下了大郑江山的那么多功臣良将,最多也就是被封为开国公。

终于成了开国侯这件事,王铮还只是一般的高兴,最高兴的却是翠姑。王铮被封为开国侯,就有了一个平妻的名额,那她的大事,也该和王铮办了。

可王铮却没想到这一点,他甚至都不知道开国侯可以娶一个平妻的事。

现在的王铮,正在家里的书房,起草年后征伐蒙辽的方略。

没办法,仗是曹显领兵去打,可他把方略这事儿一推六二五,来信说他都快愁白了头,对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攻城战一点谱都没有,让王铮看着办,他只按方略打仗就行了。

刚看到曹显的来信时,把王铮给气的要死,他还没见过这么不着调的边镇提督,连个方略都要他代写。

可后来他又想想,觉得是他非要收复燕云十六州,非要夺回长城防线。可夺回长城防线俱都是最惨烈的攻城战。

那些从雁山卫来的将士,跨马操刀猛冲猛杀谁都不怕,可攻城战却确实不是他们的强项。

无奈之下,王铮只得硬着头皮,凭着自己的想象,来写这一份方略了。

王铮也没有攻城战的经验,就还是用老办法,凭脑子臆想,想起来一点有用的,就记下来,最后,直到实在是想不到别的可用的信息了,再归纳总结。

新式攻城车,由兵部的作坊,按照标准件的打造方法,统一用精钢打造,重量比老式的纯木制的轻了不少,却更结实耐用,也不怕城头上泼火油烧。

下边有轮,四人推起即走,迅捷如风,上面有铁皮制成的顶棚,类似后世的厢式货车的车厢,除了后面敞开,其他三面密不透风,躲在里面的将士,不怕敌军的热油和箭雨。

可让将士躲进棚内推着攻城车前行,进入城门洞以后,简单几下,即可拆下顶棚装上撞木,改装成撞车撞击城门。

也可让将士携带镢头铁锹和大量的火药包,靠近城墙后,躲在棚下,打开前面的铁门,把城墙或者是墙根挖开一个洞,塞入火药包引爆,炸塌城墙攻进城内。

对,火油罐,这个可以有,雁山卫境内已经发现了两座埋藏很浅的火油井,用那里产出的火油,装进陶罐塞上木塞,战时点燃木塞上已被火油浸透的布绳,用投石车投射上敌军的城墙,油罐摔碎后,火油溢出被油绳引燃,烧他娘-的。

新式云梯,这个必须好好研究一下,能不能在尽量少死伤将士的情况下,快速登上敌军的城墙,就靠云梯了。

云梯可改造成能够折叠,能够快速升降,升起后比敌军的城墙还高,三面有薄铁皮遮挡防护,仅留一尺多宽的缝隙,供将士抛掷霹雳炮和发射火爆箭的碉楼。

下面有四个轮子,让大力勇士躲在铁皮围栏后,推起来疾走,距离城墙五十步左右,摇动滑轮升起云梯,碉楼上的将士用霹雳炮、火爆箭、火油罐等大杀器,精准清除掉城墙上的敌军。

主要射杀敌军抬滚木礌石的人员,爬城的将士身穿板甲,手持圆盾,只要登上城头以前遮护好面部,并不太怕敌军羽箭的攒射,最怕的就是滚木礌石热油。

掩护其他将士抬着新式的爬城梯,迅速靠近城墙,然后顺着爬城梯登上城头。

新式爬城梯前头有爪,挂上城头以后敌军推都推不开,还必须结实轻便,可惜现在还没有铝合金,用后世铝合金材料做成的,那种可伸缩三层的梯子,一个人就能拿得动,太轻巧好用了。

只要云梯足够多,云梯上的将士掩护的好,爬城梯上的将士,死伤就不会太多。

攻城前,先用新式的大型投石车,瞄准敌军和城墙、垛口、马道,以及城门内的街道,投掷石块,开花弹,炸药包、火油罐等,最少半个时辰,先把敌军的战斗意志摧毁殆尽,让他们看到郑军的大杀器,以及各种新式战械就产生绝望,想着弃城而逃。

假如敌军没有了斗志,底下的攻城战就会很好打。

就这样,王铮谢绝了所有的访客,自己躲在书房里,闭门造车鼓捣了两天,第三天,他就把一份攻取燕云十六州的方略送到了兵部。

只要是王铮所作的方略,兵部就没有提过意见,复制了一份备案后,就交给了房相。

房相看到方略,马上就和右相吕进内宫找了趟皇上郑成,三人闭门研究了半天,以他们纸上谈兵的方法,仔细推敲了一番方略的利弊得失。

后来没错找错,鸡蛋里挑骨头,好不容易地找到了方略中的一点错处。

字写的太难看,有些字都看不懂,打回去重新写。

王铮看到批语大是惊讶,郁闷了半天。心说:我的字有那么臭?

然后王铮操起蘸水笔,龙飞凤舞三个大字一挥而就。

准,王铮。

王铮歪着头看了看,然后就笑了,我写的字这不也挺好的嘛!哪里难看了?

然后又写了几个字。

尚可,照此执行,王铮。

再看看,这几个字写的也不错,比王羲之的字是略有不如,但比张旭的狂草却是好多了,最起码还能看的出来,纸上写的是字不是?

不管别人能不能看懂,但他王铮是看得懂的。

wWW▪ tt kan▪ c ○

后来王铮又仔细看了看自己写的方略,终于发现。哦!是简化字太多,那几个孤陋寡闻的老头儿,有些字看不懂,这才被打回来让他重写的。

可王铮能看得懂繁体字,会写的却不多,他正发愁怎么办?就听门房来报,柴公公求见。

“柴公公求见?怎么用了个‘求’字?柴公公找我能有啥私事儿?”王铮猜不透柴公公来找他的目的,但却赶紧出门相迎。

对于柴公公,王铮还是比较尊重的。

大郑皇城内的宦官本就不多,也没有宋朝时的宦官带兵做监军专权,更没有明朝时的宦官暴-政。

大郑为数不多的宦官,主要以服侍皇上和后宫的嫔妃为主,兼职传信和管理皇上的私财,从不参与朝政。

而柴公公就是宫内宦官的头领,由于太祖的严律,也由于皇上的仁慈,柴公公的品性本也是极好,他从没有诬陷过一个朝臣,更没有过仗势欺人,横行霸道鱼肉百姓的风言风语,他就很得大臣们的好感。

“柴公公大驾光临寒舍,实在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啊!快请快请。”

王铮迎出门外时,柴公公还规规矩矩地站在门口等待,可见,柴公公的确不是个依靠皇上的权势,飞扬跋扈之人。

“哈!王县侯客气了,首先恭喜王县侯,再次为我大郑立下大功,荣升为侯爷。”柴公公满面笑容,对着王铮拱手说道。

“哈哈!同喜同喜,柴公公,请。”

寒暄过后进入正堂,王铮命人奉上茶汤,然后才开口问道。

“柴公公亲临寒舍,可是皇上有口谕宣示在下?”

“王县侯莫要多想,皇上没有口谕,是老奴自己闲来无事,四处溜达,偶然溜达到了县侯的府外,这才来讨一杯茶喝。”

这话不尽不实,但王铮却也知道,柴公公来找他,不会是什么大事正事,应该是私事。

“哈哈!柴公公说笑了,请,请用茶。”

既然柴公公不说实话,王铮就决定满足他的愿望,用茶水灌饱他,看他能喝多少,王大将军的县侯府,难道还能缺了茶汤?

除了老王爷的‘人参燕窝枸杞乌龟芝麻汤’,王铮还不知道是怎么炖出来的外,别的汤,他都能管饱。

“哈哈!请。”柴公公端起茶盏,和王铮虚碰了一下,然后喝了半盏。

王铮连忙为他满上,再次端起茶盏让道。

“柴公公,此茶汤是我妹子特制的茉莉花茶,一般人可是尝不到,请,请吃茶,请饮尽。”

“哈!王县侯客气,此茶的确是不同凡响,请。”柴公公一口饮尽,抹了下嘴巴,然后继续问道。

“王县侯的妹子,可是翠姑姑娘?”

王铮再次起身为柴公公倒上茶汤。

“然也,就是我翠姑妹子。柴公公,请,请满饮此盏。”然后王铮先干为敬,一口喝干了自己的茶汤。

“老奴听说,翠姑姑娘有意嫁于县侯为妻,可有此事?请。”柴公公皱着眉头喝干了茶汤。

王铮给柴公公续上茶汤后说道:“咳!估计又是洛阳公主说出去的。柴公公,请,请饮茶。”

这算是间接承认确有此事了。

王铮倒不避讳他和翠姑的事,他还正缺个契机让皇上赐婚,完成翠姑的心愿呢!这下正好,就让柴公公给皇上带个口信了。

柴公公如饮汤药般地愁眉苦脸喝了茶汤,还控制不住很是不雅地打了个饱嗝。

“老奴听说,洛阳公主也对王县侯有意,可有此事?”

咋?啥意思?莫非,柴公公这是警告他来了?警告他别想攀附洛阳公主?

王铮吓了一跳,他和洛阳公主的事,说大了就是他勾引调戏公主,能砍了他的脑袋。说小了就是两情相悦,两人男未婚女未嫁,互相看对眼了也属于正常。

可是,公主毕竟是公主,公主就是主子,连一句不敬的话都不能乱说,更别说他拿公主不当干部,一向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经常对洛阳公主指手画脚,让她干这做那了。

更何况,王铮已被皇上赐婚,现在钱明珠已经算是他的妻子,户部也已经备案,就等他走个过场下了聘礼,娶回家了。

严格来说,王铮现在已经算是有妇之夫,纳妾还行,正妻是不能再考虑别人了。

可偏偏洛阳公主对他有意,他也觉着郑妽是个好女孩,两人就这么不清不楚地经常见面,经常躲进王铮的书房说悄悄话。

王铮不认为他在书房和郑妽说悄悄话了,郑妽怎么想的他不知道,但别人却都是这么认为的。

因此,王铮担心皇上借题发挥,说他诱惑勾引调戏公主郑妽,居心不良,罪大恶极,十恶不赦,想拿他说事儿。

看到王铮疑惑的神色,柴公公人老成精,顿时就猜到了王铮的意思,他于是连忙解释道。

“王县伯勿要多想,老奴没有别意,仅仅是和王县侯闲聊而已,不方便可以不说。”

柴公公的话,王铮连一丝一毫都不敢相信,但他还想探探柴公公的意思,柴公公久居皇上身边,几乎是形影不离,皇上的意思他最清楚,他想套套柴公公的话,看他王铮和郑妽到底有没有可能。

“哈!也没什么不方便的,男有情女有意,也不是啥见不得人的事儿。柴公公所言,可能确有其事,不过,我和洛阳公主还没有说透此事,还做不得准。别人的传言,不过是捕风捉影罢了,哈哈!哈哈!”

王铮干笑两声,然后就要继续为柴公公倒茶汤。

451章 多好的将士啊414章 必须让我跟着443章 你怎么这么拗015章 御驾亲征049章 气急败坏的追兵303章 莺歌燕舞293章 王铮的家规497章 三女的猜测300章 夫妻之间的感情244章 两个财迷347章 小柔的夺门行动339章 李九妹的态度356章 女人的悲哀012章 教书育人217章 王铮那厮忒混账151章 和曹显的谈话273章 对翠姑的严惩351章有花堪折直须折042章 密议276章 小桂儿和小棍儿131章 赴宴081章 小公主的床156章 军改与否519章 忙碌513章 郑成的悔悟523章 离开上京347章 小柔的夺门行动435章 没法活了411章 救兵堵路457章 王铮的病情408章 真心跪服104章 再去雁山卫502章 王铮的储君选择219章 燕京城破485章 内奸389章 兵分三路358新君主任选026章 李家洼之战 上086章 睡后的烦恼512章 翁婿问答238章 这个混账055章 草原大乱035章 好说话的副总管041章 密信402章再见没藏黑云250章,道士出山113章 千夫所指516章 四海清平281章 封侯非我愿446章 秋水的诀别183章 惊人之语271章 雨奴的功劳328章 西大营的异动514章 女人的座次064章 王铮的知音473章 陈妍的惨败107章 后军遇险103章 争论351章有花堪折直须折027章 李家洼之战 中230章 肖燕燕的风情429章 五杀令132章 上林苑诗会475章 对皇上的威胁463章 猿粪啊399章 哈密力之战437章 为万世开太平213章 悠闲的一天499 胭脂奴的殷勤196章 死不了了116章 草原初建410章 王铮也有诡谋274章 富可敌国的小富婆150章 蒙辽退兵178章 官复原职076章 逗你玩儿024章 王铮就会扯淡267章 小胖墩儿驾到359章 西夏女王397章 中了埋伏109章 王铮的检讨010章 农活387章 五百战俘的赏赐165 席棚琐事076章 逗你玩儿232章 自欺欺人的圣旨054章 出兵草原143章 步军野战400章 妇人秋水069章 转变观念208章 策反蒙古部落495章 肖燕燕到来247章 射电望远镜332章 胭脂奴的请求359章 西夏女王238章 这个混账160章 聚会3217章 王铮那厮忒混账150章 蒙辽退兵240章筹建综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