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章 封赏小议

此时钱舒已经到了,仅仅他一人,正拿着一把大扫帚,自觉在小院内吭吭哧哧地打扫卫生。

王铮对他老丈人钱舒的,这个印象还不错,说明钱舒,应该也是一位实干家。

由于他是王铮正儿八经的准老丈人,大梁府的知府郑耀,自然会大开绿灯。闻讯后,只用了一上午,就把钱舒的所有调任手续全部办妥。

钱舒拿着手续去了吏部,没找他爹钱望,却是找的吏部左侍郎田擎。

这一次同样是通行无阻,田擎甚至都没得到王铮的传信儿。

他只是风闻,昨日王铮向房相和吕相,说想在尚书省成立一个综合处,结果两位宰执啥都没问,立马就满口答应。

就连房相和吕相都满口答应的事情,还是房相门生的吏部侍郎田擎,就更不敢怠慢,他立马大笔一挥:准。

然后钱舒又去找了吕相,吕相知道这事儿,他本就是王铮的铁粉儿,除了王铮的变态爱好外,其他的一律支持。

知道王铮这是想帮他老丈人,他自然也不会刁难,当即也是大笔一挥:照准。

于是乎,别人十年也无法升一级的钱舒,转眼间就又升了半级,成了正六品下的秘书郎。

王铮见到钱舒后,规规矩矩给他行了礼,叫了声岳丈。等钱舒捋着胡须,泰然受了他的礼后,这才直起身正色说道。

“钱秘书郎,那些事让别人去做,您老自今日开始,就先安排咱们综合处的人员吧!”

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这是撇清私人关系,要公事公办了。

筹建一个部门的琐事太多,光是钱舒一个人可不行,王铮得想把综合处的框架拉起来。

“大将军,事情的轻重缓急,还请大将军先行告知。”

王铮给钱舒行礼时,他是岳丈的身份,可以泰然受之。现在角色转换,他就成了王铮的下属,自然也得按规矩来。

王铮掏出一沓纸笺说道。

“钱秘书郎,这是我昨日书写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该怎么做,写的很详细,你按照上面写的去安排吧!”

钱舒接过来看了看。

要想做事,首先得有人,王铮的第一步就把六部九卿一网打尽了。

他让钱舒分别去找六部九卿的首官,把他们拉进综合处做副处长。

其实,六部九卿只有九个人,和前朝不同,大郑建国后简化了很多部门。

除了六部外,还有通政使司长官通政使、大理寺长官大理寺卿、督察院长官左督御史。

这九个人,皆属于尚书省管辖,基本上囊括了大郑的军事、政事和民事、教育、刑罚等等。

尚书省类似后世的国务院,却比国务院还多了一项军事权。

第二步,就是让九位首官,各自派遣所属部门的干吏,入综合处任职,方便综合处直接查核各部,也能尽快执行综合处安排的政务。

第三步,责令各部门向综合处,陈述大郑尚书省交代的亟待解决的问题,陈述大郑的农业、商业、军事、官吏、教育等等,各自领域的情况。

其他琐碎的事情还有很多,满满的写了十几页纸笺,够钱舒忙一阵子了。

就这样,综合处的首官王铮,把事情交给他唯一的一个属下后,就不管不问,起身去了兵部。

他要考验一下自家老丈人的能力,如果他还堪大用,那就继续帮他。如果他碌碌无为,王铮也不会让他尸位素餐,占着茅坑不拉屎。

筹建综合处的事情有钱舒去办,王铮来兵部,是要和陈琦商量,北部边境成立卫镇的事情。

这是大事,陈琦不敢怠慢,马上把左右侍郎全部叫来,和王铮四个人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是这,北方边境东西长两千多里,面对的是蒙辽、蒙古、建州女真等数百个部落。我觉得,至少要建立两个卫镇。”

王铮走到地图前,拿起细木棍,一指燕京南部和东部的大片区域说道。

“此处的五个州郡和太行山以南,原燕云十六州的燕京,檩州、顺州和蓟州,设一个大卫镇,卫镇首府设在燕京,我建议就叫燕京卫。”

然后王铮一指太行山以北的九个州郡:“此处九个州郡,设立一个卫镇,卫镇首府云州,就叫云州卫。另外,涿州、莫州和瀛洲,并入松江卫。”

“嗯!可行,正该如此。”陈琦首先赞同,左侍郎周通和右侍郎邢开也没有意见。

“那···兵力部署和提督人选,大将军怎么安排?”

邢开道。

“我觉得,北方的边境,只要没了蒙辽这个最大的劲敌,其他部落皆不成气候,兵力无需太多。燕京卫有十万兵马就已足够,而云州卫面对的部落较多,可以驻十二万兵马。至于提督人选,···”

王铮皱眉想了想,曹显久在军中,也该放他一个大假,让他回京和家人团聚一段时间了。

现在,收复燕云十六州的那些将士们,军功册还没有定好。韩庚还没有柱国将军衔,不能做卫镇的提督,

如今,能督领那两个卫镇的,只有代老将军一人。

萧寒倒是赋闲在京,可他上一次,差点被雁山卫的那些将士气死。

这一回,他是宁死也不会去北方边境,继续督领原雁山卫的那些骄兵悍将的。

目前的办法,要么就让韩庚,暂时代理一个卫镇的提督,代老将军管理另一个。

要么就只能从,上京那五个卫戌军的柱国将军里,挑一个去北方边境镇守。

不过,项梁等人太不好管理,王铮担心,从上京的卫戌军里去的柱国将军,也会是和萧寒一样的下场。

王铮所说的兵力部署,是包括现今,已经进驻那些州郡的守城边军,不全是战斗力最强的野战卫军。

“提督人选我没有建议,你们提几个,让皇上和房相斟酌吧!”

“那么···原松江卫的二十多万卫军,总不能一直在那两个卫镇戌守吧?”

王铮想了想说道:“我的建议是,抽调十五万卫军精锐戌守上京,剩下的卫军,就是两个卫镇的野战主力。那两个卫镇不足的兵力,可从燕京调过去。”

“戌守上京?”陈琦疑惑地问道。

上京有什么可戌守的?

如今,王铮是蒙辽太后的夫婿,蒙辽对大郑的威胁,就已经降到了最低。

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长城和太行山的天然防线也已在手,只需修缮和加固,那些州郡和关隘的城防,就能保证上京万无一失。

可王铮,竟然想抽调,大郑最能打的十五万精锐戌守上京,那不是大材小用吗?

王铮没说话,却用木棍点了点西夏。

他的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三人这才恍然大悟。

哦!这个杀神,刚把蒙辽打服帖,刚让蒙辽的肖太后后跪下唱征服,这又开始想收拾西夏了?这厮,还真是个杀神啊!

“大将军是说,这十五万我大郑的精锐,下一步要调去陇西卫?”

邢开惊讶地问道。

王铮一翻白眼:“我啥时候说这话了?”

军事机密,绝不可外传,按说这个事儿,现今就连两位侍郎都没权利知道。

果然,陈琦一听邢开的话,马上就面露愠色道。

“邢侍郎,切不可胡言乱语,大将军何曾说过要调兵的事?”

邢开突然发现,自己的话多了,他顿时就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今日本应该是,王铮和皇上、兵部尚书陈琦,以及房相、吕相,他们五个人商量做主的事情,王铮懒得去找那几位老头儿。这才叫他和周通来,本是高看了他们,可他邢开,居然这么的不长眼,不该问的也说。

“属下···属下知错了。”邢开连忙抹着汗认错。

“知错就好,管好你的嘴。”陈琦冷冷地说道。

“属下知道,知道,一定,一定。”邢开悔恨欲死说道。

王铮看了邢开一眼,没为他讲情。作为兵部的右侍郎,这点眼力劲儿都没有,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混的?

放下教鞭,王铮回到自己的位置,喝了口茶汤,这才缓缓说道。

“我的就不说了,这次收复燕云十六州,将士们一共死伤了将近十万。死的必须厚恤,活着的也不能亏了他们。韩庚的柱国衔,军功足够了,给他升上去。曹显为国为民数年操劳,让他回上京休息一段时间。其他的将士,唉!尽量都升一级吧!”

王铮很无奈,这几年,由于他带领的人马,打的大仗太多,胜仗太多,功劳太大。皇上和房相愁白了头,都没法按规矩给他们升职。

因此,不说他王铮了,就连曹显韩庚等,现在都升职升的很慢。

别的卫镇杀千把人的一次小胜,主将就能升一级的功劳,搁在王铮的那些弟兄手里,简直屁都不是。

要知道,仅是燕京城外的一场大战,王铮率领将士们,就杀了二十多万蒙辽军士。

不说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单按十个人头升一级的人头算,项梁韩庚万喜高丕等等八位集团军主帅,每人都该升为柱国了。

可现在,有王铮这个例子,估摸着,韩庚的柱国衔应该没跑。可项梁万喜他们几个,能升的还会升到柱国衔以下,不能升的,最多也就是给一个虚爵,赏赐几百亩地了。

“这个没办法,也不怨皇上和房相,你们的功劳太多太大。如果按规矩,三两年内,我大郑就会出现数位上柱国,十几位柱国,伯爷侯爷的遍地都是。就说你吧!封你为一字王都有些低了。你让皇上和房相怎么办?”

陈琦叹口气说道。

王铮也无语,陈琦说的也是实情,皇上和房相的难处他也知道。

可弟兄们浴血沙场,付出的和得到的却不成比例,他还是有些不痛快。

“因此,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大郑付出了。皇上和房相,没办法按规矩封他们的官职,就只能对其他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王铮知道陈琦说的是啥意思,就是战利品没足数上交的事情。

按规矩,少部分的可以留做纪念,大部分的战利品都要上交。

可将士们打破了燕京,把蒙辽南京皇城内的珍宝搜刮一空,朝廷竟然没一个人说一句闲话。

就连那些屁事儿最多的御史言官,也都是三缄其口不吭一声。

有王铮这个例子,所有人都知道,朝廷对将士们的封赏不会公平,就没人敢找茬。

谁敢找茬,就是把皇上和房相架在火上烤,就是故意把此事抛出来,让皇上和房相难看。就是故意想让史官,把皇上和房相写的一无是处。

没人敢和皇上以及首辅房相做对,大家也都有些妒忌,王铮等将领的功劳,也就没人多事儿了。

“那就让朝廷,多给将士们一些别的封赏吧!”

王铮无奈说道。

“嗯!也只能如此了,只要不按规矩升职,其他的皇上不会在乎,田地房舍钱粮之类的,只能拿这些身外之物弥补了。等军功册造好,这事儿我来办吧!”

陈琦作为兵部尚书,算是最和将士们一心的朝中重臣,但这种连皇上和房相都发愁的事情,他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406章 再次中毒379章 怀州战事472章 高人指点393章 红水河遇伏344章 石坤和山娃的艰难行程060章 捷报034章 王副总管别哭365章 那人求见191章 夺城之后523章 离开上京344章 石坤和山娃的艰难行程189章破城死战213章 悠闲的一天199章 兵发燕京406章 再次中毒309章 李昊的灭国之策503章 和柴公公的谈话232章 自欺欺人的圣旨028章 李家洼之战 下118章 作坊的收入128章 公主又来了153章 归家262章 陈妍的择婿条件358新君主任选178章 官复原职428章 悔恨欲死010章 农活478章 秘书之职126章 蝶恋花439章 奇怪的圣旨401章 和韩庚的谈话334章 好水川之战079章 新式武器093章 皇上找茬138章 第二次亲征395章李昊之死212章 此战险胜072章 突发事件206章 两军对峙506章 朝野震动408章 真心跪服130章 明珠的烦恼362章 封赏之议459章 比较科学的解释226章 炮轰大定府070章 恼人的风雪庄278章 王铮那厮 疯了064章 王铮的知音042章 密议154章 诉职之议341章 反其道而行488章 洞房奇景008章 高尚的人格465章 为了王铮的病343章 安庆泽阻击战126章 蝶恋花104章 再去雁山卫435章 没法活了429章 五杀令408章 真心跪服398章 死胖子的恶作剧352章 胖子丢了084章 参见大将军058章 小公主的夫婿484章 开办学府062章 啰嗦的下人290章 滴水观音296章 西夏副使364章 母老虎兵发西夏461章 新的设想477章 女人也很忙341章 反其道而行506章 朝野震动408章 真心跪服099章 钻进钱眼的王铮272章 父皇的脸皮真厚423章 动物的本能340章 危急军情300章 夫妻之间的感情438章 看错你了513章 郑成的悔悟111章 乌兰山口之战153章 归家519章 忙碌377章 好心办错事419章 以死明志273章 对翠姑的严惩257章 三个财迷312章 汝阳王府052章 念奴娇260章 不着调,太不着调261章 母老虎的不满302章 教肆坊357章 乱七八糟353章 攻克兴州城412章 母老虎要吃人517章 杭州湾的谈话246章 封赏小议349章 申四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