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9章 转变观念

“看来是没有了,我说的焦炭是煤炭的一种,燃烧后却比煤炭的温度更高,像烧制玻璃、炼铁等,能更快更好,也更容易练成···”

“哦?交炭?是怎么个炭?望王将军明示。”房相不耻下问,早已把对王铮的不快抛到了脑后。

“不是交炭,是焦炭···”王铮说不清楚,就蹲下身,用右手食指在金砖上写了焦炭两个字。写完后他也没起身,继续在地上边画边说道。

“就是建这样一个大炉子,把煤炭填进去,然后密封加热,干馏焦炭的主要注意事项就是密封,密封的越合理烧出来的焦炭越快越好,等达到八百度以上,最好是一千度左右,焦炭就成了,具体怎么烧我也不清楚,我小时候就是看到过土法炼焦的炉子···算了,还是先说煤矿吧!···”

王铮觉得自己说的又多了,果断刹车,可还是晚了。

“王卿,你刚才说八百度到一千度,这个度是怎么计算出来的?那么高的温度,用什么东西测量?”这一次,是皇上先抓住了王铮话里的漏洞。

“咳咳···感觉,凭感觉。就是焦炭开始融化,变成软泥一样的的时候,大概是四五百度,等到了成银灰色有裂纹或者可能是蜂窝状的时候,就是八百度以上···”王铮尴尬地连忙解释,可是他越解释漏洞就越多。

“那···这个度应该都是有标准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测量一度到一百度的温度变化?”房相说。

“咳咳···我只知道人体的温度大概是三十七度左右,上下差不了半度,俗话说的高烧不退,就是人体温度超过了三十七度···”

“人体的温度是用什么测量的···”工部尚书崔享道。

“王大将军学贯古今,定能造出测量温度的东西,还请王大将军不吝赐教。”兵部尚书躬身一揖。

“人体的温度若能掌握,将会使多少百姓免于高烧致死,成,恳请王大将军,略施妙手,为我大郑造出能测量温度的东西,成,及所有我大郑万民,必将世世代代感念王大将军的恩德。”

此时,突然,皇上郑成退后一步站好,然后双手斜举眉头抱成拳,郑重其事地躬身就是一个规规矩矩的大揖。

“还请王大将军施妙手造出能测量温度的东西,我等,均将世世感念王大将军的恩德。”

其他人一看皇上居然都对王铮行大礼了,谁还敢站着不动,连忙各自退后一步,围绕王铮躬身站好,齐齐来了一个标准的作揖礼。

“这···咋都这样,我真不会造温度计,真不会,皇上,你起来,你起来行不行···”

王铮顿时慌了神,皇上和所有朝廷重臣亲自给他行礼,这不是折杀他吗?可无论他怎么解释说自己不会,这帮子老头儿就是不听,一直弯着腰双手举在额前。看样子王铮要是不答应造出温度计,是不会起身的。

“好吧!皇上,你先起来吧!我答应试试,我也不会,我说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工部的大匠试验,一定把温度计造出来好吗?”

王铮都快急哭了,无奈之下,只得先应承下来。

听到王铮不再装相说不做了,众人这才起身。

“是这,皇上,很多东西我也只是知道一星半点,我知道的一星半点还都是咱们的老祖宗早就研究过的,有过雏形或者是别的国家有过的,我看见过一次就记住了,偶尔想起来说出来,就成了我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了,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你还不想造温那什么?温度计?”皇上郑成问道。说着话他又后退了一步,有继续作揖的趋势。

王铮连忙双手猛摇:“不不不,我造,我一定造,我的意思是说,造出来温度计也没大用,能退烧的安乃近药片和消炎药才是关键,···咳咳!··皇上,我其实啥都不会,都是前人···”

“那就好,别的废话就别说了。···嗯?俺乃金?肖艳瑶?她俩是谁?她俩怎么退烧最关键?”皇上张嘴就打断了王铮的解释,紧接着又是几个问题。

“呵呵!王将军,那这焦炭···”房相笑呵呵地看着王铮问道。

“对,对,先说焦炭,没有焦炭很多事都干不成。”皇上也压下了心里的疑问,他也知道不能把王铮逼得太狠,要不然他又该撂挑子不干了。

“我画出来炉子的形状,再把我所知道的注意事项写清楚,让工部作坊的大匠试着烧制吧!”王铮汗了又汗,他刚才情急之下,嘴一秃噜就把安乃近和消炎药说了出来,现在已是后悔不迭。

“王将军,你刚才指点的这几个煤矿可不够,我大郑的人口数千万,仅凭几个不容易开采的煤矿怎么行?”崔享说道。

“别的我也看不出来了,就这些了,先···”王铮还没说完,就看到皇上郑成和众文武开始后退一步,然后双手斜举。他顿时大骇,连忙跑上去就拉住了皇上的胳膊:“我求你了皇上,你别给我作揖行不行?我知无不言,今天知无不言。”

“早这样利索不就好了?”皇上不满地说道:“还非要朕给你行了礼才会老实。”

“好吧!我老实,我坦白从宽,这里···”王铮抹着汗来到地图前,指着后世商丘永城和平顶山以及山西大同的大概位置说。

“这里,还有这里,大概、也许、可能、应该还有煤矿,我没去过,只是听说当地百姓发现过煤炭,就猜想那里应该有煤矿。皇上,现在咱们的大郑的官员,还意识不到煤炭能有多大的好处,燃料就是知道用木炭一种,生火做饭、取暖、炼铜炼铁等等,全部都是用木炭做燃料。可现在咱们大郑的人口越来越多,森林却是越来越少,六斤木材才能干馏出一斤木炭,代价又太高,不想办法不行了,必须让他们转变观念,必须限制木材的砍伐和木炭的烧制了。”

“而现在,煤,就能完全代替木炭,只是,在很多地方,比如雁山卫的部分地区,有些农家百姓早已经发现了煤炭的价值,也开始取暖使用了,可还是没有引起官府的重视。所以,我觉得,不是我有金手指我有多能,我只是把道听途说到的别人认为没用的信息,转化成有用的信息,派人去找了去实践了罢了。”

有些话,王铮纯粹是怕这些老家伙怀疑他,为自己找的借口,他后世知道的那些东西,只能用道听途说来糊弄一下了。

“皇上,可让工部抽调精干能吏,组成一个新的司,这个司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咱们大郑的发展、改革、科学、技术等等定一个大方向,并且适时的监督管理,经常把已经得到确认的最新技术成果,比如新农具,比如重视煤炭之类的,派员下去各州各县,重点教导和提醒、监督当地官员引起重视,大力发展。”

“皇上,只要煤炭能引起所有各州县官员的重视,能大力并且合理的发展和开采使用,那就能发现更多的煤矿,煤矿发现的多了,就将会是咱们大郑的燃料革命,燃料的革命能加速国家的发展,能使很多以前不能做或者需要大力气大量物资,才能做成的事更加的轻而易举,能使咱们大郑从效率低下的农业经济迅速转型为工业时代。···”

“皇上,工业强则国强,这句话很多下级官员现在可能还理解不了,他们还停留在以前数千年流传下来的小农经济时代,不懂工业时代能使国家经济腾飞的速度有多快,只要观念转变了,那么我们大郑的国富民强就快了,我们军事上的所向披靡也就是肯定的了。就像你在林州看到过的我的那一篇论文,农工商共同发展一样,意思差不多。”

王铮看所有都听的懵懵懂懂,就换了个说法:“如果还不能理解的话,我举个简单的例子。皇上,蒙辽、西夏、哒突等族,为啥有骏马弯刀和灵活机动的战术,可数千年来,却还是不能长期占据我中原的大好河山?因为他们没有文明,因为他们不懂工业制造,因为我们中原的强弓硬弩、冶铁技术、军事阵法等等都比他们先进。这就是科技和创新带给我们的好处。可是,我们和周边各族现在只能保持现状,无法一举摧垮他们。就是因为我们的先进技术,和他们的骏马弯刀、以及灵活机动的战术达到了暂时的平衡。假如我们进入了工业时代呢!那这平衡不是就被打破了吗?···”

“我们现在的床子弩是一个整体,一个地方坏了,那么整架床弩就都不能用了,必须拉回去大修。可如果床弩是由多个标准件组成的,那就避免了战场上由于损毁太多难以使用的情况···”

“何为标准件···?”兵部尚书陈琦问道。

“简单说,标准件就是有统一标准的配件。不管是床弩和是别的所有机械,所有部位全部用统一的标准单个制造,造出来以后拉到战场,简单组合就成了神兵利器,万一哪一个部件坏了,片刻时间就能拆下来换一个,还能继续使用,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利用率大,何乐而不为呢?皇上,别不重视,燃料革命工业革命,真的能给我大郑带来极大的好处,能使大郑在极短时间内,就能达到以前几百年的历史中都达不到的高度。”

“听王将军一席话,成,受教了。以后,还请王将军多费心了。”这一次,皇上郑成又是神情郑重退后一步躬身一揖。这一次,正蹲在地上的王铮没顾得上拉住他。

“皇上,你···咋老是这样?”王铮愁眉苦脸地说。不过,从今天这件事儿上,他知道,皇上郑成,还真是一位仁慈并且虚心的好皇上。

这时,兵部尚书陈琦出来说道:“王将军,你现今在上京居住休养,可你在雁山卫原来制定的那些计划,总还得做下去吧!你觉得,谁帮你继续那些计划最合适?谁暂时代理···”

“我最合适,农具、农田、找矿,冶铁、新式的兵甲、那两个作坊的规划等,包括秋后再进草原的所有计划,都是我亲自制定的,我最知道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也更知道该怎么做,谁也没有我最清楚该怎么打下面的仗···”

“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皇上瞪了陈琦一眼,小声说道。

“啊!哈哈!王将军,是这,你现在是住在内城还是住在城外?老夫改天抽出了空,想找王将军详谈一下···”户部尚书吕进一看不对劲,这马上就是又要尴尬的节奏,急忙上前一步陪着笑脸插话道。

他的确找王铮有事要说,就是在全大郑推广新农具新耕作方法的事,他也想让所有的大郑百姓都能吃上饱饭,他更想让大郑的国库时时刻刻都满满当当的,办什么事儿都不用再为国库空虚发愁。可他的插话却实在不是时候,王铮又被打断了话,又生气了。

“城外,风雪庄,但你最好别找我,我很忙,没空和你闲磨牙。”

王铮之所以敢这么不客气地和一个尚书说话,不仅是他受了委屈心里不好受。也不仅是因为他一提到想去雁山卫领兵就有人打断他。

主要是因为,他现在是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和文官正三品的六部尚书是平级,只比房相低了一级,比现在空缺的副宰执,也就是比右相低了半级。大家都是一个级别,你只比我多活了几十年而已,没有必要总看着他们的脸色说话。

再说了,有的尚书还没有他的爵位高,就是比他的高也是虚封,没有他的实惠。他还知道,六部尚书在城外都没有庄园,就是偷偷摸摸有一个小庄园的,那也是他家里条件好自己掏钱买的,没有一个是皇上钦赐的。

和穷得要死的文官相比,他们几个现在在场大将军倒都是富的流油,不管是赐的还是买的,都在城外有大宅院。

还是那句话,文官爱名武将重利,像做生意这种只有四等的商人才做的事情,文官们是从来不屑做的。而武将们过的都是刀头舔血的日子,却从来不计较那些虚名,怎么舒服怎么来,怎么享受怎么整,家家都做的有生意。

虽然朝廷不允许官员做生意赚钱,说是与民争利。可武将们只当没那回事儿,只不过找个正经商人挑个名代理一下,该怎么做怎么做。就算是被言官发现举报给皇上,大不了也就是被禁足一段时间,或者罚点俸禄,言辞斥责几句了事,过后该怎么着怎么着。

雁山卫的卫晃和曹显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啥?风···风雪庄?你城外的县伯府是在风雪庄?”王铮刚说完,皇上就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他诧异地问道。

“是啊皇上,我的县伯府还是你赐给我的,你忘了?”王铮也是大惑不解,这个老头儿,怎么一副要吃人的表情?我没说错什么啊?

“房相,怎么回事?”听到王铮肯定的答复,郑成顿时冷了脸,转头对着房炫普问道。

房炫普一看皇上的神色,顿时也懵了,他也不知道王铮说错了什么话,就犹豫着回答道:“臣···也不知道啊!郎中把拟议赏赐王将军府邸的公文给了老臣,老臣看也没看就交给了皇上,让皇上看着挑选,城外的县伯府是皇上钦点的呀!怎么了皇上?出了什么岔子?”

“没出岔子,能出什么岔子?”皇上郑成说完,谁也不再搭理,一甩龙袍宽大的衣袖,转身就回了后殿。

众人愣在当场,大部分人都看着王铮,王铮两手一摊做无辜状,他是真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说错了什么。

房相看看王铮,又想想他说过的话,觉得王铮的那句话也没有啥问题,可皇上为啥一提到风雪庄就变了脸色呢?

191章 夺城之后440章 原来是私信456章 再见莫移氏094章 雁山卫的提督277章 交趾 暹罗 真腊290章 滴水观音423章 动物的本能436章 老牛、嫩草455章 归家169章 传说中的家法265章 申四拒婚312章 汝阳王府077章 犯罪现场269章 贪吃的胖子087章 洛阳公主436章 老牛、嫩草524章 两封休书170章 王铮和郑妽406章 再次中毒169章 传说中的家法518章 大事的进展021章 立威327章 散尽万贯家财270章 白日宣129章 西夏的改变014章 交代翠姑的话366章 原来是吴三桂366章 原来是吴三桂250章,道士出山198章 城头闲聊360章 被霸王的王铮426章 塌天祸事012章 教书育人300章 夫妻之间的感情461章 新的设想388章 三女的烦恼421章 陈妍的情商487章 莫移氏的特殊452章 没藏黑云的要求203章 山娃的奇怪请求320章 热闹的上元夜382章 夺崖之战047章 酿酒和找矿276章 小桂儿和小棍儿181章 翁婿谈心 2482章 推脱之辞479章 秋水的劝慰174章 所谓的严惩109章 王铮的检讨064章 王铮的知音484章 开办学府166章 破城之议194章 神兵突进346章黄河东岸484章 开办学府245章 映花琳琅243 逛街095章 申四的出击074章 执行军法180章 翁婿谈心 1021章 立威054章 出兵草原490章 洞房武斗294章 视察295章 传教士207章 韩德壤的奇谋232章 自欺欺人的圣旨393章 红水河遇伏322章 三川口之败027章 李家洼之战 中133章 幽会137章 大都督的军令365章 那人求见443章 你怎么这么拗374章 庆功宴353章 攻克兴州城328章 西大营的异动502章 王铮的储君选择147章 冀州解围004章 误会186章 天子剑令139章 兵围澶州126章 蝶恋花250章,道士出山426章 塌天祸事291章 被讹上了343章 安庆泽阻击战145章 回城346章黄河东岸325章 魔鬼训练049章 气急败坏的追兵175章 自首009章一派胡言427章 刺杀王铮380章 静州城外028章 李家洼之战 下292章 二进宫311章 道长出马178章 官复原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