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这衙门真是寒酸得紧(三更补)

此时站在门口呼喊的人,能让甘奇喜出望外的人,正是两年多没见的那个四川眉州苏家高瞻远瞩的君子大帅比苏子瞻。

甘奇欣喜而出,苏轼更是欣喜,两人几乎见面就抱在了一起。

“你要回京,怎么也不先来一封书信呢?”甘奇如此问道。

“我寄了信啊,道坚没有收到?”苏轼问道。

甘奇摇摇头:“看来信比你还到得晚了些。”

苏轼笑了笑,也不当回事,这个时代,信件没有他自己到得快,这也是正常的,甚至信件寄送不到,半路丢失也是常有的事情。只道:“韶光易逝啊,如今道坚你都已经一甲头名了,官职在身,反倒是我,此番入京,只能准备制科京察了。”

苏轼对于自己考中之后没有得官就回家守丧这件事情,多少还是有那么一点惋惜的。因为并非考上进士了,就一定能得到官职,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如果苏轼还想当官,那就得需要有真正的高官来举荐。

如果没有人举荐,就得自己想办法,比如参加制科考试,也就是京察。所谓京察,大概类似于公务员内部考试,也就是说苏轼名义上已经是正式公务员了,但是想要当官,还得再参加一下内部考试,脱颖而出之后就可以实授官职。宋朝的制科,民间人士其实也可以考,不过那得需要举荐,真正有权柄的人举荐。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想要真正当个不错的官,两人都会再参加一次制科考试。不过还得等上一年半载。

这种事情也很正常,比如一个官员当得还不错,或者官职也比较高,但是忽然父亲去世了,需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之后回来,也并不会官复原职的,还得朝廷再行安排,如何安排也是一门学问,不能官复原职,那总不能又去当个小官吧?所以那就又要朝中有人举荐他,才能有一个不错的安排。

苏轼苏辙兄弟俩,在这方面来说,也是有些倒霉的。进士考上了,官还不知道在哪里,有这种处境的人,也不止他们兄弟俩,汴梁城内,还有许多,比苏家兄弟更倒霉的都有,当了十几年官,守个丧之后再回来,毛都没有一根了,差一点的官职不愿意,好一点的官职又轮不上,这也是朝廷开制科的原因之一。毕竟那些不错的官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子由呢?”甘奇左右看了看,就苏轼一个人,倒是有些意外。

“子由与父亲还未到,得过一段时间才会入京,此番我家算是举家搬迁了,准备在这汴梁城安家落户。”苏轼如此说道,这眉州苏氏的苏洵这一支,就算是移民了,从眉州移民到了开封。

谁叫苏洵生得这么好的两个儿子呢?也不得不举家搬迁了,不然两个儿子都在京城,留得一家老小在几千里之外的眉州,那还怎么过日子?

既然要举家搬迁,麻烦事也多。家里的产业该变卖的都得变卖,田地商铺都不会留下了,该分给亲戚的分给亲戚,留得一个祖宅祖田,也会让堂兄弟们代为管理。

其他东西都变成现钱,要运到汴梁城里来。

说白了,这回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出来了,以后几乎就再也不会回去了。苏家兄弟除了给苏洵送葬的时候会扶灵柩再回一趟眉州,这一支苏家就不再是眉州人了,往后苏家的后人,也只能算一个祖籍眉州。

既然说道安家落户,甘奇又问一语:“可有在城中选到宅子?”

“我此番先来,便是做这般事情,总要先选一个落脚之地,如此一家老小来了,也不那么仓促。”古代搬家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牛车驴车一车车的拉,跋山涉水,带着全部家当,路上辛苦不说,还有危险,到得新地方安家落户,也少不了麻烦,要有安置一家老小的地方就很重要了。

甘奇是地头蛇,这方面倒是可以帮苏轼一个大忙,便开口说道:“那此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苏轼也不矫情,只道:“寻你就是此事。”

甘奇闻言有些伤心,笑道:“我还以为你寻我是因为你我关系甚笃呢?”

苏轼笑道:“走,先吃酒去?”

甘奇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寒酸衙门,点头说道:“那就先吃酒去。”

两人就这么手拉手,肩并肩,往樊楼而去。

苏轼还笑问:“怎么好好一个状元郎,做起了收商税的差事?”

显然在苏轼看来,收税可不是一个好差事,这不仅是苏轼的看法,也是大多数文人的看法。圣贤子弟,君子人物,与商人喋喋不休讨价还价那一钱两钱的事情,实非好差。

“皇差,一年得给官家交五百万贯的钱财呢。”甘奇自然不觉得此事有何不妥。

“五百万贯?把你甘道坚卖了,也卖不出五百万贯。这定是有人与你为难。”苏轼如此理解。

甘奇摇摇头:“非也非也,这是我自己在官家面前保证的,保证一年在汴梁城收出五百万贯的商税。”

苏轼脚步一停,看着甘奇,问道:“道坚,你莫不是傻了?商税岂能收到这么多?”

甘奇笑着抬手一指:“你看,这大街小巷的都是什么字。”

苏轼进城就注意到了四处都能看到甘奇刷的标语,答道:“你便是把这大街小巷都写满了,一年也变不出五百万贯的钱财来。除非你在这汴梁城拦路劫道去。”

“劫道赚不到钱的。子瞻要不要到我这衙门来,与我一起收税?”甘奇笑问。

苏轼连连摇头:“我不收税。”

这是没办法的,叫苏轼跟着自己上街收税,还真是为难他了,苏轼这样的人物,就该纵情花酒间,留得万世名。

“罢了罢了,樊楼已到,吃酒,不醉不归。”看着苏轼,甘奇有一种舒畅之感,为何?因为苏轼的人生态度,是甘奇这一辈子做不到的东西。

真正的潇洒,真正的洒脱,真正的享受生活,甘奇都做不到,苏轼似乎就能帮他完成这些做不到的东西。

若是甘奇不知道未来,不知道历史,不知道那些悲哀,兴许也就不用去羡慕苏轼了,可以做一个与苏轼一样的人。

两人落座吃酒,左右七八个美人伺候着,头前还有新花魁云锦儿自觉前来捧场助兴。

这汴梁城里有这种待遇的人,不多了。有这种待遇的年轻人,那大概也就甘奇与苏轼了。

苏轼也是兴起,填词是信手拈来的,喜相逢,说来就来,随口而出,云锦儿便是欣喜而唱。

苏轼倒也不觉得自己填首助兴词有什么大不了的,口中笑道:“唯有美食与美酒不可辜负,道坚再饮!”

甘奇今日还真有点求醉的想法,主要是做了酷吏之后,心中需要有一个发泄之处,因为甘奇不是那等以折磨人为乐趣的变态,这个时代的刑罚,还真就是把人折磨得死去活来的。

杀人不过头点地,在甘奇心中,折磨人比杀人还要残忍百倍。

甘奇一杯饮下,口中一语:“美食与美酒,却还差了一样。”

“差了哪一样?”苏轼问道。

“差了美人。”甘奇带着坏笑。

苏轼抬眼环顾,莺莺燕燕,美人环绕,哈哈大笑:“道坚知我!”

甘奇抬手一招,一个半老徐娘的女子摇着腰肢走向甘奇身边,附耳来听。

甘奇轻语几句,女子拿着团扇遮住笑开的嘴巴,便是下去安排,也记着甘奇的话语,要美的,要有才的,要清倌人。最重要的还有一句,有钱,有的是钱,直接赎身。

既然要在汴梁安家落户,家里岂能没有几个歌舞伎伺候着?没事就买几个,这就是苏轼该有的人生。

“道坚,早前行路之时填了一曲,你听我言,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此曲如何?”苏轼这一辈子,千年之后仍然有三千四百多首诗词传世。若是计算那些已然失传的,或者随手而作并未记录的,只怕更多无数。而且这三千多首诗词,任意拿出一首,那都是水准之上的。

就算只算传世诗词的数量,苏轼活了六十一岁,抛开孩童年少时期,一年几乎有近百首的产量,三四天一首的产出速度。这还不包括文章,书法与画作,苏轼的文章数量就不谈了,苏轼的书法是北宋四大家之一,画作更是一派之魁首,想来在当时而言也是多如牛毛,练习时候的书画也就更是数不胜数了。还有他当官时候来往的公文以及上书的奏折。

你想想,他这一辈子都在干啥?

“好词,天涯何处无芳草,多情却被无情恼。着实好词。”甘奇夸着,这尼玛着实比不上,不服不行。金句王,说有就有。这一首词,写的大概是行路之时苏轼的些许感慨。

真要说诗词之道,甘奇就算搜刮自己记忆中的上下五千年去抄,都抄不过苏轼一个人随手写。

身后抚琴唱曲的云锦儿,已然两眼都在放光。

苏轼大手一挥:“云姑娘,送与你了。”

两眼放光的云锦儿,连客气谦虚的推辞都没有,已然起身来谢:“奴家拜谢苏先生大作。”

甘奇还有些心疼之感,这么好的词,又并非是用来应此时之景的,名传千古之作,怎么说送就送了呢?

甘奇是肉疼,那是因为甘奇知道这首词的文学价值。

苏轼可不心疼,苏轼只当是每天闲着无聊随便写的,给谁都无所谓,明天还有,不用等明天,也许马上就又有了。

甘奇就差说一句,送给我行不行?

没有说出口,有损逼格。

不知为什么,甘奇有些郁闷,把酒一抬,说道:“子瞻吃酒,论撩妹,还是你厉害。”

甘奇刚才还在想着给苏轼安排一下,哪里想到苏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撩什么?”苏轼酒已在喝,话没有听太懂。

却是这首词,才刚出苏轼之口,云锦儿已然就在唱了。云锦儿还未唱罢,隔壁就已经有人拿到了原文,也开始在唱了。

只是没有想到,这首词还惹事了。

汴梁城有一个牛逼人物,此时也正在樊楼庆贺自己得了官职,听得此曲,便是开口问道:“此乃何人所作?”

唱曲的姑娘答道:“回晏公子话语,此乃云大家那边刚刚传过来的,说是眉州苏轼之作。”

牛逼人物点了点头,与左右说道:“苏轼,倒是有些耳闻,此词还行,勉强入耳。却是我来之时,不见云姑娘来坐上唱曲,原道是去了旁人之处。”

这话什么意思?为何这位晏公子这么牛哄哄?因为这位晏公子,来头可不小,脾气更大,口气更是惊人的大,连走路的时候眼睛都会往天上看。

第四百九十一章 射中目标的羽箭第九十章 初中三年级第八十二章 二爷出马第五百二十章 苏门学士成了甘门学士第五十二章 三年会考,十年模拟,一年冲刺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此方能解朕心头大恨第七章 散手相扑第一百零一章 开府门第一百二十六章 我都不想活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韩大相公的朝堂第五百四十四章 高原第一百六十六章 尴尬的老师与学生第五百四十八章 都不准投降第五百零八章 为人民服务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决战第八十七章 害人的大哥第二百九十三章 帝师与帝师的老师第九十一章 无曲可唱第六十三章 赎身第五百五十七章 走喽,高头大马去冲阵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决第四百七十章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六千,多写了一些,来晚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斯文扫地,有辱圣贤第三百一十七章 还是道坚高明第三百九十章 泉州的大世面第二百八十三章 衣钵传人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当佩剑,推官司马光第三百三十四章 五百万贯?第十一章 拔苗第二十六章 巡检捕头第二百二十六章 这老货当真如此放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抱头痛哭,怀才不遇第一百八十五章 道坚书院(感谢书友智瞳万赏)第二百六十四章 赈灾,政治资本第一百六十章 谈一次,考一题第五百三十二章 甘奇要决战第三百五十九章 晏几道要装逼第四百零二章 甘大知州的大修大建大计划第一百一十三章 子瞻同学,该干活了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当佩剑,推官司马光第五百一十三章 甘相公在哪里呢?第两百章 竟然还有如甘先生这般的读书人第四百六十九章 易攻难守的大城第三百五十五章 甘主事升堂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势无双,英明圣主第九十七章 青天大老爷第一百零四章 甘奇,甘道坚第三百五十七章 这衙门真是寒酸得紧(三更补)第二百零八章 人傻钱多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头皮的甘奇,要干了!第三十二章 兄弟,你开价!第九十八章 杀了甘奇第三百零九章 韩大相公召见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里的女人们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光棍,你打不打?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达天听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没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要倒霉的种愕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头皮的甘奇,要干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甘奇向来小气第四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甘道坚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一百五十二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为何就这么不乖呢?第六百零一章 还请陛下罪己第二百八十七章 取之也难,不取也难第四百五十二章 生子当如甘道坚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四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五百八十七章 甘奇要杀臣第二百一十七章 甘郎,不要……第五百四十三章 甘奇爱女子第一百七十二章 读书人的事情,叫作……折服第三十三章 滚蛋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三百六十七章 先生,怎么办?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头皮的甘奇,要干了!第七十四章措手不及第三百五十五章 甘主事升堂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嘴抹了蜜第三百三十八章 东家门外唱大名(五千多字,算巨大章节吗?)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宋的未来第七十八章 签约与联赛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个野人,生的与熟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相公,还去请人吗?第二百四十一章 杀你的是我大哥甘奇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势无双,英明圣主第三百九十一章 甘大恶人在布局(五千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简在帝心第二百二十二章 吾愿带吴钩,匹马戍邕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开,不开,我不开第二百四十九章 潭州卖牛骚操作(二)第五十八章 不知寻我何事?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八十六章 进学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钻营之法第三百零六章 大宋之赌神篇第四百零八章 准备回京,女儿,祥瑞,韩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