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英雄纪念碑

王枫在几个亲兵的保护在处身于战场外面,这种场合不需要他亲自上阵撕杀的,他只在一边观察着。这个时候猛子已经跟鳌拜拼杀了起来,两人都十分的勇猛,在拼了几十个回合后仍然不分胜负,而周围的骑兵则因为王枫带过来的艘是最精锐的骑兵,这些建虏骑兵哪能是对手,在王枫的骑兵几个冲锋下,这些建虏骑兵都纷纷被挑下马来,战场上还剩下零星的建虏还在顽强地抵抗着。这个时候的王枫看到猛子跟鳌拜的决斗仍然还没结束,为了尽快解决这支骑兵追上多尔衮,也顾不得看看到底是鳌拜厉害还是猛子厉害,招呼其它亲兵上前帮助猛子一起把鳌拜收拾了。这个鳌拜虽然勇猛,可是在跟同样勇猛的猛子拼了这么久后早就体力透支了,现在再被王枫的亲兵上来一阵猛打,立刻被乱刀砍倒在马下。

收拾完阻截自己的鳌拜骑兵后,王枫再想去追多尔衮的骑兵,发现他们已经上船往觉华岛方向走了,这个时候已经追不上了,王枫只有眼睁睁地看着多尔衮他们消失在自己的眼前而无能为力。现在虽然让多尔衮跑了,可是宁远战场上还有几万的建虏部队来不急跑,他们来王枫部队的进攻下,特别是在多尔衮带着建虏高级将领跑路的情况下,完全放弃了抵抗,轻易地被分割成一片一片地被包围了起来,然后 一片一片地被消灭掉。

宁远一役,皇太极带来的十五万精锐建虏兵除了多尔衮带着的几千骑兵逃走外,其它全部被消灭,可谓是明朝跟建虏作战几十年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只可惜让多尔衮带着生死不明的皇太极给逃走了,不得不说是一个小小的遗憾。不过相对于这么巨大的战果,这点小遗憾也算不了什么了。

在全部消灭了被围的建虏兵后,王枫带着亲兵来到刚才拼杀的战场上,见到的是一片修罗场景,到处都是死人的尸体,有自己部队的,也有建虏的,当然大多数还是建虏的,这些尸体都横七竖八地以各种姿势倒在地上,这些人流的的鲜血把整个地上都淋的湿淋淋的,像是刚下过一场血雨,空气中布满了血腥味,情形是惨不忍睹,这情形即使多次上过战场的王枫也忍不住差点吐了,这里的场面实在太惨了,让王枫心里一个劲地感叹战争的残酷性。不过王枫也知道现现在汉人跟建虏是死敌,是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关系,想想历史上的建虏入关后做得比现在还绝,在建虏入关前汉人有九千万的人口,建虏入关后被杀得只剩余一千多万了,历史上的什么扬州三屠等,比起现在的情况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俗话说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酷,这话一点都没错,如果自己不靠暴力来抵御建虏的进攻,那么如果等建虏入关后中华民族将遭受怎么样的浩劫啊!所以对于自己所做的是,王枫是一点都不后悔。经历过几次残酷大战的王枫也不再是以前的王枫了,以前的王枫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子,而现在成为了一个指挥着几十万精兵的统帅了,深知历史责任重大的王枫开始硬起心肠来做一些自己不太愿意做的事了,包括毫不留情地杀掉挡在自己面前的敌人,现在的王枫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领袖了。

在王枫默默地走过战场的时候,周围的士兵则在默默地打扫这片战场,他们有条不乱地一边把死在战场上的自己的战友尸体抬了出来,准备找地方掩埋,然后对受伤的战友进行治疗;对于那些没有死透的建虏或者装死的建虏,这些士兵则毫不留情地一刀解决掉了。这场宁远大战,王枫的部队也有巨大的伤亡,看着这些自己亲手带出来的兵有的永远长眠在宁远城下了,王枫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以前都是活生生的汉子啊,特别是以前跟自己从中原出来的,多少次一起喝过酒的啊,现在他们永远看不到胜利了,也永远不能来参加胜利的庆功宴了。这些人的牺牲,得让多少的家庭痛苦啊,这些人为了整个汉族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啊。相对于这些人,王枫觉得自己打胜了这场战争一点都不伟大,伟大的是这些可敬可爱的士兵,是他们用

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来实现了的,而王枫只是躲在后面出出主意而已,这让王枫非常的惭愧。王枫知道这个时代把普通士兵的命看得非常的轻,普通士兵死了后直接是就地挖个坑埋了就是,运气好点的就是给他家里寄点抚恤的银子,而这些真正为战争出过力的士兵甚至说不出名字,就这么客死在异乡。

王枫现在觉得这样做对这些士兵一点都不公平,在战场上只有这些普通士兵才是战场上最关键的人物,也是出力最多的群体,如果就这样让这些人不明不白地客死异乡,王枫觉得非常愧对他们的英魂。王枫想起了后世的烈士纪念碑,想到了一种可以安慰这些亡灵的办法,那就是仿照后世的做法,在这里建立一个英雄碑,把这些无名英雄的尸体全部安葬在这里,然后再在这里树立一块巨大的纪念碑,把这些战士的名字和他们的事迹全部刻在碑上,好让后世的人瞻仰,让世世代代的人都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事迹。想起这个后,王枫看到这些受伤的士兵,有的可能终身残废了,不能再上战场,也不能回家干活了,如果按照这个时代的做法,那么这些人也许就是回家等死了,而对于这些战死的士兵,王枫也不忍心让这些功臣受苦,也觉得自己有义务为他们的下辈子着想,想到自己从皇太极那里敲诈的两百万两银子还没怎么用过,于是就打算拿出部分来分发给这些受伤的战士,足够让他们回家过上一辈子的日子,还有这些战死的英雄,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一旦他们不在后,他的家人不但痛苦不堪,而且还会失去一个重要劳动里,也许有的家庭就会陷入困境,对于这些人的家庭,王枫也打算发放一笔银子专门派人送到他家里去。

心软的王枫本着不想让自己战士受苦的这两点做法,从此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次产生了英雄纪念碑和抚恤金的概念,这些只是王枫本着自己的良心为自己死去的战士做的那么一点点事情,成了今后王枫部队的光荣传统,但是这两件事产生的效果却是王枫意想不到的。这两件事不但让死者有了安慰和死者家属没有经济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这些受伤战士的生活问题。但是,王枫这样做更重要的是让那些活着的士兵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不再担心自己在战场上死后自己家庭会因此而陷入困境,不再担心受伤残废后自己会因此而被抛弃。王枫的这些做法让他们明白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居然这么惦记着自己这样默默无闻的小兵,把自己这样的小兵还当人来看待,以前像自己这样的小兵从来都是被人忽视的群体,从来没有人为他们今后战死或者受伤所考虑,如果自己一旦运气不好在战场上受伤或者残废了,那么只有自认倒霉。而现在王枫不但为他们解决了自己一旦战死或者残废后家庭的经济困难,还为那些死后的人立了英雄纪念碑,自己这样的小兵居然还可以流芳百世。现在王枫的士兵都感觉到了自己第一次被当成了真正的人来看待,把王枫当成了自己的再生父母,在这些士兵心中,王枫的形象是那么的至高无上。通过这两件事,造成了跟随王枫的士兵个个成了王枫的心腹,在以后的时期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发生了任何的事,这些士兵都以王枫为中心,他们也只听王枫的调动。对于其它任何人,甚至皇帝本人,在没王枫的默许下,也调动不了王枫的部队。而这两件事的另一个副作用则是让无后顾之忧的士兵作战更加的勇猛,现在他们不再为自己的牺牲或者残废而担忧了!

经过清点,在宁远一战中,王枫的部队伤亡的人数有将近两万。在伤亡的这些人数中,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刚开始的时候王枫进攻皇太极的时候伤亡的,到后来皇太极开始调整了策略,从进攻王枫方转变成进攻洪承酬的时候,王枫的伤亡人数就开始有限了,毕竟从这个时候起建虏从进攻变成了防守,而王枫则从防守变成了进攻,而拥有大规模先进武器的王枫部进攻建虏的时候从来不会傻到去硬拼的。到后来皇太极被大炮打中后,这些崩溃的建虏根本对王枫的部队造不成多大的伤亡了。但是具王枫所知,现在洪承酬那边的情况很不妙,从最开始的时候拥有十四万的兵马,开始的时候被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山海关总兵马科带走了六万兵马,在开始的时候损失了一部分,在王枫跟皇太极决战的时候出城兵马有六万,等到出城后运气不好,碰到皇太极从进攻王枫开始转为进攻自己,在苦苦支撑到王枫解决皇太极后,现在大概只剩余两万左右的兵马了。一个堂堂的总帅,经过宁远大战后,带来的兵马从十四万多到现在只剩余两万,不得不说是一场非常失败的战争。要不是王枫即使赶到,现在的洪承

酬也许会跟历史上的一样被建虏俘虏了。

现在整个辽东方面,作为大明跟建虏的最前线,除了洪承酬剩余的两万人马外,就是王枫的十万人马了,可以说就实力而言,王枫是辽东最强的了。当然,王枫也是在皇帝的直接领导下,王枫的人马也属于洪承酬领导。应该这么说,宁远一战成就了王枫,王枫通过宁远一战不但打出了自己部队的威风,还有就是因为收编了临阵逃跑的三总兵的部队,使自己得到六万精兵,为后面的宁远战役打下了基础。

在打扫好战场后,王枫带着部队进城了,在安排好部队后,王枫开始去会见洪承酬了。在宁远的官邸里,还见到了宁远总兵吴三桂和玉田总兵曹变蛟等人,这几个总兵经过宁远大战现在也很惨,自己手下的兵从两万多人到现在剩下不到一万了。

王枫到了后,洪承酬向他汇报了一些伤亡损失,便正式开始了战后的辽东军事会议。在会议上,洪承酬充分肯定了王枫及时救援行为,大力地赞美了王枫在进攻义州和决战皇太极的杰出表现,对于王枫私自杀死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和山海关总兵马科并收编他们士兵的事只字不提,想来是洪承酬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做法。

军事会议结束后,王枫跟几个总兵一起就出来了,在走出官邸后,几个总兵都上来恭喜王枫,特别是吴三桂更是上来热情地拉着王枫的手不停地赞扬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并邀请王枫去喝酒,说可以顺便可以向王枫讨教讨教下。对于只比自己大两岁的吴三桂,两人算是年纪最相仿的,都算是年轻人嘛,王枫也想跟这个吴三桂好好聊聊。正当王枫就要答应的时候,突然后面追来个传令兵,说是洪承酬要单独求见王枫,这个时候王枫只得无奈地跟吴三桂说抱歉了。吴三桂倒也爽快,听了后拍着王枫肩膀道:“居然总督大人单独求见你,肯定是有要是商量,我们喝酒有的是时间,到时候我们不醉不归。”

来到书房后,传令兵悄悄地退了出去,洪承酬正在书房发呆,见到王枫进来后,热情地打了招呼,王枫也不敢托大恭敬地道:“洪总督好!”洪承酬假装发怒道:“这里没有外人,怎么还叫我总督啊?”王枫微微一怔,急忙改口道:“洪伯父好!”洪承酬这才点头微笑道:“好,好!老夫没看走眼,贤侄果然不错,宁远一役,贤侄居功之首啊,要不是贤侄,我可能在被建虏围困在这里呢。”王枫听了谦虚地道:“哪里,还不是洪伯父指挥有方。”洪承酬摆摆头道:“贤侄你就别谦虚了,这次我根本没想到那几个总兵居然敢临阵脱逃,本来皇上给你的任务就是去进攻义州,没想到你不但顺利地把义州攻了下来,还回师击败了皇太极的主力,解了宁远之围啊。”王枫听后,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那么洪伯父我杀那几个总兵的事?”刚问完,洪成酬马上一拍桌子,大声道:“杀得好,那是他们何该,有机会我也会杀他们的,临阵脱逃,算什么军人?我们军人的脸都被他们丢尽了。这次要不是他们的胆怯,宁远战局也不会恶化到这种地步。贤侄这件事做得好,这件事我会去向朝廷解释的,就说是我们商量以后才这么做的。”

宁远大战结束后的这段时间里,建虏倒也安分了很多,至少现在的建虏不再在边境地区到处去抢劫汉人了,作为明朝对面最前线的建虏也没再派兵来骚扰义州了,而是龟缩在广宁等城市里。当然王枫也没有去进攻广宁和西平堡的打算,虽然现在王枫打了个大胜仗,可是自己的损失也很大的,需要时间来休养,现在对于王枫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要知道王枫穿越到明末才两年的时间,如果再给王枫多点时间,那么王枫相信自己完全可以把部队训练得更加的精壮,招募到更多的士兵,研制出更厉害的武器,这样进攻建虏的成功性就更大了。可惜现在王枫有方面还要等朝廷的旨意,毕竟宁远大胜的奏章递上去后,现在具体的封赏旨意还没下来。王枫回到杏山城后在一边等待朝廷圣旨的同时,一边加派探子去盛京探听皇太极的消息,最后终于给打探出来了,不过不是什么好消息,那皇太极的命也真大,这么大一发炮弹居然没把他给炸死,据说在炮弹飞向皇太极的时候,他身边的一个侍卫舍身把皇太极压在了自己身下,最后那侍卫被炸得粉身碎骨,而皇太极本人则被炸成了重伤当时就昏迷了过去。在多尔衮把皇太极救了回去后,通过太医的治疗,三天后皇太极才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得到这样的结果,让王枫在郁闷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皇太极的命好,现在得到皇太极没死的消息,王枫现在当然不会马上就去进攻建虏了哦。

(本章完)

第九十六章 关外看客第四十四章 邀宴第九章 国丈来也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一百零四章 红娘子的诱惑第一百零九章 白莲教归顺第三十七章 国事天下事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进行时第一百三十二章 贵妃的想法第十八章 再死一回第五十九章 救济灾民第八十四章 刺杀洞明第九十六章 关外看客第九章 国丈来也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战(一)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纵(实际为九十二章)第二十一章 初见天颜第一百四十七章 连环计第九十三章 固守潼关第一百四十七章 连环计第六十五章 琼雯夜会方以智第七十八章 献策第七章 缘来如此第一百一十二章 西安大战(三)第七十六章 备忘录第五十一章 白莲教强收徒第十四章 答案揭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军压境第一百零九章 白莲教归顺第九十五章 招兵买马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枫第二十三章 除夕夜团圆第四十一章 胜败第四十八章 崇祯召见第四十一章 胜败第九十七章 盛京风波第一百二十六章 惶恐的南京第七十二章 微服私访第二十七章 池鱼之殃第四十五章 顾忌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来访第一百三十七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广宁战役(3)第四十九章 东林党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计第一百三十四章 辽东风云第一百零二章 欲擒故纵(实际为九十二章)第十六章 懵懂上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广宁战役(6)第七十章 夜宴第二十五章 春坊开讲第一百四十九章 定计第七章 缘来如此第五十四章 刘宗敏亲自带兵迎战第十三章 福祸难料第四十五章 顾忌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遇挫第二十九章 炙手可热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战(一)第二十章 耳提面命第二十八章 禁足第七十九章 洞明大师第一百三十章 左府家丁第八十六章 五里山赌局第三十四章 观音寺第六十九章 平定国丈之乱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返辽东第一百七十二章 广宁战役(6)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定国的计策第一百七十三章 广宁战役(终)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枫第六十五章 琼雯夜会方以智第一百四十六章 糜烂的宁远战局第一百零八章 计取济南总兵第一百一十章 西安大战(一)第四十五章 顾忌第一百二十四章 武昌大战第十五章 儿女情长上架感言第四十二章 围城第一百五十三章 南下第四十三章 计第九十八章 盛京欲乱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战第三十一章 阅兵第五十五章 大胜归朝第一百五十二章 真假王枫第九十七章 盛京风波第八十九章 层出不穷第五十八章 赈灾晚会筹集善款第一百六十章 战争进行时第一百二十八章 变局第四十六章 白莲暗使第八十四章 刺杀洞明第一百四十三章 新的大战来临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定国来访第五十七章 提议兴修水利第四十七章 封赏问题的背后第八章 国丈选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