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九章:共襄大业

“这还用教?夫君神仙似的人物,看什么不是透亮透亮,心里自然早有计算,何用我等凡夫俗子想。”

李浩然没想倒她想的通,干脆不用动脑筋,懒的操心。却是真正聪明的女子,玲珑剔透,境界高人一筹,时常感叹家里也是藏龙卧虎啊。

辽东从李浩然回来召开第一军事扩大会议;各军团将领齐聚一堂,李成梁、熊庭弼、裴文中、李如桂被邀之列。硕鼠司介绍关内战况;李自成在长安称帝后,张献中也在四川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目前京城守军只有麻贵的3万人马,蓟县2万新兵训练。义军李自成被甲待戈,随时都有可能进攻北京城。

李浩然问:“如果义军进攻多少天可以打到北京?”

“报辽王、从长安到北京有几条路可走,最近也是最快的就是,走大同、阳和、宣府一带,进居庸关攻占北京,山西总兵力在5万之间,但都分散驻守,加之明军粮草、粮饷短缺,士气不振,已经有许多山西官员投靠义军,这样算来,三个月内义军必然可以攻占北京城。”

对于这个判断熊庭弼、裴文中断不能接受,嗤之以鼻,李浩然从历史知识了解事实确实如此。

辽东巡抚裴文中介绍了辽东粮食生产情况;这几年土地改革,使辽东没有免税田地和霸占土地的现象,所有人都分到了土地,人数还远远不够,地多人少。由于东北冬长夏短,粮食只能生产一季,番薯可以冬天种植,冬天收获,妳补粮食不足,目前粮食已经积蓄了二千万担,应付辽东兵马绰绰有余。

加上高粱、玉米、大豆等副产品,辽东已经是丰衣足食,遍地是牛羊的富裕景象,特别还提到辽王前几年免税养民政策、鼓励农商政策,深入人心,才会有后几年的大力发展,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辽王还建立一整套奖励军功办法,百姓都愿意把子弟送到军中效力,保家卫国,获得战功,光宗耀祖。得到会场上一片欢呼声。

辽东知府李如桂进一步说明辽东的变化;以前都是关外向关内运输物质,然后从关内换人参、貂皮、草药等山里货,现在全颠倒过来,从关内运出的农产品到了关外轰抢一空,许多商家不知道从关外该运啥回来,往往空车而回,说一趟就赚够本了,不需要来回跑。目前辽东的商业税收每年是三千万两,是整个大明朝税收的两倍还多。

熊庭弼介绍赫图阿拉情况;女真反抗武装基本消灭,少数人跑到深山老林躲起来不足为惧,根据辽王的指示把女真游猎民族改为农桑民族,我们在赫图阿拉周围开荒种地,这几年农民都可以吃到自己种的粮食,得到女真人的拥戴,许多人还愿意加入军中,本来兵马1万多,现在已经超过2万人。

李如梅介绍辽兵情况;辽东第二军团目前有骑兵七万、火枪4万、刀牌手3万、辅兵3万总兵力达到十七万人,火炮500门。虽然没有真枪实战,但训练一天也没放松,骑兵、步兵与火炮的配合已经十分熟练,请辽王视察。

李如锌介绍水军目前有战船十艘,货船60艘,造船厂加紧制造。兄弟俩向李浩然提出水军不过瘾,想换成陆军。李浩然到那里给他找人,正想叱喝他们,李岩凑过来说他弟弟李俊对水军感兴趣。李浩然想也好,不愿干也干不好,做个顺水人情同意由李俊接替李如锌、李如悟的职务,倆兄弟到第二军团任职。

鉴于两个军团不平衡,把熊庭弼一部分人并入辽军兵马,李浩然作了如下调整;第一军团骑兵分为;有枪的4万人,无枪的3万人。火枪4万,刀牌手、弓箭手2万,辅兵1万、火炮300门。总兵力15万人由王虎为军团长、李岩为副军团长兼参事。

第二军团骑兵分为;有枪5000人,无枪4万人。火枪3万人,刀牌手、弓箭手2万,辅兵3万,火炮400门。总兵力12万5千人由李如梅为军团长、汪锡、袁大朗为副军团长。

事后李如梅说骑兵少了点,李浩然笑道:“我知道,你看被拿走3万骑兵不舒服,给你准备了三万蒙古兵,不过这事你知我知就行了,千万别说出去,这下两个军团都是15万人马,总兵力30万,你看能不能杀出辽东,天下为我李家独尊。”

李如梅眼睛一亮:“真的、我辽兵都是自愿当兵,战胜了蒙古、女真两支劲旅,不知世上还有那支军队比我们厉害,我愿替九弟打下天下,从此我李家为天下之主。”

裴文中最近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一方面切身体会李浩然给辽东百姓带来好处,修水利、兴农桑、军队建设,都是从自己口袋里掏钱,起码万历皇帝就做不到。李浩然被授予辽王后只在总兵府门前换了个牌子,并没有大兴土木建造王宫,出门也不讲排场,平易近人,体恤下属百姓,如果是皇帝当属明主。

另一方面从小接受的传统教育,臣不侍二君的思想作崇,大明皇帝在他心目中很难末去,反贼一词为历朝历代士大夫们所不嗤。以天下为己任,百姓、君王孰轻孰重一时难以割舍,心中万般痛苦。

而在陕西长安大西皇宫内,李自成大发脾气:“宋军事、为什么东征之事,还未落实?”

“陛下、大西刚刚建立,百废待兴,尤其粮草不足,虽拥兵50万大多乌合之众没有训练,不足讨伐北京城明军,目前只够二十万部队的粮草。”

“二十万人够了,大西军声威在外,大明军队已成土崩瓦解之势,不堪一击,朕亲征燕地,在北京举行登基大典。”

“陛下、长安城也可以举行登基大典,为何要到北京举行?”

牛金星接道:“不可,一北京为正统,只有在北京登基才能得到天下人的认可。二崇祯不死何来登基,天下不能有两个皇帝。三不攻占北京城,怎叫改朝换代呢?

宋献策暗暗叫苦,牛阁老说的全是虚荣,天下一大半还未打下,就以为稳操胜券了,李自成刚刚称帝,他不敢直谏泼凉水,惹皇帝不高兴,可还是要提醒皇帝,尽军师之责。

“陛下、部队人数太少,明军倒没什么?只是东北辽东如果出兵,我军危亦。”

“辽兵?他有这个胆子吗?辽东屁大点地方(当时只有辽宁称辽东)能有多少兵马?这么多年连山海关都不敢下,听到我大军到来,跑都跑不及还敢鸡蛋碰石头?”

宋献策对辽兵也不了解,只听说辽王善用兵,不知用什么手段竟然把蒙古、女真给灭了,认同李自成辽兵兵马不足的说法。

高夫人留守长安城,李自成以帝王的派头率二十万大军出长安,越过黄河进入山西,命令刘方亮率3万大西兵攻打大同,一路马不停蹄走阳和,分兵田间秀带兵2万攻打阳和,大军直奔宣化。北面宁武关是明朝九边之一,有1万多明军,由总兵周遇吉把守,担心腹背受敌防于后患,派吴汝义分兵5万攻打宁武关。

李自成、牛金星、宋献策、李过、刘中敏率十万大军攻宣化城,攻了一天宣化守军投降,又传刘方亮攻下大同,总兵许定国战死,留下五千人马守城率大军赶来。李自成决定在宣化休息几日,正好等等刘将军。

宁武关上周遇吉是位名将,无奈士兵多日无饷、无粮谁愿意饿着肚子打仗,大部投降,周遇吉率少数明军抵抗,最后战死杀场,宁武关破留下1万兵马守关,其余人马朝宣化会合。田间秀围困阳和时,阳和守军副总兵陈尚智投降,知府张一然献城,至此山西太原以南已无明军。

李自成根据这个情况派刘方亮率兵8万,攻太原城牵制河南的明军,让崇祯不敢从南面逃跑。

在宣化宋献策想起还有一个熟人同为举人,前来拜访。“和光兄高风亮节,令人钦佩。现下大顺龙兴,我主思贤如渴,深望令兄即刻出山,共襄大业。”

刘和光说:“献策先生为新朝开国军师,功名一赫,仍不忘布衣,实甚感激,但相邀之事不敢受命;一是老母病重。二是我乃散淡之人,优闲于山水之间,平生足矣,但有一位人才,学问,阅历胜我百倍,何不请他为大顺作事?”

“哦,先生说的是什么人?”

“此人是个和尚,法名不空,去年由五台山来到此地,听说还要回五台山。”

宋献策来到一处偏僻的小院,在一件道房前轻轻叩了几下。门开了只见一个和尚,双手合十,神态安详地道:“是来找贫憎的吗?”

“正是,我姓宋乃?”不等他介绍。

“贫憎知道是大顺军师驾到,有失远迎请谢罪,不知军师下访有何见教?”

宋献策琢磨和尚的话,决定暂不说明来意,先问问他对大局的看法再说,于是说道:“以法师看来,大顺军此去北京,是否能马到成功。”

第二十五章:大开眼界第一百四十五章:诵念佛经第一百五十三章:学会微笑第四十三章:大丰收啊!第一百七十七章:什么时候的事第一百三十二章:饿死鬼附身第三百一十三章:对比淘汰第两百六十五章:这是陷害第一百三十五章:传染第二十二章:这个县令当的真不容易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两百八十九章:虚惊一场第三百二十四章:遥相呼应第一章:天外飞猪第两百四十五章:城头爆炸第两百七十六章:没有到位第两百四十二章:拦住第三十章:算盘打错了第六十八章:撇干净第九十五章:定心丸第一百九十章:如何是好第三十六章:汤县第两百一十四章:缺乏意识第两百四十七章:时间不多第一百四十六章:人心难测第两百七十五章:啥也没捞着第一百三十八章:祸害不少第三百三十三章:不论是非第两百四十六章:不忍下手第一百零五章:王府惨叫第一百六十三章:任凭发落第九十章:口舌如簧第一百一十七章:我有办法第两百二十八章:把汉人放掉第七十七章:别怂!就是干!第一百三十九章:命令第五十五章:就是个愤青第两百二十三章:占据哪里?第五十八章:狂言乱语第两百八十九章:虚惊一场第一百五十九章:投水第两百七十五章:啥也没捞着第一百二十八章:斯文败类第两百章:给你一千两第三十三章:三个女人一台戏第一百五十八章:重情重义第两百八十五章:循序渐进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货了……(求收藏)第十九章:大演说家第一百六十七章:高升第两百七十八章:随你调用第七十九章:出海第九十八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一百五十七章:必须要做第两百零八章:难道送死?第两百二十六章:饶你不死第两百八十八章:如何是好?第九十九章:好主意第两百四十九章:骄傲自满第三百二十一章:把我当傻子了?第两百五十一章:确是人才第三十章:算盘打错了第两百七十五章:啥也没捞着第一百七十四章:来人第一百七十六章:斗不斗第六十六章:姚鹏大第一百二十四章:缺货了……(求收藏)第六十八章:撇干净第一百零六章:提前了第一百四十七章:不能贪心第一百四十八章:高见第七十一章:刮干净第九十章:口舌如簧第两百八十章:太轻率!第两百五十六章:有动静!第两百八十七章:眼皮子底下第两百六十四章:全是馊主意第两百一十一章:不谈战事第一百二十七章:引荐第六十一章:夸赞第一百七十四章:来人第三百一十章:并不知情第两百七十六章:没有到位第五十章:客氏第两百二十五章:一个不留第两百三十章:位极人臣第十九章:大演说家第两百二十七章:退敌之策?第两百一十一章:凑巧而已第三百零一章:暗度陈仓第一百五十六章:笑不出来了第一百一十章:手到擒来第两百六十章:恕不奉陪第两百二十三章:占据哪里?第两百二十八章:把汉人放掉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容小觑第一百零六章:提前了第一百六十七章:高升第二十六章:女公子第两百四十一章:一群人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