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事业终起步

秦光远自从到了大明朝就一直都在想能在这里存活下去的门路,想了几日还就真的就让他想到了一条路。

“赵叔,侄儿写了本小说想借用酒馆说讲一下,挣些小钱,等银子挣得差不多了,就把隔壁的茶肆买下来,不说有朝一日能把秦家的产业赎买回来了,也至少算是侄儿的一个出路了,总不能一辈子都靠赵叔养活着。”

原主在赵大的面前一直都是以侄儿自称的,秦光远到此之后也并没改。

一听秦光远要自谋出路了,赵大有些着急了,“光远,叔和你婶儿一直都是把你当做亲子看待的,在叔与你婶儿心中,你与耀祖一样,醉香酒馆虽挣不了多少银子,但也足够养活你与耀祖了,将来这酒馆便就是你与耀祖的,你和耀祖两个人齐心协力把酒馆经营好了也就饿不着你兄弟二人了,你何必要去写那个什么小说。”

赵大自然清楚秦光远这么做的意思是什么,对这个问题赵大也与陈氏商量过,他们夫妇二人确实是有将来把醉香酒馆交给秦光远与赵耀祖两人共同打理的打算的。

陈氏听了丈夫的话之后也马上跟着道:“是啊,光远,你是赵叔赵婶看着长大的,在赵叔赵婶的心中你与耀祖一样,赵婶也不指望你兄弟二人将来能有多大的出息,只要平平安安的把自己的小日子过好就成了,这个小酒馆虽挣不多,但将来也能让你兄弟二人安安稳稳度日了。”

赵大夫妇二人所讲的这番话并不是客套,两世为人的秦光远自然是能看出他们夫妇二人话语之中满满的都是情真意切。

“赵叔,赵婶,你们对侄儿恩重如山,侄儿知道你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侄儿好,但侄儿怎么说也是秦家子弟,秦家产业在家父手中败光,侄儿身为人子便要为重新拿回秦家的产业努力一番的,无论成功与否也算是对得起秦家的列祖列宗了。”

赵大夫妇的一番话说的是情真意切,秦光远一番话讲的又何尝不是情真意切。

陈氏还想说什么被赵大给抓着胳膊制止住了,“光远说的对,秦家几代都是单传,现如今光远是秦家仅存下来的唯一男丁了,他是得担负起他的责任来的,如若不然也确实是对不起秦家的列祖列宗了。”

“谢赵叔理解。”秦光远特别乖巧的道。

“光远,即便是你要拿回秦家产业,但也要切记走正道,你是秦家留存下来的唯一男丁,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秦家的香火也就断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能把秦家的香火延续下去也算为人子一种孝顺了。”

陈氏接着赵大的话,有些哽咽的道:“光远,你定要好好的,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的,让赵婶可怎么活。”

陈氏一直都把秦光远当做是自己的孩子一般,现在秦光远突然提出来要自立门户了,陈氏心中有些伤感了。

赵大与陈氏有把秦光远当做是亲子看待的心思的,他们夫妇二人所做的一切的确是都在为秦光远考虑,但不管怎么说秦光远都是秦家人,赵大夫妇也不能阻拦秦光远履行身为秦家子弟的责任的。

“赵叔赵婶,你们所讲的侄儿都明白,放心吧,侄儿会通过正途为秦家产业努力一番的。”秦光远握着赵大夫妇二人的手安慰道。

为了秦家的产业而把自己给折进去,秦光远可没那么傻,他之所以与赵大夫妇提出此事是因为清楚,醉香酒馆盈利根本就不多,赵大夫妇每日那么辛苦也就是能够勉强养活了一家人而已,秦光远好歹也是穿越而来的,不能一辈子都过这种勉强填饱肚子的生活吧?

日后不说要像其他的穿越者那般腰缠万贯亦或者是封侯拜相了,最起码也得是吃穿不愁啊!

“光远,你说的那个小说是何物啊?能否赚到银子?”赵耀祖一直都没开口,在赵大同意秦光远的提议之后才出口问道。

赵耀祖其实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觉着秦光远的提议很不错的,只是在自己老爹没同意之前,他不敢开口罢了,在他那老爹眼中,秦光远做什么都是对的,他做什么都是错的,他若是贸然开口,他老爹本能答应的事情也得直接变成拒绝了。

小说的出现应该是在先秦之时的,在春秋战国之时的诸子百家之中就有小说家,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无论是当时还是在之后的很长时间之中,小说家一直都不入流,即便是明清之时小说开始兴盛,但那也是落魄又不得入仕的读书人所书写的,根本就难入朝中那些文官清流们的法眼。

不过即便如此像赵大这样底层百姓也根本很难接触不到。

赵大一家人连字都不认识几个,秦光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他们解释清楚小说的概念的,也只能这般笼统的介绍一下了,“通俗一点儿讲就是说书人的底稿,茶肆酒楼之中的那些说书之人,每日所要说的内容即便是不写在纸上,也得先有腹稿才行。”

说书这个行业在宋朝就已经有了,发展到明朝初期,谁还没听过几段书,因而赵大夫妇对说书也并不陌生。

“说书啊?”赵大恍然大悟,欣喜的道:“光远,你若是真能说上几段的话倒也是能挣上些银子的,听人说说书好的先生收入也不比醉香酒馆差的。”

赵大一听秦光远要说书信心特别的充足,“这样,明日起,光远,你便就在酒馆之中说书吧,何时开始你说了算。”

赵耀祖在一旁道:“光远,别的说书先生在说书之时,下面要放一些瓜子和茶水的,这些东西咱酒馆之中并没有,是不是得采办一些回来?”

秦光远既然当着赵大一家提出这个事情,不仅写好了一部分的小说,就连如何说讲都差不多考虑明白了。

“不用,我说的书是靠内容质量吸引人的,不是靠瓜子茶水,在开讲之时在他们每人的桌子上放上一碗白开水就行了,他们愿意听就听,若是不愿听随时走人就是。”

“这样能行吗?”赵耀祖有些狐疑的道。

秦光远胸有成竹的回答,“放心,我有这个信心。”

赵大看秦光远这么的有信心也没多说,只是道:“那行,这个事儿赵叔也不懂就不多说了,有需要赵叔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赵大叮嘱自己儿子道:“耀祖你在光远身边多帮帮他的忙。”

在赵大心中秦光远还只是一个孩子,有自己儿子在,兄弟两个也能互相有个照应。

“有需要侄儿自会开口的,在赵叔面前,侄儿不会客气的。”

赵大夫妇两个从秦光远的房间出去之后,陈氏便颇为担忧的道:“当家的,你说光远做的那个事儿能成吗?”

赵大叹了口气道:“秦家几代都以经商为生,就是至正年间的乱世秦家都依旧兴旺着,光远身上流着秦家的血,他又如何能被咱们区区一个小酒馆给困住了,以前是你我想差了,他有那么心思就让他去折腾了,有耀祖在旁帮忙,兄弟二人相互之间也能有个照顾。”

房间里的赵耀祖对秦光远即将开始做的事情满怀期待,颇为兴奋的道:“光远,接下来你打算如何做?”

“明日便把我将要说书之事宣传出去,后日便直接开始,在第一日说讲之时,时间为半个时辰,不收一个铜板,第二日说讲便开始收钱,每人三个铜板,童叟无欺,时间就定为一个时辰吧,交钱的人进来不交钱的人直接堵在门外就行...”

秦光远若是开始说讲了,自然就没工夫去收钱的,那收钱的事情日然就要交给赵耀祖去做了,有必要想与他通个气的。

“每人三个铜板?有人愿意吗?”赵耀祖以为自己听错了。

“你还不相信我?刚开始我需要打开门路,才要他们三个铜板,将来若想要听我的说书,十个铜板都不一定能行了。”

“十个?”赵耀祖嘴巴张大老大。

“其他说书人的底稿模板基本上都差不多了,而我的就不一样了,我的底稿都是我自己所写的小说,是有情节与连贯性的,前来听书之人若是听上三日便会彻底融入到我书中的情节之中了,等到了第四日,不说收他们三个铜板了,就是收五个十个都会有人愿意拿出来的。”

“那岂不是要发财了?”赵耀祖笑得贼贼的。

“明日你把我要在醉香酒楼之中免费说书的事情宣传出去,其他的事情一句也不用多说。”

“就这样,能行吗?”赵耀祖还是有些不太相信。

“肯定是会有人来的,不过至于他们抱的是什么心思那便不得而知了,有人或许只是为了看我如何出丑的,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样心思前来的,最后肯定是会把他们都给折服了的,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在第二日的时候花三个铜板。”

赵耀祖一直都是秦光远的跟屁虫,对秦光远所说的话虽有些不太确定,但还是一毫不差的按照他所说的那般去做了。

等到了秦光远正式开讲之时,前来捧场的人并不算多,寥寥无几的一些人大部分都是醉香酒馆周边的街坊邻居,也是给醉香酒馆赵家掌柜一个面子了。

“感谢各位捧场,小子写了本小说今日便就在此说讲出来了,各位若是觉得小子说的好便请明日继续前来。”

秦光远与其他的说书人有很大的不同,没穿青衣长衫,手中没有醒木更没拿扇子,依旧穿着平日里所穿的那身衣服便开讲了。

“秦家小子,照你这话,若是讲的不好的话那明日便不用来了?”一个满是胡子的大汉开口之后立马便引起了一片哄笑之声。

秦光远就知道今日所来的这些人之中有不少是捧倒彩的。

秦光远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小子这样说是因为有这个自信让在坐的各位满意的。”

“你这小子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人别人说书不都穿长衫,手中拿着醒木和扇子,你这面前怎么就什么都没有?”又有人问道。

“若是小子与其他说书人一样了那又如何能让各位满意了?正因为小子的突出才有信心让各位明日继续光顾。”

“还等什么?开始吧,老朽倒是要看看你这小子的自信是从哪来的。”这次开口的是王郎中。

王郎中这老头看起来有些讨厌,给秦光远的印象倒是不错,先是免了他的诊费,现在又给他解了围。

在王郎中的解围之下,秦光远的说讲终于开始了。

“叶俊峰自幼习武为人豪爽,朋友遍地...”

秦光远所写的小说完全是采用了白话文,没加一句文言文,刚讲之时会让人觉得新鲜,自然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慢慢的便就融入到秦光远所说小说之中去了。

正说到精彩之处,突然戛然而止,“各位,若是觉着小子讲的还不错的话,请明日再来关照,今日便到这里吧!”

“秦家小子,你也太吊人胃口了,那叶俊峰被牛头马面带走到底怎么样了,总不能到这里就完了吧?”

“肯定不会,秦家小子不是说了,让我们明日继续关照吗?若是到这里就完了,那还讲个什么劲儿?”

“我想,那叶俊峰肯定是会留在地府任个一官半职的。”

...

秦光远戛然而止之后,下面的听众便开始讨论起剧情来了,秦光远本是打算讲半个时辰的,但看下面的人听的是如痴如醉,坐在那里连眼神都直了,一看就是融到情节当中了。

他所要的效果既然已经达到,自然也就不会继续讲下去了。

“秦家小子,明日何时开讲?老朽得早些来。”王郎中道。

“午时过了吧,也没个准时,怎么着也得吃中饭的客人都走了吧!”

赵耀祖不愧是秦光远的好帮手,不等那些人离开便适时的站出来道:“请各位能帮着光远多多宣传一下,光远写出这个小说也实属不易,还有,明日...”

秦光远已经猜出赵耀祖要说什么了,直接打断了他将要说的话道:“明日请各位继续光顾,小子将会讲说叶俊峰被牛头马面带走之后发生了何事!”

现在若是把明日要收他们三个铜板才能继续听的事讲出来之后,这些人不仅不会帮着秦光远去宣传,或许连他们都不会再来了,今日能吸引过这些人来就是因为免费的缘故,等明日他们到了门口即便是知道了秦光远要收钱了,但已经是到了门口,三文钱也不多,他们还是会忍忍痛掏了的。

赵耀祖与秦光远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有几分的默契了,接过秦光远的话茬立马道:“是啊,是啊,请各位明日一定要再次关照。”

第537章 救出第367章 准备进城第150章 带张信往燕王府第305章 被困王府第230章 献上计策第248章 火炮队被袭第502章 讹诈第405章 大逆之言第44章 朱高煦的莽撞第503章 解决第5章 朱高炽登门第383章 菩萨心肠秦光远第405章 大逆之言第273章 广昌归附第373章 送朱允炆离开第54章 秦光远被暗杀第71章 音节与数字第356章 开始渡江第88章 监视之人到了第378章 见吴荣第242章 到达无极县第10章 完美的解决第144章 又去京师第351章 收扬州第166章 东直门前的交战第314章 两军会战第13章 回秦家大宅第106章 朱棣重病回家第329章 拜访私塾先生第501章 国子监第323章 包围水西寨第285章 打赌第114章 告密书信真与假第91章 冲突第229章 抓到两兵丁第497章 内幕第152章 商量对策第480章 情况明确第20章 姚广孝的心思第375章 奉天殿大火第318章 遣使进京第557章 宋礼找来第550章 臭味相投第440章 威武神机营第300章 拿下沧州第60章 朱棣的再次捧场第255章 赶走吴高第337章 进至小河第508章 柳暗花明第345章 带西瓜回去第268章 熊孩子朱盘烒第183章 攻打蓟州第262章 松亭关起事第542章 立太子第525章 微服出宫第530章 专找不自在第548章 结果第346章 到达泗州第16章 李召的消息第476章 醉酒第132章 练兵第490章 拜早年第239章 渡白沟河第67章 热情的招待第434章 见东厂第327章 闹别扭了第594章 就封第566章 回京第40章 朱棣赠与田产第325章 蒸汽汽车第514章 回京第7章 秦光远的见解第446章 上东临山第48章 入宫见朱允炆第107章 张昺探病第313章 藁城之战第260章 逼宁王第66章 去往东临山第138章 朱棣疯了第163章 出击第41章 朱元璋龙驭归天第332章 试车第565章 启程回去第316章 沙盘完成第249章 久攻不下第409章 被发现第255章 赶走吴高第301章 复到德州第68章 开办学堂第555章 高才来了第580章 见朱高燧第59章 版权问题第360章 朱高煦想明白了第267章 朱盘烒的心思第480章 情况明确第541章 知晓第396章 朱棣的抉择第204章 去赴宴第518章 相聚第462章 幕后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