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汉龙脉

一进书房门,徐庶纳头便拜,“徐元直愿助主公一统天下!”

另两人也同样拜道

“吾石广元愿辅助主公!”

“吾孟公威愿辅助主公!”

冯耀大喜,将三人扶起,“我能得到诸位的辅助,真是幸运呀!!”

三人不用冯耀费一点的嘴皮便主动认主,着实令冯耀大感意外,非常想知道徐庶为何会找上门来,“难道这么巧,这招贤令刚刚贴出去,就被三人看到了?”

徐庶三人与冯耀等分宾主坐于席间,徐庶开口将三人经历说了出来。

原来徐庶原名果然是徐福,字元直,颖川郡长社人氏,早年在家乡替友人复仇,不得不改名为徐庶,隐居于南阳郡,后来结识一同避祸南阳的石韬石广元,二人一共外出到汝南游历期间,结识了孟建孟公威,三人一见如故,结为好友,共同游历天下。

徐庶家贫,便一路上以替人相面算命为生,也可以借此隐藏其身份。

前不久,徐庶等三人在舞阳县附近游历时,徐庶忽然发现汝南的平舆县附近冲天而起一道金色霞光,数日方消,不过此光只有徐庶才能看得见,石韬孟建二人却看不见,徐庶对二人说道:“汝南有真龙之气出也,必有明主降世,吾等可速去相辅,富贵可求!”

石韬、孟建二人虽然看不见徐庶口中的真龙之气,但是相处日久,早已知道徐庶的过人之处,对徐庶的话深信不疑,便一起前往汝南寻主。

直到最近闻得冯耀的事迹,徐庶已经非常的确信十有八九此必应在新任太守冯耀的身上,在府门外与冯耀一见面的同时,徐庶便已经发现了冯耀身上隐隐有真龙守护,再看冯耀之相,确实是帝王之相,立即便猜到了冯耀的身份。

徐庶将经过说清楚后,冯耀心中大为兴奋,已经完全确定徐庶的本事了,不说别的,光是这望气相人之术,便可以在很多方面大有作用。

杨武,许褚,戴陵俱求徐庶相面,徐庶看过之后,道:“汝等俱是大富大贵之相,将来都可以封侯拜将!”

三人大喜,互相祝贺一番。

冯耀道:“元直兄,我刚刚得到了平舆城,想要发扩建此城,不知元直兄以为如何?”

徐庶惊问道:“主公欲如何扩建?”

冯耀将想要往北扩建之意大致说了一番,徐庶喜道:“主公之举暗合天道,若不是主公主动说出,我也不敢泄漏天机!”

冯耀惊问为何,徐庶道:“我虽然替人看相算命,但往往只敢说出三分真相,不敢说出全部真相,否则必定折寿!平舆城往北数里其实天下最大的一条龙脉所过之处,不过是隐龙脉,很少有人识得其真相!”

说着的同进,徐庶取出了怀中一张自制的地图,摆于众人面前。

这是一张绘于羊皮上的地图,上面几乎有大汉的全部版图,特别是对中原一带的标注尤为详细!

“此龙脉是最大的一条祖龙脉,龙头藏于秦岭之中,其身伏于长江之侧,其尾扬于海外!”徐庶指着图解释道。

冯耀一眼看去,果然如徐庶所言,徐庶所指龙头便汉中,龙之颈便在南阳宛城,龙之身便在以平舆城为中心的地方,龙之四爪北按洛阳嵩山,东岳泰山,两山,南踏于长江之侧的荆襄,秣陵两地,龙之尾先是微微隐于东海,然后猛的扬于倭国之岛。

众人猛吸一口冷气,骇然看着用红笔标出来的地形,大觉不可思议。

汉中之所以这么重要,就是因为其龙头的位置,能左右天下局势,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中与南阳之间有一条汉水相连,便如龙脉之气管,横穿于群山之间,接通两郡之气,而南阳便如龙之咽喉,也是至关紧要的所在,同样是兵家必争之地!!

龙之四爪每处俱为不凡之地,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

龙之心!

这龙之心的位置骇然就在汝南,就在平舆城的稍北之处,就是现在桃林居所在地点!!!

冯耀恍然大悟,为何汝南一带多是平地,在平舆城之北竟然微微隆起一块!原来这正是龙之心所在!!

若是放在没穿越以前,冯耀是绝不会相认这些迷信的一类东西,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徐庶的话尽管有些骇人听闻,但是说的完全在理,何况这些都是对冯耀有利的地方,冯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是只是徐庶乱说一气,也无所谓,若果真如徐庶所言,这平舆之北的桃林居是万万不可轻弃的!!

还有一点也是令冯耀暗暗心惊的,不过这点冯耀不敢说出来,这是在后世二十一世纪才发现的一个惊人秘密。

世界上所多的奇迹以及很多不可思议的灵异之地便是集中在北纬三十度附近,据估算,桃林居应该就是这条神奇的线上!

“元直兄!吾欲任用你为汝南郡郡丞一职,不知可否!”冯耀此时对徐庶再无一丝的不信任,一下子就抛出了这个自己手下最为重要的职位,如果以徐庶之才,任郡丞,处理起郡中诸事,肯定是如鱼得水,非常简单的事!而冯耀也可以抽出身来,去实现争霸天下的梦想。

徐庶谢过冯耀的知遇之恩后,却开口拒绝担任郡丞,“主公!我不适合任此职!”

“元直兄何出此言?”冯耀问道。

徐庶指着身侧的石韬道:“广元可为郡丞。”

又指着孟建道:“公威可为主簿之职!”

又指着自身道:“若主公不嫌弃,元直求为主公之军师!跟随主公身边,为主公出谋划策!”

冯耀本意便是想要用徐庶为军师,只是担心徐庶受不得军中之苦,虽然名为军师,其实只是一个虚名,只相当于冯耀手下的一个幕僚而已,并不是官府的正式官职,让徐庶当军师,是有些委屈徐庶了,所以才有此一番试言,见徐庶自求为军师,哪能不喜!立即同意徐庶对两位友人的推荐,同时任命徐庶为军师一职。

徐庶等三人再次谢过冯耀的知遇之恩,便依冯耀之命马上换上了相应服饰,徐庶也脱去了那一身道袍,换过一身文士袍,又在头上戴上了一顶文士方巾,立即几分大儒的气势便显露出来,哪里还有一点算命先生的模样。

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镜发明的新武器第九十四章 收伏虎痴第一百零六章 箭盾之阵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兵立威玲绮箭射朱灵第五十五章 绝代美人是貂婵第三百四十四章 岳父吕布第二百一十七章 应为孙氏感到高兴第二百六十三章 李典手下的五千侠士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典部曲的妻和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少主,冯耀欺人太甚!第二百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身佩双金印第五百零二章 突袭百济国第五十五章 绝代美人是貂婵第六百三十五章 最强雕刻家第三百四十五章 预谋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谋海战欲吞糜氏巨财第八十五章 精锐死士第五十八章 我的事我作主第四百二十七章 身佩双金印第二百六十五章 汶水河大战第三百四十三章 泰山太守臧洪(第三更)第一百五十四章 吕布破曹第四百七十三章 妾正是蔡琰第七十二章 比狠就好第二百二十六章 白送的美妾却之不礼第四百三十二章 攻略洛阳第二百零八章 虎卫发威许褚遇兴霸第一百五十九章 寄相思濮阳来信第二百二十四章 关羽哪里走!第五百三十二章 水镜三问袁大将军第十九章 伍长之争第三百七十章 未来女医生女教师第二百一十二章 决战朗陵周仓报血仇第六百二十八章 被强上了第一百零六章 箭盾之阵第六百三十一章 教主夫人第六十四章 袁出于陈第三百零二章 刘备和赵云的消息第一百六十九章 扶乐袁氏第四百六十六章 快逃!是吕布!第三百二十四章 享受胜利的时刻到了第五百四十九章 血腥与刺激(求收藏!)第六百二十二章 半穴居的本地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不如投降吾主第四百一十四章 贾诩献联姻之计第四百一十一章 混乱的长安第四百三十五章 愿奉将军为主公第三百二十三章 灭倭?众之愿!第八十九章 谋攻句阳第七十四章 管事管人第五百九十章 杀尽胡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俘获的男奴和女奴第一百四十八章 分封诸将第三百八十四章 能不能答应妾一件事第四百八十四章 百官劫难第六百三十九章 快放我下来!第四百七十九章 各怀心机第二百八十六章 十二位娇媚小美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让我来为你医治第六百四十章 战巨熊第五百九十一章 和州第六百零六章 大战前奏第一百五十七章 女兵立威玲绮箭射朱灵第五十八章 我的事我作主第九十八章 安榜求贤第五百四十七章 灭倭!开始!(求收藏)第六百四十九章 印第安永远的执念第三十八章 身世之疑第六百二十三章 爱斯基摩第四百五十三章 南匈奴,留或灭?第一百九十六章 敌兵之谋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朝一日远征海外衣锦还乡第四百二十六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六十四章 玲绮吾妻第三百八十九章 新任贼曹第四百一十七章 翼林军第五百二十章 可爱尚香吃醋了第一百零四章 黄巾女将第四百六十二章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第二百二十九章 请随奴家进房喝点热茶第二百五十一章 对魏延的特别赏赐第一百零七章 小胜黄巾第三百三十一章 牢中劝降第六百二十四章 侯喜王歌第六百四十三章 熊大、熊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驱虎吞狼之计第一百九十九章 先有了天下再来谈仁义第二百三十二章 建虎骑矫封臧霸青州牧第三百四十四章 岳父吕布第一百二十七章 惨烈攻城第三百六十七 迫在眉睫的大事第五百四十一章 郭嘉妙计第三百二十章 一战定青州第二百四十章 海船上的黑工第四百九十五章 我们是朋友!第三十章 夜半除贼第一百二十一章 两虎相争第五百八十五章 定计第四百九十六章 安邑卫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