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七章:国子监辩道 四

李然这话,有明知故问的嫌疑。作为御史中丞的他,不可能不看《大顺民报》。这《大顺民报》,已经摆明了是民间版的邸报,甚至已经取缔了一部分邸报的功能。作为御史台主官,在御史大夫不管御史台之后,御史中丞一直担任着御史台的主官,李然又怎么会不知道《大顺民报》的内容?

这《大顺民报》露出的马脚,早就让人明白了,这就是小皇帝自导自演的把戏,用来控制舆论走向的。李然不仅要看《大顺民报》,《书社报》、《商报》以及最新出来的《翰林报》、《登科报》等都要一一翻看。不然的话,他哪里找得到百官的毛病,社会的弊端,进行抨击呢?

李然的刻意刁难,张载丝毫不介于怀,不紧不慢地说道:“不敢,草民的关学,早已有关中学者,申颜、侯可等创派,草民不过拾人牙慧而已。至于所传何道,这儒家为天下正统,自是传扬儒道了。”

李然冷笑一声,说道:“儒家学说,也有教人蛊惑圣上的吗?”

陆承启本来还是笑吟吟的听着他们的辩道,但是一听这话,登时拉下脸了,暗道:“这李老头,好不识趣!张载是怎么样的人,历史早有断论,何须你来指手划脚?”

张载也是一怔愕然,他没有想明白,一场好端端的文人间的交流,怎么就演变成这个样子了。《论语》有云:“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的是君子以言行不一致为耻,张载乃是儒学大家,圣贤的教导,自是知道的。

什么时候,自己被人污成蛊惑圣上了?佛都有火,张载先前便是一个愤青,不然的话,也不会看到辽国大举入侵,而聚集义军,想要保家卫国了。虽然这几年通读圣贤书。奉《中庸》为圣籍,涵养已经不错。可李然这顶帽子扣下来,张载再好涵养都受不了。

于是,张载眉头一皱。已经隐隐有了怒火,反问道:“不知李中丞何出此言?子厚自问,乃是正人君子一个,何时蛊惑圣上?”

李然冷哼一声,说道:“若你不是蛊惑圣上。为何在圣上面前做得那出好戏?老夫见过无数大儒,你不过后学新晋,又有何能耐,敢自称圣贤?也不怕旁人笑话!”

张载明白了,原来又是一个嫉恶如仇的“清官”,以他的居心,度别人的腹量。明白了这层,张载并没有辩解,而是说道:“我关学不立门户,以正心诚意修身为本。五伦八德为归,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用。为泽及苍生,不限门墙,不拘信仰,志在化天下为大同,育万民成圣贤。陛下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这既是陛下的心愿,亦是我关学之主旨矣。”

李然是万万不信的,若是人人都能成圣成贤。哪里又需要甚么君王了?事实上也没错,儒家学说就是这样,信的人自然信了,不信的人,自然是不相信的。就好像后世的gong产主义那样,西方也是不信的。但他一样存在。

按类型来分,只能说李然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看到的只是人间的恶的一面。而张载,则是理想主义者,他认为万民都是可以教化的。两人的根本冲突,在于谁也不相信谁的学说,因为这是一个太哲学,太深奥的问题,非大智慧圣贤不能解答。

李然闻言,嗤之以鼻,但教化万民乃是大顺的立朝宗旨,他是万万不敢当着陆承启面反对的,只是说道:“信口开河,如何育万民成圣贤,你且说说看?”

王安石听到这,似乎有所启发。没等张载回话,便插话道:“训释经义,教育士子,符合盛王之法;衰世伪说诬民,私学乱治;孔孟经学精义自“秦火”(阿房宫之火,项羽所放)后散失,章句传注陷溺人心,淹灭经义之妙道,遂使异端横行;若能恢复先秦儒术,自是能教化万民。”

王安石这么一帮腔,李然想不到,张载更是想不到。其实,正史上,王安石的荆公新学和张载的关学,联系颇多。这两种学说,都是传承自正统儒家,眼界并不局限于儒术之上。张载也是通过佛家和道家,与儒家相互印证,才慢慢形成其独特的思想。

而王安石则不同,也通读《道德经》、《周易》,从中获得古之圣贤所发现的规律,进一步延伸出来罢了。“由汉迄晋,源流浸深。大顺兴,而文物盛矣,然不知道德性命之理。介甫奋乎百世之下,追尧舜三代,通乎昼夜阴阳所不能测而入于神。若能始原道德之意,窥性命之端,则万民大幸也。介甫不才,初著《杂说》数万言,试求古仁人之道,寻其道德性命之说也。若能教万民先秦儒道,使得‘仁、义、礼’深入人心,何愁万民不成圣,不成贤?”

李然闻言,差点没气得吹胡子瞪眼。还以为这个白身中年男子,是一个帮手来的,却不料也是狼子野心,接这次辩道,宣扬自己的学说。心中暗怪陆承启不带眼识人,竟把这等小人,送来国子监这么神圣的地方,端的侮辱了孔圣先贤。

陆承启却不知道,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先圣先贤孔子的学说一直在中原大国居至高无上的尊位。但是,孟子作为孔子之后最重要的一位儒学大师,长期以来,却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有的儒学者往往将孟子视为战国时代诸子之一,或以荀孟相称,甚至对孟子学说提出若干非议。

孟子能被称为亚圣,还是眼前这个王介甫的功劳。只是这个时空,以为家族出身,他并不能参加科举。这样的话,自然也做不得拗相公,而亚圣孟子也不会确立了。

李然听了王安石的话,怒道:“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公羊大师(董仲舒)所传,皆不是儒术邪?荀孟子之说,过于偏颇,又如何能称之为圣!一派胡言,一派胡言!陛下,臣恳求陛下,莫要再听这等歪理邪说,且把这两人皆赶出京兆府,还儒术清白!(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章:下雪了第八百零九章:飞马急报第一百四十九章:乌台奏表案第二十二章:中秋佳节第九十一章:备战第四百一十八章:私吞工钱第九十三章:万马奔腾踏连营第六百八十六章:举荐第七百四十四章:挖池造山第一百三十三章:高丽的哀求第二百九十一章:前来归顺 下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学学官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第二百一十九章:不会就练第八十三章:画虎不成反类犬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一百一十三章:初见第八百零七章:合围!第四百三十八章:贤后第三百四十九章:一家独大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五百九十六章:这下麻烦了第六百八十六章:举荐第八十九章:拔营第二百五十二章:运河设想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损过半第七十九章:久攻不下第615章:密旨到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计第九百五十二章:摆出阵势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七十四章:填土战术第四十八章:算术奏对第三百五十二章:财政计划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四百七十四章:坐山观虎斗第四百九十五章:黄河治水初见成效 下第四百九十八章:难得休闲第七百六十章:官贷第三百五十五章:恻隐之心第六十一章:拉膛线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八百五十二章:青壮第四百八十八章:辽国使臣求见第二章:失魂症第九百五十二章:摆出阵势第七百八十八章:鱼儿咬钩了第二百八十一章:惊怒第九十七章:凯旋第九百五十三章:拼死不退第二百七十四章:登闻鼓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驰道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叙话第二百四十九章:棉花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拢第六百五十八章:踌躇不前第一百五十七章:经验主义害死人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识玉露第八百章:攻破升龙第四百五十一章:摊牌第616章:互探虚实第十六章:治大国如烹小鲜第六百二十四章:王家到京第五百五十九章:一炮之威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顿吏治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还是不胜第一百二十六章:终于召见第六百零六章:宣传造势第一百八十一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夫当关第七百一十五章:盛世初显 一第七百九十三章:神兵天降第七十二章:大军压境第八百一十章:急行军第八百六十二章:不得不服第一百三十一章:秉烛夜谈第八十五章:依附强者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还有他的传说第十六章:治大国如烹小鲜第三百八十二章:辽国之痛第四百八十章:妖法第一百五十章:风雨欲来第二百八十九章:深夜“造访”第七百九十二章:定计第一百零六章:驰道设想 上第五百四十八章:暴起伤人第六百八十九章:蒙学学官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谥号第四百零一章:还是钱的问题 上第四百一十四章:皇庄事宜 上第二百六十四章:马车论道 上第七百三十章:好算计第四百九十八章:难得休闲第八百六十一章:首辅冯京第六百一十八章:亲自走一趟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后的决战 二第六百九十一章:东厢第二百零七章:常平仓 上第四百六十二章: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