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欲盖弥彰

“那些读书人要闹事?”秦明更加不明白了,“然后我们就能破案?这……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苏轼苦笑道,说到这个份上秦明还不明白,只能说两人真不适合做搭档。“幕后指使要掩盖住这件事,就必须造就一件更大的事情来。很可能陛下要推十品官制,便是这幕后指使想出来的。陛下只是被人误导了,才决意要推行新政……”

秦明眼前一亮:“对啊,定是这个原因,不然陛下怎么会突然要推行新政?仔细想来,十品官制加上秋闱,怎么都算是大事了。这么一来,天下人的注意力都放到了这两件事上,幕后指使便能从容收手,把证据都抹得一干二净了……咦,难道最先提议的京官,便是幕后指使不成?”

苏轼苦笑道:“我去找过监察士,他们说当日具本弹劾这些恶吏污吏的,乃是御史中丞李然。李中丞一身正气,看不惯这些事,在情理之中。想来李中丞也不过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才具本弹劾的。”

秦明闻言,顿时颓然了。突然,他又问道:“监察司那边,有没有查出什么来?”

“既然那幕后指使能想到这计策,又如何会留下破绽?朝中官员,算计起来都是周密严谨,不可能留下明显破绽的。”苏轼摇了摇头,“不过,明日例朝,定然会有人谏言陛下,撤销新政。到时谁忠谁奸,或能看出个大概。我们要早日破案,就看明日例朝了。好戏,才刚刚开始啊……”

秦明听到能破案,兴奋地说道:“那个词叫什么来着,欲什么彰?”

苏轼接道:“欲盖弥彰。”

“不错,就是欲盖弥彰!幕后指使想要把水搅浑,我们就是那什么麻雀在后……”

“是黄雀在后……”

“管它是麻雀还是黄雀,反正我们就当那什么渔翁了。”秦明没有在乎被苏轼一次次纠正自己使用成语的错误,兴奋地说道。

听着秦明不伦不类的成语,苏轼苦笑着摇了摇头,意思他的明白的,不就是静观其变么?“幕后指使之人,又如何不知道避嫌?他既然挑起事端,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自是不能这时候跳出来。是以明日例朝闹得最欢的大臣,肯定不是幕后指使。不过,也有可能是幕后指使的同党,反正要一一判断。唉,如果我能在例朝出现,那就好了。谁知道,这幕后指使如此狡猾,既然想到了这一招?真是措手不及啊……”

苏轼不得不佩服这幕后指使对于人心的把握,他得知了小皇帝要查人贩子一案,怕自己的罪行暴露,便怂恿小皇帝推行新政,解决十品官制。小皇帝本来就性子急,一听到有这等恶行,自然想要一劳永逸。哪怕小皇帝不上当,采取保守的做法,把那些个污吏捉起来论罪了事,他也可以借题发挥,散布谣言,弄得人心惶惶。小皇帝被政事搅得头昏脑胀,自然会把人贩子一案暂时抛诸脑后。幕后指使有了这些空隙,就能抹消证据,安安稳稳继续在朝廷上做官。

而事情的发展,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陆承启果然是雷厉风行,毅然推动新政。这下好了,天下士子定然愤而谏言,事情一闹大,陆承启自然是无暇他顾。幕后指使便能有更多的时间,先是躲在一旁看戏,然后再从容地抹消证据,遣散人贩子,收拢钱银。这般一来他又有名望,又有财富,致仕之后,子孙百世都用不完。这样苦心孤诣,老谋深算,天下有几人能及?

好在苏轼也不笨,其中的弯弯道道都一一想明白了。只是朝中有名望的大臣这么多,怀疑哪个?

把自己的思路一说,秦明登时就被绕糊涂了:“算了,这等高深的问题,还是你们这些文人能想得通透。我秦大郎是不要想了,免得想坏了脑子。苏大才子,你要是知道幕后指使是谁,你就直接说给我听便是了。”

苏轼苦笑道:“是了,是了……就是不知道,这个幕后指使隐藏得这么深,明日会不会跳将出来?”

还没说完,却听到房门“吱呀”一声,秦明都走出去了:“大才子,别想太多了,该吃晚饭了!”

苏轼把报纸收好,然后说道:“行了,等会便来。”说罢,顺手把装着尚方剑的剑匣带上。没办法,这尚方剑虽然有莫大的权力,可先斩后奏。但也是苏轼的软肋,一旦丢了,他除了锒铛入狱之外,便是贬官流放一途了。这等风险,他可冒不起。所以不论去哪,都得随身带着。不是自己背着,就是给秦明背着。反正他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尚方剑丢了,他们都得倒霉。

夜幕将至,长安城中依旧喧闹一片。

在晚饭时间,长安城是最热闹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各色小吃在路边小摊上飘来一阵阵香气。无论是脚店、各色酒楼、青楼、勾栏瓦肆,都是人头攒动。

心情不佳的刘琦,从马车上走了下来。望了望这酒楼的牌匾,大书三个字“春风楼”。

刘春小心翼翼地问道:“公子,这里可是青楼啊,要是老爷知道你来这等地方,那小的定会被骂死的……”

刘琦望着他,奇道:“你怎么知道便是青楼了?”

刘春一愣,说道:“这不是春风楼吗,小的常常听人说,洞房花烛夜文雅的叫法是什么春风一度,这春风楼还不是青楼?”

刘琦白了他一眼,说道:“真是断章取义,你还叫刘春,那你是女子?这春风楼取自‘春风得意马蹄疾’一诗,乃是高中状元之意。这春风楼,是秀才举子们的雅聚之地,哪里有你说的那么难听。青楼,也亏你想得出来!”

刘琦可是决意要做官的,做了官后,他是要娶韩凤儿的,自然不能入青楼,坏了自己的名声。要是连同士子们谏言小皇帝成功,收回新政,到时候有什么纳栗、门荫,他被人诟病出入过青楼,品行不端,平白丢了官位,找谁说理去?

“你在这里候着,要是饿了自己去买吃的。”刘琦丢下这句话后,整理了一番特意穿出来衣裳,昂首挺胸进入了这“春风楼”中。(未完待续。)

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还有他的传说第八百五十一章:有人通敌第九百零五章:征服第七百二十七章:多金缺木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脚下第九百三十二章:剑指临潢府第五百六十一章:大当家,大事不好了第六十一章:拉膛线第九百一十九章:折损过半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二章:失魂症第二百三十九章:金钱卦第四章:大奸若忠第四百四十五章:司马光司马君实第一百三十七章:申请铸炮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五百七十三章:攻打计划第三百九十八章:整顿吏治第九百五十八章:草原变天了第三百七十一章:火炮初成 四第四百八十八章:辽国使臣求见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调动第一百七十一章:真相浮现第三百六十三章:传授经济理论第633章:再起波澜第四十五章:元宵之夜第一百七十五章:;拉拢第一百零九章:福利院第五百八十四章:密旨第六十七章: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第一百三十四章:悬挂的地图第六百九十四章:好手段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九十六章:首建奇功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国贺正旦使第九十章:夜袭准备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八百八十八章:又没钱了第三百六十五章:赐粥羹第615章:密旨到第二十八章:魔鬼训练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二百八十五章:死到临头不自知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能拖便拖第九百五十七章:对峙第五百八十二章:大捷第十章:例朝风云第四百三十二章:欲盖弥彰第四百九十七章:元正大朝第一百六十一章:光与影第七百八十二章:奉旨调动第八百七十一章:女真服软第三百三十四章:赶路第八百四十章:献俘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袭第四十一章:过新年第七百四十章:神仙中人 下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二百九十三章:雨夜自思第三百一十五章:帝后合计 上第九百五十二章:摆出阵势第六百四十一章:高兴不起来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儿家心事第四百一十二章:天家之人不简单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顺畅第九百零三章:不如归去第七百九十章:有些不对劲第九百二十一章:无情第二十五章:惊人的商税第二十七章:老将出马第七百三十九章:神仙中人 上第七百一十四章:新奇玩意第五百二十五章:威力太大第五百五十三章:辟谣第八百七十二章:问计奸臣第二百三十一章:喧寒问暖第一百一十一章:诸市第二百一十六章:悠闲的卢胖子第九百三十六章:顺辽大战第五百二十二章:震惊第八百五十章:私榷第四百四十七章:诸国内情第三百零九章:新式战船模型 下第六百七十九章:共浴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第六百六十八章:榷酒第七百七十四章:弹劾李诫第一百四十章:射艺较技 上第六百三十七章:封弥誊录第五百一十二章:姻缘天定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还乡第一百八十六章:准备事宜第615章:密旨到第二百二十五章:开拔第三十一章:边关急报第二十二章:中秋佳节第四百五十三章:辽国皇后萧观音第八百八十五章:发配还是勉励?第七百五十四章:中彩了?第五百五十八章:炮船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