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狡兔死,飞鸟尽?

西方的蛮子们,连崇祯皇帝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他们。

那么长的,那身上臭的,简直没谁了。

以前的蛮子们怎么样儿,崇祯皇帝不清楚,但是后世的蛮子们在香水上下的功夫,那当真是惊人,各种香水卖的死贵死贵的,就是为了摭去身上那股子味道。

现在好了,大明东厂下边儿的太监们给力的很,弄出来的香水很好,香味有浓的有淡的,有玫瑰的也有茉莉的,各种香型任选,卖的还不贵。

香水是个好东西,一点儿酒精加上花瓣,还有人工,装一个瓶子,按崇祯皇帝的眼光来看,足足得有几十毫升了,仅仅只卖五两银子,简直就是良心价。

崇祯皇帝身为大明天子,抢钱这种有失身份的事儿怎么可能去干?还是卖香水什么的最好了。

毕竟香水是赚的女人的钱,而蛮子们不管男女,都用得上香水这种东西——不分男女,蛮子们的体味都是一样的重。

没穿越之前,崇祯皇帝就知道一个道理,这世界上最好赚的钱,就是老人,妇女,孩子。

老人和孩子的钱嘛,崇祯皇帝现在没什么办法,但是香水和香皂这种东西那妥妥的就是赚的女人钱,而且还有蛮子们男人的钱。

甚至于为了赚钱,崇祯皇帝还特意吩咐了下去,除了香皂和香水之外,还特意弄出来了普通的,没有香味的肥皂,卖的虽然便宜了一些,可是量大啊。

一块普通的肥皂就算是只赚五文钱,十块肥皂就是五十文,一百块呢?一万块呢?

大明可不是西方的蛮子和螨清那些货色,对于卫生的要求还是高的一逼的,肥皂这种东西用来洗手洗衣服都有那么大的用处,卖的火是必须的。

有了银子,就能买足够多的粮食,买的粮食加上储备的还有大明百姓们自己种出来的粮食,想要抗的过天灾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

唯一的问题就在于粮食运输这件事情上比较麻烦——火耗太大,人吃马嚼的,很多粮食都被消耗在路上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干脆把眼光盯向了铁路。

铁路好啊,运的多,还没什么火耗,只要烧煤就行了。

而煤这种东西,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基本上可以算是没有什么成本的东西。

大明自己的煤矿也在挖,但是危险的矿洞都是用的俘虏,不用担心大明的百姓们被埋进去,而新明岛那边更牛逼,直接捡了煤再装船运回来就行,连挖矿的工夫都给省了。

从新明岛上面运煤回来,其实算是简单的,毕竟只要在郑芝龙的南海舰队里面多塞一些运输用的福船就行了。

这些船虽然没有什么战斗力,但是抗不住郑芝龙的南海舰队火力足威力猛啊,最起码海盗什么的是不用担心的——大明的海盗基本上都被收编了,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唯一没有被收编还有实力的大明海盗刘香现在都变成了海里的鱼粪了,更不用担心。

至于说西方蛮子们的海盗——随便来,随便抢,他们不来,郑芝龙想要捞军功都是个麻烦事儿,更别提抓些蛮子换钱这么好的事儿了。

中原有句老话说的好,叫做好事成双。

这边东厂的死太监们搞出来了香水,民间也有人搞出来了鲸肉的储存方法。

很简单,先煮熟了,然后再密封上,能存储挺长一段时间,只要不是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大概一个多月都不会变质。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这才是真正的美到了心底的好消息。

只要有了这种方法,鲸肉这玩意就不用再采用风干的形式来保存了,而是直接煮熟了之后就能运走。

这对于大明的内部遭遇干旱和水灾的地区来说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最起码不用担心饿肚子,而且还能有肉吃。

更何况只要有了这种保存方法,就不光是鲸肉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草原上的牛多不多?羊多不多?宰了之后煮熟然后再拿去卖或者直接用来救灾爽不爽?

如果要把一头活牛运到中原再卖,路上的粮草,人力,可都是要花银子的。

有了这种跟罐头差不多的好东西,可不就都省下了?

而且这么一来,草原上的蛮子们就可以安心的养牛养羊了,大明会敞开了收购,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问题。

而蛮子们手里有了银子,总是要买东西的吧?崇祯皇帝是有税能在大明的商家身上收的是吧?

反正这东西的出现,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至于说保存的时间太短,只有区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个其实无所谓,慢慢改进也就是了。

还有就是草原上,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这两个家伙貌似没有多大用处了?

崇祯皇帝开始摸着自己那为数不多的胡子盘算了起来,到后来干脆把温体仁和张惟贤给叫进了宫里一起研究。

这事儿不适合拿到明面上讨论——尤其是崇祯皇帝手里的蒙古万骑可是相当忠心的一股力量,如果让这万骑知道自己在谋划着他们的部族……

总之乐子会有点儿大。

除了温体仁和张惟贤,剩下的人里面适合讨论这事儿的不是没有,可是这种机密事儿,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越多,消息走漏的风险也就越大。

嗯,扯上魏忠贤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虽然说这些家读书不多,还是个老流氓出身,可是能在皇宫大内这种吃人的地方混到司礼监秉笔太监,还能在天启那个死木匠的支持下把文官们玩成哈士奇,这家伙的能力肯定是有的。

然后已经处于快半退休状态的魏忠贤是懵逼的——奴婢都已经半退隐了,现在西厂那一摊子事儿基本上都交给了马石那家伙,除了挂了个西厂提督和司礼监秉笔之下,奴婢就已经没啥了啊?

然而崇祯皇帝并不在乎魏忠贤怎么想——朕现在用得着你,你就得老老实实的替朕想办法,拿出你那玩文官的阴狠劲儿。

否则的话,你这西厂提督很可能就要去锦衣卫北镇抚司里旅游一圈了。

对于这一点,魏忠贤其实也是心知肚明的,一日为太监,终身是太监,这辈子就不要想别的了,老老实实的替皇帝卖命才是正经事儿。

就目前来看,现在这小日子已经超出自己想象中的太多太多,不能奢求更多了。

大明朝的太监,除了郑和郑公公以外,剩下的提督东厂西厂的太监们有哪个落下了好儿了?

牛逼到人称立皇帝的刘谨,不还是说宰就给宰了?

原因很简单,当皇帝需要自己这些人去办某些皇帝不方便出面办的事儿,或者需要自己这些人去和文官打擂台的时候,那么自己这些个太监是有用的,再怎么风光也不为过。

可是到了最后,皇帝用不上了,或者说把文官们给玩成傻逼以后要安抚人心了,自己这些人就是最好的背锅的。

不用什么安抚,不用什么交待,甚至于都不用像大汉孝景皇帝忽悠着晁错去死一样,直接一张小纸条,自己这些太监就能死的透透的。

魏忠贤对于这一点,向来是看的很明白,甚至于心中对于自己的下场都有一定的规划——天启皇爷是主子,需要自己玩文官的时候,自己就得玩,玩大子之后,自己也就差不多该死了。

但是这种事儿,轮不到一个太监去反对。

不同于老刘家和老李家养的那些死太监,人家手里都能握着一定的兵权,可是老朱家的皇帝太不是东西了啊,哪怕是自己摸不到兵权都不会想办法让太监们去摸。

但是最终的结果跟魏忠贤自己预想的有点儿偏差,而且这个偏差值有点儿大。

原本以为自己再风光个几年就差不多该死了,结果天启皇爷先死了。

天启皇爷死了后,崇祯皇爷还能容得下自己?尤其是崇祯皇爷跟东林党的那些孙子们走的那么近?

结果是崇祯皇爷登基之后翻脸比翻书还快,东林党的孙子们被玩死了,而自己居然能混到了现在还活着?

魏忠贤永远忘不了崇祯皇帝登基的第一天晚上问自己的问题:“明明是几个狱卒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诏外军进京?这天下到底是朕的还是你九千岁的?”

这两个问题一个比一个吓人,但是话里的意思却很简单——你是一个死太监,别想着乱七八糟的,好好给朕卖命就行了。

卖命好啊,卖命就不用立即去死,可以活下去啊。

所以哪怕是已经处于半退休的状态了,在接到崇祯皇帝召唤自己的旨意时,魏忠贤仍然爆发出了最大的激情,匆匆忙忙的就向着宫里而去。

在给崇祯皇帝请完了安之后,魏忠贤就发现了温体仁和张惟贤。

对于温体仁,魏忠贤没有多大的感觉,毕竟这家伙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才大力提拔起来的,自己以前也和他没什么仇怨,而从这家伙的表现来看,也是个忠心的。

而张惟贤就很让人头疼。

这家伙虽然现在和魏忠贤等人也算得上是盟友,可是整个天启年间,如果说到魏忠贤最不愿意招惹的人物名单之中,张惟贤可是高居榜首的。

没别的,这家伙家里累世国公,对于大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有着张辅的香火情在,别说是他魏忠贤,就算是天启皇帝亲自上场也是拿这家伙没什么好办法。

剩下的比如说云南的沐王府,还有南直隶的魏国公府,京师的徐国公府等等,那些人在名单上都是依次往下排,剩下的连上名单的资格都没有。

沐王府累世世受国恩镇守云南,而且向来恭敬,从来没有惹出什么乱子来,首任黔国公又是太祖高皇帝的干儿子,这种人魏忠贤自认为惹不起;

魏国公府和徐国公府也是一样的原因,这家子跟皇室的关系太紧密了,除非是打出造反的旗号,否则魏忠贤也是拿这两家没什么办法——栽赃陷害那一套在这两家身上也没有什么鸟用,没有人会相信这两家举旗造反。

剩下的什么国公国侯还有伯爷一类的,那些都是属于可以拿捏的,无所谓的事儿。

但是皇爷今天把张惟贤还有温体仁和自己单独给召集起来干什么?

一个是文臣方面的头子,一个是武将勋贵们的领头羊,自己则不过是一个过气的死太监。

往常崇祯皇爷召人议事,可是基本上会把内阁首辅、次辅还有六部尚书都弄齐全的,今儿个这是什么情况?

皇爷又想坑谁了?

崇祯皇帝没有理会下面三个人各自心中转着的小念头,反而直接开口道:“朕今日召温爱卿和老国公还有忠贤过来,乃是有一件事儿相商。

漠北林丹汗已经被建奴的代善和多尔衮等人杀掉,额哲也已经受专封为归义侯,现在已经算是我大明的一份子了,漠北已经可以说是平定了。”

温体仁和张惟贤先是向崇祯皇帝道贺,然后好一通吹捧如我皇英明神武以致四夷来降等等,接着又用询问的小眼神望向了崇祯皇帝——这事儿大家伙儿都知道,直接说关键的呗?

总不能把俺们三个叫进宫来是吹捧您老人家的吧?翰林院的那些个穷酸们吹起来比俺们可牛逼多了!

崇祯皇帝也没打什么哑谜,接着道:“漠北既定,漠南却还有卓里克图汗与卜失兔汗。”

崇祯皇帝的这句话一说完,三个人就知道这位爷在打什么主意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类的字眼开始在三人的心里不断的浮现。

原本林丹汗还活着的时候,卓里克图汗和卜失兔汗在漠南部分,宣大以北的位置上面,相当于起到了一个缓冲地带的作用。

最起码林丹汗想要叩关,就必须得先面对这两个部族才行,而这两个部族又各有五千骑兵在崇祯皇帝的手里,族里的人又开始跟着汉人杂居,所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两个部落都必须先跟林丹汗死磕才行。

但是现在问题的关键点在于,林丹汗已经不在了,察哈尔部唯一的合法继承人额哲不光归顺了大明,还改名夏额哲,最近听说有向着疯狗进化的趋势?

第三百七十章 不养米虫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第九十一章 有上进心的驸马第四百九十一章 遇上爷,是你们的命!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六百六十三章 要么跪,要么滚第八百零五章 以后行,现在不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三大汉奸之初见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胁!第三百一十章 这嘴是开过光啊第二百七十七章 太他娘的吓人了打天下容易治天下难第八十章 移封第六百七十九章 朕的原则不会变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二百七十六章 臣冒死弹劾第二百八十二章 义结金兰第二百一十七章 流民也不好招募第五百五十二章 这腰牌的主人在哪儿?第七百九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七百九十七章 风!大风!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张旗鼓去凤阳第四百二十八章 自己不爽就拖人下水第三十二章 满营建奴菊花残第五百四十三章 怂!第五百六十二章 谁愿意败家?第八百三十五章 睁眼说瞎话第七百一十七章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第三更!)第七百三十三章 煌煌天威(4000字章第一更)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怕不是要倒霉了?第七章 首辅的票号?砸了!第六百二十六章 有钱不赚,上帝都不会原谅第六百零六章 抢生意的来了第四百零一章 指点,无间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萨克骑兵的绝唱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国人才何其多也第七百七十六章 先弄死一家就好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干了第三十二章 满营建奴菊花残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便背了这万世骂名罢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不需要补偿!第二百五十七章 洪承畴与孝庄不得不说的故事(4千字第一更)第五百零二章 有人爽就有人不爽(3/5)第三百二十八章 都很头疼第三百三十三章 下旨申饬?扯!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带沟里去了第七百五十二章 狗胆包天孟传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就不好好过第六百六十八章 朕也要修运河第二百八十二章 义结金兰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七十章 粮食第三百一十三章 明国人才何其多也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祯教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主业副业要分清第四百九十九章 建奴的胜算第五十四章 银行第十二章 议归去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们可是一家人啊!第六百四十七章 他们是什么人?第一百六十章 约架城南外(4千字大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抢劫,咱们更拿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赶紧跑第八百二十二章 更加阴狠的借壳上市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办啊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二百七十三章 掀桌子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长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八百五十二章 呵,中世纪的浪漫之都!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愿意捐五十万两第七百零六章 大明的羊,吃不了人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间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徒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小冰河第五百一十四章 辽东发小妾第六百九十二章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第七百三十四章 打一巴掌再给个甜枣(4000字章第二更)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近在眼前的沈阳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犬决(4千字第一更)第一百三十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第四百七十三章 几百年前的公投入明第四百七十五章 他们跪的太久了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顺眼第八百四十三章 坚持洗脑二十年,试刀!第七百六十七章 到了欧洲的苟雷第六十六章 死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朕有仇,向来不喜欢隔夜!第八百二十六章 这里是真正的天堂!(为萌主狗雷加更)第二百三十五章 万事俱备,只缺脏水(4千字大章)第四百六十二章 狗皇帝跑路,黄台事回师第八十七章 处置第七百五十五章 皇权不下乡?笑话!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们这是要咱家去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错矣!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轻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