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吐血的阿黄

崇祯皇帝带着他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跑路了,扔下了一个被毁的已经差不多的沈阳城给黄台吉。

尤其是四座城门前都立着一座座的京观,上面一颗颗的人头更是对黄台吉发出了无尽的无声嘲笑。

年老的,年轻的,小孩子的,男女都有,基本上每座京观上面都是这样儿的配置,不存在哪座京观上只有老人而没有小孩,或者哪个京观只有男人而没有女人。

京观不是很大,毕竟是纯属于用人头垒起来的,而尸首则是扔的满城都是。

想要把尸首运出城外,又首先得清理干净四座被炸塌了的城门,而崇祯皇帝跑路都已经三天的时间了,黄台吉也到了沈阳城外了,可是就算城里的建奴押着泥堪们夜以继日的清理城门,也还是没完全清理干净。

尸首在城里的时间入的长了,再加上天气已经开始慢慢转热,也就意味着发生瘟疫的可能性无限增大。

如果崇祯皇帝现在敢出现在黄台吉的面前,黄台吉估计会不顾一切的跟崇祯皇帝玩命。

太他妈欺负人了,整个沈阳城洗劫一空不说,还干出来满城扔尸首这么缺德的事儿。

脸色阴沉的能拧出水来的黄台吉干脆选择了吩咐建奴士卒去清理城门,剩下的只能等进了城再说了。

代善则是根本就没有再给黄台吉面子,虽然也去清理城门了,但是却当着黄台吉的面儿冷哼了一声。

不仅仅是代善,剩下的几个建奴的大贝勒基本上也是一样儿的反应——大家的老小可都在城里呢。

黄台吉心里也清楚,这下子算是完犊子了。

远征察哈尔,连根毛都没捞到不说,还搭进去了那么多的粮草,前前后后在大明那边扔进去的士卒加起来也接近一个旗的兵力了,盛京城也被崇祯那个狗皇帝给毁的差不多了,而远征察哈尔的士卒们,大部分人的家眷可都在沈阳城里呢。

如此一来,自己的威望会掉成什么鸟样儿,就算是用脚趾头去想都能想的出来。

此时黄台吉又无比庆幸自己已经在天聪六年时就已经借着莽古尔泰拿刀子吓唬自己的事儿取消了诸贝勒议政的玩法,改成自己独自面南而坐。

否则的话,就现在这种情况,这几个家伙一起联手,自己这个大汗的汗位就算是玩完了。

黄台吉是中午到达的盛京,而直到下午,在几万建奴士卒加入进去从外向里一起清理之后,清理工作才算是大概的整出来一点儿头绪。

等到清理出来一条能够让大军进城的道路,黄台吉带着八旗士卒向着城内而去的时候,整个心都在滴血。

从西门而入直到皇宫的路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哭声也是不绝于耳。

当心烦意乱的黄台吉看到了皇宫被毁了的宫城时,再看看宫里也是正在不断的向往清进尸首,一口老血再也忍不住,就此喷了出来。

觉得心脏一阵急颤的黄台吉仰天怒骂了一声:“狗皇帝”之后,又强行稳了稳身子,向着宫里而去。

崇政殿内,哲哲正在等着黄台吉的到来。

等到黄台吉抬腿进了被烧的差不多的崇政殿之后,站在殿里出神的哲哲便冷笑一声道:“大汗当真是威风至极,威武至极,平定天下指日可待!”

听着哲哲话里明显的讽剌之意,黄台吉的脸色也冷了下来,哼了一声后问道:“鳌拜呢?本汗把盛京和宫中的防守重任交给他,就是这么个结果?”

哲哲脸上的冷笑更甚:“大金国第一勇士?还不如一条狗!盛京西门被蛮子们诈开了之后不久,宫里也宣告失守,鳌拜也被人所杀,估计人头已经被放在哪一堆京观上面了。”

揉了揉额头之后,哲哲又接着道:“布木布泰与海兰珠,被我安排到了尼堪府上,倒是没什么事儿。

蛮子们或者是因为兵力不足,或者是其他原因,总之城东贵人们所居之处倒还算是完好一些,剩下的,您在回宫的路上应该已经看到了。

府库之中,都被洗掠一空,能带走的都被蛮子狗皇帝带走了,带不走的粮草什么的,都被一把火烧了。”

虽然在看到京观的时候心中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心里准备,可是黄台吉的脸色还是不可避免的黑了起来。

哲哲则是轻笑一声,对黄台吉道:“我乏了,先去休息一会儿。”

说完之后,也不等黄台吉是什么反应,哲哲则是向着偏殿而去。

在夏额哲那个蛮子身上,哲哲得到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感觉,甚至于哲哲希望夏额哲都带自己离开这个鬼地方,以后就跟着夏额哲,也省得看布木布泰和海兰珠那两个小蹄子作妖。

但是夏额哲忠实的执行了他们那个狗皇帝的指令,把自己玩完之后像是扔一块破抹布一样就给扔回了这个让人恶心的宫里。

自己跟了的男人,原以为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好男儿,却被一个年轻到让人不敢相信的小白脸皇帝给玩到生死两难的地步。

甚至于哲哲觉得,如果把夏额哲换成那个小白脸皇帝,自己一定会得到的更多,更美,哪怕是死了也值了。

然后正去寻海兰珠的黄台吉就见到一个小太监匆匆忙忙的跑过来,噗通一声跪倒之后颤声道:“启禀大汗,大福晋,她,她去了。”

黄台吉刚刚顿住了脚步,正欲转身,另外一个方向却又跑来一个小太监,噗通一声跪倒之后拜道:“恭喜大汗,贺喜大汗,正逢大汗归来,宸福晋这就要生了!庄福晋已经赶往了关睢宫!”

一边生,一边死,黄台吉心中更是乱的一团糟,怒道:“传太医,务必要救回大福晋!”

吩咐完后,黄台吉便赶向关睢宫,毕竟这边是海兰珠,一个不慎,就是一尸两命的下场。

然而闹心的事儿,只要是出来,就向来不止是一件。

比如说崇祯皇帝家里天灾一样,如果说一年来一场,崇祯皇帝简直是做梦都能笑醒。

关键是现在动不动就是每个月来上这么一出,甚至于一个月能连着好几个不同的地方报出不同的问题来。

这就很蛋疼了。

黄台吉基本上也是面临着一样儿的情况。

这边小老婆要生了,外边一堆的京观还没有埋平,四个城门清理还没有干净,城里那些无头的尸体问题又被摆在了黄台吉的面前。

为了防止瘟疫,代善决定要把尸首全部火化,但是百姓们却是坚决要和被砍了的脑袋一起,就算是火化也必须要在一起。

现在整个盛京城里又是乱子四起,不时的就会有冲突发生——在崇祯皇帝带着手下的双花红棍和马仔们玩了一出骑马与砍杀之盛京风云之后,建奴自己也玩起了骑马与砍杀之火葬风云。

不过幸好,老野猪皮和他们家的列祖列宗保佑,海兰珠有惊无险的生下了个儿子。

然后黄台吉没有给这个孩子起名,不像是布木布泰生下了儿子之后,早早的就取名为福临,而是根本就没有取名,人皆称之为小阿哥。

在外人看来,一个孩子没有起名字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早晚都会取的。

但是在玩惯了宫斗的布木布泰看来,这分明就是黄台吉这个老狗有意把汗位传给这个还没有取名的小阿哥。

然后布木布泰就告诉了自己的心腹之人苏茉尔,接着往关睢宫里送福寿膏,那东西可以让人的身体早早的愈合。

当然,对于阿黄家里发生的这些个狗屁倒灶的事儿,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在心上,实在是这些事儿的消息传递也不像是有电报的时候那么及时。

崇祯皇帝闹心的是另外的事儿。

原本一路上带着两千多万两接近三千万两的银子跑到了海州卫的崇祯皇帝正打算悠哉悠哉的再回京师,可是偏偏大明内部传来的消息让崇祯皇帝很蛋疼。

太康县知县在召集乡绅们商量着是不是大家伙儿拿出来粮食来赈灾,不能光让朝廷头疼的时候,县衙的大梁掉了下来,正好把知县大人给砸死了。

紧接着就是黄州那个地方也跟着闹事儿,因为总有人说些什么白天不懂夜的黑,所以黄州干脆白天跟黑夜一样,说白了就跟后世的京城雾霾差不多的效果,只是更昏暗一些。

这两件事儿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毕竟大明朝什么时候缺少过当官的人了?好生抚恤一番也就是了。

甚至于崇祯皇帝觉得既然这个家伙是因为公事而死的,那么不管这个家伙以前贪过多少银子,自己都打算捏着鼻子认了。

至于黄州白天想懂夜的黑这事儿其实也无所谓,后世的京城哪天不是这样儿。

还有给事中吴甘来的奏章里则是表示,山西、陕西自从崇祯六年的八月到了现在还是不下雨,赤地千里,就算是有着打的井还有朝廷赈济的粮食,山、陕今年的收成也算是完犊子了,您老人家可能还得再出点儿血。

然后崇祯皇帝表示朕刚从阿黄那儿弄来几千万两的银子,任性的很,找南洋的那些个藩国接着买粮食也就是了。

但是浙江稚川那里玩了出地震,不光是房倒屋塌伤人命,还声响如雷。

然后新鲜出炉不久的漕运总督杨一鹏上奏章表示崇祯六年的时候有莎鸡自西北而来,雀喙,鹰翅,兔足,鼠爪,数量以千万计。

这玩意不睡树上,却偏偏跑到农田里,什么大麦小麦谷子一类的都不放过,全给吃了。

关键是这玩意光特么吃粮食,但是对于蝗虫这种高蛋白的东西,这种鸟儿没啥兴趣,现在开始玩蝗灾了。

飞蝗蔽天。

崇祯皇帝表示这日子真他妈没法儿过了——虽然说知道崇祯皇帝这十七年里年年都遭灾,可是这遭的也太他妈邪乎了。

不过转念一想,其实也没啥,不就是蝗灾么,发动老百姓去抓就是了,大不了就是花点儿银子的事儿。

至于莎鸡什么的,崇祯皇帝表示不清楚,马莎鸡是什么东西他倒是知道。

但是没关系,莎鸡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玩意能不能吃,只要是能吃,还特么轮得到它去吃粮食?丫的不给吃绝种了都算朕输!

至于说百姓们不敢去抓了吃,没关系,各地哪个地方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家伙,只要是莎鸡吃了能补肾壮阳生儿子的谣言一出,莎鸡?

就跟后世的倭国玩了一出核泄露,天朝的百姓们跟疯了一样囤盐和磺酒一样,莎鸡这玩意最后能剩下几只可真不好说。

以后真要是发展到天朝那种程度,可能大家伙儿就该从网上讨论一下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才会把莎鸡给弄绝种的。

至于说其他的问题,只要不是大型的地震、火灾、水灾,干旱什么的那都是小意思。

地震、水火之灾这玩意没办法,谁也避不过去,但是干旱一类的缺粮现在反而是最好解决的问题。

毕竟现在手里有钱了,不光是从阿黄家里弄来了小三千万两银子,还有崇祯七年的春税也该收上来了,商税怎么着也能弄个几千万两。

就算是买建奴人头要花银子,修建铁路要花银子,但是抠出个几百万两银子赈灾是没有问题的,弄挤个一两千万两的银子去买粮食,总不至于出什么大问题。

而且随着铁路的修建,虽然说建奴白奴昆仑奴什么的死的多了点儿,但是好处也不是没有——最起码路上的消耗是直线下降。

崇祯皇帝手里有厂卫这种大杀器的存在,而百姓又没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所以像飞虎队一类的在大明是没有任何生存土壤的。

也就是说,路上人为的损耗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等到几条都在修着的铁路修通了以后,尤其是京城到南直隶和松江府到南直隶的铁路修通之后,松江那边还有泉州那边被郑芝龙他们抓来放血的鲸肉可就能快速的运到陕西山西一类的地方了。

肉可是比粮食有营养的多,吃上一斤鲸鱼肉,就能少吃两斤粮食,到时候天灾算个屁。

PS:推书,辰机唐红豆那货的《九重神格》。说好的一起大保健,但是辰机唐红豆却没有喊我,毒死他。

第五百零八章 我信了还不行么第五百一十二章 威逼利诱也得把事儿把了!第五十三章 杖毙第八百四十六章 肉总是会烂在锅里的第七百三十六章 玩狼的野人?狼人?第八十九章 卖国者的商议第五百零六章 黄台吉之死第一百四十四章 背黑锅你上第七百九十七章 风!大风!第二百六十五章 给阎王下道旨意(4千字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密谋第五百八十八章 一座京观引发的血案第一百零六章 忠犬一般的棒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鼓动唇舌叩山河第七百四十八章 朕的大白菜!第六百八十六章 坑人的朝贡体系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小冰河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库(第二更)第三百三十二章 被带沟里去了第三百零七章 开科取士的建奴第三百九十七章 好好过日子不行吗?第三百六十六章 德川将军是个好人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要知道,大明到底有多少人!第四百八十章 作死的朵颜三卫第六百五十二章 吊起来抽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杀第八百五十五章 没救了,等死吧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路援军第二百五十章 文人的事儿(4千字第一更)第六百三十五章 预备第二百四十四章 皇帝亲至,战后处置(4千字大章第一更)第三百一十二章 生,或者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胁!第五百八十二章 蛮子的新玩法?第三百七十四章 求陛下赐名第三百五十六章 混账专干混账事儿第六百五十章 本王,选择……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庆王两个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番外篇----大明民警胡小波,没有先帝崇祯的日子里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养偏了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够用的宝钞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八百二十九章 不管他们要多少,我们都要双倍第三百章 敢卖此物者死第二百八十八章 疯子呓语大全第五百四十一章 短兵相接第三百一十七章 狗奴才留步!第四百四十九章 坑人,坑七个藩王第六百三十九章 事情闹大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处挖坑第一百二十三章 审袁(终于上架了,求首订)第七百六十九章 脑袋让驴踢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群魔乱舞的辽东和大屠杀第一百一十五章 搅屎第六百一十一章 美的找不到北第四百六十四章 赐死藩王第一百九十一章 捷报入京,各方反应第三百五十四章 想拥立新君?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择第一百零二章 追兵第七百六十五章 倭奴的新玩法第四十二章 哭宫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兄托梦有话说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祯教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崇祯皇帝不开心第一百六十二章 作死的福王朱常洵(3K章节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三章 福王一系爵将除(3K字章第二更)第八百七十二章 朕不后悔!(大结局)第五百七十三章 把蛮子清理掉第六百八十四章 皇帝有些睚……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风馆书生立誓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祯第七百一十三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二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赐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胡无人,汉道昌第三百二十六章 五十文一斤?第五百二十四章 朕要那些蛮子三百万人陪葬!第五百八十六章 包羞忍耻是男儿第七百八十三章 谁不盼着自己的国家强大第二百六十三章 大明长公主(4千字第一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群魔乱舞的辽东和大屠杀第五百五十八章 陛下是不是忘记咱们了?第六百三十六章 就凭我大明皇帝说!第六百三十二章 宣缅甸王他隆觐见!第三百三十章 该认怂时就得怂(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第五百五十九章 养狗的作用第二百五十八章 秦王和庆王两个渣渣(4千字第二更)第三百零九章 最近比较烦第五百九十二章 祖制是个好东西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儿发了!第四百二十二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第六百一十五章 把这孙子捆了!第六百七十四章 谈一笔大生意第四百五十章 奉天子诏,诛贼!第四百六十七章 干脆玩把大的?第二百九十章 宁德长公主第五百三十五章 求生欲很强的魏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