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占山为王

眼见这马锦荣说的基本上都是些屁话,许湘晖眼中希冀的神色隐去,反而冷笑道:“那使节信物呢?旨意呢?”

见马锦荣愣住,许湘晖讥笑道:“马兄这是打算鼓动唇舌,效仿苏秦张仪?只是不知道马兄到底能不能挂上这大金国的相印?”

马锦荣愣住,随即反唇相讥道:“莫非许兄还有更好的办法不成?”

许湘晖却没有说话,只是如赵研东一般掏出了解手刀。

马锦荣讥笑道:“莫非许兄还要学那赵研东一般,与马某割袍断义?”

事情到了眼下这般田地,得罪一个赵研东再加上得罪眼前的许湘晖根本没有任何的区别。

自己这些人的家境都还算可以,许湘晖的家里还要再强上一些,然而这些在辽东还有个毛的用处?

马锦荣也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得罪了谁,反正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许湘晖没有理会马锦荣的讥笑——这种废物就算是到了现在,脑子还是有些不清不楚的,在辽东这种吃人的地方,等死去吧!

伸手抓住了头发之后,许湘晖另外一只手中的解手刀就向着发根处伸了过去,一边割着自己的头发,一边冷笑道:“眼下的当务之急,不是什么出人头地,而是先把头发剃了,能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

许湘晖没有学过剃头这门手艺,再加上解手刀也不是专门用来剃头的刀子,头发被割的乱糟糟的,有如狗啃一般,还有几处不小心割破的头皮,慢慢的渗出了黑红色的血迹,整个人看起来有如魔神一般,令人望之生畏。

马锦荣的脸色也是十分的难看。

原本以为这许湘晖也不过是个浪荡子弟,纵然与自己等人同列名教弟子,也不过是个花钱买名声之辈。

如今看来,此人的心思当真转的极快。

然而这又有什么用?你许湘晖能想到的事情,我马锦荣就想不到么?你能剃发,我马某人同样能剃发!

然而再转头一看其他的那些个书生,马锦荣的脸色都青了。

剩下的五六个人,望向许湘晖的目光与刚才望着自己的目光基本上是一样的。

马锦荣很伤心,因为这些墙头草一样的家伙们刚才还是隐隐约约以自己为首,现在则被许湘晖轻轻的几句话就给收买了过去。

甚至于许湘晖还没有给出任何的好处和条件,这些人就集体叛变了过去。

彼其娘之!这些人甚至于还比不上刚刚的赵研东那三个混帐东西们讲究!

但是伤心能怎么样?现在的事实就是许湘晖势大,说话比自己更有作用。

马锦荣决定先蛰伏下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今天这份羞辱,以后加倍的报回来也就是了。

心中打定主意以后,马锦荣便笑着向许湘晖拱了拱手,赔罪道:“方才是马某过于心急大家伙儿的安危,这才一时失了智,望许兄不要见怪。”

许湘晖心中顿时警惕了起来。

自己刚刚才折了这马锦荣的面子,现在这人就能恍若无事一般,这份心性,当真可怕——像这种人,有机会就要趁早弄死,要不然等他得了势,自己不死也得脱下几层皮!

但是许湘晖只是笑了笑,然后开口道:“马兄心中所忧,也正是小弟心中所忧,又何来见怪一说?”

客套了几句之后,许湘晖便拍了拍手,开口道:“大家都动起来,互相把头发剃掉,否则辽东的剃发令可不管我等是不是名都弟子!”

剩下的书生皆是心中一凛,立即便动了起来,几个人互相剃起了头发。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赵研东一行三人。

赵研东闷着头向着北边直行了挺远的方向之后,才顿住了脚步,转身望向了陈讳和孙甲。

这两个人与自己关系向来极是要好,现在跟着自己离开了马锦荣等人的队伍,等于是凭白又添了几分风险。

赵研东自己无所谓,但是自己却不能不想想陈讳和孙甲他们两人。

见赵研东停下了脚步,陈讳便闷声道:“怎么不走了?”

赵研东拱手道:“陈兄,孙兄,二位原本不必陪着赵某冒此大险,如今却是置身于险境矣。”

赵研东也不得不承认,在眼下这种局面,投降建奴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可以多活几年

至于说以后朝廷平定了建奴之后又怎么怎么样,那也是以后的事儿——以后平定建奴能让自己这些人在眼下活着么?

很明显,不能。

只怕心中大恨的黄台吉会立即把自己这些人杀了祭天。

陈讳的嘴巴裹在了帽子里面,所以声音显得有些沉闷:“人生自古谁无死?反正不过是早死或晚死。

那马锦荣愿意当狗,且让他当去,咱们三个就算是死了,那也是站着死的,比他一条狗可强的多了!”

孙甲也闷声道:“陈兄说的不错。算宋以后,我汉儿为奴为犬百余年,至太祖高皇帝时才算是又堂堂正正的做了人,再去做狗?孙某不才,却也不愿!”

赵研东闻言,却是哈哈大笑起来,直到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这才抹了抹脸上的泪水,笑道:“只可笑那昏君以为我等必然降了奴,却不知我名教弟子当中也是有硬骨头的!”

见赵研东提到了崇祯皇帝,陈讳也来了精神:“嘿,要说那昏君,自然是没什么好说的。

可怜我大明自太祖高皇帝起所行养士三百年之政,皆毁于那昏君之手,只怕以后天下粥粥,其过皆是那昏君之所为!”

抽了抽鼻子,孙甲也开口道:“陈兄所言极是。那昏君一味的打压我等名教弟子,抬高那些武夫的地位,却不知打江山要靠那些武夫,治江山却还需我等文人!”

说完之后,孙甲又冷笑道:“汉唐不可谓不当盛,可都是由于那些个武夫当权,所以才有亡国之祸。

我大明太祖高皇帝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优待我等士子,设立卫所制度,从此天下再无割据之忧也。

那昏君肆意妄为,坏祖宗成法,早晚必自食其恶果!”

赵研东同样闷哼了一声,却开口道:“得,现在也不是说那昏君的时候,毕竟现在那昏君还是大明天子,我等也不好太过于编排。

眼下还是应该商量一下,我等下一步该怎么去做?”

自己三人虽然很硬气的离开了马锦荣等人,也不打算投降建奴,但是要说不怕死是不可能的。

因为死并不可怕,可是死有轻于鸿毛,也有重于泰山。

赵研东等人明显是死的有价值一点儿,好歹能混个青史留名什么的,总不能就这么默默无闻的死在辽东吧?

可是崇祯皇帝摆明了就是让他们来送死。

虽然说赵研东等人一直在学习的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是现在就这么死了肯定不太甘心。

所以还是得想办法先在辽东活下去,然后再研究下一步怎么办。

孙甲开口道:“赵兄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听,咱们挑最好的那条路走不就是了么?”

陈讳同样开口道:“不错,正所谓一人计短三人智长,咱们不妨把各自的想法都说出来,看看谁的办法最好?”

赵研东道:“眼下其实咱们能走的,也无非那是那么几条路而已,可供咱们选择的余地,不大。”

陈讳拱了拱手道:“愿洗耳恭听?”

见孙甲同样点了点头,赵研东便接着道:“其一,北上奴尔干都司。

虽然我等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却也能给那边的各路杀才们出些主意。有我等之智,出头之日不远。

其二,南下东江镇投毛文龙。

虽然毛文龙也是个残忍嗜杀的,可是终究是执行的那昏君的旨意,倒也怪不得他。

我等去了,也正好能好生规劝一番,导向毛文龙向学?

其三,便是往东南,投朝鲜。

自商周之始,我中原便多有人前往朝鲜一带,自宋之后,朝鲜更是以小中华自居之,如今待我大明更是执父子之礼。”

赵研东的话到了这里,就没有再接着往下说。

但是陈讳和孙甲都明白,赵研东的意思其实还是偏向于去朝鲜。

北上奴尔干都司现实么?明显不怎么现实,这一路过去,不死也得去掉半条命。

毛文龙就更不用说了。

毛文龙不光是在建奴那边儿的名声臭,就连在大明的名声也不怎么样儿,颇有些顶风臭十里的意思。

因为这家伙在天启年间为了军饷,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朝廷的军饷到位及时,那这家伙就是往死里拖建奴的后腿,时不时的就要跟建奴互怼一波。

如果朝廷那边的军饷到位不及时,这家伙不光敢派兵劫掠,甚至于还敢跟建奴做生意,等赚来了银子之后再接着跟建奴互怼。

魏忠贤当然知道这其中是怎么回事儿,倒也是一直也暗中护着毛文龙和东江镇。

然而正是由于魏忠贤的保护,毛文龙的脑门子上就被东林诸公给刻上了阉党这两个大字。

然后怎么洗也洗不白了。

所以毛文龙的名声在建奴那边臭,在大明这边儿也臭。

赵研东这些家伙连崇祯皇帝的行为看不过眼的时候都敢喷上几句,区区一个毛文龙算得了什么?

现在去投毛文龙,说实施,这三个人谁心里都不太乐意。

剩下的朝鲜就好的多了,对于大明来说就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宝宝,而且整个朝鲜上下都说汉话写汉字,基本上和大明本土没什么区别。

尤其是沧海君因为骑墙,还想要推动朝鲜文字语言的发展,以至于绫阳君等不满,将之废黜流放之事,就更合赵研东等人的胃口了。

因为这就是教化之功!因为大明内修德政,所以朝鲜诚心当狗!

没毛病!

陈讳正想开口表示赞同,却听孙甲闷声道:“小弟倒也有个想法,两位兄台不如帮小弟参详一番?”

赵研东干脆寻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然后才开口道:“两位兄台不妨先坐下,咱们好好合计合计再说?”

陈讳和孙甲闻言,便各自寻了石头坐下,孙甲才又接着道:“不管是北上,还是南下,其实都显得我等无能了。”

见赵研东和陈讳的脸色有些难看,孙甲也不敢再卖关子,而是直接道:“老奴屠杀汉人,现任奴酋黄台吉同样下过令要屠杀汉人,而辽东现在汉人生存已是极难,这一点,两位兄台认同吧?”

点了点头,赵研东应道:“不错,前几年我大明天灾不断,这辽东自然也未能幸免,粮食紧缺之下又正好遇到那昏君暗中指使人来辽东捕奴,那奴酋有此作为倒也不算什么稀罕事儿。”

孙甲嗯了一声,接着道:“正是如此。那奴酋既然下令屠杀,辽东的百姓自然也就有反抗的,心中不满更是常情。

小弟以为,我等倒不如留在这辽东,寻一处山头占山为王,收拢汉人百姓,与那建奴争斗一番,也不枉了此生?”

陈讳笑道:“孙兄莫不是在取笑我等?需知我三人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又如何占山为王?

再者说了,就算是占山为王,我等刀从何处而来?若是第一张买卖就遇到建奴,那可就万事皆休了!?”

赵研东却有些不以为意,反而笑着道:“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纪效新书里面有的是练兵之术,我等照猫画虎还不会了?

至于说刚开张就遇上建奴,那倒也没什么。若是落单的建奴,我等杀之便是,若是成群的,我等先行避开也就是了。”

说完之后,赵研东又拎了拎手里的解手刀,冷笑道:“你当这解手刀是什么?在辽东这般地方,解手刀又岂是人人都能用的起的?

至于粮食什么的,辽东深山老林这么多,总不至于缺了我等一口吃食!”

拍了一下手,陈讳失声笑道:“不错,是小弟想的糊涂了,正该如此,也好教那昏君知道,我等名教弟子,也是忠心报国的!”

说完之后,陈讳又摸了摸自己脑袋上的头发,笑道:“你说那些蛮子倒也是可笑,非得让人把好好的头发剃了,剩下根猪尾巴,倒也可笑!

你看看那昏君,自己把头发割了去,谁能说他什么?反正都是他自己愿意的事儿。

这些蛮子们就非得胡来,逼迫人人如此,搞什么留发不留头,当真禽兽!”

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脸之让朝鲜掏钱(今天第四更)第六百七十八章 我命休矣第八百三十章 卖了又能怎么样?第七百二十章 读书的好处(第三更)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经不起这么伤第七百八十六章 换个更直接的方法!第一百三十章 几人欢喜几人愁第九十九章 两条大鱼第七百九十六章 陛下的意思是?第七百三十一章 皇家智库(第二更)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学的!第六百四十章 大明天子,不可轻侮!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相看不顺眼第六百九十四章 陛下慎言!第四十七章 刑讯第六十六章 死战第四百四十章 大明爸爸的两个孝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让你们骂!第七百二十七章 贼来我死便是(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 单挑还是群殴?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耻老贼多无耻第二百八十七章 都是跟陛下学来的第七百四十二章 多铆蒸钢第一百一十一章 孔先生第六百六十四章 慢慢谈就是了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变须臾间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鸿基第六百七十一章 君不见商纣之事乎?第七百五十九章 智障和睿智第八百四十四章 夜路走多了第三百七十一章 赶紧跑第四百一十三章 锦衣卫百户史可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粮(4千字大章)第二百零三章 驿站是朕的!第六百二十四章 我拿你当朋友,你却想坑我?第一百四十七章 斛斗秤度重厘定第五章 拿出厂卫的威风收保护费第七百一十八章 最后的清算(第一更)第八百七十一章 老子不干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不要脸的君臣(4千字大章第二更)第三百二十五章 物以稀为贵第四百二十七章 不还是美滋滋?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祯教子第六百六十二章 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第六百八十七章 卖儿卖女,谁沾便宜谁吃亏?第九十七章 和亲第一百四十二章 后宫中崇祯泡妞第四百六十一章 狗皇帝进沈阳第五十八章 升官第四百五十七章 单挑还是群殴?第五百四十九章 钦命南居益讨伐不臣!第七百七十二章 最可怕的一种可能第七百二十五章 有如关云之长第五百九十六章 咱们可是一家人啊!第二百八十六章 小人李鸿基第六百一十八章 人得看清楚自己才行第四百零五章 诡异的平静第八百零六章 鸿门宴第六百三十四章 留着当个倾销对象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第二十三章 为陛下死战!第二百九十三章 殃及池鱼第一百四十一章 真假建奴第十四章 议政的建奴第六百五十九章 朕的心,经不起这么伤第六百八十二章 还能撑多久?第七百六十四章 全都养偏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驱狼吞虎第八十四章 你的事儿发了!第三十三章 陛下亲征!大明万胜!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五百零六章 黄台吉之死第一百五十一章 清风馆中落惊雷第四百二十九章 臣愿意捐五十万两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杀第四十二章 哭宫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抉择第五百四十章 火炮准备!第八十二章 算计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二百四十章 张之极进城(4千字大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凭本事借的为什么要还第一百九十九章 蛋疼的黄台吉第五百七十二章 佛曰,我不认地狱谁入地狱第五十七章 处置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第二百八十四章 太过分了第四百零八章 托马斯小火车来了第六百零七章 人心都是肉长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太好办啊第七百七十章 炮击,炮击!第七百九十四章 答应,还是拒绝?第五百二十三章 被雷劈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君不见商纣之事乎?第六百四十一章 孰先孰后?第一百七十六章 彻底除名的杜尔伯特族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第七百一十一章 通过娶媳妇来霸占天下?(还债,为盟主李自成加更1/3)一路同行,感恩有你——众筹白银萌感言第一百三十五章 除爵衍圣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