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火烧伦敦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对崇祯皇帝最为忠心的人,除了锦衣卫和内行、东、西三厂之外,可能就要在夏额哲、阿敏、莽古尔泰这几个人里面挑了。

甚至于这三个货色比张之极和完颜宏还要忠心的多。

张之极和完颜宏再怎么样儿也是勋贵,就算跟崇祯皇帝是姻亲关系,就算是一起南征北战无数次,也一样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只不过崇祯皇帝从来不会去试探罢了。

而夏额哲、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三个家伙则完全不同。

夏额哲还好一些,像阿敏和莽古尔泰这两个家伙都是手上沾满了同族人的血,其他人的血同样没少沾,除了死死的抱住崇祯皇帝的大腿之外,根本就没有第二路可以走。

英格兰的这些“英雄好汉”们,其实也是一样的下场,当他们从抓了第一个英格兰人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了。

只不过跟阿敏他们不同的是,阿敏和莽古尔泰是直接对同族人下手,夏额哲的手上也沾满了同是蒙古人的血。

苏格兰的英雄好汉们没对苏格兰人下手,而是将目标对准了英格兰人和威尔士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英雄好汉们也是一样的套路,一样的操作——目标不对准自己的同族,心理压力就没有那么大。

伴随着向英格兰整体进攻的推进,大明本土也开始了移民工作——户部及各地官府开始征召移民,至于一应的费用,则是由户部先出银子,之后再找英国公府报销。

跟在崇祯皇帝身边,一直关注着整个移民事宜的张之极,心都在滴血。

英国公府两百多年才积累下来的家底,几乎是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李鸿基和吴三桂没什么心理压力,贩卖劳工的生意做的飞起,每天都要数一数卖了多少猪仔,又有多少银子会落入自己的口袋。

克伦威尔和查理一世就有些压力山大的感觉了。

原本克伦威尔计划中的依靠地形和平民来拖住大明进攻脚步的计划已经成空,而最让人纠心的,则是这些威尔士人和苏格兰人。

一路败退之下,刚刚入了冬的时候,查理一世和克伦威尔两人就不得不放弃了伦敦,这个英格兰的首都。

崇祯皇帝骑在马上,呵呵冷笑着望向眼前的伦敦,扭头对张之极道:“都安排妥当了么?”

张之极躬身道:“启奏陛下,城中所有人都已经清空,该装船的都已经装船,现在除了大量的猛火油和柴禾,已经再没有其他东西。”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伸手从王承恩手里接过早已准备好的火把,策马来到城门正中的柴禾旁,然后将火把撇向了柴禾堆。

为了保证崇祯皇帝能够一把火点燃整个伦敦,锦衣卫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比如用柴禾将整个伦敦都给围起来,各条街道上面也都准备好柴禾,然后再泼上大量的猛火油。

随着火把落到柴禾上,崇祯皇帝总算是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做干柴烈火。

呼的一声,火苗窜起来足足接近三米高,让离着柴禾堆还有好几米的崇祯皇帝都感觉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

感觉有些热的崇祯皇帝悄然眯起了眼睛,策马向后退了几步之后,就这么端坐在马上看着这场大火,让身后的无数文武大臣还有一众马仔们都感觉有些懵逼。

几乎所有人都搞不清楚,崇祯皇帝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坚持亲自点燃第一把火,更不知道崇祯皇帝为什么对眼前的这座蛮子都城有这么大的恨意。

如果说是因为那两个大明商人被扣押的原因,说给外人听听也就算了,像张之极和王承恩这些人,包括跟过来的一众文官大臣们,却没有一个人相信。

“那些豪商就是朝廷养的猪!”

崇祯皇帝虽然没有明确的说过这句话,然而这句话却是所有人的共识,尤其是崇祯皇帝在最初剿杀八大晋商时的残忍与冷酷,说崇祯皇帝会为了两个商人大动肝火,谁信?

圆明园当初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祝融之下有多少宫女太监都葬身火海?受此牵连而无辜身亡的百姓又有多少?

当时的英法联军有多少?几千人?

今天,朕,大明皇帝崇祯,带着三万九千两百名马仔,火烧伦敦!

下一个是谁来着?

法兰西是吧?也不知道那个矮矬子出生了没有?会不会领兵也朕为难?

望着眼前的大火,崇祯皇帝的思维很快就跑偏到自己都不太清楚的方向。

眼见崇祯皇帝似乎又开始了发呆模式,张之极驱马向前行了几步,低声道:“陛下,是否还要继续炮击伦敦?”

被张之极的声音惊醒过来的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调转马头之后才低声道:“不用再炮击伦敦了,朕要这场大火烧上三天三夜!少一个刻钟都不行!”

张之极躬身应了,又接着道:“陛下,眼看着就快要入冬了,整个对英格兰蛮夷的攻势都得暂停一断时间了,您看?”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开口道:“你想都别想,朕不在这里看着彻底灭掉英格兰,朕绝对不会回大明去。”

崇祯皇帝决定留在英格兰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大明国内。

恨恨的摔了不知道多少个杯子的周皇后最终还是无可奈何的坐了下来,冷哼一声道:“宜贵妃和袁妃一起前往英格兰随驾,另外带上洛小鱼和新选秀的那个江灵儿,一起去伺候咱们那位爷!”

自己的命怎么就这么苦!

丈夫丈夫不靠谱,生了个儿子似乎更不靠谱,爷俩儿现在都赖在英格兰那边不回来,自己还得替他们操心!

有时候周皇后都忍不住羡慕那些妃子——她们可以前往英格兰去随驾,而自己身为六宫之中,就只能留在京里,什么事儿都干不了。

现在居然还得送妃子和秀女前往欧洲随驾,就怕崇祯皇帝万一抽个什么疯,再往后宫里弄个红头发蓝眼睛的回来……

堂堂国母混成自己这个样儿的,历史上可曾有过?可曾有谁听过?

然而再怎么无奈,再怎么不愿意,周皇后还是一点儿的办法没有,只能老老实实的留在宫里面,眼着这一大摊子的家业。

……

三天三夜的大火最终还是熄了下来,伴随着扬扬洒洒的雪花落下,不时的还会冒起一股股的轻烟。

望着眼前已经尽成灰烬的伦敦城,张之极有些欲哭无泪的感觉。

原本,这些都应该是自己家的,哪怕那个英格兰王宫自己不能住,留给崇祯皇帝做行宫也好啊,现在倒好,一把火,全没了!

重建吧,花银子,不重建吧,世泽那孩子眼看着就要与长公主成婚,到时候总不能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吧?

那位爷可是说了,世泽那孩子跟长公主可是要留在这英格兰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没办法住在京城的英国公府,自己就必须在这里替他们修建府邸——左右还是得英国公府花银子!

丝毫不知道张之极有多么痛苦的崇祯皇帝,笑呵呵的看着手中的密报之后,又随手扔给了张之极:“瞧瞧,现在整个英格兰都乱起来了,整个欧洲也彻底乱起来了,离咱们当初的计划又近了一步。”

张之极打开密报瞧了一眼之后,一张老脸上面也不禁笑开了花,再结合刚才那副肉痛的心情,怎么看怎么好笑。

密报里提到的事情很简单,除了英格兰这边已经彻底乱套之外,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也再一次宣布联手,然后针对整个欧洲发动了平叛战争。

没错,就是平叛战争,因为掌握了宗教话语权的教廷官方认定神圣罗马帝国为整个欧洲唯一的合法统治者,其他的全部是非法的。

看完了密报之后,张之极躬身道:“陛下,之前允诺教廷前往大明布道的条件,是不是太仓促了些?”

一个宗教居然可以宣布其他王国的统治为非法?连戏文里都不敢这么写吧?现在居然活生生的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张之极忍不住有些担心,像这样儿的宗教如果传往大明,最后会带来什么样儿的后果?

皇权与神权相争,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中原王朝也是付出了诸多代价之后,才算是将神权与皇权归为一体,眼下又要出现一个强势的宗教,这对于大明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崇祯皇帝却是呵呵轻笑一声道:“担心什么,现在他们已经开战了,哪里还有精力往我大明传教?”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教廷现在或者以后想要往大明传教,其实都无所谓。

想要在大明传教,就必须得遵守大明律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超出律法之外。

同时,教廷也必须遵守张显庸和彼岸海宽大和尚他们编造的那一套说辞,一旦他们遵守了,那他们跟道教和佛教还有什么区别?还会是原来的教廷?

到时候就连教宗都得乖乖的接受崇祯皇帝的册封。

如果不愿意遵守的话,那崇祯皇帝可能会允许他们向大明传教?

别忘了,他们的教义里面,可是有很多东西与大明律背道而驰的……

见崇祯皇帝态度如此坚定,张之极便不再说什么了,只是又将话题转移到了另外的地方:“除了这个教廷的事情之外,还有波兰那边。如果他们真的要引沙皇俄国进入欧洲的话,那情况又多了几分变数?”

崇祯皇帝的脸色丝毫没有变化:“那就让他们引沙皇俄国进来,反正这些蛮子们总是在不断作死。

对了,把这件事情传回大明,交由中极殿那边去推演,看看以后会怎么发现。”

让沙皇俄国进入欧洲,其实对于现在的大明根本就没有任何影响,反正大明现在没打算对整个欧洲用兵,而是让整个欧洲继续乱下去,沙皇俄国的进入,会让欧洲越来越乱,反而对于大明的整体计划更有利一些。

尤其是刻在毛子们骨头里的侵略性,一旦这些斯拉夫人进入了欧洲,他们还愿意回到沙皇俄国那冰天雪地的世界里去受罪?

几个月后传来的消息,证实了崇祯皇帝的预判。

中极殿在整理了无数的资料之后,认定沙皇俄国肯定不会放过欧罗巴那么一大块肥肉,尤其是在北山那边吃了大亏之后。

奴尔干都司以北的北山,往北一直到季克西,往东一直到埃格韦基诺特,那么一大块的地盘都被大明给抢了,沙皇俄国难道不想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让他们跟大明开战,估计沙皇俄国还没有那个胆子,但是以沙皇俄国的实力,一旦他们进入了欧洲,那还不是横扫?

当然,前提是大明不会从中干涉。

如果大明进行干涉,比如向神圣罗马帝国和教廷出售军火,那对于沙皇俄国攻略欧洲的计划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随着中极殿推演结果一起来到欧洲的,还有宜贵妃和洛小鱼,和江灵儿这个新选出来的秀女。

在听到自己儿子被崇祯皇帝给卖掉的时候,宜贵妃顿时就气炸了——本宫知道熠儿没有希望继承大宝,也知道熠儿早晚要外放就藩,但是!

这个藩是不是太远了点儿?怎么连个王妃都是这些蛮夷?许配一个汉家女不行吗?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宜贵妃还是忍不住抹起了眼泪:“妾身就这么一个儿子,您还把他外放到这么远的地方,妾身以后想念熠儿又该怎么办?

更何况,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是熠儿以后生了子女,妾身也看不到,也没办法带进宫里看看,陛下,您好狠的心啊!”

安慰了半晌也没见好转,崇祯皇帝干脆使出了最后的杀招,把宜贵妃扔到了龙床上——就这一个儿子?再生一个不就是两个了?不够就再多生两个!

等到宜贵妃终于消停下来,崇祯皇帝才搂着宜贵妃丰腴的身子,轻声道:“熠儿的封地虽然远,可是也有远的好处,等朕跟你慢慢说来,先别急着哭。”

PS:今天是盟主狗尿苔的生日,先祝他生日快乐,加更一章以示庆贺。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为了睡个安稳觉第二百三十八章 暗流涌动的陕西第七百零九章 皇后,朕知错矣!第六百八十三章 陛下将至第二百六十章 倒霉的老回回马守应(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零七章 皇家学院立功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放火抢劫,咱们更拿手!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脸的崇祯皇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不要脸之让朝鲜掏钱(今天第四更)第九章 王承恩的皮岛之行第二十九章 你把他当烤鸭就行第八章 谁让朕和百姓一时不痛快,朕要他九族都不痛快!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国王第一百二十章 皇后有喜第八百五十一章 哥萨克骑兵的绝唱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捞好处郑芝龙第七百二十章 读书的好处(第三更)第七百九十一章 不讲究的老家雀第八十九章 卖国者的商议第七百一十五章 这可如何是好?(第一更)第八百六十六章 人口大爆炸带来的红利第七十章 粮食第三百零六章 集体辞官第七百三十章 如果误伤……(第一更)第三百三十七章 金汁是个好东西(突如其来的4000字加更)第四百二十一章 这不是小冰河第二百七十五章 汝便开此先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祖宗留下的麻烦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二百一十四章 拖死他第四百四十五章 给自己找个主人第六百三十八章 调兵入缅甸第二章 这天下究竟是朕的还是东林党的?第七百零五章 不用替皇帝省银子!第四百九十六章 登基称帝的黄台吉第一百二十九章 肯数邺下黄须儿第十九章 范文程借路第三百零四章 天地之间有杆称第三百一十八章 崇祯小儿不过如此第一百三十一章 无耻老贼多无耻第六百六十五章 崇祯教子第二百五十二章 赵平战三贼,高迎祥北上(4千字大章)第六十章 折割第一百四十六章 五行缺德温体仁第三百五十七章 驾临孔府,谁敢举旗?第十三章 舍生取义,破家为国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十七章 锦衣卫办事,白杆兵进京第四百八十三章 逼迫建奴北上西进第二百二十五章 想捞好处郑芝龙第四十章 祭出大杀器第六十六章 死战第七百八十五章 两个智障!第三百八十章 大明人多的是第七百五十章 鲜花著锦,烈火烹油第七百六十章 智障的国王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远堡城下鏊兵第十四章 议政的建奴第一百四十章 肘腋生变须臾间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家主人叫崇祯第五百九十五章 朕让你们骂!第一百五十章 欲迁富户伴帝陵第四十七章 刑讯第二百三十九章 王二借粮(4千字大章)第二百零九章 半夜截杀第七百四十六章 趴在欧洲身上吸血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明不受威胁!第一百零八章 计议第五百八十章 弄死他们就是军功!无可奈何的尾声,感谢有你,还有新书预告第三百七十一章 赶紧跑第六百八十九章 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第三百三十五章 到处挖坑第五百三十四章 欺人太甚!第三百四十八章 让天皇背黑锅(突如其来的加更)第四百七十八章 锦衣卫第三百六十五章 还有更过分的第四百四十二章 崇祯六年的异象第三百六十一章 朕很好奇啊第六百三十七章 杀人放火,鸡犬不留第二百四十六章 坑人和兵围宜川(今天万更完成)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人高明啊!第六百八十五章 忍一时越想越气,退一步越想越亏第二十四章 崇祯借钱第五百二十六章 都挺不要脸的第三百九十二章 刀架脖子上最好使第七百八十二章 跟父皇学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瞎忽悠(4千字第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指点,无间第七百二十四章 随本督往城头一观!(第一更)第五百三十三章 他们的炮弹,快不够用了吧?第八百六十七章 大明还埋不下你了?第二十三章 为陛下死战!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德之死第六百八十二章 还能撑多久?第二百零一章 准备跑路的崇祯皇帝第八百四十九章 看不见摸不着第一百八十二章 第二个将要除名的部族第三百二十一章 被打脸的崇祯皇帝第六百章 朕,心中有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