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朝堂争辩,例数罪状

应天府。

朱权再次回到江南水乡之地,却没想到是押解朱樉。

朱樉被剥了蟒袍,身着素服,看向朱权的眼神,充满怨毒之色。

偏偏三弟朱棡,有心无力,以他的大同战兵,欣然无法与老十七的五百朱雀赤甲相比。

四弟朱棣,才是最狡猾的那一位!

燕山铁骑之强悍,可谓是人尽皆知,可朱棣却偏偏当个和事佬,尽量避免与朱权发生冲突!

“这……这不是宁王殿下么?当日殿下就藩,我等还前来相送呢!”

“那位掩面之人,总觉得有些熟悉。”

“那二位是晋王与燕王,被押解的不会是秦王吧!”

你才王八,你全家都是王八!

朱樉本想训斥无知贱民,可转念一想,自己不就是因为贱民,才被老十七抓来应天府?

“诸位百姓,还请让路,本王有要事在身。”

朱权抱拳行礼,朱雀紧随其后,肃杀之气,蔓延开来,让百姓们直觉让开一条大道。

“老十七,若有这等赤甲上万,足以纵横天下。”

朱棣一脸艳羡之色,这三百人装备着火铳,长枪,以及弓箭,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

再看他的燕山铁骑,还只是以冲锋陷阵为主。

燕王殿下并不清楚,朱雀还有其他想不到的装备,例如地雷火、击贼神机石榴炮。

朱棡心中忐忑,不由地看向哥哥朱樉,谁知道这位二哥,在封地里干过什么离谱之事?

却见朱樉给了个放心的眼神,听到朱权要将他押解应天府后,朱樉的次妃邓氏,便开始动手脚,尽量掩盖朱樉在封地的胡作非为。

届时,口说无凭,锦衣卫到此,又无凭无据,朱樉就可以在朝堂反咬一口,让皇上惩治朱权。

朱樉算盘打得响亮,任谁也没有想到,看起来坐以待毙的秦王,随时准备反戈一击。

“老十七,为兄劝你一句,现在大事化小,咱们一起被父皇骂一顿,还来得及。”

朱樉狡黠一笑,“如若闹到了朝堂之上,三司会审,你我都要吃不饱兜着走!”

骑乘在战马上的朱权,直接选择了无视对方的提议。

天下初定,父皇为了与民休养生息,推行“军屯”以解决粮食问题,就是为了减轻百姓赋税压力!

可朱樉倒好,在封地内胡作非为,连带着父皇都要被老百姓戳脊梁骨!

“此乃国事,并非家事。秦王不必再开口。”

朱权冷漠回话,随后径直走向皇宫方向。

奉天殿。

群臣林立,所有人都紧绷着弦。

有门路的大人们,都已经知道,宁王生擒秦王,割发代首,押解应天而来。

藩王之间,闹到了这等地步,可谓是相当少见。

平日里,喜欢叽叽喳喳上奏的言官们,如今集体沉默,不敢多说半句废话。

詹徽则与杨靖对视,后者摇头,表示并未受到消息。

不仅群臣一头雾水,连两位当事人的父亲,洪武大帝朱元璋也不知道老十七发什么神经,将秦王押解应天而来。

“宁王当真嚣张,此役不仅惊动朝堂,且事关三位塞王。”

李景隆位于武官之列,嘴角冷笑,“无论如何,此番都算是兄弟相残,惹得皇上不悦。”

四位塞王到!

随着锦衣卫通报,群臣打起十二分精神,正主来了!

朱权一席青衫,亲自压着身着素服的朱樉。

朱棡与朱棣身披甲胄,随后而来。

“儿臣,参见父皇!”、

四位塞王整齐划一地跪拜于堂下。

洪武大帝虎目微睁,却并未开口,四人只能一直跪在地上。

养尊处优的朱樉,只觉得膝盖酸痛。

朱棡,朱棣,朱权三人常年征战,却是没有半点不适。

“你们还真给咱长脸啊。”

老朱开口,声音不大,任谁都能感觉到皇帝的愤怒。

“逆子!长本事了?”

皇帝拿起奏折,直接丢在朱权头上,后者纹丝不动。

“把你二哥当贼抓?那天是不是把咱也抓了,这龙椅让给你坐啊?”

“儿臣不敢。”

朱权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不过父皇说对了一半,儿臣确实在抓贼。”

你!

老朱火冒三丈,还敢顶嘴!

不过正如老朱所想,肯定是朱樉这厮有错在先。

知子莫若父,别看朱权性格混不吝,但你若不去招惹他,宁王绝不会率先出手。

秦王朱樉就不一样了,简单而言,此人昵比小人,荒淫酒色,肆虐境内,贻怒于天。

“父皇!儿臣冤枉啊!”

朱樉当即恶人先告状,一把鼻涕一把泪,控诉道:“十七弟凭借其个人喜恶,违反父皇之令,前来儿臣封地,二话不说,便直接动手杀了儿臣的护卫,还割了儿臣的头发啊!”

“呜呜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儿臣心中有愧,我是反抗,反抗,再反抗!最后还是不敌十七弟,这才被生擒!”

“倘若今日十七弟因为个人喜恶能抓儿臣,来日岂不是连皇帝都要抓吗!”

好一个偷换概念,白马非马!

朱权心中冷笑,身为驻守边疆的塞王,这位二哥实力不济,嘴皮子功夫却了得。

轻而易举地将其罪名甩了个一干二净,反咬朱权因个人喜恶,擅自擒拿同宗,更有可能威胁皇权。

朱樉这是吃准了父皇的性格,准备以此先下手为强。

朱标有些踌躇,两边都是他的兄弟。

朱樉,一奶同胞,两人从小长大,自然情深义重。

朱权,更是其一手带大,兄弟之情,恩若父子,也不为过。

“你闭嘴!”

朱元璋一声怒斥,打断了朱樉,反而看向朱权。

“老十七,告诉咱,为何抓你二哥!”

朱权躬身行礼,语气严肃道:“儿臣顾忌兄弟之情,便不该抓二哥。”

“但为了大明江山,不抓二哥,天理难容!”

“朱樉其人,罪状有三!”

朱权之音掷地有声,朱樉却有些心神不宁。

“其一,连年着关内军民人等收买金银,军民窘逼,无从措办,致令将儿女典卖。导致民不聊生!”

“其二,土番十八族人民,父皇千方百计安顿抚恤,方得宁贴。朱樉出征,却将他有孕妇人搜捉赴府。如此扰害,将人夫妇生离,仁心安在!此乃败坏我军名声!”

“其三,征西番,将番人七、八岁幼女掳到一百五十名,又将七岁、八岁、九岁、十岁幼男阉割一百五十五名。未及二十日,令人驮背赴府,致命去处所伤未好,即便挪动,因伤致死者大。”

三项罪名,无一不在令大明江山倾颓!

天怒人怨,朱樉冷汗直流,情急道:“父皇!他胡说,这些都是朱权胡说八道!”

第584章 先下手为强?第601章 西狼来巡,诸王接见第531章 记住,不许跪!第624章 三个臭裨将,赛过诸葛亮第731章 父皇十胜,汗王十败第515章 身体抱恙,脉象平稳第一百零八章 仇人相见,分外和谐第283章 勋贵嘴脸,宁王不齿第九十六章 群英汇聚宁王府第333章 三千赤甲可吞狼第457章 风起云涌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明第一粮草官第506章 摔跤?略懂而已第586章 烤肉王与嚣张居士第311章 扶桑寇海,郑潇拦驾第342章 盛庸VS速不台第361章 汝能胜过鸳鸯阵?第184章 弯弓辞明土,插羽破飞狼第二十四章 洪武诞辰,何人挑衅第183章 进击,举长矢兮射天狼!第504章 王妃求情,跪拜门前第377章 鞑靼不乖,一炮轰之第662章 一将成名万骨枯第286章 皇上,全是误会第720章 附骨之蛆,毒害人心第479章 天皇拜鬼,贻笑大方第九十三章 宁王问讯,景隆心惊第168章 敌人?朋友!第677章 二杨出征,洪武班师第718章 大明皇帝亦为天可汗第747章 燕王VS帖木儿第280章 卿等,变废为宝第434章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第221章 身份暴露?误会解除!第245章 明教再出,洪武震怒第一百二十五章 只认李景隆?第五十二章 三妹,我觉得宁王不错第214章 梁变凉?第175章 吟诗斗酒,诗剑双绝第168章 敌人?朋友!第439章 闻鸡起舞?闻鼓先跑!第187章 长河落日,孤军深入第578章 池中之物?瓮中之鳖!第533章 宁王一怒,佛祖退后第655章 猎物?猎手!第656章 本是同根生,岂能不相救?第九十九章 你们的任务是上课第369章 朝堂争辩,例数罪状第358章 精打细算夏原吉,为子至孝杨士奇第290章 白莲盛世,梦幻泡影第692章 洪武养老,宁王遭殃第655章 洪武大帝,会猎于此第231章 游翰林第185章 大明铁骑,天下无敌第553章 看破不说破第七百三十六章 没了你,活下去又如何?第一百一十一章 兵马未动,宁王先行第738章 汗国远征,傅安归明第615章 大宁叛徒哈尔木第615章 大宁叛徒哈尔木第九十八章 耿直方孝孺第254章 朱权埋头创心学第374章 护龙第一人第582章 麒麟雄兵,鲸吞扶桑第十章 小皇叔,可是无敌的存在第209章 此乃元主之妃第462章 喋血威海卫第二十五章 把咱绑了,去送给标儿!第272章 宁王VS晋王(二)第224章 宁王赐名第476章 洪武宣战,朝堂震荡第四章 大义灭亲,举报谋反第194章 大明儿郎,无人可敌第432章 寡谋少智第五十四章 弹劾朱权第629章 谈判?阿西巴!第134章 群王环绕贺新春第354章 倒拔胡杨,飞熊立威第397章 班师?荡平女真!第617章 游击战,乃我中原擅长第317章 此乃,扶桑贺礼第194章 大明儿郎,无人可敌第255章 心学乍现翰林院第五十九章 在下明教,王宁第127章 景隆传信,燕王疑心第346 取你狗命之人第351章 一切恐惧,来源于火力不足第210章 此女有古怪第六十五章 想学技术先交钱第425章 中原俗话知多少第一百零四章 忤逆洪武,宁王受阻第291章 北伐只需两万兵第260章 海盗,要从皇孙抓起第535章 大明汪汪特工队第666章 太祖龙威,吓退宵小第十二章 朱权的老师第一百一十七章 王府修罗场第609章 左右二座共饮杯第235章 觐见洪武,千古一帝也第一百零五章 何人可为宁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