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第一百一二十七章 南京15

“史道邻……“王锋露出一抹十分动人的微笑,但究竟是何含意,钱谦益也没瞧明白。

但听王锋缓缓说道:“史道邻当然要总领全局……他的火候是够了!”

钱谦益默然点头,若说资历,史可法比他差的远,比起李邦华这样的老臣更差的远。

但内阁首辅有时候不是看资历的,也要看威望和人脉,还有平素的为人,当然,也要看施政的水平。

史可法没有在变局中抓住要紧关键的手腕和本事,没有机变和下狠心的毅力,但论起平衡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还有对东林复社等各方势力的影响,调和,当下的局面,还非得此人不可。

当下钱谦益默不出声,吴伟业插话道:“太子建言皇上,并得允准,不日将诏谕天下……内阁大学士常设五位:文华、武英两殿、体仁、文渊、弘义三阁,史可法为文华殿大学士,李邦华为武英殿大学士、张国维为体仁阁大学士、高弘图为文渊阁大学士、王锋,为弘义阁大学士!”

在吴伟业说到大学士名单的时候,钱谦益抓住桌前的镇纸,双手都勒的惨白,骨节也是清晰可见,整张脸上,各种表情错踪复杂,简直就是眨眼之间变幻了上百种的表情。

到最后,最为显著,瞒也瞒不住的情绪,便只有剩下失望!

以他的资历,本事,才干,人脉,哪一样都比内阁中的任何一人不差!但内阁名单念到最后,就是没有他的份。

这其中的尴尬与愤恨,还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怕也只有他自己一个人才能明白了。

他一生功业,说白了,就是入阁拜相这四个字罢了!

在钱谦益尴尬与难堪兼有的时刻,在场的几人都是神色微妙,各人都并不出声,一直到很久过后,钱谦益才突然从梦里惊醒了一样,在脸上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叉手向王锋道:“觉斯兄,恭喜,恭喜!”

可怜这两个字真是从牙齿缝隙里蹦出来的,含着钢铁之音……如果怨念可以杀人的话,恐怕钱谦益存身之处方圆百里都将成为一片废墟了……

倒也难怪他,钱谦益走的就是明朝读书人最向往最成功的路子。

冶学成名,学界领袖,进士及第,然后点翰林庶吉士,金马玉堂口含天宪,养望十载,开府詹事,然后转九卿,侍郎,会推入阁……钱谦益就是绊到在了最后的关头,到现在,还是爬不起来。

“牧老,”眼看火候到了,王释也不再卖关子了,他目视钱谦益,沉声道:“牧老是有才学的人,不过,当今之士,光靠诗词之才是做不得什么事了。天下骚然,当丰仁人君子出来助君皇平靖天下……牧老,难道一生所学,就真的只是写秦淮河上的诗文不成?”

“这,当然不是。”

钱谦益很吃力地道:“然而,我也想不出来,我还有什么可丹出力的地方?”

“适才说了。牧老在江奄一带十分熟悉,政务军务财赋,没有拿不起来的。现今国事十分危急,想要偏安也得站稳了脚根再说,不然的话,人家百万大军杀到了,咱们真的去做降臣?那史书上,名声可不大好听!”

“是叫学生外放到某地么?”

“不然,牧老不在中枢是可惜了的。”王锋笑意俨然,缓缓坐下,弹了弹衣袍角,很笃定从容的道:“旨意可能很快就到了……皇上听从太子建言,太监不复监军,二十四衙门亦不复重立,往后,就以各殿、阁、宫设首领太监,洒扫庭院,备衣帽,仪杖,马匹车轿等,从今往后,不复再有司礼各监,亦就谈不上太监专擅之祸了!”

“圣明,圣明!”

饶是钱谦益十分沮丧的时候,也是忍不住高举双拳,叫道:“吾皇真是圣明天龘子在朝,大明中兴,指日可期啊!”

不过,内心深处,钱谦益却是觉得十分吃惊,也感觉十分的混乱。 ~

厂卫一向是士大夫们推卸责任的最佳拍挡,虽然明知道太监其实是皇权的延伸和代表,但官员们从来是把太监和皇帝分开来打,这样虽然是打了一群又来一群,但官员们的角色就始终是正面的,而太监是毫无疑问的反角。

现在把司礼监和东厂等权力部门全部裁撤,那么政务如何推导进行?

难道皇帝真要垂拱而治?

却听王锋接着又道:“锦衣亲军的名声向来不好听,这一次也就不留下了。这样一来,厂卫尽撤,大约也可邀东南半壁的人心。”

钱谦益老鸡啄米一般,只不停的点头道:“是极,是极。”

“至于太监,此辈实在不堪信用,也不可由太监自管,而皇家也有诸多琐事,不可置之不问,所以殿下议立‘少府”仿的是秦汉制度,皇家的钱粮库藏,并太监人等,一律由少府来管,设正卿一人管之,正二品,首任少府卿,便是新乐侯刘文炳,牧老,觉得如何?”

钱谦益到底是十分聪明的大吏,一听之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先秦和西汉,宦官为祸很小或不严重,主要是皇家的私务和财产都由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太监和宦官也是在这些机构之下,所以不能自成格局,而唐朝和本朝的宦官为祸不小,唐朝是自成格局不说,还用宦官掌握了全部的禁军,这样一来,宦官掌权不说,废立皇帝,也就跟儿戏一般。

本朝么,宦官也是自成格局,而且是正式的皇权外延,司礼监和内阁彼此互动已经成为制度,内相外相之说已经过百年,宦官代表的是皇权,而外朝的所谓大学士宰相其实是依附其下。所以万历初年,张居正算是相权代表的第一人了,但没有冯保,张相爷恐怕也根本就玩不转大明的官场体系。

因为官场有规矩,太监可以不讲规矩,这就是差别所在!

不受制约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相比起来,内阁算个鸟!

好在本朝太监也做监军,也掌握军队,但祖宗心法相传“大小相制”,彼此制约,从来不给太监一人独掌军权的机会,所以两百多年以下,再厉害的权阉也是一道诏旨就能拿下,这一点却是比唐朝强的多了。

到此时,钱谦益是心悦臣服了。

若是皇太子光说废司礼不用,钱谦益最多说他是一个棒槌,现在甭看逃来的太监不多,但只要把架子一搭,千多有经验的当骨干,一年之内,南京太监人数就能膨胀到一万人以上!光是为了人手不够或博名声,就把太监制度给改了,那就是自己犯傻。

在这种时候,皇权和太监可是彼此依存的,要是真没了此辈,皇权怎么延伸,皇家的利益,日常用度,又怎么解决?

你不能皇后要一卷上茅厕的上等好纸,就得给户部堂官打报告吧?

那皇家体统何在?

这个帝国,就是靠各种礼仪和规矩来运作的,一旦最上层的威权代表没了威权,这个王朝距离崩溃可也就不远了。

当今皇上逃到这儿,还不就是因为体制僵化不灵,内阁和皇帝彼此推诿,下头经手办丰的人一塌糊涂,甚至连兵部侍郎也敢抗命不到前线!

有了这个少府,加上用的是勋臣,这个新部门的威权就确定起来了,而太监逃难之后,实力削弱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对这个决定就算不满也没有办法,只能接受。而皇家的日常生活不会受影响,少府也掌握在自己人手中,还捞了一个彻底解决太监问题的美名……这生意,实在做的太爽了!

只弈两条钱谦益不大明白。

一则,太监掌握的御马监和皇城禁军,加上内操,这几股武装力量是原本京城武装格局里的小,拱卫的是皇帝这个大,而皇帝又利用京城三大营这个大,来制衡太监武装这个小。

彼此制约,才是长久之道。

现在罢废御马监,皇城禁军却归谁来管,这个小,如何制衡赵之龙和刘孔昭的禁军之大?

二来,自然就是原本司礼的权力。

这一层,可比适才内阁的一长串名单一样重要,虽然崇祯皇帝不大喜欢用司礼批本,但每天送到宫中的奏报之多也是普通人完全不能想象的,要全是皇帝自己亲自来干……钱谦益不禁打了个寒战,难道皇帝痛定之余,决心效法太祖高皇帝,每日批数百折以为乐事?

这种变态的以工作为娱乐的精神,实在也不是一般人能吃的消的啊……

然而如此不亲批,难道皇帝不怕大权旁落,权力尽入内阁之手?

如此这般,他倒是有点儿楞住了神,适才听到内阁名单里没有自己的那股子难受劲儿,居然十分神奇的消失不见了。

“司礼之裁,皇上是情非得已,而大权也不可一日下移,况且,现在军务繁重,内阁要都管起来,也是十分困难。”

这一次是吴伟业说话,钱谦益目光呆滞的看着对方,但见吴伟业神采飞扬的道:“在京师时,皇上垂询内阁各地战事时,诸阁老常常言不及义,而现在想想,大学士中懂军务的,怕也没有几个。现在军务才是头等的军国要和……所以,牧老,这就是要仰仗你的地方了!”

第104章 立基(6)第81章 择贤第161章 南京(49)第332章 决胜(7)第105章 立基(7)第296章 会战(32)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46章 南京(34)第22 选择第138章 南京(26)第210章 收获(3)第26 助饷第22 选择第18章 非常第294章 会战(30)第251章 转折(31)第99章 立基(1)第214章 收获(7)第142章 南京(30)第149章 南京(37)第246章 转折(26)第180章 变化(6)第85章 风云(1)第158章 南京(46)第188章 变乱(5)第11章 疯狂第336章 决胜(11)第57章 陷落第113章 南京(1)第6章 人心第134章 南京(22)第257章 序幕(3)第169章 练兵(1)第99章 立基(1)第11章 疯狂第229章 转折(9)第8章 进言第225章 转折(5)第239章 转折(19)第179章 变化(5)第331章 决胜(6)第307章 会战(43)第271章 会战(7)第271章 会战(7)第301章 会战(37)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229章 转折(9)第283章 会战(19)第334章 决胜(9)第2章 亲人第267章 会战(3)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166章 淮上(4)第165章 淮上(3)第199章 余波(7)第299章 会战(35)第37章 群英会(7)第256章 序幕(2)第223章 转折(3)第71章 牺牲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四章 转折34第202章 余波(11)第285章 会战(21)第90章 风云(6)第16章 溃败第一百一二十八章 南京16第66章 热血(9)第232章 转折(12)第319章 会战(55)第一百一二十五章 南京13第291章 会战(27)第150章 南京(38)第232章 转折(22)第223章 转折(3)第41章 走路第118章 南京(6)第311章 会战(47)第190章 变乱(7)第160章 南京(48)第173章 李岩(2)第78章 密议第300章 会战(36)第238章 转折(18)第257章 序幕(3)第341章 决胜(16)第330章 决胜(5)第78章 密议第340章 决胜(15)第166章 淮上(4)第37章 群英会(7)第59章 热血(2)第212章 收获(5)第144章 南京(32)第299章 会战(35)第二卷南方第二百五五章 序幕1第6章 人心第213章 收获(6)第183章 变化(9)第292章 会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