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翰林院

姑娘们一愣,“有。。当然有啊。”

“很好。”朱允文笑道,“现在外面有太多人,朕不好在这里说,今天再晚点朕会来柳欣楼一趟,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怎么赚钱了。”

“王彪,我们走!”

王彪抱拳回应道,“是!”

沐盈和柳欣楼的姑娘都愣住了,这就走了?不过朱允文说了晚上会再来,所以沐盈也没有多问。

李珊珊拉了拉朱允文的衣服,“皇上,今晚你准备怎么办啊。”

“秘密。”朱允文眨了眨眼睛,选择了沉默。

李珊珊犹豫了一下说,“那今晚我陪你一起来吧。”

朱允文惊讶的看着李珊珊,良久后他说道,“行吧,到时候你跟我一起来柳欣楼,现在是皇家出行,在这里呆太久也不好。”

李珊珊理解的点了点头。

王彪在一旁沉吟道,“皇上,您现在有安排吗?”

“怎么了?”

王彪解释道,“今年不是科举年吗,各乡镇各地区的举人都进了京,他们现在住在翰林院安排的驿站里等待着下个月的考试,臣想请皇上去给这些考试者一些鼓励。”

朱允文了然,确实有这么一回事,按理说他们应该直接参加殿试,不过朱允文为了进一步选择良才,特地多设立了一次考试。

大明的科举选用的是八股制,它要求考试者的对仗工整,且文藻华丽,还要对题,可以说,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八股文,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八股考试制是一个被后世诟病许久的考试制度,它虽然符合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要求,但却又很现实的限制了人们的思想,毕竟在读书就是为了升官发财,报效国家效忠皇帝的大明,为了有出路,大家都要专研八股文。

朱允文也知道,从长远来看八股制是弊大于利的,但他短期内更改不了,起码在一年内更改不了,因为这跟开海禁不一样,开海禁只会动摇既得利益者的利益,但八股制是考试制度,它是一个国家选拔人才的基础,更改它,会带来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大变动。

按照朱允文以前的手腕和威慑力,他是可以直接强制更改八股文制度的,但这一年里发生了太多事,北元之战,高丽之战,开海禁,扩大海贸,朱允文即使大权在握,他也必须要考虑国家的承受能力。

拔苗助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不是好事。

朱允文思考了一下王彪的话,去跟这些考试者说些鼓励的话,就等同于最高责任者去勉励那些下属一样嘛,有什么难的。

“当然可以。”朱允文笑道,“走吧。”

“太好了。”王彪笑眯眯的说,“皇上,臣也不是临时起意,今天这些举人参观翰林院,是翰林院的大学士叫我给皇上说的。”

“那就直接去翰林院吧。”朱允文笑着说道。

翰林院位于皇宫外,它是明朝最具代表性与权威性的学府机构,翰林院内的翰林院大学士也有另一种称呼:朝廷的官员后备军。

重要的是,翰林院内的大学士也不会像朝廷官员一样受到人民褒贬不一的评价,翰林院大学士,一直是士人中含金量最高,最受人崇拜的。

朱允文来到翰林院时,已经有翰林院祭酒在门外等着了,果然是提前商量好的,他们早就知道朱允文会来了。

翰林院与礼部,户部那些庄严的机构不同,它更像一个学府,亭台楼阁,这里的环境,可以说是皇宫第二了,而且无论是朱允文还是朱元璋,都很重视翰林院的建设,所以能在翰林院学习也是一种幸运。

翰林院祭酒司拵执掌翰林院一切事物,他的身份跟朱允文前世的大学校长一样,不过能做翰林院的祭酒,那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就连六部尚书见了司拵,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毕竟他手中的,可是未来的朝廷命官。

司拵是一个中年男人,从外表看,他一身青袍,面有黑须,目光柔和,一个标准的学者模样。

司拵见了朱允文连忙行了一礼,“皇上!”

“司祭酒客气了。”朱允文微笑道,“朕听说各地会试的人都入翰林院来参观了?”

“是的皇上。”司拵介绍道,“这届科举中有几个特别优秀,所以翰林院临时决定将他们带到翰林院来看看,今天请皇上来,也是希望皇上能够鼓励一下他们。”

“没问题。”朱允文颔首道,“他们在哪里,带我去看看吧。”朱允文对于这种一心向学的人还是比较尊敬的,所以他在面对司拵时都没有用朕这个称呼。

司拵恭敬的行了一礼,然后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朝里走去,在京城呆了这么久,李珊珊和常青雨也是第一次来传说中的翰林院,两人眨着眼睛好奇的朝里面走去。

司拵微笑道,“如果我没记错,这一定是开平王府的常青雨常姑娘吧。”

“是的。”常青雨没想到司拵会认识她,她很有礼貌的回了一句。

司拵眯着眼笑道,“可能常姑娘对我都没印象了,几年前我还见过常姑娘呢,不过世事流转,常姑娘也已经走出灵山寺,来到朝廷做帝师了。”

常青雨心中犯疑,听司拵话里的意思,他好像在灵山寺的时候见过自己?像司拵这样的学者,他每一句话都是有考量的,常青雨准备下来后问问司拵。

司拵回过头对朱允文说,“皇上,我们已经把举人们都叫到了翰林院内的广场,我们现在直接过去吧。”

“好。”

司拵带着朱允文和两个女人来到了翰林院广场,这个广场修的极大,看来这里就是翰林院学生进行集会的地方了。

举人们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他们看着广场入口,当举人们看到朱允文时,他们的神色激动了,朱允文挥了挥手示意他们不必行礼。

朱允文在司拵的引导下来到了广场前的一个台上,他清了清嗓子说,“各位,你们都是在各地乡试,会试考上来的举人对吧?”

第二百三十七章:杨涟来了第一百二十章:出事了第九十二章:平叛(2)第四百零三章:马家有女初长成第六百一十四章:明天中秋节特别篇:团圆(3)第二百零三章:战略目标第一百六十七章:三眼火枪第二百六十五章:夜黑风高杀人夜(3)第三百九十七章:当世韩信第六百八十九章:红线亮第四十五章:病逝第三百七十一章:我长大了第五百五十一章:请求第三百二十九章:谁第五百五十一章:请求第一百八十三章:出宫第二百二十九章:以北元为嫁妆第五百零九章:帝王第二百六十九章:江凯的人生大事(2)第四百八十二章:猎狗第四十一章:美好(3)第三百六十章:哄第六百三十九章:幻象第四百八十章:雷霆手段第六百五十五章:盛世帝国(2)第十五章:万事俱备(2)番外篇:旧事第三百八十八章:别害怕第三百六十九章:被发现了第二百一十四章:孥雅拉赫的改变第六百三十三章:世事一场大梦第二百一十章:亚努雪山第六十三章:圣旨第三百一十一章:西安剧变(6)第四百八十七章:第三人?第十九章:同行第四百六十二章:绝境!第五百五十九章:入侵者第三百七十二章:我想要你第五百三十六章:商谈第二百五十四章:宴会(2)第四百七十九章:两位将军第五百零三章:西域第四百六十九章:放弃要塞第一百九十一章:风雨前的宁静第九十三章:平叛(3)第五百七十九章:人造至阴之体第五百八十七章:十三第四百二十三章:博弈(1)第四百三十二章:柳欣楼的未来第三十三章:你知道吗,这是命第三百七十章:情绪第二百零一章:抗击北元(3)第八十三章:下山第二百二十八章:击败叛军第二百六十六章:夜黑风高杀人夜(4)第一百一十六章:杨琏第三百五十七章:杨涟的妹妹第六百四十五章:谢谢第五百七十三章:手信第四百二十四章:博弈(2)第二百四十一章:李三的大哥第九十一章:平叛(1)第三百八十四章:惊喜第三百九十二章:此生不换第三百八十三章:海贸第三百七十四章:常家人的反应第四百九十五章:结束了第三百四十二章:你们对不起他第五百一十一章:虚幻与现实(2)第一百九十四章:圣姑第三百一十四章:西安剧变(9)第三百二十一章:尾声(7)第一百一十一章:启程第二百零九章:孥雅拉赫第四百八十八章:坟墓第二百六十八章:夜黑风高杀人夜(6)第三百六十章:哄第五百六十一章:石佛第五百一十三章:宴第五百八十二章:休息第四十四章:其实我都知道第一百零四章:温情第六百三十章:好久不见,徐福第一百六十一章:全杀第三百七十六章:孤立第六章:身世第五百九十八章:原来是这样第六百四十七章:云风扬第五百七十五章:钟离清来了第三百零二章:招亲第五百七十四章:假太监第三百二十章:尾声(6)第五百七十七章:故事第四十六章:得来全不费工夫第二百九十六章:大火第五百一十一章:围棋第九十四章:平叛(4)第五百九十二章: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