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章 打不下曲阜

看着孔胤植憋屈的样子,王好贤的脸上带着笑容。却并没有太在意。

与孔胤植相处也有几天了,王好贤大概也了解了这位衍圣公的性格。

在王好贤看来,这位根本就是一个废物,不仅没胆子,也没有什么谋略,基本上就是一个傻傻的读书人。

对于王好贤来说,这种人只是要控制在手里边利用就好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至于说以后如何,那就看他的表现如何了。

这一次只要能够拿下曲阜,那对自己来说就占据了大义。

现在朝廷打压孔家,自己正好利用孔家在文人之中的影响力,让他们为自己所用。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的实力肯定会非常的强大。

尤其是在山东地面上,朝廷在到处抓人、到处杀人,而自己给了他们一个活命的机会。

“衍圣公你放心,等到大事有成那一天,本帅定然不会失言。”王好贤看着孔胤植,笑着说道。他的脸上全都是真诚,语气也十分的温和。

孔胤植无奈的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多谢大帅了。”

实际上,孔胤植的心里面十分的不屑。现在王好贤说这些有的没的,他根本就不相信。

靠着这些蠢货,想要造反夺天下,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说不定哪一天就被朝廷的军队给剿灭了。到了那个时候,所有人都要死无葬身之地。

孔胤植心里面在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办、该如何保住孔家、如何保住自己的命。这对他来说才是最关键的事情,这些人的死活他不在意。

与此同时,孙传庭一行人已经赶到了巨野。

他们前期也遇到了一些叛军,不过这些叛军与朝廷的军队基本上就是一触既溃,根本就没得打。甚至见到朝廷的军队之后,不少叛军转身就跑了,整个队伍就溃散了。

大部分人跟着造反,其实只是想趁机捞点好处。

有的人有心思,不过也只是有的人而已。单独的个体在大军面前根本就什么都做不了,这些人只能被裹挟着逃跑,根本就没有什么战斗力。

对于跟随造反的普通百姓来说,见到有人死了,就会吓跑了。

虽然这一次山东地震有所死伤,百姓的日子也不太好过,赈灾的粮食被倒卖了,但是陛下来了,粮食也有了,各地也在积极的救灾,甚至还在帮忙重建房子。

朝廷还实行以工代赈,虽然都是小工程,但是也有地方挣钱,所以百姓的日子并没有那么难过。

跟着造反的大部分都是流民,甚至是土匪,想要抢一把就跑。真心造反的根本就没多少,所以战斗力就别提了。

一路上,孙传庭带领的官军摧枯拉朽,直接就冲到了巨野。

巨野城之战,也没有费什么太大的力气。

本来就是一座小县城,城墙也不高,防御难度也不大,叛军能够很容易地攻下来,官军自然也能够很容易地攻打下来。官军甚至连一天都没用完,巨野城就被收复。

济宁城之中。

朱由校听着陈洪说战报,脸上的表情有些无奈。

原本,朱由校还以为叛军能坚持一下,至少磨练一下卢象升他们,毕竟他们是第一次上战场。

结果就这?

真是太让人失望了!

朱由校很无奈,原本还想靠着这场战斗水个几十万字的作者,估计现在已经想哭了。

战斗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描写的。

“行了,不用说了。”朱由校摆了摆手,打断了陈洪,直接说道:“朕知道了。”

“是,皇爷。”陈洪连忙闭嘴。

他不知道皇爷怎么就心情不好了。要知道,这个是大胜,官军根本就没费什么力气,直接就收复了巨野城。这是大胜利,这是好事情啊!

怎么皇爷就不开心了?

不过天心难测,皇爷的心思岂是那么好猜到的?

自己虽然跟在皇爷身边有一段时间了,或者说已经时间不短了,但是皇爷在想什么,自己从来就没有猜测中过。

щщщ◆T Tκan◆C○ 即便有一次两次准过,那也是十分明显的事情。更多的时候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皇爷在想什么,所以只能小心翼翼的伺候着。

朱由校有一些意兴阑珊,随后说道:“实在是有些无聊了,跟朕出去走一走吧。”

接下来的几天,有战报不断从巨野传来,各地也全都是平叛的消息。可以说,叛军是十分的废物,又有很多地方被官军收复了。

可以说,这些叛军是一点点作用都没起到。

朱由校的心情也就越发的焦躁了,他看着陈洪问道:“曲阜那边什么情况?”

“回皇爷,曲阜已经传来了消息,王好贤集结大量兵力猛攻曲阜,曲阜知县孔闻礼据城固守。叛军已经连续攻城三日,依旧没有攻下曲阜。”

“废物!”朱由校低声的骂了一句。

自己给了叛军这么好的条件,他们居然还是打不下来。要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上,这些人就没能够打下曲阜,而且还是徐鸿儒亲自去的。

当时徐鸿儒抓住京杭运河的咽喉,切断朝廷漕运粮饷的通道,并在彭家口截获官府粮船四十艘,集结大量兵力猛攻曲阜。

曲阜知县孔闻礼据城固守,英勇抗战,叛军数月攻城不下。曲阜城之中,粮草充足,固守更长的时间都没问题。

所以这一次朱由校耍了一个心思,撤走了不少人马,不过都是悄无声息进行的,并没有大张旗鼓。

如果大张旗鼓的进行,会引起人的怀疑,有损自己的名声。

但是即便如此,叛军居然也没有攻下城?!

简直太废物了!

现在各地都在清剿叛军,虽然没有朱由校的圣旨,但是各地官员和武将都有守土抗敌之责,总不能下旨告诉他们不抵抗吧?那朱由校成什么了?

悄悄的动点手脚还行,真的让叛军肆虐、让百姓遭殃,自己不能那么干。

“太让人失望了!”朱由校又吐槽了一句。

不过事到如今,他也只能认命了。这些叛军太废物了,自己的谋划没有问题,非战之罪,估计到死他们也打不下曲阜了。

正在这个时候,张维贤从外面走了进来。

朱由校看了张维贤一眼,见他面带喜色的样子,心里面就知道又有好消息了。

于是朱由校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免礼吧,可是又有好消息了?”

“回陛下,的确是有好消息了。”张维贤连忙说道。

对于张维贤来说,最近这些日子可都是好消息,反贼造反的声势闹得很大,甚至有着要截断京城漕运的意思,让京城震动、天下震动。

可是就是这么大一个叛乱,在自己的手里面,这么短时间就平定的差不多了。这对张维贤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如果消息传出去,那也有利于提升他的威望,甚至有利于提升他的权力,参谋处的作用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

“那就说说看吧。”朱由校看着张维贤,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

“是,陛下。”张维贤答应了一声,连忙说道:“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造反,昨日被锦衣卫侦知,已经被剿灭了。”

“孟子六十六代孙孟承光也带领乡勇协助官军攻打邹县,现在邹县已经被收复了。除此之外。各地也都有捷报。这是奏报,请陛下过目。”

说完,张维贤连忙将奏报递了上来。

朱由校从陈洪的手里面接过了奏报,简单的翻看了一眼,便放在了一边。

这份奏报对朱由校已经没有什么吸引力了,叛军现在已经被打得七零八落。

于是朱由校说道:“爱卿做得很好。传令各地,加快速度清剿叛乱。等到叛乱平定之后,朕必然会论功行赏。所有有功之人,朕必然不会吝惜赏赐。让前线的将士们用命,尽快平复山东。”

“是,陛下。”张维贤兴奋地答应道。

见到朱由校如此的高兴,张维贤的心里面也高兴。

这一次自己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陛下应该让自己做领参谋大臣了吧?

想到这里,张维贤兴奋起来了,准备回去就好好安排一下,加快速度平定叛乱。

张维贤向前走了一步说道:“陛下,现在应该派兵去收复夏镇了。夏镇运河重要渡口夏镇,乃是京杭运河的咽喉。叛军切断朝廷漕运粮饷的通道,实在是影响有些大。”

“现在邹县已经被收复了,徐鸿儒等人已经没有退路了,这些人很快便会退守藤县和夏镇一带。臣请加派人马,尽速剿灭叛贼。”

朱由校看着张维贤,没有丝毫的迟疑,直接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你下去安排吧。朕会让戚金调一部分人马给你,尽快把叛乱平定了吧。”

事情到了现在已经不可为了,朱由校自然不会坚持。曲阜打不下来,这些叛军就是废物,根本没有必要再让他们瞎霍霍了。

现在各地的叛乱都已经平定了,很多地方也都已经收复了,鬼知道这些叛军绝望之下会做出什么。所以这些人不能留了,尽速剿灭才是关键。

听到陛下愿意让戚金调配人马给自己,张维贤的脸上闪过了一抹喜色,不过随后就面容严肃地摇了摇头,直接说道:“陛下,这些人马还是不用调动了。”

“戚金将军率领的人马是在这里护卫陛下的。一旦济宁有什么动静,戚金将军可第一时间平定叛乱。现在反贼气数已尽,用不着出动如此强军了,臣就地调动兵马平叛也就是了。”

朱由校看了张维贤一眼,直接点了点头说道:“你自己安排吧。”

事实上,也的确不用派出戚金的人马,朱由校都觉得有一些杀猪用牛刀了。

毕竟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叛军全都是废物,被官军打得落花流水。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不值得调动戚金的人马。

原本的历史上,这些叛军能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主要是因为辽东的惨败。朝廷抽调了太多人马去辽东前线了,山东这里抽的最多,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大的空虚,让他们占便宜。

现在山东根本就没有这样的空虚,叛军想占便宜占不着。山东各地的军队都还在,打叛军不费什么力气。

何况自己在济宁坐镇,之前又赈济了灾民,杀了不少贪官,也不太有人敢不用力气。

朱由校甚至都有一些猜想,如果自己不把叛军给翻腾出来,他们可能现在都不会造反。

毕竟隐忍了这么多年,没有好机会,他们不想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造反也的确是遇到了好机会,也的确搞出了那么大的动静,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可是这一次却不一样,山东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让叛军造反。即便是有了地震,也不足以让他们造反。

何况自己还带来了赈灾粮食,惩处了贪官污吏,百姓跟他们造反的人也就不多了。

如果不是自己查粮食查到他们的身上,还用他们搞了一出刺杀的戏码,这些人恐怕也不一定造反。

自己这算不算皇帝逼他们造反?

不过这种想法很快就消失不见了,因为毫无意义。

朱由校直接对张维贤说道:“去吧,尽快平定叛乱,朕给你庆功。”

“是,陛下。”张维贤点了点头,恭敬的说道:“臣告退。”

说完这句话,张维贤转身就向外面走了出去。

他的步履坚定,脚步快速,显然一刻也不能等了,想要回去快速的布置一番。

随着朱由校下了命令,聚集在济宁城的大军开始了调动,直接就扑向了夏镇的叛军。

而此时的徐鸿儒已经溃败到了藤县,见到了在夏镇的王好贤。

两个人见面之后,一时之间都有一些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原本大好的局势,没想到居然搞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徐鸿儒看着王好贤,缓缓的说道:“曲阜还是不能打下来吗?”

王好贤有些尴尬。

他已经打了小半个月了,可是一直没能够打下曲阜。

见到王好贤的样子,徐鸿儒也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便没有再继续问下去。

他说道:“我们商量一下接下来该怎么办吧。”

第三三三章 鲁王来了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四八章 早点签字你好我也好第五一五章 闹腾得越大越好第一百零六章 群情激愤第二零四章 帝王就得行王道、行霸道!(求全订)第二十章 一肚子坏水第四零二章 王象乾(盟主迪迪卡卡俱乐部加更)第一三六章 韩爌被坑(求月票!求订阅!)第一四二章 庶几无愧第五零五章 盐商第三五五章 反贪之旅第三八二章 朕乃绝对权威(会长生日加更)第五六零章 接二连三的捷报第五八二章 即将迎娶姐妹俩第六零零章 陛下要三思啊!(盟主阿蝉东南飞|十里一回头加更)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义城第一三二章 刘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二九九章 张维贤进宫第二七二章 遵义城,打富裕仗第二十七章 寿命最长的后妃第一章 木匠皇帝第三七四章 这个皇帝很强硬第七十六章 陛下火大发了第五九八章 回京与皇后敦伦第五二九章 黄昌宗要糟!第二三五章 一份《治安疏》第六一二章 香河县的田地被收了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里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第六八六章 遗书第四零九章 斗阉狗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钱第四七三章 大决战第五九八章 回京与皇后敦伦第八十一章 好人坏人第一五六章 变天了第二一一章 皇家标识的商号(万字)第四一六章 非翰林也可入阁第二一八章 这才是大明宰辅第六六三章 大执政(求月票!)第五五二章 打给朝鲜他们看(盟主永恒自在天加更)第七十一章 扑朔迷离(除夕快乐)第一六二章 搞土地的想法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六五零章 幕府将军之位第六七三章 真相(求全订!)第三一零章 科举开始了第二二六章 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五七章 送行刘一璟第三七六章 大明军方第一人第五五一章 这个卢象升过于谨慎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六十八章 准备动手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九八章 重开爵位第一三三章 魏忠贤出手(求订阅!)第二六五章 陈奇瑜升官至京师第五三三章 离开扬州第一六五章 改革的纲领第三七八章 钱怎么分?第四十三章 另起炉灶第五八四章 你鄂尔多斯不想封王吗?第二七四章 遵义大捷第六六三章 大执政(求月票!)第四八二章 筹备大明海军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与韩立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第三二零章 定国公翻腾占窝之事第五七三章 血祭演武(故梦飞雪生日加更)第四五七章 又洞房(日万求赏!)第二七四章 遵义大捷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动在辽东搞事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五七六章 扣押朝鲜国王(盟主阿蝉东南飞|十里一回头加更)第十章 你家老爷要去辽东了第五九四章 咱们一起灭了内喀尔喀五部第二七六章 毕节求援第六二六章 藩王往国外封第六九三章 在我心里他已经是个死人了第四零三章 书院谈判第一七一章 赵南星暂代工部尚书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二五七章 能臣孙传庭第二四七章 解决温饱才能谈工商业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第一七零章 乱世用重典第四十五章 百工院第三一八章 祖辈的交情第三九二章 沈阳之战第一零四章 内阁想要夺权第三六零章 许显纯被人下黑手第四十章 徐光启第六六一章 松浦大郎被吓坏了第五五零章 叫吴克善到山海关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们报马尼拉惨案之仇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犹豫第二三一章 陛下还年轻第一九七章 送枪到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