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 道不同

《孟子·公孙丑上》有言,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勇气和气魄,代表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同时从古至今,无数人对以身殉道都非常的推崇,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人从来都不少。

在普世价值观里面,大家对这样的人都非常的尊重且敬佩。

邹元标就是这样的人,他捍卫着自己的道,甚至愿意为此搭上自己的性命。

与邹元标一样的还有高攀龙。

天启六年二月,崔呈秀不甘心高攀龙仅被罢官,必欲除之。

于是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的奏本,诬告高攀龙、周起元等七人贪污。朝廷派遣缇骑前来抓捕。

三月,高攀龙整冠束带前去拜谒先贤杨时的祠堂。回家后与弟弟高士鹤及门生赏花于后花园池畔,谈笑自如。

此时有人前来禀告周顺昌已被逮捕,高攀龙闻言神情泰然,笑说:“我本视死如归”。

他归家后与夫人谈笑如常,没有异样。老高将亲笔书信交给两个孙子,交代他们翌日递给校官,而后闭门遣散诸孙。

不多时高攀龙的儿子们(发觉异样)前来探查,发觉高攀龙已自沉于池塘,时年六十四。

子孙们打开高攀龙的信,其上乃是遗嘱,上面写着:“我虽被罢免官职,但过去曾是朝廷大臣。大臣不可以被侮辱,因为大臣被辱等同于国家受辱。我现在只有恭敬的面北叩首,以效仿屈原的遗愿。皇帝的恩泽未能报答,只愿来世再报。臣高攀龙绝笔。希望使者带去这封信向皇上复命。”

道之所存,虽百死其尤为悔矣。

这话说的就是高攀龙这样的人,他们一生都在坚持他们的道。

的确让人感佩,的确让人感动,此时朱由校想到得却是另外一句话,这句话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

你在践行你的道,捍卫你的道,为此你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也在践行我的道,捍卫我的道,为此我也不惜付出我的生命。

朱由校忽然觉得古人的智慧很深沉,这也让他想起了后世的一些事情。

武士道是不是道?那些日本fas.ces践行的是不是他们的道?

为了他们的道,他们可以慨然赴死,可以切腹自尽,可是他们的道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抬起头看向邹元标,朱由校觉得自己找到了症结。

东林党之中或许有忠正之士,或许他们不贪污,或许一心为国,可是他们道就是错的。按照他们的道治国,大明不会强盛,大明也不会中兴,只会急速地衰落!

想明白这些,朱由校就笑了。

杨涟等人带头攻击熊廷弼,认为熊廷弼虽然于国有功,但是于国也有过,这就是在捍卫道统。

在道统面前,一切都是浮云。道统是第一位,什么都没有道统重要,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邹爱卿的话,朕会好好想一想的。”朱由校看着邹元标,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一副严肃的模样。

等到邹元标走了,朱由校转头看向了陈洪,伸手轻轻敲打着轮椅的扶手,悠悠地开口说道:“和上一次一样,就说邹元标请奏复考成法。”

陈洪一愣,又放消息出去?这是不是太阴损了一些?

可是陈洪又不敢谏言,只能连忙躬身去办了。

朱由校也知道这事不能经常干,这也是最后一次这么干了。

当然了,这两次放风出去也是有目的的。

高攀龙那里,朱由校是想看看谁会上题本弹劾高攀龙,谁会上题本请奏严惩李如祯。

相比较起来,李如祯案就没那么重要。即便是三法司那边决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自己不同意,他们一样没办法,自己可以随时将案子再一次打回到东厂重审。

这一次的消息就更简单了,朱由校需要找到支持自己政策的臣子。

无论是他们是忠是奸,是东林党还是其他的党派,只要他们支持自己的政策,那么自己就用。

朱由校看得很清楚,无论是东林党还是齐浙楚党,他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方从哲当内阁首辅的时候,朝廷有几个大问题。

排在第一位的是地方饥荒。由于小冰河时期开始,地方多处灾荒。加之土地兼并严重,大明又开始出现下层骚动。

对于这件事情方从哲的解决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发内库帑银,也就是拿皇帝的私房钱拿出来赈灾;

第二点则是开仓,急发通仓米数万石,以分赈邻近处所,但这一条往往因为地方官员的贪污而收效不佳;

第三点则是免税停征,说白了就是免税;

第四点补地方官吏。

这些主张看着眼熟不眼熟?

基本上和东林党一个套路,他们之所以争,不是路线之争,而是权势之争,是利益之争。

谁在位,谁得利,谁在位子上,谁的人就多。不说其他的,谁在位,谁能贪污的银子都多。

为什么总是在争夺辽东?因为辽东每年烧到大几百万两银子的军饷。

辽东就是一个大油库,谁把手伸进去都能够攥一手油,怎么能不争?怎么能不抢?断人财路犹杀人父母,怎么能不拼命?

至于主张和政策,东林党和齐浙楚党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利益和诉求也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限制皇权,我们说了算,限制税收,我们不交税,皇帝多发点内帑,让我们多贪污一点。

除了谁在位好处归谁之外,毫无区别。

朱由校这一次放出这个消息,为的就是搞臭邹元标,让他自绝于东林党。

当然了,这基本上不可能,但是可以让他辞官,把位子让出来。

在朱由校看来,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位子太重要了,自己需要都察院就需要在这个位子上安排上自己的人。

另外就是自己需要知道有谁没有士人的底线,愿意跟着自己干,哪怕只是为了升官发财,那都没有关系。

只要他愿意支持自己复考成法,自己就提拔他。

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复出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们第五四三章 疯狂备战第二四二章 棒打群臣!大礼仪之争?第七十七章 朱由校要和韩立闭关第六零二章 清查全国田地第一四零章 让徐光启试种第三一零章 科举开始了第二六五章 陈奇瑜升官至京师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六二一章 海军演习(求月票)第一四八章 让谁背锅?第五四一章 税改和军改第六九五章 汉城爆炸案第四四六章 一场骗局第六二五章 对外吞并的模板第三三五章 鲁王背后另有其人第一五九章 讨要职位第五四六章 左光斗回京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辽东出差第二六五章 陈奇瑜升官至京师第一八二章 刷一波声望第一五六章 变天了第一七七章 收买沈庭筠的心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一一八章 推举谁进内阁?第二二一章 赵秉忠你也是穿越者?第三二一章 张维贤请罪第三六七章 撞死在陛下面前第五八三章 和林丹汗决裂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来了第四六四章 实诚的熊廷弼第五十二章 杀人诛心第六八零章 天皇败降(新年快乐!)第三六五章 衍圣公,我们来救你!第八十章 是否该彻查到底?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一五八章 正风气第二五零章 为我办事之人都会有善终第三九零章 狡诈的努尔哈赤(求月票求推荐票求打赏!)第五三九章 有意思的年轻人第六五八章 早晚弄死你第九十三章 开宗立派第三五一章 朕就是要治孔家的罪第四四五章 吴克善被抓(日万求赏!)第二十五章 张修德招供第二三七章 武举人卢象升第六五七章 色中饿鬼第三三二章 传衍圣公第三六零章 许显纯被人下黑手第五七五章 你去写国书,朕来盖玉玺第六四二章 郑芝龙第八十一章 好人坏人第四三六章 布木布泰第五二五章 扬州封城第三十四章 密奏第二二零章 大朝会,打开革新之门第六十四章 据实上奏第二四七章 解决温饱才能谈工商业第四六二章 朱由校到山海关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一七五章 洞房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掷(补昨天)第三三零章 叫鲁王来第五三八章 这演技太浮夸了吧?第三九四章 阿敏之死第五四三章 疯狂备战第四十二章 爱卿精善火器第六二零章 蒸汽机第七十二章 牢头死了(新年快乐)第二八零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第五三二章 花钱背黑锅第七十三章 没得选第四一四章 朕的儿子!第四五九章 准备去辽东第一一三章 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犹豫第五八一章 牺牲皮相肉体第三五七章 许显纯犯错了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二零三章 打不过就跑第四八九章 儿女双全第六六四章 黄克缵病重(月底了,求月票!)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来了第四三七章 吴克善的妹妹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第三八八章 熊廷弼的犹豫第三二八章 一语定生死第一一六章 搞事第六四八章 杭州楼外楼第十三章 老魏很委屈第一六一章 推销天主教第四三零章 杀鸡儆猴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八三章 派戚元辅去澳门第二九五章 轮到成国公进宫喝酒第二九零章 老小福王来看戏第一四九章 大家要严惩魏忠贤(盟主Cz、加更)第二一七章 彻查京营第九十九章 邹元标等人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