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火种

朱由校根本没去看陈洪,将手上戚金的题本展开,看了几眼之后就放到了一边。

题本内容很简单,那就是辽东多战,边事不宁,戚金身为大明将领,想要为国尽忠、为君分忧,特地请求陛下允许他率领戚家军出关。

当然了,题本上肯定不会提到戚家军的名字,但是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出关?

想得美。

朱由校在听到戚金的名字之后,心里面就已经下了决断了。他是绝对不会让戚金和戚家军出关了。

戚家军是什么?

或许后世很多人都知道戚家军,知道这戚家军能征善战。可是在朱由校看来,这只是表象。他关注的是戚家军的构成。

所谓戚家军,代表着的不光是一支军队,而是代表着一种战法上的革新,是一种全新的作战体系。

在朱由校看来,戚家军的革新完全能够媲美骑兵、取代战车,是冷兵器转向火器作战的关键,是一种类似于后世集团化作战的雏形。

戚家军大量的使用了火炮火枪,同时使用阵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兵种协同作战,骑兵也衍生为了枪骑兵,那可是类似于BUG一样的存在。

在这个时代,没有大规模机械化,火器还没有那么犀利,戚家军的战法就是最符合这个时代的存在。冷兵器与火器的协同作战,炮兵与火枪兵的协同作战,枪骑兵和步兵的协同作战。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可是在这个系统之下,戚继光将所有兵种的战斗力都发挥到了极致,将他们组合在一起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量变。

这样的队伍,别说打蒙古人、打女真人,即便是打这个时代任何一支部队都不虚。

戚金的浑河桥之败,那是因为戚家军只有三千数量,而且装备不争气。

戚继光全盛时期的戚家军有两万四千多人,二十四个团营。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可就算是残缺的戚家军,这浑河一战,一样打出了让人胆寒的战绩。

朱由校傻了才会让戚家军出关,这戚家军要是折损了,那就是大明最大的损失!

朱由校一直在研究练兵,但是怎么练,这个他一直没想好,他穿越前也不懂这些。

最后,他想到的办法只能是找到名将,比如孙承宗,比如卢象升,让他们来练兵,然后尝试教他们一些后世的东西。

但是,现在有了戚家军,就不一样了!

自己完全可以以戚家军为骨架,打造一支新军!一支火器和冷兵器协同作战的部队!

火炮、燧发枪、枪骑兵,全都安排上,火炮可以换成后世出名的六磅或者八磅火炮,将戚继光时代使用的火绳枪换成燧发枪,将铠甲换成水力冲压的板甲,打造重甲步兵和全新的车营,搭配上装备了燧发枪的枪骑兵。

就这个火力,就这个阵容,搭配上戚家军悍不畏死的作风,以及严格的军纪,鸳鸯阵的配合以及超前协同的指挥艺术。朱由校就不信还打不赢了!

再说了,还有徐光启,还有毕懋康,如果还打不赢,那就别让崇祯去上吊了,咱自己找一个歪脖树屌死算了。

这样的军队不用多,先期打造五万人,朱由校相信如此一来,自己就有一战之力。

当然了,这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可是朱由校不担心,自己即便砸锅卖铁,去抢,去抄家,也一定要凑够这个钱。

实在不行,不是还有魏忠贤吗?

朱由校心里面是打定了主意,反正这个事情就这么干了。

“陈洪。”朱由校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陈洪,没好气的说道:“装什么死。起来,马上派人去传旨,召戚金入京,让他点齐了他的人马。”

戚家军,那是火种。辽东糜烂了,在那里花费时间和金钱就是在浪费,完全不如搭起炉灶另开张。

戚家军的名声,戚家军的铁血,这些是都会传下去的。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和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是和首任的军事主管有关,他的性格强悍,这支部队就强悍,部队就有了灵魂。从此,无论这支部队换了多少茬人,它的灵魂仍在。

一个剑客和咱对阵,就是明天是个死,也要亮剑,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脸;要是不敢亮剑,那才叫丢脸。

戚家军就有这样的传统,他的第一任主官戚继光灌输给这支军队的信念仍在,他们的灵魂仍在。

戚金率领的三千戚家军就是这支军队的火种。朱由校绝对不会让这支火种消失,朱由校要借由这支军队燃烧起熊熊的大火。

“奴婢这就去。”陈洪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转身就向着外面跑了出去。

等到陈洪离开了,朱由校再一次坐了下来,斜着靠在卧榻上,脸上的表情渐渐安稳了起来。

陈洪很快安排好就回来了,同时他还带来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徐光启来了。

朱由校心情就更好了。徐光启来的正好,这位可是一位大人才,而且还是自己需要的大人才。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让他进来吧!”

此时的徐光启还是有些忐忑,他在通州练兵,为的是报国,一片忠心。可是朝廷之中忙着党争,自己的练兵被各种掣肘,也没人搭理,基本上就是失败了。

这些日子徐光启有些心灰意冷,于是就上了拜辞的折子。

原本在徐光启以为这份折子上去之后,也就是得到一个准许的批复,然后自己就可以继续去天津种田了。

种田写书,这算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可是没想到拜辞折子上去之后,自己不但没得到核准,还得到了陛下的召见,并且还挺着急。

徐光启一时之间有些不明所以,这是要做什么?

“徐大人,陛下让你进去。”

在徐光启发呆的时候,陈洪已经来到了徐光启的面前,恭敬的说道。

徐光启连忙拱手道:“有劳陈公公了。”

徐光启对陈洪可不敢怠慢,听说这位可是很得宠的一位公公。

陈洪对徐光启那就更不敢得罪了,这位现在看着不起眼,可是陈洪知道徐光启在自家皇爷那里是什么待遇。单单是这两天,皇爷问了八次徐光启到哪里了,可见急迫。

第六五六章 财、色、权凑齐第六十章 沈阳大捷第二六一章 封锁福王府第六八四章 不是张余杀的(求全订!)第六五四章 孙传庭也到朝鲜了第五三二章 花钱背黑锅第五七一章 怀疑大明的实力第四八九章 儿女双全第四十章 徐光启第六四五章 内务府和参谋处抢船第二十六章 李庄妃第四四九章 给科尔沁一条明路第六十五章 魏忠贤叫屈第四二九章 竟想和皇帝做交易?(索尔兹伯里侯爵生日加更)第三二六章 曲阜孔府(盟主肥起加更)第十八章 反魏同盟第三零三章 庄田赋税还是交给五军都督府吧第五三八章 这演技太浮夸了吧?第七十章 李如祯认罪第五十三章 骆思恭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六六零章 如果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第一九五章 我卢象升必然名扬天下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五四零章 回京第四十二章 爱卿精善火器第三九七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二八章 一语定生死第四六三章 王在晋的谋划(拂袖沾风生日加更)第一三二章 刘一璟出手(求月票!)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们第二四四章 重复太祖荣光第七十四章 控诉!第四五八章 王登库要跑路第五九三章 诸部请罪第五六一章 吴克善认命了(盟主永恒自在天加更)第五零七章 扬州大案第四二四章 喀秋莎火箭弹第三二九章 宗室的土地第二五七章 能臣孙传庭第三四四章 锦衣卫查案第五四九章 辽东大战的序幕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与韩立第二五八章 剥皮充草第一七八章 帝后情深(求全订冲精品!)第四八二章 筹备大明海军第六二二章 让朝鲜出粮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扰陛下的性致第五八四章 你鄂尔多斯不想封王吗?第四九八章 秦淮河边吃花酒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十五章关门放狗第六三七章 准备策反朝鲜小世子第二六二章 一网打尽第二一三章 这手下不错(万字求赏!)第五三六章 给大明刮骨疗毒!第二五九章 去福王府拿人第四五一章 我愿成为大明顺义王(日万求赏!)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二九九章 张维贤进宫第三章 人主之患第四零八章 君臣斗第七十七章 朱由校要和韩立闭关第六十七章 王化贞第一三一章 大朝会(求首订!)第六二四章 赶海第四六三章 王在晋的谋划(拂袖沾风生日加更)第二八零章 就这实力,还想造反?第六六二章 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第九十三章 开宗立派第二三七章 武举人卢象升第六八四章 不是张余杀的(求全订!)第五一七章 扬州镇守太监衙门第一零五章 终于等到这一天第三六六章 闻香教造反了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六四七章 平户岛第六七九章 江户决战(除夕快乐!)第四五二章 大玉儿侍寝第三六八章 徐鸿儒起兵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二四五章 鸟枪换大炮第八十九章 魏忠贤觉得扎心第六十四章 据实上奏第五一七章 扬州镇守太监衙门第六六八章 大明老一代的逝去第四十三章 另起炉灶第二一七章 彻查京营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们第三一九章 整合军方第六八九章 钉子第五零八章 绑架扬州转运使第五零三章 造反的帽子就这么扣上了?第四四一章 我像是缺女人的人吗?第五一七章 扬州镇守太监衙门第四八八章 迫击炮发射试验(盟主魑魅魍两加更)第二四一章 关门,放魏忠贤!第六八五章 策反凤林第二十五章 张修德招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