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幕真的拉开了

朱由校没想到,魏忠贤在这里又把杨涟牵扯了进来,显然他也是早有准备。

只用了一件事情,魏忠贤就将所有人都装在了里面。虽然各自的罪名不一样,但事实上,内容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将东林党彻底的打倒。

对于这种情况,朱由校是乐见的。自己要做的不就是这个吗?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看着魏忠贤,直接开口问道:“那么现在你准备怎么做?”

“回皇爷,奴婢准备抓人了。”魏忠贤也没有绕圈子,直接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在他看来,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也的确是动手的时机了。

他用了这么长时间来铺垫,现在是最好的时候,没有什么再拖下去的必要了。

闻言,沉吟了片刻,朱由校开口说道:“你想抓谁?”

魏忠贤俯首,斩钉截铁的说道:“奴婢要抓的人有几个。”

有几个?

朱由校愣了愣。

既然说是抓几个,那么就意味着魏忠贤要动手了,而且是全面性的动手。

看来自己给他的压力不小,不过也正好,的确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了。

轻轻地点了点头,朱由校笑着问道:“你准备抓谁?”

“皇爷,奴婢准备抓前辽东巡抚袁应泰、前广宁巡抚王化贞、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杨涟。”

“这几个人牵涉到这次案子的关键部分,无论是辽东贪污军饷案,还是内外勾结诬陷熊廷弼案,这几个人都是关键人物。想要查清楚这两场案子,必须要从这几个人下手。”

说完这些话,魏忠贤小心翼翼地低下了头,静静地等着朱由校裁断。

这是一次大行动,没有皇爷的首肯和支持肯定是不行的。只要皇爷答应了,剩下的事情他可以去办。

朱由校沉思了片刻,随即点了点头道:“可以。”

虽然朱由校只说了两个字,但是这两个字的份量犹如大山,决定了无数人的命运,并会将其碾碎。

魏忠贤顿时大喜,这两字飘进他心里,似乎给他烙上了权力的勋章。

他彰显实力的时候终于到了!

那些人整日里弹劾、各种咒骂他,这一次一定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厉害!

“奴婢这就去办。”魏忠贤一个重重的响头磕在地上,然后站起身子快速躬身退了出去。

看着魏忠贤迅速消失的背影,朱由校轻轻地笑了笑。

事情到了这一步,大幕才算是真的拉开了。

转头看了一眼陈洪,朱由校吩咐道:“告诉锦衣卫那边儿抓点儿紧。事情要尽快操办起来,办事情需要时间,但是先把声势弄起来。”

陈洪当然知道自家皇爷是什么意思。

其实皇爷就是希望自己把消息放出去。

而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放消息了,这种事情做起来虽然算不上驾轻就熟,但是也绝对是有丰富经验了。

陈洪躬身道:“皇爷放心,奴婢这就去办。”

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之后,朱由校伸了一个懒腰。

他准备去百工院看一看,那里才是他的未来。只不过现在那里的架子才刚搭起来,也没有什么好看的东西。

不过朱由校还是有事没事就喜欢去那里逛一逛,原因无他,看着正在建设中的百工院,心情就格外的好。

百工院这边儿的进度略微有些慢,但是朱由校也没催,因为这些东西就是需要时间。

不过百工院的负责人自己倒是可以安排了。

虽然徐光启是最合适的人,不过要是将徐光启放在百工院,倒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朱由校也不禁感叹,如果徐光启这样的人才多一些就好了!

不过这种人才可遇而不可求,以后可以慢慢培养。

但是现在就这样一个合适做百工院的领头人,朱由校其实早就想好了,这个人就是曾经的顺天府丞毕懋康,现今已被自己传召留京待用。

这个人在历史上很有名气,不过比起徐光启还是要差一些。

但是熟悉明末历史的人,对毕懋康一定不陌生。

毕懋康这个人官做的不少,但是他最有名的成就却是在火器方面。

毕懋康,字孟侯,号东郊,歙县上路人,武器专家。

弱冠即工古文辞,善画山水,宗王维富春笔意,可以说毕懋康是一个文采风流的书生。

明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后累迁广西道监察御史、右佥都御史、陕西巡按、山东巡盐御史。

从他做官的轨迹就能看得出来,他的第一个官职是中书舍人,可见他的文采出众。

后来他一直在做言官,按理说应该是一个嘴炮能手,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陕西旱灾,他广设粥厂、大放仓廪,流民渐复其业,全活约1.5万人。

四十二年,建历山书院,为当时济南最大书院。

这是一个能做实事的官员,同时也受风气的影响喜欢讲学。

对于毕懋康这样的行为,朱由校是乐见的。

因为在朱由校看来,稍微培养一下毕懋康,他就可以在工科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可以将这些东西写成书,传承下去。

华夏在科技方面,一直都是口口相传的经验流,对于著述却是一直不怎么在意。

即便是在意,那也是很少的少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理论是一定要有的。

理论开阔了才能够进行实践,所以朱由校找的人就是这个毕懋康。

在原本的历史上,毕懋康写了一本军器图说。

在军器图说当中,毕懋康提到了一种自生火器,就是在火器发展的历史上,有着转折性地位的燧发枪。

它的改造与完成大致与欧洲属同一时期,然而在中国并未得到及时的推广,只是在清初康熙年间将它作为皇帝的御用猎枪。

这一次朱由校自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他要重用毕懋康,让他为大明枪械发展做出贡献。

有了燧发枪为基础,就可以向上研制更多的枪械,比如转轮式火枪,比如膛线枪,又比如后装枪。

同时也可以兼顾火炮,拿破仑炮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总之朱由校想要的火器,全部都要做出来。虽然这工程是旷日持久的,虽然需要投入很大的金钱,但是朱由校知道这是大明的未来!

对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做出来!

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二六六章 抓贪官抄家充盈国库第三二零章 定国公翻腾占窝之事第四三八章 震惊的范永斗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马屁第二零七章 抡才大典的大纲(求月票推荐票和全订!)第三零三章 庄田赋税还是交给五军都督府吧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书院第一四二章 庶几无愧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横刀立马第四八零章 压榨剥削洋人第四二二章 火药是一切的基础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来了第六零八章 朕要去天津(求双倍月票!)第四零七章 自己人第五二二章 扬州知府送上门第三五六章 孔胤植会不会心怀愧疚?第一二三章 派魏朝去辽东出差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订阅!)第三六三章 刀还有用处,不能掰断第三八三章 从首善书院开始改第五一一章 有人要抢朱由校的侍女!第六一二章 香河县的田地被收了第五五五章 抚顺大捷第一百零六章 群情激愤第一零七章 四民平等第六六零章 如果你被绑架了就眨眨眼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扰陛下的性致第二三二章 恐怕要退一步第一三九章 散朝的路上(求月票!)第五九零章 要和科尔沁干仗!第二四九章 弹劾福王第五十三章 骆思恭第三七三章 捞了很多钱第五九八章 回京与皇后敦伦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义城第四一九章 熊廷弼被封伯爵第三二三章 朱由校南下到德州(盟主肥起加更)第二九七章 开征庄田税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扰陛下的性致第三一四章 要离京第二一四章 大魄力的明主(继续万字求月票)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国家意志第三六六章 闻香教造反了第三四三章 大明的天下姓朱第四六零章 京城聚众斗殴(日万求赏!)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二六七章 藩王乃天下大祸第六七四章 惊动终极元老第五十六章 宝贝第四四九章 给科尔沁一条明路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二四九章 弹劾福王第五四四章 试枪第三十一章 杨涟的答案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六八七章 换世子(盟主带炸药上飞机加更)第二七三章 攻下遵义城第一二二章 魏朝想复出第五三一章 孤注一掷(补昨天)第六五三章 糟了,是心动的感觉第三二零章 定国公翻腾占窝之事第一二一章 锦衣卫,出发!第六七四章 惊动终极元老第一七二章 去都察院抓李茂等人第三三一章 告鲁王府和曲阜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动在辽东搞事第三八二章 朕乃绝对权威(会长生日加更)第四五三章 大玉儿侍寝(下)第三一六章 有钱的盐贩子第五一七章 扬州镇守太监衙门第九十五章 都挖出来了第三七三章 捞了很多钱第四九六章 战舰第三十六章 革他老朱家第五十五章 焦徐的交情第四五九章 准备去辽东第一六六章 朕要建立新书院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开会第三四九章 孔府大管家招了第二一三章 这手下不错(万字求赏!)第一七四章 大婚第五三八章 这演技太浮夸了吧?第二四零章 大明的狠人们第三二零章 定国公翻腾占窝之事第六三六章 朕也要去浙江第二零八章 陛下何故造反?(8200+大章,求全订)第二三零章 密奏入京第五七一章 怀疑大明的实力第六一二章 香河县的田地被收了第五二二章 扬州知府送上门第三十八 道不同第一五一章 魏忠贤得留着第二九一章 老福王母子乖乖掏钱第八十三章 准备大反攻第四五四章 十岁新娘(日万求赏!)第二七七章 一颗人头换二十两白银第三八三章 从首善书院开始改第四九一章 陛下要去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