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把他拉出去......

寡人经过了这么多惨痛的努力才走到今天,才有现在的肃国,才创下如此局面,你现在就凭朝廷的一句话就想收回去?凭什么?天底下哪里会有这么便宜的事?齐泰的心眼儿真是多啊,这里面肯定有你的事,你居然都推给了皇帝和方孝孺,还说是为寡人好,真是岂有此理?

要知道,肃国的高官们都不是傻子,听完齐泰的话之后,全都傻了眼了,这件事不用细想,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肃王不可能答应,先不说现在的肃国已经占地数千里,人口七八百万,单单说国王和藩王的地位能一样吗?与人为奴,就算是吃的再好,喝的再好,哪比得上自在为王?当即扔下筷子,纷纷大叫道:“不可,万万不可!”

一些脾气比较急的武将甚至唰地一声站了起来,指着齐泰的鼻子骂道:“齐大人,俺们好吃好喝的招待你,你怎么想出这么个主意祸害我家大王?”

齐泰一看群情汹汹,气势立即矮了三分,有抬眼看了看朱楧铁青的脸上,心里大叫不好,没想到肃国的文武官员对他们的大王如此崇拜,看来肃王的威望真的是如日中天啊,朝廷的这个措施真的很不长脑子,更可恨的是还要连累自己。

齐泰低着头不敢说话,此时却听到了不只是谁起的头,大声地喊道:“吃大王的饭,穿大王的衣。为大王效命!”

“吃大王的饭,穿大王的衣。为大王效命!”“吃大王的饭,穿大王的衣。为大王效命!”“吃大王的饭,穿大王的衣。为大王效命!”

那个口号已经响起,群臣便纷纷附和,没多久,殿内的所有人都举着拳头高喊起了这个口号,丝毫不拿皇帝的圣旨当回事,他们犹如宗教徒一般狂热,如疯如魔,如痴如醉。

过了良久,朱楧才铁青着脸从大王座上慢慢地站了起来,手按重剑,虎目环视,威严的扫向群臣,立时压住了群臣的呼喊声,让现场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变得十分压抑,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道:“此乃牢笼手段,施之别人则可,施之寡人则不可。”

齐泰登时就懵了,不说别的,单说朱楧的这句话已经算是大逆不道了,他原本以为朱楧就算是拒绝也会找一大堆借口,没想到他拒绝的如此直截了当,丝毫不加掩饰。

要知道,所谓的找借口,装忠臣都只是实力弱小的人干的事,现在朱楧的实力已经很强大了,没有必要在带上这个伪善的面具,因此直截了当的告诉齐泰,老子不接受,你爱怎样就怎样。

齐泰额头上渗出了一滴滴小小的汗珠,现场的气氛压抑地他几乎不能呼吸,他心里直骂娘,暗恨方孝孺这个书呆子居然想出这么个馊主意坑自己,他有心结束会谈,甚至是告诉肃王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老子不管了,但他不能这么做,因为他是朝廷的钦差,这么做的话完全就是渎职行为,回去之后,就算是朱允炆不杀他,他的政、治生命也肯定会就此终结,对于热衷于权力的齐泰来说,这简直比杀了他还要难受,这个时候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好歹劝一劝,就算是不成功,回到朝廷之后也有话说,不至于让人拿住把柄,偷偷地抬眼看了看朱楧,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此事还请殿下……”

“不必再说了!”朱楧突然大喝一声,声如雷霆,立时打断了齐泰的话,脸上挂着寒霜,手上的青筋暴突,胸膛一起一伏,显然是气坏了,虎目向下一扫,眼神中带着火辣与恶毒,大骂道:“奸臣!一定是你们这些奸臣在皇上面前离间我们骨肉亲情!来人,把他给我……”

话还没有说话,一众武将呼啦一声便拥了上来,三下两下就摁住了齐泰,按照肃国的规矩,武将进入王宫之前是不能带兵刃的,不过就算是如此,他们对付齐泰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还是手到擒来的。

齐泰吓得面无人色,魂飞天外,暗道难不成今天的小命就交待在这里了?正想要大声辩解,却听得此时一阵清凉的呼喊声从后殿内传来,道:“王上,不可。请住手!”

这声音很熟悉,此时的齐泰听起来感觉就像是天外之音一般,下意识地抬眼一看,顿时松了一口气,是孙王后。

话说孙云琦在后殿用膳,本来吃的好好的,只是将王上喜欢的烤鸭多留了一点,希望能跟他一起吃,可是吃着吃着隐隐约约地就听见了前殿的谈话,听到齐泰令肃王改封的消息之后,不仅暗暗地为王上担忧,同时她也知道肃王的脾气,无论如何他是不肯答应这个条件的,所以就示意所有人禁声,留神凝听着殿外的局势,生怕王上一时冲动做出什么事情来,让整个局面失控。

果然,不一会儿她就听到了殿内的大臣们发情似的呼喊声,又听到了王上的暴喝,立即意识到局势已经失控了,此时她再也顾不上什么后宫不能干政的规矩,立即跑了出来阻止朱楧,生怕他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孙云琦不顾王后母仪天下的仪态,三步两步的跑到朱楧跟前,慌忙跪到地上,哭着劝谏道:“王上,请三思,齐大人不能杀。他是朝廷的钦差啊,杀了他就没有回头路了,请王上为臣妾和王儿考虑。”

朱楧面部表情地看了孙云琦一眼,淡淡地说道:“你怎么来了?这里是前殿,不是你这个王后该来的,赶紧给寡人回去。”

不想一向乖巧听话,视丈夫比天大的孙云琦竟然跪在地上一动不动,仍然抱着朱楧的腿哭泣道:“王上不可意气用事,请王后收回成命,否则臣妾将长跪不起。”

朱楧的脸上顿时显露出一丝讶异的神色,用不可思议地眼神看着孙云琦,语气中带着一丝微怒,道:“你这可是后宫干政,你知道吗?”

“臣妾知道,臣妾不该出来干预国家大事,但是臣妾一片诚心全都是为了王上,今日就是拼了王后之位不要,去冷宫之中度过余生,也要劝王上收回成命。”说罢,竟抱着朱楧的大腿呜呜地哭了起来,神态和语气都甚是哀婉真诚,闻着无不落泪。

其实,肃国的官员们头脑清醒的也大有人在,他们知道这个齐泰不能杀,最起码现在不能杀,杀了就是造反,于情于理都站不住脚,朝廷是肯定会派大军来讨伐肃国的,否则朝廷还有什么威仪,天下的人心也会向着朝廷。

更为重要的是,位于肃国西边的帖木儿帝国最近活动频繁,已经打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在谋划着东征大明,他若东征,肃国必将首当其冲,这个时候前有横扫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后有朝廷的百万大军,肃国将何以自处?在这两大强国的夹击之中,肃王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怕是也难以施展出来了,最后免不了败亡,那么肃国多年来开创的局面也就危若累卵了,他们的身家性命怕是也就保不住了。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谏肃王,这不是他们智力不高,想不到这一层,而是他们的立场决定了他们不能开这个口。

要知道他们都是肃王的臣子,现在君上有难,要被改封到内地当成个小鸟关起来,他们在这个时候就只能表现出自己的愤慨,表现出自己与敌人势不两立的决心,表现出战斗到底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只能言战,不能言和,否则就有吃里扒外,心怀两端之嫌疑,将来在肃国就不好混了。

所以他们宁肯冒着大战一场的风险,走一步昏招,将齐泰宰了,也不能将他们心中的那个和王后一致的最佳方案说出来。

屁股决定脑袋,真乃是至理名言。劝朱楧停手的话只能有他的家人说出来,家人之间的亲情是世间最牢固的感情,就算是有天大的误会也能解开,由他们去劝朱楧,朱楧不会怀疑什么,因为朱楧知道他的家人跟他荣辱与共,肯定是为了他好。

但是,大臣去说这句话就两说了,因为大臣们给朱楧打工归根到底也不是为了肃国的长治久安,而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为君王服务,从而换取官位、权力、财富等等回报,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得更好,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的家庭服务。他们若是去劝朱楧停手,难免不会让朱楧误会他们想留一手,卖朝廷个人情,以图日后合作愉快。

所以他们明知杀齐泰是错的,也要坚持。

这些大臣都是饱读经书,又在官场上混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深知人性的丑陋,不管是大王还是贩夫走卒都是如此,此刻绝对是人生的关键时刻,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万劫不复,因此一个个都义愤填膺的看着齐泰,恨不得生吃了他。这一刻,他们的脑海里一定都浮现出了《韩非子》中讲的那则故事。

故事说的是有一个富人,家中的墙被雨水冲垮了,他的儿子劝他赶紧修好,否则会引来盗贼,那个富人不以为然,说道:“天上下这么大的雨,盗贼也要避雨,无法行窃,更何况家里的墙刚刚倒塌,盗贼怎么会知道。”

他出门上街的时候,邻居见他家的墙倒塌了,也过来劝谏他赶紧修好墙,否则容易引来盗贼,但是他没有听从。

到了晚上,盗贼果然偷了他们家的钱财,那名富人就夸自己的儿子有先见之明,却怀疑自己的邻居跟盗贼是一伙的。

同样的一句话,儿子说出来跟邻居说出来在富人心里留下的印象却是截然相反的。今天的情景跟那个故事是极其相似的,孙王后劝朱楧罢手,朱楧肯定认为他的老婆是为了他好,不想让他陷入跟朝廷和帖木儿的两线作战中。

但是,他们这些大臣若是劝朱楧罢手,朱楧说不定就会认为他们跟朝廷暗通款曲。

这就是人性。

果然,朱楧见王后孙云琦说的如此恳切,也是仰天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可奈何地说道:“王后跟随寡人多年,从未有过过错,寡人又怎能将你打入冷宫呢?来人,好生送齐大人回驿馆休息,千万不可怠慢了他。”

众大臣这时也齐齐松了口气,心道肃国这次算是避开这个灭顶之灾了,但是每个人的脸上还是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依旧对齐泰怒目而视,恨不得生吃了他。

齐泰从鬼门关走了一圈儿,心里大惊,现在虽然没事了,但仍然惊魂未定,腿肚子都软了,今天吃的东西仿佛一下子都变没了,感觉肚子空空如也,浑身上下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饿得要死,但还是强撑着向朱楧和孙云琦各作了一揖,有气无力的说道:“多谢殿下,多谢王后娘娘。”说完,有袖子轻轻地擦了擦汗珠。

朱楧没有答话,铁青着脸别到一边去,看向别处,他跟齐泰可以说是已经撕破脸了,这个时候说什么也是没有益处的。

众位武将也都识趣的放开齐泰,齐泰也没有说话,沮丧着脸,慢慢地退了出去。在宫门外等待他的老仆见他这个样子,知道他在里面经过了生死考验,立即搀扶住他,急切地问道:“大人,刚刚……”

齐泰摆了摆手,示意他住口,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用惊魂未定的语气说道:“先回去再说。”说罢,就在老仆的搀扶下登上了轿子,一溜烟儿逃回驿馆去了。

王宫的大殿上,各位文武官员也都告退了,事情闹到了这个地步,他们在待下去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偌大的宫殿上只剩下了朱楧和他的王后孙云琦,还有几个宫女太监,在旁边恭恭敬敬地侍立,吓得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朱楧缓缓地扶起跪在地上的王后,轻声安慰道:“好了,王后。事情都过去了,你赶快起来吧。”

第一百二十一章 狩猎惊魂(七)第七十九章 大战西藩(九)第三百零五章 大结局第七十七章 大战西藩(七)第二百九十三章 朱楧的心思第六十二章 密室杀人(二)第二百九十章 买通左右第二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语重心长第八十四章 大战西藩(十四)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王令!第六十二章 密室杀人(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赚钱第一步第一百八十二章 炮战第二百零三章 刚正面第一百七十四章 踩我脚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狩猎惊魂(七)第四章 谋划靖边第二百零四章 你死我活第二百一十二章 赚钱第一步第二百六十四章 世界观被颠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狩猎惊魂(九)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鹘使者第一百八十一章 响箭!我们来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奇袭第十六章 手绘水车第二百七十八章 允炆的对策第二百零五章 王旗就是大明的底线第一章 一朝梦醒(改)第二百零七章 斩获颇丰第一百六十五章 人间惨剧(求订阅)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传的重要性第一百三十八章 扩军备战(六)第二百三十七章 庆王使者第八十四章 大战西藩(十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鹘第一百四十六章 周升不辱使命第九十二章 保甲制度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训练第二十七章 人心叵测第一百零六章 制定发展战略(二)第十三章 下乡调研(改)第一百三十五章 扩军备战(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谁去和肃王谈判第五十二章 其乐融融第一百四十九章 斩使者第二百四十三章 收割利器第一百七十章 抢功劳第二百四十章 瓦剌第一百六十二章 求订阅啊,救命啊。第二百三十一章 军校课程第一百六十章 秘密武器(求订阅,要饿死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迁都伊犁第一百零二章 家宴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晒晒太阳第十四章 龙战于野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鹘使者第一百三十九章 胁降哈密(一)第二百七十章 出去晒晒太阳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军第五十八章 云琦劝夫第二百一十一章 车岗的密报第六十一章 密室杀人(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战回鹘第五十二章 其乐融融第五十章 拜访郭英第一章 一朝梦醒(改)第六十八章 黛昱竹的私事(二)第四十章 仪卫司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战回鹘第三百章 黄子澄的议论第二百四十六章 他真的很蠢吗?第七十七章 大战西藩(七)第二百一十九章 抓宣传的重要性第一百八十八章 斩将?强攻!第九十七章 统计兵力第一百五十一章 填沟(二连更)第一百九十三章 求订阅第二百二十一章 能做昏君多好第二百三十四章 秘密兵工厂的选址第一百六十六章 高手第三百零一章 削周王第二百八十四章 消化回鹘第三十二章 收回财权第一百零五章 制定发展战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炸膛第三十三章 梳理账目第一百六十七章 崩溃后记一 军国大事第十九章 筹划变法第三百零三章 各方应对第一百五十八章 勇士(求订阅啊,月底了,没钱吃饭啦。)第二章 太子将死第一百五十四章 准备第一百三十六章 扩军备战(四)第五十三章 四人双升第一百一十三章 封贡互市第八十八章 得胜还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