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宁可战死,决不当俘虏!(三更)

朱由崧对汉奸从不心慈手软,也可能是穿越之前他看那些抗战片看多了,对汉奸深恶痛绝,穿越过后对大明朝既有理性思维,又有现实经历。

明末的朝廷虽然腐败,但鞑子坐江山更是后患无穷。先不说他们如何诛杀和奴役汉人,看看国历史那些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哪一个不是清廷治下的产物?

大明朝从建朝之初到彻底消亡,三百年的江山,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从未有过城下之盟,从未有过用女人来换取和平,从未有过割地、赔款、贡纳记录,不论是在明朝后期的瓦窑堡之战失利英宗被俘,还是明末的崇祯帝煤山吊,以及后来南明的几位短命帝王,这些可称得明朝最灰暗最难的岁月,但也未有过屈辱之约。

再看满清统治的二百多年,从康乾盛世时开始签订丧权辱国的不等条约了,先是尼布楚条约,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的尼布楚之地划归俄罗斯,让这位康熙大帝蒙羞。雍正时则把苏武牧羊之地的库叶岛大片土地给了沙俄。到清朝后期,不平等条约更是呈井喷状,短短的一百多多年时间,老祖宗留下来的土地快让这些关外的野猪皮们给败光了。

再对一下,同为末代末皇帝,崇祯帝临吊前还留下了“朕自去免冠,以发覆面,凭贼分裂朕尸,毋伤百姓一人”的豪言壮语,而苟且偷生认贼作父的溥仪则亲口说,日*本在东北驻多少军、采多少矿、如何统治他都不关心,他关心的复辟,只要日*本能承认他的帝位行,相之下,判若云泥,一个不失为珠宝,另一个连粪土也不及也!

因此,不怪朱由崧对满清鞑子有偏见,也不是朱由崧想抹杀满清王朝结束明末军阀割据、战乱纷仍的局面,建立大一统历史王朝的进步作用,而实在是他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鞑子可恨,但汉人投降鞑子,助纣为虐,帮且鞑子屠杀和奴役汉人则更为可恨,现在这些汉奸们走投无路了要求投降,朱由崧当然也不会可怜他们,才传下这样的旨意,不许投降,全部诛杀。

朱由崧当然不担心有人会怒怨他虐待俘虏,因为这些人严格意义称不俘虏,因为他们首先是汉奸,然后才是俘虏,最多只能算是汉奸俘虏,朱由崧这里惩治的是汉奸国贼,与虐待俘虏无关。

而且他对俘虏依然是宽仁有加的,如祖克勇、罗岱、道兴等,这些左良玉的旧部在投降鞑子当汉奸之前主动来降,朱由崧仍然免去其一切罪责,视他们为大明的好儿郎。

不过朱由崧不会在这里看着这些汉奸俘虏被诛杀,因为他还牵挂着右侧战场,那里也只有三千兵将,跟贺宣娇的左侧战场一样薄弱,他必须得过去支援贺兆雄那支人马。

朱由崧仍然和刘肇基统领御营铁骑冲锋在前,命刚刚岸的这一万人马处理完这些汉奸俘虏之事后,作为后援队伍跟。

右侧战场是贺兆雄率领的三千人马阻击左梦庚的五万大军,贺兆雄是老江湖了,绿林出身,人称铁臂苍龙,不但在水里称龙,在岸的功夫也很厉害,他有一身硬功夫,虽然不像影视小说里的金钟罩铁布衫,刀枪不入那么夸张,但人称铁臂说明他拳脚功夫不一般。

另外他占山为王多年,跟淮安一带的官军没少打交道,统兵作战经验十分老练。

因此他这三千人马对抗左梦庚的五万大军,左侧战场的贺宣娇情况要好一些,这或许叫作姜是老的辣吧。刚开始他用疑兵之计诱敌深入,的确给左梦庚的前部迎头痛击。

但毕竟众寡太悬殊,更重要的是左梦庚了解他们的底细,朱由崧只来一万人马,而清军有近二十万之众,正面和左右两侧三路用兵,在鄱阳湖畔地理环境并不太复杂的情况之下,胜负应该没有悬念。

因此双方接战一个时辰之后,左梦庚按照自己的打法,在付出前部的几千伤亡之后,指挥着四五大军将暴露出实力的贺兆雄这三千人马困在当,很快扭转了战局。

到现在贺兆雄只拼命突围了,他带着部众抡起鬼头刀左冲右突之后占领了一个处小丘坡作为根据地,然后让部下守住小丘坡不再突围了,让清军来围攻他们。

因为贺兆雄知道,占据有利地势严防死守,冲锋突围更用利于保存实力。

老头这样做目的很明显是想拖时间,因为他清楚,他带着手下这三千多人想杀重围不太容易,现在经过番一苦战,三千人马伤亡过半。剩下这一千多人还有不少是伤号,能战斗的连轻伤号算不足一千三百人。

不过换句话说算贺兆雄此时是能杀出去他也不能这么做,因为他这路人马溃败下去,陛下御营的右侧必然门户大开,左梦庚带人马猛冲过来,御营跟正面的清军正在鏖战,右侧受到攻击那危险了,弄不好会功亏一篑,满盘皆输。

只要他这杆大旗不倒,在这里能牵住左梦庚的人马使他们不能脱身,陛下的右翼不会受到攻击,能拖一时算一时,哪怕全部战死也不能逃遁。

实践证明,贺兆雄是英明的,这一招非常有用。如果他跟贺宣娇一样一味地率众死战突围,恐怕此时已经全军覆没了。

他将冲锋突围转化为死守有利地势的小丘坡,等于转攻为守,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又拖了一个多时辰,打退了清军三次围攻。他们从午开始战斗,现在已经是日薄西山了。

但是这已经是极限了,清军太多了,现在贺兆雄手下能战斗兵将不到二百人,激战当贺兆雄左小腿还了一箭,尽管箭已经取出来了,也没伤到筋骨,简单止血包扎好了,但一条小腿凭空多了一洞,一般人是受不了的,何况老头还了点年纪,要不是有功夫倒下了。

但尽管没倒下,老头也是一瘸一点的。现在丘坡下到处都是尸体,以清军的居多,明军的点缀其。鲜血染红了山峦草木,断刀残旗到处都是。

夕阳下,贺兆雄等人浑身是血,脸汗渍与血污混合,跟开杂货铺差不多,战袍甲衣也不整了,但目光仍然坚毅。

这时,左梦庚指挥着清军向贺兆雄所在的小丘坡发动了第四次围攻,漫山遍野全是清军,贺兆雄觉得这次凶多吉少了,以刀柱地,看向手下这一二百兵将:“弟兄们,为陛下尽忠的时候到了,宁可战死,决不当俘虏!”

一二百人跟着高呼:“宁可战死,决不当俘虏!”声彻云霄。

他们的声音未散,清军的队伍后面开了锅……

ps:第三更送到,感谢书友淡定的月票和推荐票支持,又是周末了,祝亲们周末愉快,别忘记多支持小草,谢了。

第884章 锦州会战(5)(一更)第174章 招安第241章 诱敌深入第781章 贤宦不贤(五更)第900章 围城打援(3)(二更)第141章 如此剿贼第52章 一码归一码第650章 阻击战(1)(二更)第662章 反间计(下)第252章 走马换将(下)第869章 第868 宁远之战(中)(四更)第670章 老张要翻本第660章 破凤凰山之策第220章 偷梁换柱第751章 驾临台湾岛第182章 计高一筹第899章 围城打援(中)(一更)第480章 大战李自成(上)第222章 自掘坟墓第801章 营救汤若望(1)(二更)第630章 李定国突围(二更)第909章 对侵略者不能惯着(二更)第913章 野猪林之战(二更)第109章 大事不好了!(一更,求订阅支持)第462章 第一个客人(2)第934章 御营火枪营显威(一更)第865章 拿下不宁远,谁都别活!(三更)第260章 夜袭第349章 血洗少林寺第50章 运筹睢州第702章 鼓浪屿海战(3)第896章 第895 孝庄突围(三更)第468章 落网第481章 大战李自成(下)第837章 真假朱由崧(一更)第733章 喋血泉州湾(下)(三更)第780章 缇骑拿人(四更)第620章 箭射双锤将第568章 高桂英怒了第427章 宁完我之计第564章 得瑟的张献忠第923章 激战阿穆尔河(下)(二更)第273章 鄱阳湖大战(6)第214章 少年轻狂(二更)第386章 朕真是饿了(一更)第66章 造反第756章 果然是真龙天子第6章 探视第298章 鳌拜陷阵(中)第459章 接客的条件第147章 御营初显威第515章 李自成突围(7)第595章 让你们做个明白鬼第699章 一擒刘国轩第377章 万马军中(一更)第845章 朕封你为妃(一更)第187章 李化鲸的下场第934章 御营火枪营显威(一更)第260章 夜袭第526章 帝王之心第849章 检阅远征军(一更)第624章 惊世一箭第918章 帝王闯山寨(4)(一更)第453章 火并(中)第802章 营救汤若望(2)(三更)第607章 车弓阵第707章 营救郑成功(2)第911章 霸道的小柳是(二更)第485章 缺月阵第579章 列阵草甸湖第153章 争执第645章 拔取皇城第88章 围而不歼第206章 比箭(上)第580章 李来亨丧生第353章 朕不能失信于民第78章 三路用兵第471章 三气范文程第480章 大战李自成(上)第378章 一气范文程(二更)第721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上)第771章 劳动教养(二更)第881章 锦州会战(2)(二更)第484章 牛金星摆阵第666章 一样的计策,一样的人第127章 东林发难(为书友1481113850加更)第136章 东林在行动(下)第762章 血战赤嵌城(1)(一更)第405章 二气范文程(下)(二更)第82章 勘察(今天三更,第二更)第948章 全球一统归大明(二更)(大结局)第75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23章 开始抓人第82章 勘察(今天三更,第二更)第787章 破绽百出(三更)第947章 驾临美洲(一更)第796章 大清第一高手(四更)第45章 追杀(2)第724章 郑芝龙的台湾之行(上)第543章 困龙勤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