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多尔衮不淡定了(三更)

为了肃清混入大清的鞑子,多尔衮三路用兵,更准确的说是四路用兵,洪承畴,索尼,岳乐这些能征惯战的大将都派出去了,他自己亲自坐镇盛京的皇城,因为短时间内,他真的无法摸清这次到底混进来多少大明的锦衣卫,他们的真实目的是不是只是为了一个汤若望,还有没有其他预谋,京师重地,作为大清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多尔衮真的不能不深层次的考虑。!

不算镇守南门的清军,光这三路大军有好几万人马,有鞑子的八旗精锐,还有新成立不久的绿营兵。而整个京城周围的十几万兵将,也全都做好了准备。

这一下多尔衮觉得万无一失了,在皇城之内听候三路兵马的消息,有人不时的来给他回报着战况,南城门成了战场,听说打得异常激烈,至少有一两千锦衣卫,多尔衮觉得不可思议。居然来了这么多奸细?看来今后,进出京城的人等大商小贩,都必须得严加盘查了。大明的锦衣卫真是无孔不入,大明朝的这个葩帝王也真敢想。这一次一定得让他们有来无回,这件事过之后,京师,锦州,宁远,这些军事重地必须得进行清查,肃清所有的奸细。

多尔衮这样想着,几个时辰过去了,皇城果然没有受到什么攻击,但是他们也没有抓住想要的人,杀死的也不少,但是最后还是有不少人跑出了城外,包括他们的活宝贝汤若望。

“这几个笨蛋,告诉洪承畴,索尼,岳乐,这些人如果跑了,汤若望如果丢了,本王唯他们是问,负责教堂的把总,本王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多尔衮的话现在基本等于圣旨。很快负责守卫汤若望教堂的那名鞑子把总混丢了脑袋,不是死在战场和锦衣卫的刀剑之下,而是被鞑子自己人杀死的。

其实也不怪多尔衮发脾气,在大清的京师,天子脚下,重兵云集。出动了这么多人马和干将,连几个锦衣卫都对付不了,汤若望这样瞪眼儿不出来,这还何谈二次入关,打败朱由崧,饮马长江?

洪承畴和索尼很快又派人来向他报告了,说他们斩杀甚众,现在这些贼人残余已经跑进了京师西南面的树林,他们打算围住这片树林,进去搜捕,这些奸细一个也跑不了,肯定能把汤若望救出来的。

这样的周报,多尔衮听着还舒服一点。

接着京营守备岳乐那边也传来消息,他的几万绿营兵已经从南门绕出了西城,也追到了西南部40里处的树林边。

对这个岳乐,多尔衮看着有些不顺眼,也可能因为他曾是豪格的追随者,豪格和鳌拜虽然都已作古了,但是多尔衮对他还带着几分感情色彩,得知他的几万绿营兵在城内除了挨打,几乎没什么作为,据说绿营兵的伤亡已经超过了3000,这又被双喜他们用火桥滞隔在了城内,眼睁睁看着这些大明锦衣卫和汤若望逃跑,却瞪眼儿没折,飞不过宽宽的护城河,也不敢从火桥冲过去,只好去绕道西城,不然的话,这几个贼人奸细,早插翅难飞了。

因此多尔衮这样想着,暗骂岳乐无能,笨得连猪都不如,等回来以后再收拾他。

这时天黑下来了,多尔衮等着这几将把这些大明的锦衣卫奸细一打尽,把汤若望营救回来,但是这样的捷报却迟迟未到。

多尔衮正在着急的时候,报事的跑进来了。

“启禀摄政王爷,大事不好啦,大明的军队从山海关,喜峰口和承德方向的杀过来了,宁远已经受到了猛烈的攻击,另两路人马目标是锦州方向,人数估计在10万左右。”

清军的信息还是较及时的,四五百里之外的事儿,刚刚发生了几个时辰,便传到了京师。

但是他们的误差较大,明军这次三路人马总共出动了不到7万人,硬是被他们搞成了10万左右,这一左一右差了3万还多,这是准确数的一半。

不过也不能怪这些打字不识数,主要是朱由崧授意这三路明军,要虚张声势,大张旗鼓的进兵。

因此鞑子们才会有这样的信息误差。

摄政王听了这话,倒吸了一口凉气。他还认为是洪承畴,岳乐和索尼他们的捷报,没想到竟然是大明出兵了!

10万明军进攻这两座城池,多尔衮可不淡定了,锦州和宁远,原本是大明的军事重镇,这几年被他们占据。他们入关再出关,眨眼之间三年了,大明军队没有再来收复这两座城池。

三年来,多尔衮时刻关注着大明的消息,弘光大帝这三年叱咤风云的作为,多尔衮足不出户,在盛京了解的清清楚楚,他一边恨一边怕。

恨的是老天怎么不开眼,崇祯皇帝之后怎么出了这样一个千古帝王?把他们硬生生地从北京又赶出来了,现在大明朝内忧已经解决,连李自成和张献忠这样的流贼都被摆平了,郑芝龙这样的海盗也归顺朝廷了,连海霸主荷兰红毛子都被他干趴下了。东林党更不敢炸刺儿,党政不再,政通人和,经济复苏,天灾也没有了。经济快速复苏,一句话,现在大明已经远非崇祯时代可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由崧很可能要对他们用兵了,先用大批的锦衣卫渗透京师,然后出动重兵一起攻击这两处军事重镇,这里是我大清京师的屏障,如果宁远和锦州丢了,唇亡齿寒,圣经也危险了。

这个朱由崧这一招太厉害了!

摄政王多尔衮连夜召集几位宁完我及摄政大臣商议对策,郑亲王济尔哈郎,巩阿岱,锡翰,孝庄皇太后带着十二岁的小顺治子也列席会议。

之所以要请孝庄,不是因为她是皇太后,而是多尔衮知道,这个女人沉稳多谋,有着蒙古雄鹰的血统,目前他们大清正需要这样的人。

多尔衮把刚刚得到了战报讲了,这些人也都露出惊愕的目光,继而他们交流看法,分析问题,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不能再抓这几个锦衣卫了的奸细了,这些奸细掠走汤若望肯定是朱由崧的障眼法,故意扰乱他们的视线,打乱他们的阵脚,朱由崧这次的根本目的是在这两座军事重镇,而不是一个在大名呆了一二十年的德国老头,他已经给大明朝造过炮了,在朱由崧的眼里,还能有多大价值?

同样的,汤若望也已经为大清造出了更为先进的火炮,他的价值已经实现了。再者说了,这次能不能活着把这个老头救回来,还是个未知数,不能在这里耽误工夫,浪费军力了。

必须立派重兵敢往锦州和宁远,这两个城池绝对不能有事。

因此,最后多尔衮立即传令,洪承畴,索尼,岳乐三路人马全部撤回。

第849章 检阅远征军(一更)第86章 混战第115章 移驾凤阳城(二更,求各种支持)第194章 郑隆芳归顺第52章 一码归一码第437章 一片石之战(1)第512章 李自成突围(5)第640章 剑指大西京师第781章 贤宦不贤(五更)第602章 美人计(上)第598章 奇迹第111章 煽动(第三更,晚上还有更新,请继续支持)第708章 营救郑成功(3)第767章 血战赤嵌城(6)(一更)第613章 移驾夔州城第313章 释放吴三桂第893章 银子退敌(二更)第710章 营救郑成功(5)第561章 两日取三地第287章 爆破第472章 大西大顺双起兵(一更)第397章 范文程中计(四更)第504章 智取虎牢关(4)(二更)第130章 江阴三公任职京营(下)第468章 落网第26章 清洗锦衣卫第513章 李自成突围(6)第568章 高桂英怒了第126章 唯才是举,首推其德第429章 北京,朕来啦!第674章 张献忠逼宫第693章 难以琢磨的朱由崧第462章 第一个客人(2)第925章 郎坦堡(二更)第368章 有清无明,有明无清第806章 营救汤若望(6)(二更)第848章 第一次亲政(四更)第106章 李成栋出兵第259章 鞑子是鞑子,汉奸是汉奸第44章 追杀(1)第527章 双喜归顺第504章 智取虎牢关(4)(二更)第746章 郑芝龙服法第743章 中荷大海战(8)第850章 屯兵山海关(二更)第481章 大战李自成(下)第171章 点名挑战第723章 一剑服施琅第412章 多尔衮溃败第474章 两面用兵 三线作战第256章 江中大战(下)第374章 此中有诈第619章 单挑第826章 李自成夫妇(四更)第44章 追杀(1)第39章 崭露头角的郑大木第402章 朱由崧的条件(一更)第856章 考验李自成的时候到了(五更)第84章 军纪第415章 攻取顺德府第478章 原武之战(4)第909章 对侵略者不能惯着(二更)第500章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第177章 双喜临门第154章 决心当一个好皇上第475章 原武之战(1)第754章 与虎谋皮第925章 郎坦堡(二更)第832章 掌掴喇嘛僧(五更)第59章 先对付黄闯子第240章 血战九江第677章 李自成突围(下)第534章 潼关大战(7)第311章 大战吴三桂第678章 李自成再投降(1)第825章 厉害的苏麻拉姑(三更)第361章 佟养甲怂了第413章 兵进大名府(上)第609章 乐极生悲第885章 锦州会战(6)(二更)第188章 刘泽清接旨第453章 火并(中)第510章 李自成突围(3)第490章 破阵救人(5)第910章 长白山吴拜用兵(一更)第21章 锦衣暴动(上)第732章 喋血泉州湾(中)(二更)第246章 澎泽大战(上)(三更)第238章 左良玉起兵第366章 漏网之鱼第201章 勤王之师爆棚(二更)第47章 剑斩马銮(求收藏求推荐)第422章 智取真定府(中)第870章 宁远之战(下)(一更)第906章 陆校阵亡(二更)第459章 接客的条件第76章 黄得功接旨第325章 多铎阿济格齐出兵第721章 南安州施琅呈威(上)第617章 狡猾的张献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