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初来乍到

清末,公元一八八八年初春的清晨,阳光明媚,气候温润,清爽宜人。

因为时间还早,“阜康钱庄”广州分号还没有开门营业,可这时的门前,却已经有一位衣着华丽,光彩照人的翩翩少年郎站着哪里,静待钱庄台门营业了。在少年郎的身侧,堆放着好几个,足有一人多高的大皮箱子。

这位少年郎是从哪里而来没人知晓,甚至都没人看到他是怎么来到“阜康钱庄”门前的。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事,从这位少年郎的衣服用料得考究,手工得细致程度来看,应该是哪一个大户人家的小少爷没错,可是这位小少爷这会怎么就他自个一个人站在着呢?这家的下人都去干什么了?竟敢让自己的小主人一个人站在这里?

“唉,这年头啊,奴才也越来越不听话了。”看着孤身一个人站在“阜康钱庄”门前的少年郎,街道上的路人纷纷为少年郎鸣不平,都以为使唤奴才被着主子逃了。

您猜得没错,这位翩翩少年郎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在上一卷我们都管他叫兴华同学,不过嘛!在本卷以后的卷章里,我就要改口叫他兴华少爷了。

要说这兴华少爷啊,心思还真缜密的紧呢。这不,在来之前,姚兴华就预先蓄了近一个月的头发,然后到理发店剪一头标准的“辫子发”,又在当地有名的裁缝铺——“金顶针”赶制了三套苏绣的马褂。所以,当兴华少爷穿越时空来到清末1888年的广州街头,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不过就算这会他穿着一身现代装束站在那里,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只不过会被当地民众起响亮的外号而已——“二鬼子”。

另外在这里解释一下“阜康钱庄”,阜康钱庄的老板,就是胡雪岩,不过,在1888年的广州,是否有分号,我就不得而知了,不过这是时空穿越/

小说,本身就不合理,更何况不是什么史料文献,就这么用着吧:)

就在路人纷纷为兴华少爷鸣不平的当口,“阜康钱庄”几个偷睡懒觉的活计,懒洋洋的从“阜康钱庄”走出来,卸下那几扇厚重的大门板,自此,“阜康钱庄”就算是开始今天的营业了。

“伙计,能否劳烦您帮我把这些箱子抬到店中呢?”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做人还是要有些礼貌的好。

兴华少爷那面说的客气,可这些伙计何称当过“您”这个称呼啊,连忙受宠若惊的低头连说“不敢不敢。”

不过伙计就是伙计,专业的就是专业的,嘴上虽然说着话,可手上的活却也没拉下,招呼过来两三小兄弟过来,只三两下的工夫,就把那些箱子都给抬进了内堂,自己也低头恭敬的说道“这位小少爷,您老里面请!”,便说,便摆手走在前面带路。

姚兴华跟着前面带路的伙计,越过前庭大堂,来到内堂刚刚坐定,一旁的伺候伙计就早已把茶给沏好,端了上来。本来姚兴华是不怎么会喝茶的,不过此时此地,做做样子还是少不了的,可还没等姚兴华品出个味道来,一个貌似掌柜模样的老头,就走上前来。

“这位客官,敢问您贵姓?”钱庄不同于当铺,这里一是一,二是二,没有什么可欺客的手段,所以,虽然眼光如据的老掌柜从姚兴华喝茶的方式中,已敢确认姚兴华决不是什么大户人家的子弟,可仍然是笑脸相迎,诚之以待。

“哦,老人家好,小可姓姚,名兴华,敢问您可是这里的掌柜?”见有人和自己打招呼,正在拼命体味茶叶芳香的兴华少爷连忙起身问好。

“不敢,小老儿正是此间掌柜,弊姓王,可不知道姚公子到小店来是要对兑换现银啊,还是要兑换银票?”原本以为看清楚了来者身份的老者,一见少年郎言谈举止,再加上刚才伙计抬进来的那些个箱子,不由得又有些怀疑自己的眼光了,。

“原来是王掌柜,失敬失敬,是这样的,小可家父母临走之前,给小可留下了一笔现银和一些细软之物,这些东西时常带在身边,行走甚是不便。所以小可希望能在贵处把这些银两兑换成银票和一些散碎银子,其他细软,希望能够寄存在贵处,待小可找到房子,即行取走。”姚兴华晓得和这些人要是客气起来,那可真是没完没了了,干脆单刀直入,直接表明来意。

“哦,这自然没有问题,我们阜康钱庄干得就是这份生意啊。只是不知,姚公子打算兑换多少银两呢?”

“足银两千一百两。(清末每两白银大约等于现今三十七点五克左右)”

“哦,两千一百两到不是什么大数目,不过姚公子您说的是足银,小老儿就需要叫人检验一翻了,不知客官可是应润?”

“这是自然,王掌柜请便。”

获得姚兴华的同意,老掌柜便转身命人取出一小块银子,拿出去鉴定去了。

看着伙计出去,老掌柜接着同姚兴华聊到。

“听姚公子的口音,似乎北方人吧?”

“呵呵,王掌柜好儿力,小可确是北方人,不过早些年,就随父母出国经商了。”

“哦,怪不得呢。”这个理由本身漏洞很多,不过老掌柜也并无心深探,反而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刚才看走眼开脱。

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十二章——兴业办厂(一)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一些话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四章——提前准备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一百零九章——济南会战(五)第八十七章——朝鲜参将刘启山第四十二章——狄塞尔来华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七十九章——淄博备战第八十八章——军事改革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六章——落户广州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检讨书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第四章——提前准备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一百一十章——济南会战(六)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回到清末》角色图片第三十四章——纸币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五章——初来乍到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一百零四章——北伐开始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十章——意外横财第七十九章——大清皇家海军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八十二章——后续效应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一百零九章——新的一年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势力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七十八章——进入济南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五十章——新婚妇人一些话第五章——初来乍到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七十三章——硫球争端(四)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七十七章——济南会战(终)第一百零一章——飞艇和飞机第七十七章——济南会战(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