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

新军组建训练工作,在聂士成和刘永福的指挥调度下,正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而在聂、刘两位总兵到来后,姚兴华也终于能够把注意力从新军身上收回来,重新开始关注起两江地区的新政、洋务来。

“大人,南洋水师提督李成谋大人携南洋水师提督、总教习琅威理、南洋水师副将黄建勋、南洋水师参将杨用霖、“广甲”舰管带吴敬荣、“广乙”舰管带林国祥、“广丙”舰管带程璧光、“龙威”舰管带李和、“康济”练船管带萨镇冰、南洋海军大学总办严复求见。”

门卫来报的时候,姚兴华正趴在几案上,为两江新政不知该从何处着手而犯愁,这会突然听到这几个人前来求见,立时一拍大腿,有了主意,“我看两江的新政,就从这南洋水师开始好了。”

在两江总督府内侧堂,姚兴华待李成谋诸人刚一座定,便对琅威理开口所到“琅威理总教习,要您从北洋屈尊到我南洋来,多少委屈先生了。”

“总督大人哪里的话,卑职受聘于贵国海军衙门,自当听凭其调遣,这谈不上什么委屈不委屈的,至于南洋水师的情况,卑职这许多年来也时常关注,请恕卑职直言,南洋水师想要赶超北洋,决不是把我和几位将军调来就可以办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期间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还需要现如今大清朝最为缺乏的财力。”琅威理自一八七九年开始,便长期在中国海军任职,其间只是在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期间,离开中国一年时间。在中国长达十余年得居住和任职经历,让琅威理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不过这十多年的生活经历,仍然没能改掉老头忠厚耿直,有一说一的性格。所以在他刚一见到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姚兴华面,便直言不讳。

琅威理的这一番话,让小心谨慎的李成谋惊心不一,赶忙站起身来想说些什么缓和的话。自姚兴华出任两江总督以后,李成谋就不知怎的,总觉得自己长得不合总督大人的眼缘,要不总督大人怎么从来就没给过自己好脸色?就连上次大家一起来给总督大人道喜的时候,姚大人也没笑呵呵的和自己说上几句话。

姚兴华见李成谋紧张的站起身来想说些什么,便边站起身来,边示意他不要在意。“琅大人所说得是金玉良言啊,我也知道这海军不是一朝之功,这北洋也是李大人花费了十数年工夫才有了今日的成果,可是咱们也不能因为海军难办,就撒手不办不是?当初北洋是从一穷二白开始办起,可如今咱们的南洋已有快船(巡洋舰)十艘。咱们两江是整个大清朝的银库、是鱼米之乡,这银钱虽是不多,但多少还能有点,今年你们西方人的日头算,该是一八年十二月十四日,我打算从明年开始,建造一批新式军舰,正好咱们的江南造船厂,正在和琼州船政局联合设计一艘新式巡洋舰,待过些时日,琅大人和我一起去看看。”

说了这么一大通的话,重新坐回到总督椅子上后,姚兴华接着说道:“购买军需的事由我负责,可是这日常操练军演,琅大人还是要多多费心,咱们南洋承袭北洋制,训练中用英制,琅大人负全权,若需聘用洋员可自行聘用,也不须报我知晓。李大人虽任南洋水师提督一职已近六年,可遇事还是应多多向琅大人请教后,在决定施行。”

姚兴华说得着许多话,都是对琅威理说的,可这最后一句,确是说给李成谋听的。而这一番话,也可以说是间接的撤了李成谋的南洋水师提督一职,毕竟非战之时,具是训练之时。李成谋任官者许多年,自然是能够听明白其中的奥妙,可是对总督大人的安排,他又怎么敢反对呢,只能唯唯诺诺的低头称是。

决断完南洋水师的这些大事,姚兴华再一一得与黄建勋、杨用霖和各舰管带问了几句话,抚慰了几句辛劳之语后,便让他们现行告退,只单单留下了南洋海军大学总办严复。

对姚兴华为何单单把自己一人留下,严复心里还没有合计出一个头绪的时候,姚兴华已先开口说道:“严总办,对这南洋海军大学该怎么办?您心中可是成略?”

见姚兴华问得是南洋海军大学的问题,严复的心便从重新放回肚子里,自日前接到朝廷调令之后,严复便仔细思考过姚兴华刚才问的问题,经过这十数日的反复琢磨,虽不敢说已有所得,可多少也是琢磨出那么点味道来,“回大人,以卑职来看,咱大清国的水师学堂应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和福建船政学堂为先,这其中尤以福建船政学堂办学时间最长、成效最好,卑职以为我们应效仿其成制,假以时日应有所成,不过我南洋海军大学现有师资不单能力不足,又且匮乏严重,卑职以为应该广聘西洋人才,来我校任教,如此,方能有所成。”

“嗯,你说得不错,我也是这个心思,陆军咱们学德国人的,这海军嘛,就的学英国人的。这样,你先花费几天时间仔细考察一下咱们海军大学现有的底子,好的地方要保留,要留住,不足地方,你就去找琅威理,叫他给你找人,毕竟他是英国人,对英国的情况要比你我熟悉一些。”

序章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五十四章——上海同济大学(上)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尾章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九十章——上海博览会第一百零七章——济南会战(三)一些话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十七章——拜见张之洞(三)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十七章——拜见张之洞(三)第五十九章——美国人海趣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九十二章——内忧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八章——落户安家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九十六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四十七章——又见荣升第九十五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下)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二章——下定决心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第八章——落户安家第一百零五章——济南会战(一)一些话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一百零七章——1893年的春节(上)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十三章——兴业办厂(二)第四十六章——再到北京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七十五章——硫球争端(六)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八十四章——中华帝国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一百零九章——济南会战(五)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如果历史再给我们一次机会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一百零三章——寂静前夜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九十八章——两江危机(中)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势力第七十章——硫球争端(一)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三十八章——戴姆勒奔驰(上)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六十五章——两江新军(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一百零八章——济南会战(四)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序章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