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新婚妇人

因为昨天的婚礼,是从晚上十点才开始的,待一切仪式举行完毕,姚兴华带着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回到慈禧新赐的姚府时,时间差不多已经是晚上三点多了。在加上光绪皇帝明天早上六点钟就要见自己,弄姚兴华现在只想倒头便睡,根本就提不起任何精神,去考虑一下洞房花烛、春风一渡的事情。

好在此时的德龄格格也被折腾了一个晚上,也是困得不行。两人甚至都没互相仔细地看上一眼,说上几句体己的话,便双双倒在铺着大红被褥的新床之上,沉沉睡去。

可能是在宫内习惯了早起,所以就算昨晚睡得很晚,可德龄格格还是在第二天清晨的第一抹阳光投射到新房的时候,睁开了双眸。此时跃入德龄眼帘的,竟是一间完全陌生的民家卧房,而不是那早已熟悉的宫中布置。起初德龄是很惊讶的,不过随意也就释然了,因为此时的自己,已经不在是宫中西太后慈禧的女官,而是一个已为人夫的妇人了。

至于昨晚没发生宫中老嬷嬷向自己所描述的,那羞人的事情,德龄的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可能昨晚他也很累吧。”德龄似乎也只能用这个理由来快慰自己。不过不管怎么说,自己已经重获自由了,呼吸着这略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德龄的整个身心都跟着愉悦起来。

“夫人,早饭准备好了,您看是端到您的屋子里,还是您出来啊?”就在德龄因为重获自由的权利,幸福不已的时候,林点金,两江新军第一镇第一营营长,在新房门口徘徊了良久后,终于敲响了房门。

对于这个叫夫人起床吃早饭的这个差事,林点金也是很没办法,谁叫总督这次北京之行,竟然连一个丫环都没带呢。这下可倒好,在豁大的姚府内,德龄竟然是几百个大老爷们中唯一的女眷。

“哦,我马上就出来,您稍等一下。”昨晚虽没有和自己的夫君说上几句话,但德龄还是一下子就听出来,此时站在门外的,并不是自己的丈夫。“可能是他的随从吧。”德龄是这么定位林点金的,同时,德龄也不觉得对自己丈夫身边,竟没有丫鬟伺候,以至于要一个男人来叫自己吃早饭,感到一丝的不解和好奇,或许还有一点点的幸福在里面。

“你叫什么名字啊?在你们大人手下是做什么的?”从新房来到餐厅,林点金都是亦步亦趋的跟着德龄,不由得让德龄对这个二十多岁,身穿不同于其他清军制服的年轻小伙子产生了好奇。

林点金见德龄问自己,连忙站了一个标准的军姿,清脆的回答道:“我是两江新军第一镇第一营营长,叫林点金,夫人您叫我小林子就行了,总督大人就是这么叫我的,总督大人在潜邸时,我就跟着大人了。”

林点金的回答,让德龄吃惊不小,她绝没有想到,这个从一直跟在自己身旁伺候的年轻人,竟然是一个营的营长。在大清国,一个营长总也有五品以上的官职了吧。“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就当上了营长,真的是很了不起,将来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夫人,您就别取笑我了,与总督大人相比,我还差得远呢。”

林点金的话,让德龄又想到了自己的夫君。可不是吗,自己的夫君,不也是刚刚二十出头,便已位极人臣,成为老佛爷口中大清国的擎天立柱。“对了,你们总督大人上哪去了?”本来这个问题,德龄早就想问林点金了,可是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总督大人没和您说啊?哦,也对,总督大人走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呢。”林点金站在那里自顾自地说了一通后,看见德龄迫切的眼神,便急忙切入正题道:“今天天还没亮,大人便带着聂副督统一起进宫面圣了,大人临走前,还特别交待我说,夫人昨晚睡得太晚,不要打搅您,可是我看着饭菜都热了两边了,我就擅自作主去叫您,夫人您不会怪罪我吧?”说道这里,林点金就向是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偷偷的瞄着德龄。

一向温柔贤淑的德龄,又怎么会因为这么点小事,去责怪林点金呢。而且,从林点金的话语当中,德龄也知道了,自己的夫君对自己,还是很呵护体贴的,这也让德龄的心里,热乎乎的觉得幸福,并对未来的夫妻生活,充满的憧憬。

“对了,你们大人走了多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既然知道了姚兴华心理还是有自己的位置,德龄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想亲眼看看自己夫君的样子,为夫君做一些妻子应该做的事,尽一个作为妻子的义务。

“啊,对了,大人临走前,还曾交待说,如果没有什么意外的话,我们今天就可以启程返回两江了,夫人,您看咱们是现在就开始收拾东西,还是等大人回来再收拾?”

“就要回两江吗?”这是德龄心里的想法,并没有说出口。虽说当初慈禧把自己指婚给两江总督姚兴华的时候,德龄就做好了到南京长期生活的准备。可是这突然之间,就要远离北京,远离生养自己父亲、母亲,德龄的心里又有一些不舍。

不过,有道是天命难违,自己既然已经做了姚兴华的妻子,那么一切便应该以自己夫君为重,这不也正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流传下来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中所要求的吗?德龄有信心能能够做到——

今天原本三更的,可惜突发事件出现,老丈人从外地来了,没办法,只得放弃一章,仍为两章。剩下一章,应该会在零点前后更新。

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七十九章——淄博备战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势力第八十章——上海世博会(上)第一百零三章——寂静前夜检讨书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八十六章——重设内阁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第四十一章——工业化的石碌(下)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三十七章——工业化进程第七章——长工刘家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三十九章——戴姆勒奔驰(下)第三十四章——纸币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第八十一章——迁都奉天第八十八章——军事改革一些话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十一章——花钱买官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七十九章——淄博备战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九十九章——咱也微服一把(上)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七十七章——第三股势力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七十九章——淄博备战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二十九章——技工学校第二十一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二)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一百零五章——林永强新政第一百零八章——1893年的春节(下)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第二十章——两广总督纷争案(一)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七十八章——大清皇家海军(上)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三十五章——钢甲巡洋舰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三十章——初到上海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三十六章——两江上海科技园区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一百章——来自民间的声音第八十二章——朝鲜东学道(上)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八十一章——上海世博会(下)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四十九章——格格下嫁第八十五章——部制改革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一百零二章——货币第六章——落户广州第九十二章——国外订单(下)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九十一章——同盟第一百一十二章——中华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第八十九章——大日本野望第九十七章——后宫家事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十七章——拜见张之洞(三)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