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经济危机(上)

就在容闳和海趣登上开往中国的货轮的同一天。在中国上海,大英帝国上海总领事馆办公室内,。

“总领事先生,两江的这次经济危机,对我们大英帝国来说,是一次绝好的机会,我认为我们应该牢牢的把握住,并利用这次危机,扩大我们在两江的影响力和主导权。”因为姚兴华推行的货币改革,使得麦加利银行一八五七年发行的银元卷和银两卷这两种纸币,到明年一月一日新银元正式取代银两,成为两江地区唯一合伙货币后,便要退出历史舞台。由此给麦加利银行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所以从心理上来说,,对两江这次所面临的经济危机,也是十分乐于见到的。

霍必澜看着眼前这个一幅幸灾乐祸,胖得就像头肥猪一样的威利,无奈的摇了摇头。“威利先生,有一点你说得确实没错,这次两江所爆发的经济危机,对我们大英帝国来说,确实是一次巩固我们在这里的影响力和主导权绝佳机会,可是我想我们的出发点会有一点点的不同。”

“总领事阁下,您的意思我不太明白。”

“威利先生,我想说得事,两江经济体系的稳定,无论是对我们大英帝国,还是对我国广大商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两江经济体系的崩溃,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来帮助两江度过这个难关。”

听了霍必澜的这番话,,此刻站在自己眼前的,是一位大英帝国的领事。“总领事阁下,恕我无礼,您的看法我绝对无法认同,姚兴华搞得这次莫名其妙的货币改革,已经极大的伤害了我们英国商人的在华利益,就算最终这些野蛮人能够渡过这次危机,对我们英国商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反之,如果姚兴华的这次货币改革失败了,我们英国商人将免于招收任何经济损失。”

“威利先生,据我所知,因为姚总督的这次货币改革,而承受经济损失的英国商人,恐怕只有你们麦加利银行一家吧。”,辛辣的支出其话中的隐情后,接着说道:“威利先生,有一点你说得确实没错,姚总督搞得这个货币改革,除了能够稳定和健全两江的经济体系之外,对我们英国商人来说,并没有获得任何实质性的直接好处,可是你要知道,一个健全而又稳定的经济体系,对一个投资商人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

显然,霍必澜打算帮助两江渡过这次经济危机的态度已经十分的清晰了,:“总领事先生,您说得没错,一个健全而又稳定的经济体系,确实对商人经营十分的重要,可是我们现在是在大清国,而不是在我们的主国,在这里,我们英国商人的特殊身份,便完全可以保障我们的一切经济利益,至于其他的并不重要。”

看着眼前这个胖猪,在自己的态度已经如此明了的情况下,还处处反驳自己,霍必澜得脸色很快的沉了下来,说道:“威利先生,我是大英帝国派驻上海的总领事,而不是你们麦加利银行的,所以我不单要为所有英国商人的经济利益着想,还要为大英帝国在中国的长远政治利益着想,我实话告诉你,这次我要帮助两江渡过这次经济危机,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思,而是国内经过通盘考虑之后,下达的正是命令。”

霍必澜的这番话,。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国内的那些老爷们,怎么会做出这么奇怪的决定来,难不成他们都别那个,让自己公司蒙受巨额损失的中国人给收买了不成?

,原本打算这次谈话就进行到这里的霍必澜,临时决定,给眼前这位脑袋不怎么灵光的胖猪,好好解释一下国内做出这样决定的深意。“威利先生,其实我刚接收到这个命令的时候,也有些想不明白,不过后来仔细的想想,也就明白了。”

“威利先生实话实话,姚总督搞得这次货币改革,无论成功与否,对我们英国人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可是,如果这次货币改革最终失败了,那么姚总督就必然会被清廷撤换离开两江,而这样的局面,却是我们大英帝国所不愿意看到的。”

说到这里,,心里不由得感叹,人的脑容量有时候还真的和体积成反比。“威利先生你仔细想想,姚总督出任两江总督得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江的变化有多么巨大,别的先不说,就这官府对咱们外国人的态度,也从以前的惧怕、抵制,转变为现在的敢于接触和合作了,所以国内经过一番比较和研究,最终还是认为,一个积极向上,能够与我国全面展开合作的两江,更加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第一百零二章——黄袍加身(下)第二十三章——两江总督(二)第九十三章——南中国互惠条约(上)第八十八章——相濡以沫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六十三章——两江新军(上)第一章——神秘玉佩第九十一章——国外订单(上)第七十二章——硫球争端(三)第九十四章——金本位难题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上)一些话第六十二章——重回轨道第七十一章——硫球争端(二)第五十五章——上海同济大学(下)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八十四章——朝鲜东学道(下)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八章——落户安家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检讨书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九十六章——“南中国王”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四十章——工业化的石碌(上)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第九十五章——行长盛宣怀第五十二章——新军扩编第九章——“金顺”典当行第一百零九章——济南会战(五)第五十七章——狄塞尔来华(二)第七十六章——恭亲王出山第二十七章——南澳镇总兵刘永福第五十六章——腾飞的两江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八十七章——新皇登基第八十三章——朝鲜东学道(中)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五十八章——科技的两江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十四章——兴业办厂(三)第一百一十章——中情局第四十五章——北洋李鸿章(下)第二十四章——公主德龄第三十一章——两江银钱制造局第一百零六章——济南会战(二)第二章——下定决心第九十一章——同盟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四十二章——狄塞尔来华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一百零一章——黄袍加身(上)第一百章——进还是退?第八十九章——新政(上)第一百一十一章——济南会战(七)第九十四章——初到武汉第三十二章——湖商同乡会第二十五章——慈禧赐婚第四十四章——北洋李鸿章(上)《马关条约》全文第二十八章——南洋水师检讨书第九十八章——宗室的忠心第十五章——拜见张之洞(一)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一百零四章——大跃进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第五十章——新婚妇人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九十七章——两江危机(上)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九十三章——民营资本第十八章——洋务新学(一)第六十一章——经济危机(下)第八十章——南京合约第十六章——拜见张之洞(二)第四十三章——北京之行自强-进取-抗争──洋务运动三十年第二十六章——政治新星第六十四章——两江新军(中)第十章——意外横财第六十八章——英国的抉择(上)第五十一章——重返两江第七十七章——济南会战(终)第七十三章——硫球争端(四)第一百零三章——天时、地利、人和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第八十五章——进兵朝鲜(下)第八十八章——军事改革第六十六章——琼州布防第三十三章——两江民兴银行第十九章——洋务新学(二)第三章——行动计划第七十四章——硫球争端(五)第一百一十一章——监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