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贾诩谈儒道(中)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大周王朝作为经济基础的井田制的崩溃,奴隶社会国家里的整个社会结构和政治构造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臣弑君、子代父之类的事情时有发生,而原先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即成为了一个当仁不让的典型摆设,诸侯争霸、战乱频仍,各国争抢着发展和战争,整日都是在扩军备战、扩展领土疆域,争霸、雄起是唯一的目的,而在这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少有宁日的时候,却反而是华夏古文化最为璀璨辉煌的一个时期。

和雅典文明完全相反的,雅典是建立在了和平民主政治的基础上,文化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繁荣;而在华夏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却恰恰是因为不平静的局势,纷乱的战争,使得各种学说都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涌现,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大繁荣局面,而这,是往后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都远远比不上的一点。

最为后世人所熟悉的儒家,自不必多说了,道家从此时开始萌芽并发展,墨家、法家、兵家亦如是,阴阳家、名家、纵横家亦如是。

凌巴也是来自于后世,那知识信息化大爆炸的时代里,对于这些,他自然并不感到陌生,而且他以前上学的时候,虽然总成绩不怎么样,但历史方面确实学得不错,也有着挺浓厚的兴趣,使得他看了不少相关的书籍,也有着不少的了解了。

对于贾诩的话,凌巴深以为然,点点头,“可这和我要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这是他心里的疑惑,现在干脆也不掩饰,直接说了出来,他想贾诩肯定知道他要说的事情是什么,至于扩充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觉得没有那个必要。

但这样的直接,换来的却是贾诩狠狠的一个白眼,然后道:“我慢慢说下去,你就知道了,但这和儒道两家有关系,却是肯定的!”

贾诩在说着这番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神秘无比,透露着一种凌巴从未见过的诡异之色。

凌巴心中一动,不由脱口而出问道:“好吧,那这一切,又和儒道两家有什么关系?”

贾诩摇摇头,并没有直面回答,而是说道:

“我和你讲一个故事,你就知道了……”

凌巴一愣,立刻做出一副凝神倾听的模样,那变脸的速度之快,让贾诩也看得乍舌不已,心中还觉得有些好笑,收拾了一下心情,梳理了一下脑海里的念头,他娓娓道来:“早在周立国初期,成王尚幼,周公姬旦摄政佐王,分封天下诸侯,以姬氏族人、宗族姻亲以及西周灭商建国之时的有功之臣、如那姜太公等人为主,将周下天下分封七十二路诸侯,从此确立周王朝天下共主、而整个王朝内部却也是诸侯并立的体制。在初始,这种体制,展现了其巨大的优势,分封诸侯国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往往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牵系,也正因此,使得他们互相有所顾忌,攻伐减少,而合作增多,天下共主周天子自然也是乐见其成。但随着时间流逝,这种体制的弊端,便也不可避免的显露了出来,在周王朝时候,虽已初现端倪,但还不是很明显,及至周平王东迁洛邑,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开始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群雄逐鹿、问鼎天下,渐成为周王朝尾大不掉之势,这便是那时最生动的写照,而称其为春秋……”

“这是儒家的说法吧?”听到这里,兴趣逐渐被调动了起来,开始对贾诩即将要说的话产生莫名好奇想要知道的奇异心理,而将自己带入了这个话题之后,凌巴便忍不住插嘴道,此时却是浑然丢开了自己最开始要掌握话语主动权的想法。

儒家典义中,应当还是有包括那孔子注解的《春秋》的,而汉武帝时“第一儒生”董仲舒也曾批注过《公羊春秋》,“春秋”,其实也代表着“历史”的意思,也是儒家很常用到的一个词语,其中含义,不言自明。

贾诩点点头,没有多在这个话题上纠缠,继续说道:“春秋之时,天下诸侯有五大霸主,齐桓公率先称霸,其后,便是楚、燕、晋文重耳以及那西苦之地秦关。再那春秋五霸争霸之后,便是到了一段更加乱战的战国时期。战国之初,晋一分为三,分别为赵韩魏,而同时,八百里秦关之地,也因历代雄主秦王而越发壮大了起来,直到始皇帝出现,一展侵吞八荒之雄心,势包五内,横扫六合。合纵连横之间,六国愈弱,秦国却愈强,直至秦灭六国,而继周始后再度统一天下。再之后,始皇帝焚书坑儒、苛政重税,乃至于秦三世而亡,陈胜吴广草根揭竿而起,楚汉争雄,我大汉高祖胜出,传下大汉四百年基业……”

凌巴只能点头,其实这些是他早就知道的历史了,而且就是贾诩不说,他也完全可以自己去看《史记》,毕竟这里没有《孙子兵法》,可《史记》却是士大夫所必备的经史子义之一。

他更关心的,还是贾诩说的“正题”,似乎到现在说了这么多,只是让自己越来越感觉糊涂——他到底要说什么?

似乎看出凌巴又思绪飘然、心不在焉了,贾诩又瞪了他一眼,才说道:“而那百家争鸣,正是在那先秦、春秋战国时期,这段不义之战最为频繁迭起的时期,却是如今不少学说的源泉所在,春秋的仲尼、李耳和孙武,战国的孟轲、荀况、庄周、墨翟、韩非、孙膑、苏秦和张仪等人,儒、道、墨、法、兵以及纵横等学说体系,都是在这一时期里纷纷涌现。”顿了顿,他又接着道:“儒道两家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与此,但当时各为其政,互相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和干涉。而且相比较于法家,儒道两家,在那个时候都不是很受待见的,毕竟与那些当朝利益人并不迎合,所以也是发展缓慢,直到前朝时候被先后奉为国策,才逐渐盛行于世。而我要说的,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始皇帝时,秦律严法;武帝时,外儒内法。法家,从来不会过时,也从来都受到重用,争端也是由此开始。作为最早的百家争鸣之一,儒家原本也是属于其中一个,但随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开始施行,儒家地位日益攀升,渐渐压其他诸家一头,即便汉初奉行黄老道家,即便武帝之后外儒内法之下,道家、法家依然受到了重大冲击,而这显然不见得一定就是一件好事情。”

“其实,作为百家争鸣,各家渊源久远,也早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势力团体,也代表着不同阵营、不同的利益集团。”

“当然,当时要论那势力最强,还应当说是墨门。”

“墨门?”凌巴有些诧异,他并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但以前听说,却并非是和这“历史”相关联的,虽然他也知道“历史”上应该也有一个墨门,首领叫做巨子,而第一代的巨子,便是墨子本人,但他在那个时候听说更多的,还是在一些小说当中,将墨门带入到了那些虚幻的世界里去,并且在其中,还是充当了一个不俗的势力,但此时从贾诩口中再次听到了这个词,他却有一种奇异的感觉。

“对,墨门。”贾诩点点头,道:“墨门,便是最早由墨家墨翟所创的,这个势力,说它最强其实也只是相对于其他的学派而言,因为如儒家、道家之类的,甚至都没有什么专门的武装势力为其护航,而墨家则不同,墨门,本来就是第一代巨子墨翟创立出来,为了实现自己的学术目的的。传说墨门善机关制造技术,其内人数,大概通常在三千左右,而且培养的几乎都是死士,当然,这是“那个时代”的说法……”

第664章 刘辩第321章 狼牙呼啸第614章 他是吕布,吕奉先(二)第123章 天登楼,二袁一曹一刘备第688章 信任第259章 时光……如雪第544章 “小霸王”孙策第244章 突然的高手第521章 月旦第一评第684章 四大护法,世俗武力之巅第260章 前夕第171章 关于明月公主的婚事第716章 水下基地第330章 皇宫保卫战第490章 刘宏的心思第349章 消息第509章 赵云的华丽章(中)第169章 命运的二度错过第222章 黄雀在后第386章 绵延一年(续)第614章 他是吕布,吕奉先(二)第626章 战神箭神巅峰战第417章 来了,西园比斗第549章 赵云的加入,凌府三角架第636章 丁原死,托吕布第227章 回归洛阳第116章 庾氏家族,庾乘第326章 皇宫保卫战(上)第668章 袁术立淮南,二袁一曹遥相呼应,“小三国”初成第239章 初现端倪第79章 琅琊郡,泰山贼第126章 天下诸侯会洛阳,功劳薄第639章 荡平洛阳国贼余孽,还我大汉朗朗乾坤第253章 “神医”对公主第201章 荀公达,我恨你第52章 凌巴,字子卫,凌子卫第588章 长乐宫风云第456章 仁者,屠夫?不过浮云第451章 大屠杀(五)第369章 圣旨到第717章 “战神”吕布第346章 后期处理本书三国诸将第316章 洛阳大劫(十五)第86章 战场,血场第11章 重修“易筋经”第522章 潜龙在渊,护国无常第561章 刘宏死,皇宫乱(一)第716章 水下基地第651章 吕布丁忧,奉丁原骨灰回并州第474章 与张角的真正对碰(下)第309章 洛阳大劫(八)第168章 马超登场,刘宏回宫第577章 收拾残局第556章 皇宫一夜,路遇张让第62章 桃园三结义,张飞斗关羽第208章 城楼之议,郭嘉之心第532章 “西凉锦”崛起(中)第83章 城楼之战第143章 问计郭嘉第79章 琅琊郡,泰山贼第507章 枪名,“百鸟朝凤”第361章 儒法之争(下)第677章 袁绍末日,曹操挺进益州(中)第281章 诡异(中)第693章 大清洗第239章 初现端倪第160章 喋血宴会,乘势而起(上)第72章 “买一赠二”,刘关张三人行第387章 商议第277章 四强诞生,关张典凌第52章 凌巴,字子卫,凌子卫第503章 赵云第95章 斗智,脑筋急转弯第511章 千军,破第683章 战神殿,“青龙”王越说秘第553章 蔡邕的忠告第388章 备战,计谋第152章 保镖也能当老师第519章 引发深思,前尘、来路第489章 大将军何进第710章 扬州袁术惊梦,江东孙策暗劫第128章 两公主,两保镖第405章 郭第572章 刘宏死,皇宫乱(十二)第218章 破阵子(上)楔子替身保镖第543章 马超与诸葛亮第528章 韩文约勾结羌族,庞令明攒翻西凉(上)第7章 高级宿舍第663章 荀彧之死第307章 洛阳大劫(六)第181章 小马超折戟,颜良晋级(下)第571章 刘宏死,皇宫乱(十一)第39章 血战楔子替身保镖第308章 洛阳大劫(七)第170章 师生,兄妹,君臣第392章 宛城,群英聚(四)第39章 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