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竹竿(二)

李君阁把三支竿子都抽出来,摆着面前细细欣赏,一边喊道“篾匠叔,哪根竿子是我的啊?!”

门外传来一声不耐烦的声音:“自己看自己挑!挑不准活该!要是这都分辩不出来,给你也是糟蹋!”

李君阁缩了缩脖子,仔细观察三根竿子。

竿子的手把节是用箭竹制作的,二三节是厘竹制成,几十道薄薄漆层包裹着竿体,在斜阳下呈琥珀状,淡淡的散发着内敛的宝光。

竿柄由藤丝编织而成,显得非常素雅。

三支的铭文都是针尖烙出,字体刚健挺拔,分别是“无心一本”,“治五溪”和“入魂”。

竿稍都是满漆包裹,看不出制法。

李君阁仔细检查了涂装,漆作非常的均匀,完全没有气泡针眼一类的瑕疵,再检查玉口和节插,打磨得光滑均匀,也堪称完美。

差别到底在哪里呢?

李君阁右手拿起三支竿稍,持握底部,用左手指肚在竿尖上来回压了几次,笑了,原来猫腻在这里。

“无心一本”的竿稍用手抚摸略有不平,说明底层部分部位用了绢丝加强,不够完美。

“治五溪”的竿稍非常平滑,调性弹力已经非常完美,但是比之“入魂”还是有一点差距。

“入魂”的竿稍有一股“拔劲”,指肚压上去好像有一股转瞬即逝的抗力,就像竿稍在与肌肤对话。

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这就是一种“灵性”。

李君阁将其余两根竿子重新装好,拿着“入魂走”了出来,笑着说道“篾匠叔,如果不是‘入魂’,我敢把它嚼着吃了。”

篾匠叔笑骂道:“呸!你敢吃,我还舍不得让你吃呢!”

李君阁将“入魂”仔细的插接起来,又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开始测试竿子的整体重心。

重心大概在竿前尺半,作为全长十五尺的竹制竿子,配重已经非常的完美了。

然后手握握把,轻轻一抖,竿稍立刻轻啸起来,“咻咻”地欢叫着,竿稍的每一次弹动都能清晰的传递到手掌当中。

闭上眼睛,通过感受掌心传来的信号,能清晰地判断出竿稍的弹动方向,幅度,力道和频率。如同竿子和主人一次次完美的对话。

“好!太好了!当真是‘入魂’!不愧是‘入魂’!”

李君阁郑重的将“入魂”分解收好装袋,轻轻放在条案上,闭上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似乎要平定一下心绪。可是却突然暴发一般跳了起来,抱着篾匠叔狂跳起来:“篾匠叔!我们成功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篾匠叔站在那里任由李君阁又抱又跳,嘴角含笑,眼角却又一丝泪光,喃喃的说道:“是啊,我们成功了,十年了,我们终于成功了。”

顶着漫天风雪走遍山野选择竹材,一次次的调试胶液,漆料,无数次的失败,又无数次的重来,每个假期回来,李君阁都会将自己收集到的制竿工艺和篾匠叔探讨,无数个不眠的夜晚,篾匠叔顶着过敏难忍的痛痒调制着不同的配方,今天,他们终于成功了!

两人手牵着手,哈哈大笑。

过了好一阵,两人这才坐下来开始聊天,李君阁又忍不住将袋子打开,一节一节的细细打量“入魂”。

篾匠叔在旁边坐下来,看着李君阁爱不释手的摩挲着“入魂”,说道:“十年前,我完全不知道竹艺可以达到这种境界,花了十年时间将这门技艺大成,也算对得起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了。”

李君阁轻轻往竹竿上哈气,然后看着竿上的水雾慢慢消失,最后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赞道:“何止啊,你这是把祖宗的手艺发扬光大,在旧时可以开宗立派了。”

篾匠叔说道:“你就替你篾匠叔吹吧,我可不敢奢望大宗师级别,我就是一个匠人而已。”

李君阁道:“篾匠叔,你可不能妄自菲薄,技进乎道,艺可通神。意思就是说任何学问达到极致,都可以通向对天地规律的了解和掌握,这是很了不起的。”

篾匠叔挠挠头,尴尬的笑道:“我虽然听不懂你说啥,但是我觉得好像挺厉害的样子。”

李君阁额头三道黑线垂下,尴尬了,篾匠叔居然无意中扯出“不明觉厉”来了。

“这么说吧,你现在做其它的竹艺活,是不是觉更加得心应手了?”

篾匠叔说道:“你这么说我就懂了,现在编竹子,我都不带眼睛看的,一边看电视,一边就能把活给干了。”

李君阁说道:“是吧?这就是你的水平已经提高到一个别人没法想象的程度了。”

篾匠叔说道:“那是,我现在的手艺,东西拿到县城去,都不用吆喝,十点不到准卖完。搞得我经常上午大半天没事情做在县城瞎晃荡。对了,你等一下,我拿个东西给你看。”

说完又走进屋子里,拿出厚厚的三个大本子,说道:“来来来,你看,我把制竿的工艺都记了下来,不少还得改进,不过基本的已经定下来了。”

李君阁连忙摆手道:“别别别,我不看,从今天起这就是你的传家绝学,这个我不能看。”

篾匠叔一瞪眼,说道:“少跟我扯,叫你看你就看!这事还是你挑起的头,中间你也没少遭罪,要不是你我还不会弄这一场。这本资料你也有份在里面。唉妈你不知道,你这么多年不回来,我都找不到人得瑟。今天不准跑,我得好好跟你念叨念叨。”

说完翻开本子,说道:“你看这里,竿稍的粘胶不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嘛,我们试过鱼胶,鹿胶,牛筋,牛皮,都不大吃劲,你猜后来我找到啥?山里的毛梨儿藤,里面的汁水再加点树胶,在楠竹筒里熬出来,嘿!妥了!”

说着又翻到一页,说道:“还有这里,你看,三四节打通后,强度会受到影响,我用桐油,跟鱼胶一起熬,再加入几味中药还有明矾,灌进竿身养一阵再倒出来晾干,这样重复几次后,再重新打磨内壁,不但加大了强度,还增加了竿璧的光滑程度。。。。。。”

“你看你看,竹皮有蜡挂不住漆,需要打磨后再上漆,怎么控制剩余的竹皮厚度,我们之前不是也一直没有找到办法嘛,嘿嘿嘿,你看我发明了这样一个小工具,每次刮竹皮的时候只吃掉一小层。。。。。。”

“还有这里,竿稍最早不时四片粘的嘛,后来我改成六片了,这样受力更加均匀,力道的传递也更加敏感,‘治五溪’跟‘入魂’竿稍你也验过了,那感觉不一样吧?不过这样一来难度更大了,估计一般篾匠要练好些年才能有这手艺。。。。。。”

见篾匠叔如此实诚,李君阁也没有再纠结,两人开始头碰头,就着本子中的记录开始讨论起来。

说起制竿,篾匠叔那是滔滔不绝,两人不知不觉的就讨论到了傍晚。

虽然意犹未尽,但是天色已经晚了,拍拍三个厚厚的本子,李君阁感叹道:“三百多道工序,七十多种材料,近百件工具,几千次的试验,前后耗时十年,终于复原出我们自己的制竿工艺。篾匠叔,你这三个本子,堪称无价之宝啊。”

篾匠叔倒是不在乎这个,又挠挠头说道:“这竿子我们是不是需要试钓一下?别光是山羊拉屎皮面光啊。”

李君阁这下尴尬了,夸了半天,“入魂”居然没有试过水?

篾匠叔看着李君阁的神情,有点不好意思道:“‘无心一本’和‘治五溪’倒是试过了,两斤左右的鱼没问题,‘入魂’这竿子是最成功的,我只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试过,顶钓没问题,不过没敢实钓,怕自己钓鱼手法不好把竿子糟践了,那就可惜了。”

李君阁笑道:“没问题,明天我们借条船,去葫芦溪试竿子。”

说完肚子咕咕响,才想起该吃晚饭了。李君阁问道:“家里有啥吃的没?要不我在你这里蹭一顿?”

篾匠叔说道:“那我去摘点菜,你煮饭,灶台上面吊着的腊肉香肠你看着弄。”

李君阁走进厨房,看着冷锅冷灶的,也不知道多久没有开过火了,篾匠家里没养猪,灶台上挂着的腊肉香肠都是他用竹器换来的,农村光棍,这就算好的了。

李君阁摇了摇头,从米缸里舀出两筒米把饭煮上,一看米筒倒是笑了,两寸高的竹筒打磨成趁手的鼓型,上下都是满纹鱼子地,中间留着竹皮,上面雕刻着一枝兰草,一只蟋蟀,蟋蟀的触须细如发丝,翅膀上的脉络和大腿上的小刺都清晰可见,完全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李君阁将米筒拿到屋外擦拭干净,放在剖竹子的长木案上,就着夕阳拍了几个特写,发到微信里,写到:“村中匠人的手艺,给大家看看。”

不一会就无数点赞。

这时篾匠抱着一堆空心菜茄子黄瓜之类的回来,李君阁开始做饭。

吃过晚饭,李君阁抱着“入魂”回到了家中。

第四百五十八章 竹楼第二百三十四章 抓鱼,灌香肠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年好第八百零四章 保护区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三十一章 调教第二百九十六章 《五溪河上的制竿师》第七百八十二章 联合考察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七十一章 跑山的家什第一百二十章 筹备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后第八百二十三章 救援第八百八十九章 纪录片不一定真实第六百四十七章 狗熊英雄第一百八十五章 逛县城第八百八十七章 小奶狗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见大鳡鱼第一百三十七章 栈道老鹰嘴第一百四十一章 酸汤鱼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钓第九百六十二章 煌煌巨著第三百一十二章 司红星第八百一十七章 新闻发布会第六百二十八章 有人成功过第七百五十六章 登山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震第八十七章 非遗项目知多少第十四章 葫芦溪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六百零五章 白甲宴第九百一十九章 好东西第三百五十章 院长老大第四百七十五章 标准器第一千零四章 后记第一百四十七章 摄制组第二百八十七章 法王寺第一百九十一章 做豆豉第三百七十六章 展望和商讨第九百六十九章 好评第四百三十二章 割稻子第八百六十二章 意其如此第四百三十八章 总理为你打CALL第一百六十三章这个冬天会很忙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麻将第八十六章 老石头,小石头第四百七十章 纺线第四百三十六章 李家沟的女人和男人第二十六章 猎户叔第三百八十六章 鹅蛋金第五百零二章 可怕的火锅第七百五十七章 蜜月开始第一百一十二章 孙老第六百四十八章 土匪的笔记本第二百三十章 发钱第七百四十四章 喜水喜鱼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黄棒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是根本第五十七章 司星准第五十四章 伪兰花(求推荐!)第九百三十一章 子弟校第四百八十五章 造纸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八百六十章 歌舞剧第九百一十七章 银杏第二百六十九章 粽粑跟芋头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学》又来了第七百九十二章 防范未然第一百三十章 野餐第三百八十一章 斗鱼出世第五百一十六章 皮皮虾,无名异第一百五十一章真相“大白”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侯论第七百零六章 盘鳌乡十八怪第一百六十三章这个冬天会很忙第三百五十二章 古道沧桑第七百八十八章 制药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年好第一百二十三章 九斗碗第一百七十九章 开渠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突击队第二百零五章 山歌招雨第九百六十一章 钻研精神第一百五十一章真相“大白”第九百二十章 河水汗蒸芝麻剑第二百一十章 三脚金蟾第八百九十章 精神力第四百二十三章 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三章 水路第四百八十一章 菜地,刨子第三百一十六章 蜀山的蛇第四十五章 废墟第九百三十三章 闵乡长买猪记第九百一十八章 炮制几句话第一百七十四章 洗榜的来了第四十八章 发钱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三百三十六章 走的走,来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