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寅日杀猪

山里早上鸟儿叫得欢,李君阁被挂在屋檐下的画眉吵醒的时候,天才蒙蒙亮。

出来活动了一下筋骨,就见育爷爷已经在敞坝上练蚩尤拳了。

这老爷子不得不服,这么大年纪了,拳脚还是虎虎生风,李君阁每次都看得叹为观止。

一趟拳打完,李君阁递上软帕,育爷爷说道:“今天是寅日,杀猪的日子,今天阿音他大舅小舅都要从八沟乡上来,皮娃你今年还算客,到时候要帮着逮耳朵哟!”

这话信息量太大,不能不解释一下,苗族过年一般选卯日,也就是兔日,有选在十月的,有选在冬月的,各个寨子都不相同,算是一年的最后一天,类似山下的除夕。

卯日前一天是寅日,寅属虎,虎克猪,所以寅日是苗人杀猪的好日子。

苗族很重视舅舅,所谓“娘亲舅大”。过年时,主刀杀猪的最好是舅舅,家里煮“庖汤”的最好也是舅舅。

这大舅小舅一起上山,也说明了妮妈妈娘家对阿音这家的重视。

音爸爸今天一早就下山了,也是因为他是山下何苗他舅,因此也赶去杀猪了。得中午才能赶回来。

当然了,家里杀的猪,必须要将带尾巴的猪后腿给舅舅,让他带回家去。若是没有将带尾巴的猪后腿送给舅舅,那就是脏了班子,丢了面子。

所以,当苗家人过年要杀几头猪时,不要以为就是家里的猪肉不够吃,而是家里的带尾巴的猪腿不够分,他们必须要保证该拿到猪腿的舅舅,都拿到猪腿。

这是礼节,是来客身份的象征。

也就是说,今天阿音家得杀两头猪,这活还真不轻省。

最后就是苗家过年杀猪,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一是非常欢迎客人动手帮着抓猪,参与杀猪的过程,好象做游戏一样,而客人动手参与抓猪、杀猪则是给主人很大的面子;二是最后动屠刀的人一定不是本家,最有面子的便是舅舅动刀。

李君阁说道:“那家里不是每年都要杀两头猪?两头猪养一年也够辛苦的。”

育爷爷说道:“哪能啊,以前家里穷,阿音她大舅小舅寅日这天只会上来一个,今年还是我逼着他们一块儿来的。”

说完拍拍李君阁的肩膀:“都是托了你的福啊!”

李君阁赶紧谦虚:“哎哟育爷爷你可别再提这茬了,别说我还没有阿音出力多,就算有,那也是应该的,你再这么说我可真要脸红给你看了!”

育爷爷哈哈大笑:“好好,不提了不提了,中午陪我好好喝几杯就行!”

李君阁笑道:“这个没有问题,到时候我们好好喝一台。”

这是阿音也起来了,招呼爷俩进屋吃早饭。

吃过早饭,育爷爷又带着李君阁去楼下看猪。

两头大黑猪肚子都快碰到地了,在那里哼哼唧唧,每头都有两百多斤。

李君阁看得有点麻爪,这两头大憨货,四个人绝对拿不下来!

这时大舅小舅到了,两人来得挺早,身上还挂着电筒,脚边放着一背篓的礼物,看样子也是半夜就动身了。

大舅小舅住在山下八沟乡,习惯了用汉家姓名,姓熊。

阿音看到两人就很开心:“大舅,小舅,你们来这么早啊?!”

大舅小舅很喜欢阿音,围着阿音前后看,大舅说道:“看来李家沟也养人嘛,阿音没见瘦!”

小舅说道:“嗯,比学校那会好像还胖了一点。”

阿音跺着脚道:“小舅!”

小舅挠着头道:“哈哈,现在的丫头们都咋回事?说她们胖一点都得罪人!”

阿音将李君阁拉过来介绍道:“这是山下李家沟的娃子,叫二皮,今年在我们家过年。”

大舅哈哈大笑:“早听你爷爷提过了,夸得跟朵花似的,是个好小伙子!”

李君阁也厚着脸皮喊大舅小舅,说道:“今天我就给两位舅舅打打下手了,不过就我们加上老爷子四个人怕是降不住哟!”

这时就听到有人大笑:“不怕不怕,我们来帮忙来了。”

李君阁一抬头,正是阿冲叔,后面还跟着阿铜。

李君阁大喜:“阿冲叔,你自家不用杀猪吗?”

阿冲叔笑道:“木匠靠手艺吃饭的,家里头没有猪,每年这个时候就是哪家需要人手就下把子力气趁顿汤喝!”

育爷爷笑道:“别听他胡说,他可是杀猪的行家。”

阿冲叔连连摆手,说道:“老叔你抬举了,今天有大舅哥在,轮不到我,我就是专门来喝汤的。”

说干就干,几人合力又是推又是拉,好不容易将一头大黑猪从猪圈里拖将出来。

大黑猪似乎知道大祸临头了,在那里死命挣扎,发出凄厉的叫声。

阿音听不得这个声音,跑到厨房看奶奶跟妈妈烧水去了。

将猪弄上敞坝,几人再合力将大黑猪推倒,李君阁揪着耳朵控住脑袋,拿一条腿跪在猪身上控住上半身,育爷爷揪着猪尾巴控住下半身,大舅小舅绑前腿,阿冲叔阿铜绑后腿。

将捆好的大黑猪上到宽阔的长条凳子上,众人控住猪身,大舅把猪嘴固定好,拿出杀猪刀在油石拖几下,右手握紧尖刀,对准脖颈下的动脉要害就是一下。

这一刀快进快出,只一下猪血喷涌出来,阿冲叔赶紧将凳旁备好的大盆拉过来接住。

猪血接了一盆有多,阿冲叔赞道:“好手艺!红这么多,老叔你们家来年还要兴旺啊!”

杀猪又叫“放红”,猪血又叫“旺子”,都是好采头,杀猪时接到的血越多,预示着家里来年越兴旺。要是杀了血不多,甚至杀到一半猪跑了,那户人家第二年就会过得比较谨慎,比如娃子不准下河,妇人不准与外人拌嘴啥的。

待猪不动了,大家七手八脚解开绳子,阿铜已经将薄膜油纸打开铺地上。

将猪移到油纸上边,育爷爷从屋里拿出一个打气筒,说道:“这玩意买来,除了打猪就没打过轮胎!”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也是,现在寨子里还真用不上,不过迟早会有车的,以后游客多了,估摸着林场,苗寨,山塘,悬天崖这几个地方,还是要把路修起来才行!”

阿铜一边接过气筒从猪后腿开出的口子往里打气,一边兴奋地道:“那敢情好,到时候我也把车学会,二皮你把车借我开开!哎哟你那车可上不来!”

李君阁笑道:“我那车上不来,电瓶车应该是没问题的,到时候能在寨子几处地方开开电瓶车也是不错的。”

育爷爷笑道:“娃子们就是心大,那种日子可想都不敢想!”

几人说笑之间,大肥猪就被打得圆鼓鼓的了。

李君阁进屋里提来一桶开水,试好温度后用水瓢舀水依次淋在猪的毛发上,几人立马用刀刨猪毛。

都是熟手,个个动作都麻利得很,不一会功夫,就将猪毛清理得差不多了。

黑猪变成了白猪。

有些地方如猪头不好处理,那还得淋松香,不过那是待会的事,趁现在还有把子力气赶紧杀第二口是正经。

如法炮制放翻第二口,处理干净后,育爷爷又拖出一张大方案竖起来,几人一起将大猪挂了上去。

接下来就是开膛剖肚取下水分肉了。

大舅将猪肚子剖开,李君阁拖过盆子放到猪下面,这猪下水哗啦哗啦就下来了。

先将脏东西也就是肠,肚取下来,然后将上面的肝,胰取下来丢大筲箕里,胆扔掉。

装肉要用大筲箕,到时候要一条条一块块地摆好。

继续取内脏,接下来轮到取油,取心,肺,腰子。

内脏取完,将猪取下来,案板放平,先将猪头卸掉,丢给阿铜处理,然后将猪沿背脊剖成两扇。

四扇猪肉摆开,大家就都可以上手了。

李君阁只能看着发呆,虽然是农村娃,但是这各个部位怎么解,打小就光看热闹了。

育爷爷站在他旁边,拍着他肩膀道:“皮娃,你这么伶俐个人,居然不会解猪?”

李君阁赧然道:“呃,小时候光知道看热闹,大了就读书,现在山下都是请杀猪匠,这活真没干过。”

阿铜抱着猪头在那里浇松香,得意地笑道:“哎哟,这下我可把山下娃子比下去了!等我下午就告诉我妈去!昨晚上训了我一晚,尽说皮娃怎么怎么厉害,怎么怎么好,恨不得拿我换了似的!”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大舅说道:“皮娃来,我边解肉边给你讲,一遍下来就门清了。”

“猪头没啥说道的了,跟猪头连接的部分,上面的叫肩颈肉,又叫驼鬃或前排。就是驮鬃毛的部位,也是排骨前面的部位,好记吧?”

“此肉瘦中夹肥,微带脆性,肉质细嫩。宜采用烧、卤、炒、熘。听打工的回来说这部位南方叫梅花肉,不过这名字的来头就有点不明白了,他们用来做一种叉烧肉的东西。”

“与猪头连接的下半部叫槽头肉。在前腿的前部与猪头相连处,因为这地方是宰猪时的刀口,所以污血多,肉色发红,因此又叫血脖,也好记是吧?”

“这个部位肉质绵老,肥瘦不分。宜做包子、蒸饺、面臊或用于红烧、粉蒸、酥肉等吃食。”

“接下来就是前腿肉。也称夹心肉、挡槽肉。贴着前腿后侧下去就是猪的心脏要害,因此叫夹心,猪站着吃食时正好在食槽外边,因此叫挡槽。”

解前腿花了不少时间,大舅边解边讲说。

“此肉半肥半瘦,肉老筋多,吸水性强。一般拿来做馅料和肉丸子。”

第八百零五章 奉旨打野第二百六十三章 野味笋子宴第八百零一章 苗娃学诗第六百五十七章 唯唯的陷阱第七百七十八章 疯狂与恢复第一百二十一章 司老爷子第八百三十一章 产仔第五百七十六章 王良厚第八十九章 绿色长廊第五百五十四章 总裁助理第六百九十二章 找补第一百八十章 溜索开通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武侯论第五百八十六章 剪彩,检查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年夜第一百一十一章 凉糕第八章 祠堂第四百七十一章鱼卡第七百零二章 又到暑假第四百九十六章 上山第四百三十一章 《悯农》第九百二十六章 给老大的信第二百七十八章 工艺改良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震第二百八十五章 闹洞房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几句话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温暖第六百七十九章 猴儿酒第四百二十九章 《出师表》的另一种读法第三百四十一章 鱼苗和放生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麻将第三百三十四章 猪儿粑第二百一十六章 飞剑镜头怎么拍第一百六十一章 岩蜜第七百六十一章 迷宫第一章 辞职第七百一十五章 苗家起源第九百九十二章 赶第六百一十一章 下河李家坐不住了第二百零七章 衣钵传人第二百零六章 川菜泰斗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二百一十九章 剧组服装第六百七十九章 猴儿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纳豆和芥菜第九百三十三章 闵乡长买猪记第八百一十一章 叙对夺茶第九百三十四章 张老师又来了第九百一十二章 滑板比赛第八百一十八章 植入广告第三百一十七章 红毛狗第三百四十九章 煤砂泥的改进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格的爆发第二百三十三章庖猪饭第四百二十一章 水上老鹰抓小鸡第十一章 竹竿第八百零二章 霸王猇第一百二十七章 席间第二百九十五章 电影节提名第八十六章 老石头,小石头第七百七十八章 疯狂与恢复第八百四十章 六个一工程第七百二十九章 欧麦尔第一百七十一章 买鼠《李氏宗史?苗侗篇?育公传》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黄棒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角尺,泡菜第五百一十一章 笛子,音乐第四百七十章 纺线第三百三十三章 小格的爆发第二百零四章 战略合作伙伴第四百七十九章 暴雨之后第六百零三章 作弊太困难第九章 四爷爷第四百五十六章 烤鱼 水桶第六百四十四章 白鲵第九百四十七章 量衣服第九百四十四章 人是根本第九百七十九章 簸箕饭第一百七十六章 洗榜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风猪儿第六百三十章 取卵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四十七章 平事儿闲话几句第八百四十七章 朱鹮第九十三章 山中杂谈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群老外第四十九章 拜码头第九百章 吃我的菜不认识我第六百九十七章 一群戏疯子第六百七十一章 忘年号第五十五章 篾匠刀法(据说名好容易得推荐)第四百九十一章 安墙第一百七十二章 猪圈还得改第九百三十八章 比赛(求月票)第七百二十三章 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