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讲法

再往上走,就到了万寿亭。

万寿亭是牌楼式建筑,木石结构,李君阁最感兴趣的是它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别具一格。

大家驻足观看,室内正中立着“法王寺记恩碑”,碑高三米多,宽一米多,碑额刻“圣旨”二字,碑文是当时敕赐法王寺的旨意和官员的谢词。

正楼上有木质雕花围栏。后壁上绘有水墨山水人物画,檐下正**九龙镂空雕“当今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牌位。

李君阁暗自好笑,这“当今”二字当真是用得妙绝。

整个亭楼构思巧妙,木雕精致,绘画生动,将建筑艺术与木雕,彩绘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看得一行人啧啧称奇。

老时间里见了这圣旨碑和九龙牌位,那是必须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行三跪九叩大礼的。

接下来经过院坝,两厢是厢房,正前就是法王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了。

果山师傅介绍道:“大殿重建于清道光七年,木石结构,通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通高十五米。踏道七级,建筑面积五百七十五平方米。”

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像,佛像背后为观音、文殊和普贤菩萨,造像庄严优美,明显能看出川南佛教石刻造像的艺术特征。

一行人又是礼敬上香,李君阁继续研究古建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在李君阁眼里,这大雄宝殿的屋顶为重檐歇山式,四架橼前后搭牵,用四柱支撑的结构。

屋面施灰瓦,屋脊的正中塑宝珠和卷草纹,两侧塑行龙,尤其是大殿的屋檐和檐柱木雕,如吻兽、戏剧人物、瑞兽等,造型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

从木雕的手法上来看,垂脊和斗拱之间为镂空木雕,八角起翘修长,给人以轻盈飞升的视觉艺术感。

心里暗暗点头,啥时候还得请自己导师再来一趟才行,这里的古建和盘鳌乡的古建,李家沟的祠堂遥相呼应,一体贯穿宋元明清四朝,珠联璧合,是非常值得一观的。

再往后就是法王寺的最后一殿——藏经楼了,修建于清光绪十七年,硬山式屋顶,砖木结构楼房,八架椽,屋心前后扶搭,共用五柱,面阔五间。

果山师傅引着众人观看藏经楼,一边介绍说道:“一般寺院的藏经楼没啥说道的,明间为殿堂,次间为僧舍,如此而已。”

“可法王寺的藏经楼是为供奉‘钦赐龙藏’而修建的,这就不一般了。”

“《龙藏经》,即《乾隆版大藏经》,是清代唯一由朝廷颁印的汉文版大藏经。”

“因为由雍正发起雕印,直到乾隆时方才完成,历经两代帝王,因此得名。龙藏经采用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也是示以庄重并希望传之久远之意。”

“《龙藏经》共计七百二十四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被分别存放在这十二藏经柜中。”

李君阁放眼看去,经柜上刻绘五爪龙祥云图,彰显着皇家雍容典雅的富贵气息,却又出现在这荒僻的山乡,结合这殿内粱柱和槅扇上雕绘的造型生动,具有典型的川剧睑谱艺术特征的戏剧人物故事画,其中的味道,也值得细细品味。

看完藏经楼,一行人重新从大雄宝殿出来。

果山师傅带路,引领一行人去禅堂喝茶。

除了杯子,全套茶具是煤砂器,非常有特色。

李君阁讶异道:“果山师傅,你这套茶具相当别致啊。”

шωш●тt kǎn●℃o 果山师傅笑道:“我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山下白米乡的特产。”

在炭炉里点起松果碳,果山师傅用煤砂罐烧了一小罐山泉水,然后拿出一个竹筒,拿起一个竹片从里边铲出一些茶叶放入一个带盖子的小砂罐内。

待得泉水开始冒鱼眼泡了,果山师傅将热水倒入茶杯里,盖上盖子,又摆好几个小白瓷杯子,开始给众人分茶。

满室飘香,果山将茶端给众人,李君阁喝了一口赞道:“好喝!这是什么茶?”

果山师傅笑道:“我们法王寺一脉,主张农禅合一,茶是我们自己种的,自己采的,自己炒的,就连这烧茶的松果,也是我们自己烧的,包括我们五个僧众的日常稻米菜蔬,都是自己栽种。”

李君阁赞道:“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嘛!你们法王寺这规矩,也跟我们儒家思想相合,‘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哈哈哈,孔子也曾求问老农稼穑之道。”

说完又脑洞打开想到一个问题:“对了果山师傅,我一直有个问题想不明白,没遇到过真正的出家人也没法打听,遇到你就又想起来了。”

果山师傅笑道:“你说。”

李君阁抠着脑门道:“先声明不是无礼啊,纯粹是好奇,我就想问,这鸡蛋如果还没受精,那应该就不算是生命吧?那吃它就不应该算杀生,这样说来,佛门中人是不是可以吃鸡蛋?还有牛奶,羊奶,是不是也可以?”

就听奶奶老爸老妈一起申斥:“胡说八道!”“乱说!”“赶紧跟师傅道歉!”

果山师傅哈哈大笑着摆手:“皮娃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你们善信也该听一听才对。”

说完又给众人添上一杯茶,耐心说道:“关于比丘能不能吃鸡蛋,早在晋朝时就有人辩论过这个问题。我只能根据我的修行经验来跟大家说一说。”

“首先是不杀生是什么道理,佛教经论戒律之中,世尊已经说得很清楚,佛弟子持‘不杀生’戒,是慈悯一切众生。”

“记住了,不杀生是戒律手段,培育慈悯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才是根本。”

“古代僧团修行,实行托钵制度,托钵时,斋主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并无分别心。现在泰国、锡兰这些小乘佛教国家,依旧保持托钵制度。”

“大乘佛教国家,如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区的出家人,已不再托钵了。然而古代物资匮乏,因此不能挑剔,所以三净肉,在不得已的时候是可以吃的。”

“三净肉指的是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这就是平常斋主们所供养的。有时还因为是在深山中修行,总有缺乏食物的时候,因此佛还又加上两种:一是‘鸟残’,即鸟兽吃剩下来的动物肉;一是‘自死’,自己死的。合称为‘五净肉’”

“记住第二个概念,食‘五净肉’的前提是‘不得已’。”

“相传梁武帝读《楞伽经》,经云‘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食众生肉’,他读了非常感动,自己发愿吃长素。他是佛门的大护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动‘素食’,于是很快就影响了华夏整个僧团。这个运动推展得非常成功,不但出家的佛弟子接受,连在家信徒也接受了,形成中国佛教的这一特色。”

“记住了,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关键词,‘不忍’。”

“接下来我们说荤素,荤所指的不是肉类,肉类有个单独的字,叫做“腥”,《梵网经》讲得更具体:“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葱、慈葱、兰葱、兴渠是五辛”,荤就是这五种蔬菜。这是因为佛家戒绝一切肉体享受,带浓烈气息的菜蔬也是享受的一种,因此需要戒绝。俗话里的‘不沾荤腥’其实是说的两种戒律。”

“知道了这几个概念,我们再来说佛法,佛法的根本是什么?是保护‘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

“再说回鸡蛋和牛奶的问题,鸡蛋是鸡辛辛苦苦生出来的,牛奶是牛身上产出来哺育小牛的,我不是因为怀疑它们有生命,吃了会犯杀生戒而不食,我是因为我自己‘不忍’,而不食。”

“虽然鸡生蛋后可能就忘了,牛奶挤出来干什么用牛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因为‘我’,‘不忍’,因此我依然不食。”

“同样以理推之,虽然最初只规定佛子不得食五辛,那辣椒,胡椒之类的就没问题了?既然我们理解了戒五辛的目的是戒绝肉体享受,那么该不该吃后来这些东西,那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李君阁合什道:“明白了,先贤经典上的‘慎独’,李家‘敬对先祖,但思己事’的家训,跟师傅你说的这个道理有相通之处。”

果山师傅满意地点头道:“哈哈哈,跟你说话真是相当容易!刚刚那道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佛教徒,为了能吃到鸡蛋牛奶,而去研究没受精的鸡蛋是不是生命,喝牛奶算不算沾了腥,这本身就已经跟培育‘大慈悲心’的目的南辕北辙了。”

说完又对奶奶良子她们摆手道:“当然这些,只是我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我不会强行要求信众戒荤腥,如果修为不到,强行持戒,反而会生出‘嗔怨心’,这就不但不是进步,反而是大大的退步了。”

奶奶跟良子都合什称善。

果山师傅接着对李君阁说道:“大乘经上主张,一切事相上可以通权达变。如果没有高度的权智,应用在待人接物上,如何能弘扬佛法利益一切众生呢?”

“因此,弘法利生必须‘观机’,认识时代与众生的根性。这也是我为啥关注时政,关注你们李家沟发展的原因。”

第四百七十八章 织布机第二百二十一章 偷梁(下)第三百一十章 我真的是说的家常菜第七百六十二章 屌丝工科狗的剧本第九十二章 鲜不过蘑菇第五百八十七章 信息技术的威能第一百一十二章 孙老第一百九十三章 干烧鲫鱼第一百七十一章 买鼠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三百二十六章 还有一个好苗子第八十六章 老石头,小石头第二百二十九章 上山过年第九十八章 手艺人第五百五十六章 企业文化第三百七十二章 养神第七百三十八章 学习系统第七百四十五章 洞房闹诗第五百四十二章 论文题目第二百七十二章 年夜饭第八百零八章 阿瑟来了第四十八章 发钱第三百四十章 年万佳要买鱼第七百一十八章 九卦易经第二百二十二章 掌墨师第六十三章 水上乐园第七百一十九章 送温暖第五百一十章 木瓜和西施第五十九章 与时间赛跑第九百一十五章 休假第六百一十三章拜风猪儿第二百七十六章 乡下婚俗第二百二十五章 宣传片引发的讨论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包,水煮鱼第八百章 三个臭皮匠不如诸葛亮第八百五十七章 甲鱼蛋第八百三十四章 迷宫第四百六十七章精盐和芒硝第六百五十二章 到处得罪人第四百一十四章 作诗套路第一百二十五章 龙珠茶第三章 水路第四百零七章 一刻四题诗第三百三十八章 心病还需心药治第一百零二章 路亚团抵达第七百零一章 水太大不好引导第三百四十章 年万佳要买鱼第九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七百二十一章 安德烈第七百五十九章 洗脚大娘第一千零四章 后记第七十一章 跑山的家什第一百一十三章 学问人和手艺人第一百六十五章又见林旺财第三百五十九章 谜团解开《李氏宗史?良储公传》第三百五十四章 《走近科学》又来了第七百零六章 盘鳌乡十八怪第七百三十七章 黄焖羊肉第七百四十九章 再见大鳡鱼第六百八十一章 射箭第二十六章 猎户叔第一百三十四章 老团鱼第六十二章 月母鲫鱼汤(求推荐!)第四百八十章 紫薯木瓜龙功果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个字的课程第一百零八章 斩竿第九百一十七章 银杏第一百一十三章 学问人和手艺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司星平第七百七十六章 征发第九百五十五章 渔业是大产业第六百八十六章 庆功会第八百一十六章 贺新春第三百六十二章 端午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家沟往事第八百四十五章 小江豚第七百四十章 鸡卜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家交流第三百八十章 蛙场第四百八十四章 巨笋第七百三十四章 解决第六百五十五章 自然之法第八百九十七章 收谷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鹌鹑第四百一十八章 说唱艺术第五百三十五章 红魔鬼第二百七十三章 新年好第一百九十章 儒与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入山第五百二十八章 开宴第五百四十四章 出活了第八十四章 游隼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费题材第六百七十四章 田土的故事第五百八十章 长嫂如母第八百八十二章 比赛第六百四十章 三家讨论第九百七十一章 地雷第一百九十五章 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