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红吉罗

在那个大陶罐一个耳朵下边满是孔眼的位置,加上一根圆锥形状的泥管,修整工整,这就是一个陶壶。

壶嘴做得比较短小,因为陶窑的炉膛体积不大,这样做是为了尽量增加壶体的体积。

将陶壶放回木架,李君阁又取过干竹丝,编了两个大鱼篓。

做完一切,李君阁这才端着茶杯,摆出离休老干部的姿态,一步一摇地走到阿音面前,拿腔拿调地说道:“咳……小鬼……这个做事情的态度……啊……是认真滴!”

阿音回头一看就笑了,说道:“哟,领导来视察工作了?”

李君阁赶紧变回原形,涎笑着将手里的杯子塞到阿音手里边:“哪能呢,你才是领导,我这不是怕领导渴着了吗?巴巴地送水来了。”

这天一直忙到深夜,李君阁将晾晒干的木薯片和熏制好的熏鱼分别收到箩筐里,拿大簸箕盖上,压上石头,这才和阿音去休息。

……

节目中。

贝尔:“今天似乎是愉快的一天,俄罗斯队吸取了昨天的教训,烤制出了完美的鱼干,季托娃编制出了一个藤篓,将鱼干存放起来,这是他们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有了食物储备。”

卢恩:“法国队还在继续他们的浪漫之旅,今天是他们的野香蕉日,亨利还在继续尝试各种玩……哦工具……”

尼安:“南非队的丹尼今天终于发威了,他的鱼叉第一次获取了猎物,出手不凡,是一只巨大的鳐鱼!相信坦娅不会浪费这珍贵的食物,一定会将它处理好的。”

卢恩:“坦娅这位陷阱专家今天开始练习使用弓箭,不过目前看来远没有陷阱有效,最后还是靠陷阱抓到了几只松鼠,他们今晚有两个菜,相当不错!”

贝尔:“不过阿根廷队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他们昨天选错了宿营地,在溪边被蚊虫咬了个饱,被迫退出了丛林,好在营地里有木薯储存,沿途又获得了芋头,也算是有失有得。”

尼安:“坚韧的美国兄妹终于摆脱了食物的窘境,他们今天一天都在做手工,编织藤框,凿竹筒,看来是要进行淡水存储和食物加工了。”

贝尔:“中国队今天再次大丰收,Jungle的魔法又一次让人大开眼界,他制作的捕鱼工具非常有效,获得了起码三十公斤食物,而且全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谁能想到,两条绳子和一些竹针,能成为如此高效的捕鱼工具!”

卢恩:“而且他们的加工方法总是与众不同,我们的节目中,第一次有人利用蒸汽做出了饭菜!又是一道完美的菜品!”

尼安:“吉罗鱼,我的天,他们吃的是清蒸红吉罗鱼……”

贝尔:“尼安,这种鱼很美味是不是?”

尼安激动地站了起来:“羡慕死我了!估计现在电视机前的泰国观众,啊不,整个东南亚观众都在垂涎欲滴!这是红吉罗!每公斤售价高达一千美元!这鱼在东南亚被称为淡水之皇,是绝顶的美味!而且中国队的烹饪方法是最能体现出这鱼的味道的……啊啊啊啊……台长我要求加钱,做这节目太折磨人了……”

卢恩:“呃,好吧,幸好我没有吃过,所以没感觉,”

贝尔:“尼安你别那么激动。好吧,等节目结束后,我们也去买一条尝尝,只要不太大就行……除了蒸鱼,Ingris还做出了大量的熏鱼,中国队已经一举跨进了食物自由时代!他们是第一支跨进食物自由的队伍!”

卢恩:“所以今天Jungle大半天的时间修建他的那个灶台,这是准备向大厨进军吗?”

尼安又站了起来:“他已经是大厨了!我们国家的吉罗鱼,只有大厨才有资格烹饪!”

贝尔:“噢,尼安你坐下,怎么又激动了。今天是Ingris操劳的一天你们没发现吗?Jungle要求她采集食物的方法,她照着执行了,代价就是付出了更多的劳动。”

卢恩:“这个我也注意到了,不过这劳动是值得的,因为Jungle用美食回报了她。我算算,天啦,他们今天吃掉了起码一千五百美元……”

贝尔:“其实Jungle还做出了泡茶用的杯子……呃好吧……在吉罗鱼面前,这些似乎不值一提……”

……

第十二天,李君阁很早就起来了,先去检查窑口,将材料都取出来,取过昨天做好的水壶来,放进窑里开始烧窑。

烧好火,李君阁开始拿昨天的干木薯片拿刀背压碎熬粥。

然后调了一桶泥浆去封灶台。

就像拼瓷砖那样,先将几个带圆弧的陶板拼到前方,得到一米宽带两个二十公分直径灶眼的灶面。然后中间隔上两条二十五公分宽,五十公分长的陶板,在陶板后方又拼出两个灶眼,后方再铺上两快陶板,一个长一米五,宽一米的灶面就铺好了。

这只是承重而已,等到灶面固定妥当,李君阁又取来做陶器的细泥,在灶面上压实,修整平整,并在火眼位置上用竹刀修出锥度。

一个工整的立方体四火眼双烟囱的灶台大体完工了。

取来以前敲打好的石条,送到灶膛里,搭在球弧上,灶膛就被分隔了上下两部分空间,上边大,用来送柴烧火,下面小,用来积碳掏灰。

然后开始封正面修灶门,还是一层层来,把灶门修成拱门形。

弄完一切,李君阁开始拿柴火烧膛,烤干台面和灶门。

这是阿音也起来了,两人一起洗漱,之后阿音兴匆匆的去取了一条熏鱼,放锅里蒸了起来。

早饭就是小粥下熏鱼,李君阁还拌了一个马齿苋,对阿音笑道:“越来越有李家沟的味道了。”

阿音挑了一小点熏鱼下粥:“这鱼可真香!椰蓉和香蒲不比松柏桠差!”

李君阁笑道:“我觉得更有风味,这算是我们的发明吧?”

阿音兴致很高,拿起陶碗:“来二皮,走一个!”

李君阁也端起碗来,说道:“你别动!”

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碗端过去,轻轻在阿音碗上碰了一下,说道:“可得小心,这碗怕是跟李家沟的瓷碗没得比……”

阿音翻着白眼:“哎呀你可真扫兴!”

李君阁笑道:“要是碗碰破了,那才是真扫兴!”

阿音:“……”

吃过饭,阿音照样去淘麻,李君阁拿麻绳系上石头,挂在竹棚的周围,让麻绳垂下来接近地面,这木棚还没有挖出排水沟呢!

李君阁觉得这事情已经不能再拖了,热带气候,十天不下雨,他估摸着快到极限了。

按照麻绳下方石头的指示,一条边一条边的完成,挖出了一圈深深的排水沟,一直通到坡下。

做完这些,又取出已经干了十来天的竹料,锯出合适的长段,给竹楼四边增加支撑,进行加固。

事情做完,又挑来竹叶稀泥,把灶台四周的竹条封在里面。

继续烧火烤灶,想了想,李君阁又去石台上做了两个灶眼盘子。

在灶眼盘上两两斜对着戳出四个三公分深的孔,每两个互通,到时候就可以方便地用带钩的木夹将盘子从火眼上提起来。

盘子有五公分厚,锥度和火眼一样,如果盖到炉子后方的两个火眼上,台子后面就会变成一个一平米还挂个边的平面,用来烘烤东西再合适不过了。

将盘子放石台上烤着,将陶窑撤了火,李君阁拎着鱼篓拿着扁担,去湖边找阿音。

来到湖边,李君阁先下水,将鱼笼都拎到了岸上。

鱼笼里边还关着不少的小鱼和六七条鲶鱼。

将鱼笼打开,将小鱼全放掉,这些东西,李君阁和阿音都已经看不上了。

将鲶鱼分出大小,一斤以下的放掉,其余按斤划分出等级,分别装到昨天下午和晚上编出的四个大鱼篓里,将四个大篓子放到水流轻缓的芦苇丛中,系上麻绳,麻绳的另一头系在水边一棵粗壮的竹干上。

然后将捕鱼的鱼笼拆掉,免得它滚回湖里祸祸鲶鱼,拍拍手,李君阁对阿音笑道:“你看,李家沟农开公司无人岛分公司的水产养殖业,这就算开张了!待会挑一担淤泥回去,大农业我们也要搞起来。”

阿音笑得都快不行了:“六七条鲶鱼就算养殖业,一棵木薯就算农业,那我洗这么多麻,该不该算纺织业?”

李君阁不服气:“怎么就才一棵木薯!还有几块姜,两三个芋仔!作为领导,我们要多元发展齐头并进!搞农业,不能搞单一作物,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思路决定出路,阿音同志,你这思路有点不太行啊……”

阿音笑得麻把子都掉进了水里:“对对对,我们二皮从来都是大旗党,这思路没毛病,妥妥的……哎哟让我再笑一会儿……”

两人就这样边调笑着边干活,然后李君阁真挑了一挑淤泥,将麻把搭在扁担两头,阿音挑着一挑水,两人回到了营地。

回到营地,阿音一看灶台:“哟!好漂亮的灶台!”

李君阁很得意,嘴上假谦虚:“哪里哪里,烧过后台面可能会出现小裂缝,还要拿泥重抹一遍,还要刷一通稀泥浆,这要不是石灰不够使,周围再刷上一层灰浆更好……”

阿音压根就没有听进去,拍着手说道:“这下有了四个火眼,可以将盆子全都用上,一次煮四盆麻了!”

好吧两人这就是压根没在一个频道上。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斗鱼出世第二十五章 瓶颈第六百二十六章 攀岩第二百七十五章 挂坟第三十六章 论兰第一百九十八章 组培实验室第八百七十章 日久见人心第二百六十六章 熬麻糖第一百九十四章 起木楼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麻将第二百八十九章 斋饭第一百四十三章 竹鸡第六百三十一章 一群老外第五百零九章 二皮的童年第六百八十四章 电影版蜀山第九百六十八章 获奖第一百三十九章 苗家稻花鱼第八百一十四章 自行车赛第三十二章 守夜第九十一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第六百一十四章 渔业资源调查报告第七百六十八章 高手在民间第五百八十七章 信息技术的威能第五百三十五章 红魔鬼第五百零一章 超模级桐花凤第八百七十六章 中西结合的料理第六百零七章 苗娃嘴里的种肉第八百四十四章 浪费题材第二百零一章 牧雁,打耳标第七百八十一章 表哥的想法第二章 豆花饭第九百四十六章 穷达之间第二百二十章 偷梁(上)第一百五十五章 入山第九百零八章 人来疯第二百五十二章 八刀蝉第七百一十七章 稻子传说第九十五章 油底肉第七百六十七章 小格又来了第五百九十三章 接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漆器第二百七十八章 工艺改良第四百一十六章 浑水粑第五百四十七章 傩技第五十九章 与时间赛跑第四百六十六章盐茅第二百三十八章蛇日串寨第九百四十八章 老姜第八百四十章 六个一工程第六百六十章 石鹤老道的粥第四百四十五章 觐见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水白菜第九百九十八章 整合第八十七章 非遗项目知多少第七百五十五章 驻扎第五百四十五章 庆祝小宴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七百三十五章 受伤第四百二十七章 武侯祠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巴掌一红枣第二百一十五章 石协第四十三章 协议第十三章 神奇第七百六十三章 认真作弊第九百五十章 春秋笔法第一百七十五章 夜钓第二百九十八章 冰冰姐第五百四十一章 还有两对第四百一十一章 连番折损第七百一十四章 走栈道上山第二百零一章 牧雁,打耳标第九百四十七章 量衣服第三百八十三章 五溪二号第三百章 观众的投票第七百一十章 三台观第二百八十六章 果山师傅第二百四十四章 相声大师第九十二章 鲜不过蘑菇第七百一十五章 苗家起源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水白菜第九百七十一章 地雷第七百三十七章 黄焖羊肉第二百三十二章解肉第三百九十六章 刘三娃的头牌和底牌第八十五章 鹰具第七百三十二章 方案第一百六十一章 岩蜜第六十章 于晓蓉第九十五章 油底肉第二百三十六章 龙日“唧担”感恩第九百六十章 还以为有多难呢第二百二十三章 木匠也非遗第二百七十九章 BBC野生动物摄影奖第二百一十章 三脚金蟾第三十八章 卖兰第七十八章 高手遇黄棒第八百四十章 六个一工程第九百八十四章 入门(求票求各种票)第八百二十八章 捞龙船